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2021-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群贤毕至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齐彭殇为妄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B.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列坐其次 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以五年为期 死期至矣
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 癸丑(kuí) 管弦(xián) 峻岭(jùn)
B.国殇(shāng) 会稽(jī) 形骸(hái) 晤面(wù)
C.嗟悼(dǎo) 修禊(xì) 骋怀(chěng) 符契(qì)
D.嗟叹(jiē)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曲水(qǔ)
6.下列对《兰亭集序》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禊事,古代风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祷消灾。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B.“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C.“乙巳岁十一月也”,使用了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仲秋”即指农历八月。
二、阅读与表达
阅读课文《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7.下列对课文中语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8.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B.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C.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D.契: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9.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世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10.把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1.从课文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
(2)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13.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新冠肺炎疫情让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冲击,租赁活动或将收缩。然而某些产业却觅得商机。由于日常航班减少,私人飞机业务出现了80%—90%的业务增长。而私人飞机的高收费标准,令一些国内大型航空公司也加入了包机的行列,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除了私人飞机业务,网上办公也蓬勃发展。2月3日,美国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股价上涨近15%,创下8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与普通上班族居家办公一样,教师也将原本的线下课堂搬到了线上,线上教育平台大热。同时,独立游戏平台、视频网站打破了此前最高在线用户数量的历史纪录,出现了“挤到崩溃”的状态。
14.下面是本文的思想内容框架图,读完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图中“记叙”“抒情”“说明”后面的①②③处分别填写相关内容(每空限四个字)。
(2)在图中④⑤处分别填写能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一个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B项与例句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A项,名词用作动词;C项,使动用法;D项,意动用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根据字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词语的词性;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最好还是平时多积累。
2.【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D项,均为名词,期限。A项,动词,靠近,到/动词,面对;B项,动词,到达/名词,意态,情趣;C项,名词,旁边/名词,次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3.【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A项,怀抱:古义,心怀;今义,胸前,抱在怀里。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动。D项,其次:古义,是两个词,“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本题考查常见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知识,平时对课本出现的知识点应多梳理积累。做题时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
4.【答案】C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A项,“趣”同“取”,取向;B项,“悟”同“晤”,面对;C意为: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无通假字。D项,“畔”同“叛”,背叛。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5.【答案】B
【知识点】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癸”应读“guǐ”;B无误;C项,“悼”应读“dào”;D项,“曲”应读“qū”。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
6.【答案】C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C项把天干和地支的内容说反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答案】7.D
8.A
9.B
10.①以前所喜欢的,转瞬间,经成为旧迹。
②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批判了时人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课文理解;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⑸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筛选文中信息类题型,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7.”相与”指“交往”,不能断开,排除A。“或取诸怀抱”与“或因寄所托”句式对称,前后断开,排除BC。
故答案为:D。
8.A项,“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错误,此为书序。
故答案为:A。
9.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他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因此并没有“及时行乐”的意思。选项对文中作者的观点理解有误。
故答案为:B。
10.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①句中,关键词“向”译为“以前”“所欣”译为“感到欢快的事”“已为”译为“变为”。②句中关键词“固”“译为“本来’“一”译为“把……看作一样”,“齐”译为“把....看作等齐”。翻译时,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思是“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虚妄的”。作者批判了把生死等同的观点,强调生的意义,死的空无。正是因为生命短暂,所以活着的时候要积极作为,享受生的乐趣。生死是有别的。
12.【答案】(1)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需注意“ 湍 ”“ 随化 ”“ 俯仰 ”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13.【答案】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冲击,私人飞机成新宠,大型航空公司开展包机业务。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崛起。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本段文字共八句,按照文意可分为三层,第一、二句为第一层,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到冲击,但某些产业却觅得商机;第三到四句为第二层,说的是私人飞机成新宠;第五到八句为第三层,说的是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崛起。压缩时将这三层的层意进行整理,即可写出答案。
故答案为: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冲击,私人飞机成新宠,大型航空公司开展包机业务。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崛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时,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尤其是要关注新闻的导语。然后删除次要信息,最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4.【答案】(1)①兰亭盛况;②人生感慨;③作序目的
(2)④乐;⑤悲
【知识点】概括分析;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兰亭集序》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录了兰亭美景、雅集乐事,表达了兴尽悲来的忧伤。既叹古今之常情,又悲生命之有限,并由此抒发了生死事大、不可虚度此生的感慨,以寄意于后世来者。
⑵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全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填入需要你内容。
