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0 23:30:2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人sāo yǎng(   )、nǐng luó sī(   )、解niǔ kòu(   )、试探huì wù(   )、揩鼻涕都少不了xiàng mào(   )平凡的mǔ zhǐ(   )帮忙。而无名指和小指在工作时只是其他手指的fù yōng(   )。
2.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琴弦(xuán) 祸患(huàn) B.家禽(qín) 造诣(yì)
C.天赋(fù) 揿电铃(xiān) D.憎恶(è) 困窘(jiǒnɡ)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指以示儿曰。(给……看)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同“慧”,聪明)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家里驯养的鸟类)
D.父不在,乃呼儿出。(就,于是)
4.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应声/答曰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孔指/以示/儿曰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人应该光明磊落,爱憎分明。
B.小明从小失去双亲,跟着爷爷在山村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C.她的年纪很轻,顶多二十岁,身材窈窕,模样清秀。
D.他做事随心所欲,从不考虑后果。
6.下列对句中省略号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列举的省略)
B.“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引文的省略)
C.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重复词语的省略)
D.“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指导员艰难地说。(说话断断续续)
7.“为人民服务”是新华门内的五个大字,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个字错落有致,收放自如。
C.采用楷书书体,方正典雅。 D.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B.讲笑话时,自己首先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C.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D.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
二、语言表达(12分)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设果,果有杨梅。(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
(2)体会例句表达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 ”的情景。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
(3)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在班级里,他是学习最勤奋的。   
三、课本直通车。(8分)
10.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一文出自《   》,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是“   ”,说明了他是一个   的孩子。
(2)《手指》一文通过刻画五根手指的形象告诉我们   的道理。
(3)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不去做了,就像《朱子语类》所言:“   。”
(4)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正如《左传》所说:“   ,   。”
(5)隔壁王叔叔乐于助人,从不争名夺利,大家都说他是个正人君子,正所谓“   ,小人喻于利”。
四、阅读与欣赏(27分)
对比阅读。
【片段一】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节选自《手指》)
【片段二】康僧渊①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②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康僧渊:晋朝人,本是西域人。②调:取笑。
11.联系上下文解释“养尊处优”的意思。
12.片段二中,康僧渊将鼻子比作   ,将眼睛比作   。通过他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康僧渊是一个   的人。
13.下列对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身材最为高大的中指在遇到危险时,承担着试探或冒险的重担。
B.“王丞相每调之”中的“调”与“调动”里的“调”读音不同。
C.面对王丞相的取笑,康僧渊直接进行了反驳。
14.片段一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一说他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人。
15.仿照这两个片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器官,写一段话。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根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这册自己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作者:孙燕华,有改动)
16.阅读短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17.成语谐音常常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文中第④段“坐椅待币”与成语“   ”同音。结合上下文可知“坐椅待币”在文中指的是   。
18.三位老人的幽默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你简要概括。
杨绛先生:   
冰心老人:   
启功先生:   
19.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体会到了什么?
