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柯桥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 10-9~10-7 m 之间
B.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可直接制得高纯度的硅
C.氨气在加压时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D.硫酸亚铁是优良的净水剂
【答案】B
【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硅和二氧化硅;铁的化学性质;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解答】A.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10-9~10-7 m 之间,A不符合题意;
B. 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可直接制得粗硅 ,要制得高纯硅,需要进一步反应,B符合题意;
C. 氨气在加压时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C不符合题意;
D. 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可以发生水解,最终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做净水剂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微粒的直径;
B. 工业上分三步制取纯硅:SiO2 + 2C Si + 2CO↑、Si + 2Cl2SiCl4、SiCl4 + 2H24HCl + Si ;
C. 液氨可作制冷剂 ;
D.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二价铁具有强还原性,可以被氧气等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2.(2020·奉贤模拟)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Mn2O7 B.Al2O3 C.Na2O2 D.CaO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Mn2O7虽然是金属氧化物,但它属于酸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Al2O3既能和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CaO能和酸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碱性氧化物能与酸生成盐和水,与酸性氧化物生成盐。
3.(2020高二下·奉化期中)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淀粉、CuO、HClO、Cu
B.水玻璃、Na2O·CaO·6SiO2、Ag2O、SO3
C.普通玻璃、H2O、CH3COOH、葡萄糖
D.KAl(SO4)2·12H2O、KClO3、H2O、CH3CH2OH
【答案】C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n值不同,其化学式不同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HClO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Na2O·CaO·6SiO2属于硅酸盐,不是氧化物;Ag2O在熔融状态下可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SO3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少量二氧化硅的混合物,H2O是氧化物;CH3COOH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
D.KAl(SO4)2·12H2O化学名称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纯净物;KClO3属于含氧酸盐,不是氧化物;H2O是极弱的电解质,CH3CH2OH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混合物是指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哑巴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4.(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KClO3 B.CH3COOH C.NH3 D.Br2
【答案】C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KClO3属于化合物,属于盐,KClO3的水溶液能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CH3COOH属于化合物,属于酸,也属于有机物,CH3COOH的水溶液能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NH3属于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氢化物,属于非电解质,NH3的水溶液是氨水,氨水可以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但不是它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C符合题意;
D.Br2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r2的水溶液由Br2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溴酸和次溴酸,氢溴酸和次溴酸能电离出氢离子,故可以导电,但不是它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例如铜,氯化钠溶液等,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氨气等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它们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硫酸,氨水是电解质,不是它自身电离出的,故属于非电解质,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是看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5.(2020高二下·淳安期中)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B.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后者可用于净水
D.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氯化铁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氢氧化铁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 nm 100 nm之间,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溶液无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浮着的颗粒,可用于净水,C符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混合物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无丁达尔效应;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 nm 100 nm之间、有丁达尔效应;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 nm、静置分层。
6.(2020·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氨水溶液:Na+、K+、OH-、NO
B. 盐酸溶液:Na+、K+、SO 、SiO
C. KMnO4溶液:NH 、Na+、NO 、I-
D. AgNO3溶液:NH 、Mg2+、Cl-、SO
【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在0.1mol/L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在0.1mol/L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子中硅酸根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不能共存,B不符合题意;
C.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在0.1mol/L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B.硅酸为沉淀;
C. MnO4-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D.因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7.(2020·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4-
B.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NH4+、SiO32-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答案】C
【知识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MnO4-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故A不符合题意;
B.pH=2的溶液呈酸性,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C符合题意;