⑵本题考查课文理解的能力,首先要回顾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2021-2022学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群贤毕至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B
【知识点】词类活用
【解析】【分析】B项与例句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A项,名词用作动词;C项,使动用法;D项,意动用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根据字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词语的词性;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最好还是平时多积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B.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列坐其次 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以五年为期 死期至矣
【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D项,均为名词,期限。A项,动词,靠近,到/动词,面对;B项,动词,到达/名词,意态,情趣;C项,名词,旁边/名词,次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A项,怀抱:古义,心怀;今义,胸前,抱在怀里。C项,俯仰: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动。D项,其次:古义,是两个词,“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本题考查常见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知识,平时对课本出现的知识点应多梳理积累。做题时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答案】C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A项,“趣”同“取”,取向;B项,“悟”同“晤”,面对;C意为: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无通假字。D项,“畔”同“叛”,背叛。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5.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 癸丑(kuí) 管弦(xián) 峻岭(jùn)
B.国殇(shāng) 会稽(jī) 形骸(hái) 晤面(wù)
C.嗟悼(dǎo) 修禊(xì) 骋怀(chěng) 符契(qì)
D.嗟叹(jiē)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曲水(qǔ)
【答案】B
【知识点】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癸”应读“guǐ”;B无误;C项,“悼”应读“dào”;D项,“曲”应读“qū”。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
6.下列对《兰亭集序》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禊事,古代风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祷消灾。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B.“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C.“乙巳岁十一月也”,使用了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仲秋”即指农历八月。
【答案】C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C项把天干和地支的内容说反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二、阅读与表达
阅读课文《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7.下列对课文中语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8.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B.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C.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D.契: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9.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世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10.把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1.从课文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答案】7.D
8.A
9.B
10.①以前所喜欢的,转瞬间,经成为旧迹。
②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批判了时人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课文理解;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⑸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筛选文中信息类题型,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7.”相与”指“交往”,不能断开,排除A。“或取诸怀抱”与“或因寄所托”句式对称,前后断开,排除BC。
故答案为:D。
8.A项,“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错误,此为书序。
故答案为:A。
9.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他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因此并没有“及时行乐”的意思。选项对文中作者的观点理解有误。
故答案为:B。
10.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①句中,关键词“向”译为“以前”“所欣”译为“感到欢快的事”“已为”译为“变为”。②句中关键词“固”“译为“本来’“一”译为“把……看作一样”,“齐”译为“把....看作等齐”。翻译时,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思是“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虚妄的”。作者批判了把生死等同的观点,强调生的意义,死的空无。正是因为生命短暂,所以活着的时候要积极作为,享受生的乐趣。生死是有别的。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
(2)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答案】(1)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知识点】名句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需注意“ 湍 ”“ 随化 ”“ 俯仰 ”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13.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新冠肺炎疫情让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冲击,租赁活动或将收缩。然而某些产业却觅得商机。由于日常航班减少,私人飞机业务出现了80%—90%的业务增长。而私人飞机的高收费标准,令一些国内大型航空公司也加入了包机的行列,以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除了私人飞机业务,网上办公也蓬勃发展。2月3日,美国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股价上涨近15%,创下8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与普通上班族居家办公一样,教师也将原本的线下课堂搬到了线上,线上教育平台大热。同时,独立游戏平台、视频网站打破了此前最高在线用户数量的历史纪录,出现了“挤到崩溃”的状态。
【答案】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冲击,私人飞机成新宠,大型航空公司开展包机业务。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崛起。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本段文字共八句,按照文意可分为三层,第一、二句为第一层,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到冲击,但某些产业却觅得商机;第三到四句为第二层,说的是私人飞机成新宠;第五到八句为第三层,说的是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崛起。压缩时将这三层的层意进行整理,即可写出答案。
故答案为:新冠肺炎疫情下,零售、酒店、娱乐等行业受冲击,私人飞机成新宠,大型航空公司开展包机业务。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崛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时,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尤其是要关注新闻的导语。然后删除次要信息,最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4.下面是本文的思想内容框架图,读完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图中“记叙”“抒情”“说明”后面的①②③处分别填写相关内容(每空限四个字)。
(2)在图中④⑤处分别填写能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一个字。
【答案】(1)①兰亭盛况;②人生感慨;③作序目的
(2)④乐;⑤悲
【知识点】概括分析;课文理解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兰亭集序》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录了兰亭美景、雅集乐事,表达了兴尽悲来的忧伤。既叹古今之常情,又悲生命之有限,并由此抒发了生死事大、不可虚度此生的感慨,以寄意于后世来者。
⑵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全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填入需要你内容。
⑵本题考查课文理解的能力,首先要回顾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