20.本文是(   )(A. 先分后总 B. 总分总)结构,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 承上启下,点明主旨)。
21.结合第⑩段的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五、表达与交流(32分)
22.口语交际。
在一个集市上,卖萝卜的摊主在大声吆喝:“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他身边一个卖黄鸭梨的摊主听到喊声,笑了笑,叫卖道:“卖黄鸭梨啦,萝卜一样的价儿。”请写出他们话中的言外之意。
卖萝卜的摊主:   
卖黄鸭梨的摊主:   
23.习作展示。
《杨氏之子》一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人物各自的特征有哪些?仔细品味这篇短小的文言文,用你的话将这个小故事的情节描述出来,并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人物语言的妙处。
要求:(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2)内容与原文意思基本一致,情节描述合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搔痒;拧螺丝;纽扣;秽物;相貌;拇指;附庸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搔痒”的“痒”不要写成同音字“样”,“拧螺丝”的“拧”不要写成形近字“宁”,“纽扣”的“纽”不要写成同音字“扭”,“拇指”的“拇”不要写成形近字“母”。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搔痒、拧螺丝、纽扣、秽物、相貌、拇指、附庸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B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 琴弦 ”中的弦 ”不读“xuán ”,应读作“xián ”,所以错误。
B:正确。
c:“ 揿电铃 ”中的“ 揿”不读“ xiān ”,应读作“qìn”,所以错误。
D:“ 憎恶 ”中的“恶 ”不读“ è ”,应读作“ wù”,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C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句子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 示 ” 给……看 。正确。
B:句子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惠 ” 同“慧”,聪明 。正确。
C:句子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家禽 ”鸟。错误。 D:句子意思是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 乃:就,于是。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句子中词语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4.【答案】C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BD项都正确。C项“ 孔指/以示/儿曰 ”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孔指”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对朗读节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5.【答案】B
【知识点】词义;成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A: “ 爱憎分明 ”喜欢和怨恨的态度十分明确。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相符。
B: “ 养尊处优 ”处于尊贵的地位,享受优裕的生活(多含贬义)。 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不相符。
C:“ 窈窕 ”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相符。
D:“ 随心所欲 ”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6.【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省略号的作用有:1.表示引文、列举、重复词语等的省略。 2.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3.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4.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ACD项都正确。B项省略号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经分析,本作品属于行书,行书具有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的特点。而C项”楷书 ”不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做本题时注意揣摩作品,判断属于什么字体。
8.【答案】B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自己不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9.【答案】(1)(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示例: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3)示例:例如,他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学校晨读,放学回家后也学习到很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此题出自《杨氏之子》,意思是 (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从题干可知,是描写事物的神态动作,并且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发挥想象完成此题。如: 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3)从题干可知,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联系生活实际可知答案。如: 示例:例如,他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学校晨读,放学回家后也学习到很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
故答案为:(1) (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 示例: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3) 示例:例如,他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学校晨读,放学回家后也学习到很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2)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0.【答案】(1)世说新语·言语;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2)团结才有力量
(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子喻于义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根据课文内容和阅读积累可知答案。 《杨氏之子》一文出自《 世说新语·言语 》,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是“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说明了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过人的孩子。
(2)根据课文内容可知答案。 《手指》一文通过刻画五根手指的形象告诉我们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3) 《朱子语类》 中“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4) 《左传》 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故答案为:(1)世说新语·言语;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2)团结才有力量。
(3)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4) 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子喻于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答案】11.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12.山峰;深水潭;机智幽默
