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德馨(xīn) 鸿儒(hóng) 陋室铭(míng)
B.案牍(dú) 甚蕃(fān) 濯清涟(zhuó)
C.亵玩(xiè) 不蔓(wàn) 调素琴(tiáo)
D.隐逸(yì) 淤泥(yū) 鲜有闻(xiān)
2.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B.无丝竹之乱耳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有仙则名( )
(2)无丝竹之乱耳( )
(3)无案牍之劳行( )
5. 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 B.尝射于家圃
C.何陋之有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无丝竹之乱耳。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7.理解填空。
(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中表明莲具有高雅、庄重气质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4)陶后鲜有闻(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 (用自己的话回答)
11.本文题为《爱莲说》,却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余以为妙绝
(3)濯清涟而不妖 (4)陶后鲜有闻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4.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
(3)尝著《五柳先生传》______________
(4)未尝有喜愠之色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17.【甲】文中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22.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2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
答案
A 2.C 3.D 4、(1)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5.D 6.BC
7、(1)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1)多 (2)洗 (3)长枝节 (4)少
9.(1)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10.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11.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甚少的感慨,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和嘲讽,深化了主题。
12、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③洗。④少,很少。
13、①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4、(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15、(1)不加装饰的 (2)使……劳累 (3)曾经 (4)生气,恼怒
16、(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
17、借陋室来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18、【甲】文主要表现了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雅;【乙】文主要表现了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或志趣高雅、不拘束、真性情等)
19. A 20. A
21.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22.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23.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