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17:00:29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营。(37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扩大(kuò) 一簇(chù) B.刹那(shà) 宽窄(zhǎi)
C.浙江(zhè) 漆黑(qī) D.森郁(yù) 蜿蜒(wǎn)
【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一簇应该读yī cù;B刹那应该读chà nà;C项完全正确;D蜿蜒应读wān yán;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读拼音,写词语。
é jiǎo shí sǔn fēn biàn Jù jí
               
dēnɡ lù dù juān Xiānɡ yá qì shì
               
【答案】额角;石笋;分辨;聚集;登陆;杜鹃;镶牙;气势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额角的额注意是左右结构,笔画较多;石笋的笋是竹字头;分辨的辨中间是点撇;聚集不要写成“距离”;登陆的陆含有陆地的意思;杜鹃的鹃是鸟字旁;镶牙的镶是金字旁,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气势不要写成其实;
故答案为:额角;石笋;分辨;聚集;登陆;杜鹃;镶牙;气势;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机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可能与“颔(hàn)”的意思有关的一项是(  )
A.包含 B.含义 C.书页 D.头部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颔是页字旁,表示与人体部位有关系,是指的是下巴;因此应该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汉字的字义的掌握能力,要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相关偏旁部首的知识进行作答。
4.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字义,填字母。
【端】A.(东西的)头;B.原因,起因;C.端正;D.平举着拿。
(1)这个人品行不端,不能选他当领导。 (   )
(2)爷爷让我在绳子的两端打上结。 (   )
(3)妈妈的胃病又犯了,我赶紧端来一杯热水给她。 (   )
(4)老师批评了这些无端闹事的学生。 (   )
【答案】(1)C
(2)A
(3)D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品行不端是品德和行为不端正;两端指的是两头;端来是用手平举着拿的意思;无端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故答案为:C;A;D;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补充本单元所学的四字词语,再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   )壁断崖 ②盘(   )而上
③神清(   )爽 ④五(   )缤纷
⑤变化多(   ) ⑥金(   )辉煌
我们沿着山路(   )。路途中,不仅看到了(   )的野花,还看到了从(   )上倾泻下来的瀑布。来到山顶,一座(   )的宫殿立在我们眼前。眺望远方顿时让人感觉到(   )。
【答案】①峭;②曲;③气;④彩;⑤端;⑥碧;②;④;①;⑥;③
【知识点】成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峭壁断崖指陡峭险峻的悬崖;盘曲而上意思是围绕着迎势而上;神清气爽意思是精神清净清爽;五彩缤纷指颜色多样;变化多端指变换多样;金碧辉煌指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根据词语意思,可以进行选择填空;
故答案为:①峭;②曲;③气;④彩;⑤端;⑥碧;②;④;①;⑥;③;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6.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2)照样子,写出双龙洞的特点。
例:水很清,清得能看到水底的游鱼、沙石。
①外洞很大,大得   。
②孔隙很小,小得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照句子,补写句子)
怎样重的石头呢?   