13.B
14.中指给我留下了外强中干的印象,他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他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15.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文和文言文对比阅读。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文中这句话“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中的“养尊处优”意思是指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在文中是指生活在有人侍候、条件优越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 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1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片段二“ 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 ”可知, 康僧渊将鼻子比作山峰 , 将眼睛比作山峰。通过他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康僧渊是一个 机智幽默 的人。
故答案为:山峰;山峰;机智幽默
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片段一“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可知A项错误;从“ 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意思是鼻子是脸上的山,眼睛是脸上的潭。山不高,就没有神灵;潭不深,就不会清澈。可知, 面对王丞相的取笑,康僧渊没有直接进行反驳,而是运用形象的比喻突出自己“康僧渊目深而鼻高”好处。
故答案为:B
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内容可知,中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外强中干的印象,他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他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故答案为: 中指给我留下了外强中干的印象,他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他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可以围绕某一器官的用途展开想象,语言通顺流畅即可。如: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故答案为: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答案】16.智者的幽默
17.坐以待毙;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18.童心的幽默。;机智的幽默。;思想鲜活、时尚新潮的幽默。
19.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20.A;A
21.示例: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6.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如何给文章起合适的题目,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本文只要讲了 三位老人的幽默故事,可以起名为“智者的幽默”。
故答案为: 智者的幽默
17.本题考查成语概括。成语谐音造成了幽默效果,“坐椅待币” 应为“坐以待毙” 同音。 结合句子“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 ” 可知“坐椅待币”在文中指的是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故答案为: 坐以待毙;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从第①段”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第②段“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富有童心;冰心先生巧妙利用谐音,故意将坐以待毙说成,“坐椅待币” , 表现出老人的机智灵活;启功先生将从报纸中获得的知识巧妙地用于生活,时尚鲜活。
故答案为:童心的幽默;机智的幽默; 思想鲜活、时尚新潮的幽默。
19.本题考查描写方法。从句中“ 转 ”“ 取 ”“ 开着 ”可知是动作描写;“神秘”“慢悠悠”可知是神态描写; “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是语言描写, 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故答案为: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20.本题考查文章结构。文章先举了三位智慧老人的幽默故事,最后进行了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是先分后总的结构。
故答案为:A、A
21.仔细阅读文章中心句“ 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可知, 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故答案为: 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22.【答案】我的萝卜比黄鸭梨还要好吃,又甜汁水又多。;我的黄鸭梨不仅好吃,而且价格便宜。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 )卖萝卜的摊主在大声吆喝:”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这是从口感方面说的,意思是说他的萝卜好吃,比黄鸭梨还好吃。
(2 )卖鸭梨的汉子听到喊声,笑了笑,也叫卖道:”卖鲜鸭梨啦,萝卜样的价。”这是从价格方面说的,意思是说,鲜鸭梨价格便宜,和萝卜一样钱。
故答案为: 我的萝卜比黄鸭梨还要好吃,又甜汁水又多。我的黄鸭梨不仅好吃,而且价格便宜。
【点评】考查了对言外之意的体会。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语言中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的意思。
23.【答案】 杨氏之子 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大臣们去杨公那里赴宴。杨家的儿子坐在父亲的右侧。各位博学多知的士大夫为了考考杨家的儿子,便出题测验他的《经》、《史》、《子》、《集》是否了然于胸。杨家的儿子倒背如流,并且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士大夫和宰相也称颂杨家的儿子。 有一天,杨公奉召去见梁王,恰巧孔君平来杨府拜见杨公,和父亲的朋友谈谈心,若说起这孔君平,是亲眼看着杨家孩子长大的,他自然想考一考杨家的孩子。他问杨家之子:“你的父亲在哪里?”杨氏之子说:“我父亲不在,您先吃些水果吧!”说完他就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数杨梅最多。也君平尝了尝梅子,非常喜欢。忽然他灵机一动,说“杨梅真是你家的果子呀!”杨家的儿子反应出了这句话里的玄机,便说:“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孔雀您家的鸟呀。”恰巧杨公回来了,孔君平说:“这个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杨公说:“他不过是机敏而以了。”只见杨家子在温书,孔君平一看,竟是楚辞汉赋一类古籍,孔君平很惊讶,与朝中大臣讨论,全都啧啧称奇,后杨家的儿子在朝任大夫,做了许多好事。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杨氏之子》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改写。要求内容与原文意思基本一致,但是要想写得出彩,还是需要多下一些功夫的。在写的过程中,除了写清楚原文内容外,还应具有优美的修辞和准确的人物描写描写在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环境描写,仔细锤炼词语。此外,还需注意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写错别字和卷面整洁。
故答案为:
杨氏之子