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的个数比均应为2: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D项的离子方程式虽然符合电荷守恒,但是不符合客观事实。
8.(2020高一上·新乡期末)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AlO2-、Cl-、SO42- B.K+、MnO4-、Cl-、SO42-
C.SO42-、Na+、HCO3-、Ba2+ D.Na+、NO3-、NH4+、SO42-
【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各个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红色,B不符合题意;
C.HCO3-能与OH-反应生成CO32-和H2O,不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NH4+能与OH-反应生成NH3·H2O,不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则相互间不形成难溶(或微溶)物质、不形成弱电解质、不形成易挥发物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络合反应;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离子组进行分析。
9.(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已知:还原性强弱:I- >Fe2+>Br-,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值等于6 B.线段Ⅰ代表Br-的变化情况
C.线段Ⅲ代表Fe2+的变化情况 D.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
【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溶液中n(Br-)=2n((Fe2+)- n(I-)=2×4mol-2mol=6mol,根据2Br-+Cl2=Br2+2Cl-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A符合题意;
B.线段Ⅰ代表I-的变化情况,B不符合题意;
C.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C不符合题意;
D.n((Fe2+)=2n(Cl2)=2×(3mol-1mol)=4mol,而n(Br-)=2n((Fe2+)- n(I-)=2×4mol-2mol=6mol,则原混合溶液中n(FeBr2)= n(Br-)=3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强弱:I->Fe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Ⅰ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Ⅱ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通入氯气,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n(I-)=2n(Cl2)=2mol,n(Fe2+)=2n(Cl2)=2×(3mol-1mol)=4mol,Fe2+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n(I-)+ n(Br-)=2n((Fe2+),故n(Br-)=2n((Fe2+)- n(I-)=2×4mol-2mol=6mol,据此分析作答。
10.(2020高一上·石嘴山期末)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
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Cu2S 在反应中只做还原剂
C.Cu 是氧化产物,SO2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38.4gCu,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
【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u2O是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A不符合题意;
B、硫化铜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Cu2S、Cu2O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为金属铜中的0价,金属铜为还原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是氧化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了6价,转移了6mol电子,生成金属铜6mol,所以每生成38.4gCu(即0.6mol),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Cu2S+2Cu2O 6Cu+SO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
二、填空题
11.(2016高一上·崇礼期中)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KCl=
Na2SO4=
BaCl2=
NaHSO4=
NaHCO3= .
【答案】K++Cl﹣;2Na++SO42﹣;Ba2++2Cl﹣;Na++H++SO42﹣;Na++HCO3﹣
【知识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氯化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Cl=K++Cl﹣;
故答案为:KCl=K++Cl﹣;
硫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
故答案为:Na2SO4=2Na++SO42﹣;
氯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BaCl2=Ba2++2Cl﹣;
故答案为:BaCl2=Ba2++2Cl﹣;
硫酸氢钠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
碳酸氢钠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
【分析】明确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注意电离方程式书写遵循原子个数、电荷守恒规律.
12.(2017高一上·银川期中)现有以下物质:
①KNO3固体 ②稀硫酸
③KOH溶液 ④ 锌 ⑤二氧化硫气体
⑥碳酸氢钠固体 ⑦无水乙醇(C2H5OH) ⑧熔融态KCl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 。
【答案】①⑥⑧;①⑥⑧;⑤;②③④⑧;⑤⑦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满足条件的为:①KNO3固体⑥碳酸氢钠固体⑧熔融态KCl,
故答案为:①⑥⑧;由阳离子与酸根组成的物质有:①⑥⑧,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绥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是⑤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⑤;能够导电的物质必须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满足条件的有:②稀硫酸 ③KOH溶液 ④ 锌 ⑧熔融态KCl,选②③④⑧;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满足条件的有:⑤二氧化硫气体⑦无水乙醇(C2H5OH),
故答案为: ⑤⑦。
【分析】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盐指的是电离产生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指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电荷的物质就可以导电;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13.(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液态HCl;③乙醇(C2H5OH);④熔融的KNO3;⑤BaSO4固体; ⑥液氨;⑦冰醋酸;⑧石墨.
其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答案】④;③⑥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①NaCl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②液态HCl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液态HCl是电解质;③乙醇(C2H5OH)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④熔融的KNO3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⑤BaSO4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的BaSO4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液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⑦冰醋酸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冰醋酸是电解质;⑧石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⑥。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即可。
14.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 .