【答案】(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2)①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②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示例:十个人合力抬起它,刚合适,再没法减少一个人,是这样重的石头。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陈述句注意否定副词和语气的变化;(2)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洞的特点进行作答;(3)这句是设问句,先提出问题,然后用详尽的语句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2)①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②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3)十个人合力抬起它,刚合适,再没法减少一个人,是这样重的石头。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7.下面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游莫高窟》中的句子,请你重新排列顺序。
(   )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
(   )汽车在戈壁滩上一路颠簸。
(   )一进窟内,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
(   )登上九层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
(   )走出洞窟,我们来到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
【答案】2;1;3;5;4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汽车在戈壁滩上一路颠簸。”这是第一句,写路上;“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这句写远望洞窟,是第二句;“一进窟内,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这句写一进石窟看到的样子,是第三句;“走出洞窟,我们来到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这是第四句,写来到九层楼;“登上九层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写登上九层楼看到的景观,是最后一句;
故答案为:2;1;3;5;4;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二、综合展示厅。
8.下面是1路、5路公共汽车的路线图,如果图图想从文化馆到邮局,请你给他讲一下最佳乘车路线。
【答案】示例:在文化馆站乘5路公共汽车到少年宫站下车,在少年宫站转乘1路公共汽车到邮局站下车即可。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要求根据提供的路线图设计乘车路线,作答时要弄清汽车和火车的不同路线,注意看清不同的车辆运行方向,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在文化馆站乘5路公共汽车到少年宫站下车,在少年宫站转乘1路公共汽车到邮局站下车即可。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课本直通车。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   的顺序来写,如   (作者)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照这种顺序写的。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   的顺序来写,如   (作者)的《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答案】游览;叶圣陶;景物变化;巴金;早晨太阳变化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的作品,告诉我们写游记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巴金的《海上日出》告诉我们如果景物是变化的,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课文中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的变化顺序描写的;
故答案为:游览;叶圣陶;景物变化;巴金;早晨太阳变化;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四、阅读检阅台。(24分)
阅读回答问题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ì jì)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diàn tún)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yā yà)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0.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1.理解文段内容,填空。
①这段话描写的是金华的双龙洞的   ,它的特点是   。
②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1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   。
13.从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是   →   →   。
【答案】10.jì;tún;yā
11.孔隙;窄小;设问;船的小
12.紧张、害怕
13.外洞;孔隙;内洞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语段阅读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课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0.系着绳子应该读jì;臀部应该读tún;挤压用jǐ yā;
故答案为:jì;tún;yā;
11.这段话介绍的是双龙洞的空隙,这是由外洞进入内洞的通道,特点是又窄又小;划横线句子是设问句,写出了船的狭小;
故答案为:孔隙;窄小;设问;船的小;
12.“稍微”、“准会”、“撞破”、“擦伤”等词语,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躺在小船中内心的紧张和害怕;
故答案为:紧张;害怕;
13.课文是按照游览的线路来写的,分别写了外洞、空隙、内洞三个地方的不用景象;
故答案为:外洞;空隙;内洞;
阅读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
(有删改)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哗—(   ) 舒适—(   )
闻名遐迩—(   )
15.找出具体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16.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   ,再写近观   ,接着写来到   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7.本文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给人的感觉?(  )
A.听觉 触觉 嗅觉
B.视觉 触觉 嗅觉
C.听觉 视觉 触觉
D.听觉 视觉 嗅觉
18.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4.喧嚣;舒服;远近闻名
15.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16.由远及近;水声;瀑布;谷底
17.C
18.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喧哗是声音大而杂乱,与喧嚣是近义词;舒适是舒服、闲适的意思,与舒服是近义词;闻名遐迩意思是远处和近处都很有名;