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大臣们去杨公那里赴宴。杨家的儿子坐在父亲的右侧。各位博学多知的士大夫为了考考杨家的儿子,便出题测验他的《经》、《史》、《子》、《集》是否了然于胸。杨家的儿子倒背如流,并且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士大夫和宰相也称颂杨家的儿子。 有一天,杨公奉召去见梁王,恰巧孔君平来杨府拜见杨公,和父亲的朋友谈谈心,若说起这孔君平,是亲眼看着杨家孩子长大的,他自然想考一考杨家的孩子。他问杨家之子:“你的父亲在哪里?”杨氏之子说:“我父亲不在,您先吃些水果吧!”说完他就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数杨梅最多。也君平尝了尝梅子,非常喜欢。忽然他灵机一动,说“杨梅真是你家的果子呀!”杨家的儿子反应出了这句话里的玄机,便说:“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孔雀您家的鸟呀。”恰巧杨公回来了,孔君平说:“这个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杨公说:“他不过是机敏而以了。”只见杨家子在温书,孔君平一看,竟是楚辞汉赋一类古籍,孔君平很惊讶,与朝中大臣讨论,全都啧啧称奇,后杨家的儿子在朝任大夫,做了许多好事。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人sāo yǎng(   )、nǐng luó sī(   )、解niǔ kòu(   )、试探huì wù(   )、揩鼻涕都少不了xiàng mào(   )平凡的mǔ zhǐ(   )帮忙。而无名指和小指在工作时只是其他手指的fù yōng(   )。
【答案】搔痒;拧螺丝;纽扣;秽物;相貌;拇指;附庸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搔痒”的“痒”不要写成同音字“样”,“拧螺丝”的“拧”不要写成形近字“宁”,“纽扣”的“纽”不要写成同音字“扭”,“拇指”的“拇”不要写成形近字“母”。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搔痒、拧螺丝、纽扣、秽物、相貌、拇指、附庸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琴弦(xuán) 祸患(huàn) B.家禽(qín) 造诣(yì)
C.天赋(fù) 揿电铃(xiān) D.憎恶(è) 困窘(jiǒnɡ)
【答案】B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 琴弦 ”中的弦 ”不读“xuán ”,应读作“xián ”,所以错误。
B:正确。
c:“ 揿电铃 ”中的“ 揿”不读“ xiān ”,应读作“qìn”,所以错误。
D:“ 憎恶 ”中的“恶 ”不读“ è ”,应读作“ wù”,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指以示儿曰。(给……看)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同“慧”,聪明)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家里驯养的鸟类)
D.父不在,乃呼儿出。(就,于是)
【答案】C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A:句子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 示 ” 给……看 。正确。
B:句子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惠 ” 同“慧”,聪明 。正确。
C:句子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家禽 ”鸟。错误。 D:句子意思是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 乃:就,于是。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句子中词语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4.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应声/答曰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孔指/以示/儿曰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答案】C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BD项都正确。C项“ 孔指/以示/儿曰 ”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孔指”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对朗读节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人应该光明磊落,爱憎分明。
B.小明从小失去双亲,跟着爷爷在山村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C.她的年纪很轻,顶多二十岁,身材窈窕,模样清秀。
D.他做事随心所欲,从不考虑后果。
【答案】B
【知识点】词义;成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A: “ 爱憎分明 ”喜欢和怨恨的态度十分明确。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相符。
B: “ 养尊处优 ”处于尊贵的地位,享受优裕的生活(多含贬义)。 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不相符。
C:“ 窈窕 ”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相符。
D:“ 随心所欲 ”凭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依据意思,与句子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6.下列对句中省略号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列举的省略)
B.“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引文的省略)
C.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重复词语的省略)
D.“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指导员艰难地说。(说话断断续续)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省略号的作用有:1.表示引文、列举、重复词语等的省略。 2.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3.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4.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ACD项都正确。B项省略号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为人民服务”是新华门内的五个大字,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个字错落有致,收放自如。
C.采用楷书书体,方正典雅。 D.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经分析,本作品属于行书,行书具有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的特点。而C项”楷书 ”不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做本题时注意揣摩作品,判断属于什么字体。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B.讲笑话时,自己首先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C.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D.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
【答案】B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自己不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二、语言表达(12分)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设果,果有杨梅。(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
(2)体会例句表达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 ”的情景。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
(3)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在班级里,他是学习最勤奋的。   
