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本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本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8 07: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生命的世界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温暖、潮湿地区,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地区要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 水和温度 C. 空气 D. 土壤
2.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生活在海水中的红树植物根部有许多露出水面的气生根
B.青蛙常栖息于池塘等处,在水边活动,也能在水中游泳
C.沙漠中种植沙棘几年后,土壤有机物和含氮量显著上升
D.南极的企鹅具有密度很高的羽毛,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呈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C.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蚯蚓能疏松土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B. 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5.夏天的雨后经常可以看到蚯蚓爬到地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 温度 C. 氧气 D. 水分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 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
C.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D. 骆驼刺有伸长的根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蚯蚓疏松土壤
C. 候鸟的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8.下列对非生物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非生物因素,它们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B.绿色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而动物和人又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的。所以阳光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C.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温度超过最高或最低限度时,生物就会受到伤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所以温度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D.水是非生物因素,但陆生植物对水的依赖性就很小
9.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 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 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 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10.热带地区的狐狸耳长脸窄,寒带地区的狐狸耳短脸圆,这说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改变生物 B. 生物改变生物 C. 环境制约生物 D. 生物适应环境
11.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下列选项中所示动物与其运动方式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鲤鱼——游泳 B. 老鹰——飞行 C. 鳄鱼——爬行 D. 麻雀——爬行
12.对于水稻田里的水稻来说,下列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水稻田里的土壤 B. 水稻田里的水 C. 水稻田里的杂草 D. 照到水稻上的阳光
13.同学们,当我们养花时,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说明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14.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鱼用鳃呼吸 B.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C. 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 冬天,青蛙、蛇、蝎进入冬眠
15.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16.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 氧气 C. 水 D. 阳光
17.五月份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因为其花大而且色彩艳丽,所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园艺师通常采用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来影响花的颜色。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18.植物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19.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蛔虫消化器官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生活
B.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C.鲫鱼用鳍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
D.家鸽体温恒定,适于在空中飞行生活
20.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包括( )。
A.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素 C. 生存空间 D.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
21.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物种类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0%左右,不同种类的动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请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问题:(19分)
(1)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图中动物分为两类;则其中与蜈蚣为一类的是____(字母)。(1分)
(2)图中有些动物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重要的原因是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其中B类具有____;E类具有____;F类具有____。(3分)
(3)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从呼吸角度来说,分布在不同环境的动物必然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呼吸器官,如图:A的呼吸依靠____; B气体进出的门户是[ ]____;C依靠 ____完成呼吸;D则依靠____ 进行气体交换;E完全依靠____;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体内具有发达的__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 次,气体在____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7分)
(4)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蚯蚓依靠____在土壤中蠕动;昆虫大多依靠[ ] ____飞行,依靠足爬行、跳跃;鱼类依靠____和[ ]___的协调游泳;鸟类则是靠发达的[ ] ____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5分)
(5)动物的运动器官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有____;鸟类的胸骨发达有____可增大肌肉的附着面积。(2分)
(6)动物生活环境复杂多变,体温恒定可以更好的适应。图中恒温动物有____(字母)。(1分)
22.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探究小白鼠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实验,他们准备了两组状态相似的小白鼠,一组长期饲喂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另一组饲喂没有添加三聚氰胺的同 种、等量奶粉。一个阶段后,一组小白鼠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相关病症,另一组小白鼠正常。
(1)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该小组第一步要做的是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是____。
(3)该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
(4)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率还必须注意的事项是(答出合理的一点即可)____。
23.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分布植物539种、动物158种、林木绿化率达到,公园主要景区有红叶岭风景区、丁香谷风景区等。(8分)
(1)景区内的油松、侧柏等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其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植物。(2分)
(2)天牛的幼虫、枯叶蛾的幼虫松毛虫等均可以取食油松和侧柏的叶,鸟类中的大杜鹃、灰喜鹊等捕食这些幼虫。据此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枯叶蛾幼虫与天牛幼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4分)
(3)天牛对树木的危害较大,其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在林区释放适量的管氏肿腿蜂可以控制天牛的数量。(1分)
(4)进入秋季,黄栌叶色逐渐褪绿变红。在日最低平均温度低于、昼夜温差大于时,叶片变色效果最佳,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据此分析,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1分)
24.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几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
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8分)
(1)A地区为____,B地区为____,C地区为____。(3分)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2分)
(3)对于这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__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因素。(2分)
(4)该动物具有与外界环境相似的体色,虽然可以有效的逃避猛兽的捕食,但难以逃避嗅觉灵敏的猛兽的袭击,这种现象说明____。(1分)
25.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你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的关系,回答问题: (8分)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话体现出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1分)
(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实体现了____。(1分)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和荷叶叶柄中有贯通的气腔,适于____环境生活;沙棘的地下茎跟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____环境中生活;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3分)
(4)观察如图两张图片,图中两种植物,一种是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一种是生活在热带、雨量多而充沛的地区。图____所示为热带作物.其推测理由是____,由两种植物的结构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___相适应。(3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D C C B D B D D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A D D
非选择题
21.
AB
外骨骼;角质的鳞片或甲;皮肤
湿润的体壁;②气门;鳃;肺和皮肤;气囊;肥
肌肉收缩和刚毛配合;①翅;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④鳍;⑤胸肌
外骨骼;龙骨突
FG
22.
提出问题
三聚氰胺的有无
饲喂添加三聚氰胺奶粉的小白鼠组
喂养奶粉的次数和数量要相同
23.
生产者;裸子植物
油松(或侧柏) →毛松虫(或天牛)→ 大杜鹃(或灰喜鹊);竞争
完全
温度
24.
漠河;庐山;西双版纳
散热;保温
温度;非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相对性
25.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影响环境
水中(或缺氧);干旱(或缺水);生物适应环境
乙;植株较高大叶子宽大;生活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