故答案为:喧嚣;舒服;远近闻名;
15.“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这句话写了黄果树瀑布的位置、颜色和气势;
故答案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16.短文写黄果树瀑布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瀑布的水声,再写近观瀑布的样子,接着来到谷底感受瀑布,让人如临其境;
故答案为:由远及近;水声;瀑布;谷底;
17.听到“哗哗”的声音这是写作者的听觉;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这是写作者的视觉;“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这是写作者的触觉;
故答案为:C;
18.文章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样子和给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习作百花园。(30分)
19.祖国山河壮美,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以“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为题,按一定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具体。
【答案】 我心中的最美丽的地方 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湘湖,美丽的千岛湖,看过图片上的上海滩。可这些都比不上我心中向往的那美丽又优美的西湖啊!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来到西湖游玩,打算亲眼目睹一下西湖天堂般的美景。
首先我看到了当然是西湖了,一眼望去当然是无边无际的湖水了。西湖的湖水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大块祖母绿。走到近处看,西湖的水还是那么的碧绿,丝毫没有像别的湖水一样受到了任何一丝浑浊。瞧!不远处还有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戏水呢。
接着,我又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片桃花林。粉红色的桃花到处都是,偶尔还看见几朵白色的桃花精灵。而那桃花呀,好似春天的使者,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到了。"粉红色的桃花娇嫩欲滴,好似一个个闭月羞花的小姑娘。那白色的桃花精灵也不甘示弱,一个个争奇斗艳。那雪白的衣裳,就好似一个高贵的女皇。而那弱不禁风的桃树(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随便一阵微弱的春风就能够将瘦弱的它给吹倒。可是桃树却像一个挺直了背的战士,保卫着他们美丽的家园。
最后,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弯曲小路,旁边两边站着绿色的使者。这不仅让整个春天又添了许多绿色的生机。绿色的使者,粉红的侍女在迎接那高贵的女皇。除了使者,两旁的小草也听到了春天的呼唤慢慢地从土里伸出新芽。作为春天子民中的一员,它似乎也在为春天的到来不停的欢呼着这充满生机的季节。
这就是美丽的西湖,这就是美丽的季节!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要求写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地方,作答时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把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故答案为:我心中的最美丽的地方
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湘湖,美丽的千岛湖,看过图片上的上海滩。可这些都比不上我心中向往的那美丽又优美的西湖啊!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来到西湖游玩,打算亲眼目睹一下西湖天堂般的美景。
首先我看到了当然是西湖了,一眼望去当然是无边无际的湖水了。西湖的湖水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大块祖母绿。走到近处看,西湖的水还是那么的碧绿,丝毫没有像别的湖水一样受到了任何一丝浑浊。瞧!不远处还有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戏水呢。
接着,我又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片桃花林。粉红色的桃花到处都是,偶尔还看见几朵白色的桃花精灵。而那桃花呀,好似春天的使者,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到了。"粉红色的桃花娇嫩欲滴,好似一个个闭月羞花的小姑娘。那白色的桃花精灵也不甘示弱,一个个争奇斗艳。那雪白的衣裳,就好似一个高贵的女皇。而那弱不禁风的桃树(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随便一阵微弱的春风就能够将瘦弱的它给吹倒。可是桃树却像一个挺直了背的战士,保卫着他们美丽的家园。
最后,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弯曲小路,旁边两边站着绿色的使者。这不仅让整个春天又添了许多绿色的生机。绿色的使者,粉红的侍女在迎接那高贵的女皇。除了使者,两旁的小草也听到了春天的呼唤慢慢地从土里伸出新芽。作为春天子民中的一员,它似乎也在为春天的到来不停的欢呼着这充满生机的季节。
这就是美丽的西湖,这就是美丽的季节!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答时要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美”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思考,确定要写的主要内容,写作时要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杜绝错别字。
1 / 1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营。(37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扩大(kuò) 一簇(chù) B.刹那(shà) 宽窄(zhǎi)
C.浙江(zhè) 漆黑(qī) D.森郁(yù) 蜿蜒(wǎn)
2.读拼音,写词语。
é jiǎo shí sǔn fēn biàn Jù jí
               
dēnɡ lù dù juān Xiānɡ yá qì shì
               
3.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可能与“颔(hàn)”的意思有关的一项是(  )
A.包含 B.含义 C.书页 D.头部
4.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字义,填字母。
【端】A.(东西的)头;B.原因,起因;C.端正;D.平举着拿。
(1)这个人品行不端,不能选他当领导。 (   )
(2)爷爷让我在绳子的两端打上结。 (   )
(3)妈妈的胃病又犯了,我赶紧端来一杯热水给她。 (   )
(4)老师批评了这些无端闹事的学生。 (   )
5.补充本单元所学的四字词语,再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   )壁断崖 ②盘(   )而上
③神清(   )爽 ④五(   )缤纷
⑤变化多(   ) ⑥金(   )辉煌
我们沿着山路(   )。路途中,不仅看到了(   )的野花,还看到了从(   )上倾泻下来的瀑布。来到山顶,一座(   )的宫殿立在我们眼前。眺望远方顿时让人感觉到(   )。
6.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2)照样子,写出双龙洞的特点。
例:水很清,清得能看到水底的游鱼、沙石。
①外洞很大,大得   。
②孔隙很小,小得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照句子,补写句子)
怎样重的石头呢?   