【答案】(1)(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示例: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3)示例:例如,他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学校晨读,放学回家后也学习到很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此题出自《杨氏之子》,意思是 (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从题干可知,是描写事物的神态动作,并且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发挥想象完成此题。如: 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3)从题干可知,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联系生活实际可知答案。如: 示例:例如,他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学校晨读,放学回家后也学习到很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
故答案为:(1) (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 示例: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3) 示例:例如,他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学校晨读,放学回家后也学习到很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后,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2)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三、课本直通车。(8分)
10.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一文出自《   》,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是“   ”,说明了他是一个   的孩子。
(2)《手指》一文通过刻画五根手指的形象告诉我们   的道理。
(3)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不去做了,就像《朱子语类》所言:“   。”
(4)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正如《左传》所说:“   ,   。”
(5)隔壁王叔叔乐于助人,从不争名夺利,大家都说他是个正人君子,正所谓“   ,小人喻于利”。
【答案】(1)世说新语·言语;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2)团结才有力量
(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子喻于义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1)根据课文内容和阅读积累可知答案。 《杨氏之子》一文出自《 世说新语·言语 》,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是“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说明了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机智过人的孩子。
(2)根据课文内容可知答案。 《手指》一文通过刻画五根手指的形象告诉我们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3) 《朱子语类》 中“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4) 《左传》 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故答案为:(1)世说新语·言语;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2)团结才有力量。
(3)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4) 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子喻于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四、阅读与欣赏(27分)
对比阅读。
【片段一】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节选自《手指》)
【片段二】康僧渊①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②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康僧渊:晋朝人,本是西域人。②调:取笑。
11.联系上下文解释“养尊处优”的意思。
12.片段二中,康僧渊将鼻子比作   ,将眼睛比作   。通过他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康僧渊是一个   的人。
13.下列对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身材最为高大的中指在遇到危险时,承担着试探或冒险的重担。
B.“王丞相每调之”中的“调”与“调动”里的“调”读音不同。
C.面对王丞相的取笑,康僧渊直接进行了反驳。
14.片段一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一说他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人。
15.仿照这两个片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器官,写一段话。
【答案】11.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12.山峰;深水潭;机智幽默
13.B
14.中指给我留下了外强中干的印象,他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他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15.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文和文言文对比阅读。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文中这句话“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中的“养尊处优”意思是指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在文中是指生活在有人侍候、条件优越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 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1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片段二“ 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 ”可知, 康僧渊将鼻子比作山峰 , 将眼睛比作山峰。通过他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康僧渊是一个 机智幽默 的人。
故答案为:山峰;山峰;机智幽默
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片段一“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可知A项错误;从“ 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意思是鼻子是脸上的山,眼睛是脸上的潭。山不高,就没有神灵;潭不深,就不会清澈。可知, 面对王丞相的取笑,康僧渊没有直接进行反驳,而是运用形象的比喻突出自己“康僧渊目深而鼻高”好处。
故答案为:B
1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内容可知,中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外强中干的印象,他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他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故答案为: 中指给我留下了外强中干的印象,他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他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可以围绕某一器官的用途展开想象,语言通顺流畅即可。如: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故答案为:五官中被我排在末尾的就是眉毛小弟了。他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可大着呢!天上下雨的时候,为眼睛遮风挡雨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眉毛的身上,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眼睛的保护伞,他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根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这册自己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作者:孙燕华,有改动)
