历史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5 12:06:0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史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东城模拟)一位同学在检索报纸及相关资料后,笔记上记录了“北京学生”“山东问题”“巴黎和会”等词语,由此判断他要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2.(2020·河北模拟)某同学在上网搜索某人物资料时,显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这个人物应是(  )
A.李鸿章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毛泽东
3.(2020·惠民模拟)五四运动不仅使学生卷入了运动的漩涡,同时也吸引了资产者、小商人、工人参加战斗。它不是官僚、政客、上层分子的活动,更不是军事投机或军事阴谋的行为,而是一个广大的群众运动。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起到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 D.各阶层的群众广泛参与
4.(2020九下·盐城月考)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列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5.(2019八上·亭湖期末)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民主”“科学”
6.(2020·泸县)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7.(2019八上·孝感月考)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8.(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9.(2020八上·驿城期末)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不包括(  )
A.废除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罢免了卖国贼曹汝霖等的职务
C.比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10.(2020八上·来宾期末)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1.(2019八上·保定期中)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2.(2019·大庆)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2019·龙岗模拟)从下面历史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五四运动的(  )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上午十时左右,各校学生约六七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每人手执小旗,上面写着“打倒卖国贼,收回山东权利”等标语。大会决议先向各国公使馆游行示威,……要求惩办卖国贼曾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俞劲: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A.导火线 B.领导人 C.性质 D.结果
14.(2020·三水模拟)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这场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
D.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5.(2020·鄂州)“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0·丰润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于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域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 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17.(2019·苏州模拟)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 “出发往民间去”的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一位同学在检索报纸及相关资料后,笔记上记录了“北京学生”“山东问题”“巴黎和会”等词语,由此判断他要了解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运用关键词了解历史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
2.【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选项中的A、B、D均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主要贡献。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3.【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 青年学生起到先锋作用 ,不符合题意;
B.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不符合题意;
C. 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参与五四运动的有学生、 资产者、小商人、工人等,这说明五四运动中 各阶层的群众广泛参与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一定要注意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4.【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不符合题意;
B. 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 ”“ 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可以看出,这里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参加,这说明五四运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首先同学们必须知道五四运动的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次根据性质找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内除国贼”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封建统治,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选项中“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6.【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材料“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新的革命斗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故排除A,C符合题意;
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到1949年,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到1956年,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拆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7.【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农民阶级,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前期,斗争的主力军是爱国学生,中心城市是北京;6月3日以后,斗争的中心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也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符合题意;
C.民族资产阶级,不符合史实;
D.青年学生,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此题很容易。
8.【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爱国,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所体现的“五四精神”内涵很丰富,但其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
9.【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但当时没能取消二十一条。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理解和识记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还要知道“废除二十一条”的相关知识: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废除部分条款,直到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彻底废除。
10.【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不符合史实;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不符合题意;
C. 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在北京,6月3日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最终取得初步胜利,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来回答,这类理论类题目,学生最头疼,只有加强理解识记。
11.【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五四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从北京爆发,6月3日转移到上海;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中心、运动主力、性质和意义。知道什么是五四精神。
12.【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 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广大农民和商人也积极参与。所以五四运动与以往革命不同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中国近、现代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要了解这些内容的主题框架结构。
13.【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导火线,不符合题意;
B.领导人,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信息显示爱国学生要求 ”打倒卖国贼,收回山东权利”,这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知道五四运动性质。
14.【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故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参与五四运动的社会各界形成整体的合力,相互配合。故体现“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A正确;
五四运动前期游行、示威、罢课转三罢斗争即罢课工罢工商罢市,没有“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排除B;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6.【答案】(1)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
(2)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巴黎和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作为一战战胜国被当做战败国处置,因此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句口号,外争国权体现反帝性质,内惩国贼体现反封建性质;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特点是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答案为:(1) 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
(2)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 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些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难度不大,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
17.【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
(3)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据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辛亥革命、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3)据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学生领袖“出发往民间去”的这一举动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精神和做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故答案为: (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