7.下面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游莫高窟》中的句子,请你重新排列顺序。
(   )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
(   )汽车在戈壁滩上一路颠簸。
(   )一进窟内,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
(   )登上九层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
(   )走出洞窟,我们来到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
二、综合展示厅。
8.下面是1路、5路公共汽车的路线图,如果图图想从文化馆到邮局,请你给他讲一下最佳乘车路线。
三、课本直通车。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   的顺序来写,如   (作者)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照这种顺序写的。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   的顺序来写,如   (作者)的《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四、阅读检阅台。(24分)
阅读回答问题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ì jì)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diàn tún)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yā yà)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0.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1.理解文段内容,填空。
①这段话描写的是金华的双龙洞的   ,它的特点是   。
②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12.“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   。
13.从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是   →   →   。
阅读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
(有删改)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哗—(   ) 舒适—(   )
闻名遐迩—(   )
15.找出具体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16.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   ,再写近观   ,接着写来到   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7.本文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给人的感觉?(  )
A.听觉 触觉 嗅觉
B.视觉 触觉 嗅觉
C.听觉 视觉 触觉
D.听觉 视觉 嗅觉
18.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习作百花园。(30分)
19.祖国山河壮美,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以“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为题,按一定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具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一簇应该读yī cù;B刹那应该读chà nà;C项完全正确;D蜿蜒应读wān yán;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答案】额角;石笋;分辨;聚集;登陆;杜鹃;镶牙;气势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额角的额注意是左右结构,笔画较多;石笋的笋是竹字头;分辨的辨中间是点撇;聚集不要写成“距离”;登陆的陆含有陆地的意思;杜鹃的鹃是鸟字旁;镶牙的镶是金字旁,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气势不要写成其实;
故答案为:额角;石笋;分辨;聚集;登陆;杜鹃;镶牙;气势;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机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颔是页字旁,表示与人体部位有关系,是指的是下巴;因此应该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汉字的字义的掌握能力,要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相关偏旁部首的知识进行作答。
4.【答案】(1)C
(2)A
(3)D
(4)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品行不端是品德和行为不端正;两端指的是两头;端来是用手平举着拿的意思;无端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故答案为:C;A;D;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5.【答案】①峭;②曲;③气;④彩;⑤端;⑥碧;②;④;①;⑥;③
【知识点】成语;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峭壁断崖指陡峭险峻的悬崖;盘曲而上意思是围绕着迎势而上;神清气爽意思是精神清净清爽;五彩缤纷指颜色多样;变化多端指变换多样;金碧辉煌指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根据词语意思,可以进行选择填空;
故答案为:①峭;②曲;③气;④彩;⑤端;⑥碧;②;④;①;⑥;③;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6.【答案】(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2)①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②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示例:十个人合力抬起它,刚合适,再没法减少一个人,是这样重的石头。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陈述句注意否定副词和语气的变化;(2)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洞的特点进行作答;(3)这句是设问句,先提出问题,然后用详尽的语句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2)①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②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3)十个人合力抬起它,刚合适,再没法减少一个人,是这样重的石头。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7.【答案】2;1;3;5;4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汽车在戈壁滩上一路颠簸。”这是第一句,写路上;“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这句写远望洞窟,是第二句;“一进窟内,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这句写一进石窟看到的样子,是第三句;“走出洞窟,我们来到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这是第四句,写来到九层楼;“登上九层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写登上九层楼看到的景观,是最后一句;