16.阅读短文,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17.成语谐音常常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文中第④段“坐椅待币”与成语“   ”同音。结合上下文可知“坐椅待币”在文中指的是   。
18.三位老人的幽默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你简要概括。
杨绛先生:   
冰心老人:   
启功先生:   
19.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体会到了什么?
20.本文是(   )(A. 先分后总 B. 总分总)结构,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B. 承上启下,点明主旨)。
21.结合第⑩段的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答案】16.智者的幽默
17.坐以待毙;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18.童心的幽默。;机智的幽默。;思想鲜活、时尚新潮的幽默。
19.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20.A;A
21.示例: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6.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如何给文章起合适的题目,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本文只要讲了 三位老人的幽默故事,可以起名为“智者的幽默”。
故答案为: 智者的幽默
17.本题考查成语概括。成语谐音造成了幽默效果,“坐椅待币” 应为“坐以待毙” 同音。 结合句子“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 ” 可知“坐椅待币”在文中指的是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故答案为: 坐以待毙;冰心老人腿脚不好,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时,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接汇款单。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从第①段”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第②段“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富有童心;冰心先生巧妙利用谐音,故意将坐以待毙说成,“坐椅待币” , 表现出老人的机智灵活;启功先生将从报纸中获得的知识巧妙地用于生活,时尚鲜活。
故答案为:童心的幽默;机智的幽默; 思想鲜活、时尚新潮的幽默。
19.本题考查描写方法。从句中“ 转 ”“ 取 ”“ 开着 ”可知是动作描写;“神秘”“慢悠悠”可知是神态描写; “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 是语言描写, 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故答案为: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启功先生的幽默以及他卖关子时可爱的样子。
20.本题考查文章结构。文章先举了三位智慧老人的幽默故事,最后进行了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是先分后总的结构。
故答案为:A、A
21.仔细阅读文章中心句“ 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可知, 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故答案为: 智者的幽默不仅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还源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五、表达与交流(32分)
22.口语交际。
在一个集市上,卖萝卜的摊主在大声吆喝:“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他身边一个卖黄鸭梨的摊主听到喊声,笑了笑,叫卖道:“卖黄鸭梨啦,萝卜一样的价儿。”请写出他们话中的言外之意。
卖萝卜的摊主:   
卖黄鸭梨的摊主:   
【答案】我的萝卜比黄鸭梨还要好吃,又甜汁水又多。;我的黄鸭梨不仅好吃,而且价格便宜。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 )卖萝卜的摊主在大声吆喝:”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这是从口感方面说的,意思是说他的萝卜好吃,比黄鸭梨还好吃。
(2 )卖鸭梨的汉子听到喊声,笑了笑,也叫卖道:”卖鲜鸭梨啦,萝卜样的价。”这是从价格方面说的,意思是说,鲜鸭梨价格便宜,和萝卜一样钱。
故答案为: 我的萝卜比黄鸭梨还要好吃,又甜汁水又多。我的黄鸭梨不仅好吃,而且价格便宜。
【点评】考查了对言外之意的体会。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语言中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的意思。
23.习作展示。
《杨氏之子》一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人物各自的特征有哪些?仔细品味这篇短小的文言文,用你的话将这个小故事的情节描述出来,并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人物语言的妙处。
要求:(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2)内容与原文意思基本一致,情节描述合理。
【答案】 杨氏之子 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大臣们去杨公那里赴宴。杨家的儿子坐在父亲的右侧。各位博学多知的士大夫为了考考杨家的儿子,便出题测验他的《经》、《史》、《子》、《集》是否了然于胸。杨家的儿子倒背如流,并且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士大夫和宰相也称颂杨家的儿子。 有一天,杨公奉召去见梁王,恰巧孔君平来杨府拜见杨公,和父亲的朋友谈谈心,若说起这孔君平,是亲眼看着杨家孩子长大的,他自然想考一考杨家的孩子。他问杨家之子:“你的父亲在哪里?”杨氏之子说:“我父亲不在,您先吃些水果吧!”说完他就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数杨梅最多。也君平尝了尝梅子,非常喜欢。忽然他灵机一动,说“杨梅真是你家的果子呀!”杨家的儿子反应出了这句话里的玄机,便说:“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孔雀您家的鸟呀。”恰巧杨公回来了,孔君平说:“这个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杨公说:“他不过是机敏而以了。”只见杨家子在温书,孔君平一看,竟是楚辞汉赋一类古籍,孔君平很惊讶,与朝中大臣讨论,全都啧啧称奇,后杨家的儿子在朝任大夫,做了许多好事。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杨氏之子》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改写。要求内容与原文意思基本一致,但是要想写得出彩,还是需要多下一些功夫的。在写的过程中,除了写清楚原文内容外,还应具有优美的修辞和准确的人物描写描写在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环境描写,仔细锤炼词语。此外,还需注意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写错别字和卷面整洁。
故答案为:
杨氏之子
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大臣们去杨公那里赴宴。杨家的儿子坐在父亲的右侧。各位博学多知的士大夫为了考考杨家的儿子,便出题测验他的《经》、《史》、《子》、《集》是否了然于胸。杨家的儿子倒背如流,并且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士大夫和宰相也称颂杨家的儿子。 有一天,杨公奉召去见梁王,恰巧孔君平来杨府拜见杨公,和父亲的朋友谈谈心,若说起这孔君平,是亲眼看着杨家孩子长大的,他自然想考一考杨家的孩子。他问杨家之子:“你的父亲在哪里?”杨氏之子说:“我父亲不在,您先吃些水果吧!”说完他就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水果中数杨梅最多。也君平尝了尝梅子,非常喜欢。忽然他灵机一动,说“杨梅真是你家的果子呀!”杨家的儿子反应出了这句话里的玄机,便说:“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孔雀您家的鸟呀。”恰巧杨公回来了,孔君平说:“这个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杨公说:“他不过是机敏而以了。”只见杨家子在温书,孔君平一看,竟是楚辞汉赋一类古籍,孔君平很惊讶,与朝中大臣讨论,全都啧啧称奇,后杨家的儿子在朝任大夫,做了许多好事。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