(3)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为切入点,考查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及背景、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需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史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东城模拟)一位同学在检索报纸及相关资料后,笔记上记录了“北京学生”“山东问题”“巴黎和会”等词语,由此判断他要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一位同学在检索报纸及相关资料后,笔记上记录了“北京学生”“山东问题”“巴黎和会”等词语,由此判断他要了解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运用关键词了解历史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
2.(2020·河北模拟)某同学在上网搜索某人物资料时,显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这个人物应是(  )
A.李鸿章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毛泽东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选项中的A、B、D均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主要贡献。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3.(2020·惠民模拟)五四运动不仅使学生卷入了运动的漩涡,同时也吸引了资产者、小商人、工人参加战斗。它不是官僚、政客、上层分子的活动,更不是军事投机或军事阴谋的行为,而是一个广大的群众运动。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起到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 D.各阶层的群众广泛参与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 青年学生起到先锋作用 ,不符合题意;
B.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不符合题意;
C. 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参与五四运动的有学生、 资产者、小商人、工人等,这说明五四运动中 各阶层的群众广泛参与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一定要注意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4.(2020九下·盐城月考)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列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不符合题意;
B. 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 ”“ 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可以看出,这里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参加,这说明五四运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2019八上·亭湖期末)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民主”“科学”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首先同学们必须知道五四运动的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次根据性质找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内除国贼”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封建统治,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选项中“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6.(2020·泸县)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材料“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新的革命斗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故排除A,C符合题意;
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到1949年,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到1956年,排除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拆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7.(2019八上·孝感月考)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农民阶级,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前期,斗争的主力军是爱国学生,中心城市是北京;6月3日以后,斗争的中心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也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符合题意;
C.民族资产阶级,不符合史实;
D.青年学生,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此题很容易。
8.(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爱国,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所体现的“五四精神”内涵很丰富,但其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
9.(2020八上·驿城期末)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不包括(  )
A.废除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罢免了卖国贼曹汝霖等的职务
C.比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但当时没能取消二十一条。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理解和识记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还要知道“废除二十一条”的相关知识: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废除部分条款,直到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彻底废除。
10.(2020八上·来宾期末)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不符合史实;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不符合题意;
C. 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在北京,6月3日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最终取得初步胜利,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来回答,这类理论类题目,学生最头疼,只有加强理解识记。
11.(2019八上·保定期中)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五四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从北京爆发,6月3日转移到上海;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中心、运动主力、性质和意义。知道什么是五四精神。
12.(2019·大庆)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 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最先是由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的游行示威开启的。学生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广大农民和商人也积极参与。所以五四运动与以往革命不同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中国近、现代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要了解这些内容的主题框架结构。
13.(2019·龙岗模拟)从下面历史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五四运动的(  )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上午十时左右,各校学生约六七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每人手执小旗,上面写着“打倒卖国贼,收回山东权利”等标语。大会决议先向各国公使馆游行示威,……要求惩办卖国贼曾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俞劲: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A.导火线 B.领导人 C.性质 D.结果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A.导火线,不符合题意;
B.领导人,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信息显示爱国学生要求 ”打倒卖国贼,收回山东权利”,这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知道五四运动性质。
14.(2020·三水模拟)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这场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
D.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故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2020·鄂州)“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知,参与五四运动的社会各界形成整体的合力,相互配合。故体现“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A正确;
五四运动前期游行、示威、罢课转三罢斗争即罢课工罢工商罢市,没有“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排除B;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0·丰润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于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域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 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答案】(1)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
(2)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巴黎和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作为一战战胜国被当做战败国处置,因此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句口号,外争国权体现反帝性质,内惩国贼体现反封建性质;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特点是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答案为:(1) 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
(2)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 特点:遍及的地区广泛;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这些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难度不大,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
17.(2019·苏州模拟)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 “出发往民间去”的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
(3)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是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据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辛亥革命、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3)据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学生领袖“出发往民间去”的这一举动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精神和做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故答案为: (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
(3)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为切入点,考查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及背景、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需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