故答案为:2;1;3;5;4;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8.【答案】示例:在文化馆站乘5路公共汽车到少年宫站下车,在少年宫站转乘1路公共汽车到邮局站下车即可。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要求根据提供的路线图设计乘车路线,作答时要弄清汽车和火车的不同路线,注意看清不同的车辆运行方向,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在文化馆站乘5路公共汽车到少年宫站下车,在少年宫站转乘1路公共汽车到邮局站下车即可。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9.【答案】游览;叶圣陶;景物变化;巴金;早晨太阳变化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的作品,告诉我们写游记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巴金的《海上日出》告诉我们如果景物是变化的,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课文中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的变化顺序描写的;
故答案为:游览;叶圣陶;景物变化;巴金;早晨太阳变化;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答案】10.jì;tún;yā
11.孔隙;窄小;设问;船的小
12.紧张、害怕
13.外洞;孔隙;内洞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语段阅读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课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0.系着绳子应该读jì;臀部应该读tún;挤压用jǐ yā;
故答案为:jì;tún;yā;
11.这段话介绍的是双龙洞的空隙,这是由外洞进入内洞的通道,特点是又窄又小;划横线句子是设问句,写出了船的狭小;
故答案为:孔隙;窄小;设问;船的小;
12.“稍微”、“准会”、“撞破”、“擦伤”等词语,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躺在小船中内心的紧张和害怕;
故答案为:紧张;害怕;
13.课文是按照游览的线路来写的,分别写了外洞、空隙、内洞三个地方的不用景象;
故答案为:外洞;空隙;内洞;
【答案】14.喧嚣;舒服;远近闻名
15.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16.由远及近;水声;瀑布;谷底
17.C
18.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喧哗是声音大而杂乱,与喧嚣是近义词;舒适是舒服、闲适的意思,与舒服是近义词;闻名遐迩意思是远处和近处都很有名;
故答案为:喧嚣;舒服;远近闻名;
15.“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这句话写了黄果树瀑布的位置、颜色和气势;
故答案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16.短文写黄果树瀑布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瀑布的水声,再写近观瀑布的样子,接着来到谷底感受瀑布,让人如临其境;
故答案为:由远及近;水声;瀑布;谷底;
17.听到“哗哗”的声音这是写作者的听觉;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这是写作者的视觉;“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这是写作者的触觉;
故答案为:C;
18.文章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样子和给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19.【答案】 我心中的最美丽的地方 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湘湖,美丽的千岛湖,看过图片上的上海滩。可这些都比不上我心中向往的那美丽又优美的西湖啊!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来到西湖游玩,打算亲眼目睹一下西湖天堂般的美景。
首先我看到了当然是西湖了,一眼望去当然是无边无际的湖水了。西湖的湖水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大块祖母绿。走到近处看,西湖的水还是那么的碧绿,丝毫没有像别的湖水一样受到了任何一丝浑浊。瞧!不远处还有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戏水呢。
接着,我又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片桃花林。粉红色的桃花到处都是,偶尔还看见几朵白色的桃花精灵。而那桃花呀,好似春天的使者,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到了。"粉红色的桃花娇嫩欲滴,好似一个个闭月羞花的小姑娘。那白色的桃花精灵也不甘示弱,一个个争奇斗艳。那雪白的衣裳,就好似一个高贵的女皇。而那弱不禁风的桃树(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随便一阵微弱的春风就能够将瘦弱的它给吹倒。可是桃树却像一个挺直了背的战士,保卫着他们美丽的家园。
最后,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弯曲小路,旁边两边站着绿色的使者。这不仅让整个春天又添了许多绿色的生机。绿色的使者,粉红的侍女在迎接那高贵的女皇。除了使者,两旁的小草也听到了春天的呼唤慢慢地从土里伸出新芽。作为春天子民中的一员,它似乎也在为春天的到来不停的欢呼着这充满生机的季节。
这就是美丽的西湖,这就是美丽的季节!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要求写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地方,作答时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把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故答案为:我心中的最美丽的地方
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湘湖,美丽的千岛湖,看过图片上的上海滩。可这些都比不上我心中向往的那美丽又优美的西湖啊!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有幸来到西湖游玩,打算亲眼目睹一下西湖天堂般的美景。
首先我看到了当然是西湖了,一眼望去当然是无边无际的湖水了。西湖的湖水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大块祖母绿。走到近处看,西湖的水还是那么的碧绿,丝毫没有像别的湖水一样受到了任何一丝浑浊。瞧!不远处还有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戏水呢。
接着,我又误打误撞地走进了一片桃花林。粉红色的桃花到处都是,偶尔还看见几朵白色的桃花精灵。而那桃花呀,好似春天的使者,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到了。"粉红色的桃花娇嫩欲滴,好似一个个闭月羞花的小姑娘。那白色的桃花精灵也不甘示弱,一个个争奇斗艳。那雪白的衣裳,就好似一个高贵的女皇。而那弱不禁风的桃树(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随便一阵微弱的春风就能够将瘦弱的它给吹倒。可是桃树却像一个挺直了背的战士,保卫着他们美丽的家园。
最后,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弯曲小路,旁边两边站着绿色的使者。这不仅让整个春天又添了许多绿色的生机。绿色的使者,粉红的侍女在迎接那高贵的女皇。除了使者,两旁的小草也听到了春天的呼唤慢慢地从土里伸出新芽。作为春天子民中的一员,它似乎也在为春天的到来不停的欢呼着这充满生机的季节。
这就是美丽的西湖,这就是美丽的季节!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答时要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美”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思考,确定要写的主要内容,写作时要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杜绝错别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