【答案】H++OH﹣=H2O;Ag++Cl﹣=AgCl↓;Ba2++2OH﹣+2H++SO42﹣=BaSO4↓+2H2O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中反应实质是银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分析】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都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三、综合题
15.(2020高一上·新乡期末)Ca(ClO)2与浓盐酸反应会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1)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的性质是 (填字母)。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2)产生0.2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4)Ⅱ.质量相同的O2、NH3、H2、Cl2四种气体中,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①NaAlO2
②Ca(OH)2 ③Na2CO3④Al(OH)3
(6)Ⅲ.奥运金牌“金镶玉”环形碧玉由昆仑玉制成,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
【答案】(1)B
(2)0.2
(3)1:1
(4)H2
(5)④
(6)2CaO·5MgO·8SiO2·H2O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1)在该反应中,HCl中氯元素由-1价变为0,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同时提供了Cl-,体现了酸性,B符合题意;
(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Cl2~2e-”,因此产生0.2molCl2时,转移电子数为0.2mol;
(3)在反应中,Ca(ClO)2中氯元素由+1价变为0价,产生一分子Cl2,HCl中氯元素由-1价变为0价, 生成一分子Cl2,因此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由公式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其物质的量越大,由于氢气的摩尔质量最小,因此其物质的量最大;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物质的量越大,则其体积越大,因此体积最大的是H2;
(5)①NaAlO2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②Ca(OH)2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Na2CO3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④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④
(6)复杂硅酸盐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其书写顺序为:先写活泼性强的金属氧化物,再写非金属氧化物,最后写H2O,各氧化物之间用“·”隔开;因此该物质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分析】(1)根据盐酸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2)根据反应生成氯气的量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式计算;
(3)根据化合价变化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从而确定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4)根据公式、V=n×Vm进行分析;
(5)根据所给物质与HCl和NaOH的反应进行分析;
(6)根据复杂硅酸盐的书写规律分析;
16.(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固态氯化镁(MgCl2)
B.熔融氯化镁(MgCl2)
C.氯化钠溶液
D.铝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 ;
②H2SO4 ;
③KHSO4 。
(3)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HCl作氧化剂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CuO+2HCl=CuCl2+H2O
【答案】(1)B
(2)Na2CO3=2Na++CO32-;H2SO4=2H++SO42-;KHSO4=K++H++SO42-
(3)C;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A.固态氯化镁(MgCl2)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导电,故A不选;
B.熔融氯化镁(MgCl2)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选;
C.氯化钠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铝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B;(2)①碳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故答案为:Na2CO3=2Na++CO32-;
②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H2SO4=2H++SO42-,故答案为:H2SO4=2H++SO42-;
③KHSO4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KHSO4=K++H++SO42-,故答案为:KHSO4=K++H++SO42-;(3)A.NaOH+HCl=NaCl+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Zn+2HCl=ZnCl2+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Cl作氧化剂;
C.MnO2+4HCl(浓) MnCl2+2H2O+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为还原剂;
D.CuO+2HCl=CuCl2+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C;B。
【分析】(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C、D不能选。
(2)电离方程式需配平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3)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反应中起还原剂和酸性的作用。
17.(2019高一上·江阴期中)
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反应(不加热),来制取氯气。
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
(2)若生成2.24L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①论上需要多少克KMnO4参加反应?
②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答案】(1)
(2)①6.32g ②0.2 mol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该反应中,KMnO4中Mn由+7价变为+2价,得到5个电子,Cl由-1价变为0价,失去2个电子,因此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为:;
(2)标准状态下, 2.24LCl2的物质的量
①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1molCl2时,参与反应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因此参与反应的KMnO4的质量为:0.04mol×158g/mol=6.32g;
②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HCl被氧化后生成Cl2,因此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
【分析】(1)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分析;
(2)根据公式计算n(Cl2),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柯桥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 10-9~10-7 m 之间
B.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可直接制得高纯度的硅
C.氨气在加压时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D.硫酸亚铁是优良的净水剂
2.(2020·奉贤模拟)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Mn2O7 B.Al2O3 C.Na2O2 D.CaO
3.(2020高二下·奉化期中)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淀粉、CuO、HClO、Cu
B.水玻璃、Na2O·CaO·6SiO2、Ag2O、SO3
C.普通玻璃、H2O、CH3COOH、葡萄糖
D.KAl(SO4)2·12H2O、KClO3、H2O、CH3CH2OH
4.(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KClO3 B.CH3COOH C.NH3 D.Br2
5.(2020高二下·淳安期中)下列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B.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后者可用于净水
D.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6.(2020·江苏)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氨水溶液:Na+、K+、OH-、NO
B. 盐酸溶液:Na+、K+、SO 、SiO
C. KMnO4溶液:NH 、Na+、NO 、I-
D. AgNO3溶液:NH 、Mg2+、Cl-、SO
7.(2020·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4-
B.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NH4+、SiO32-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与 Ba(OH)2 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8.(2020高一上·新乡期末)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AlO2-、Cl-、SO42- B.K+、MnO4-、Cl-、SO42-
C.SO42-、Na+、HCO3-、Ba2+ D.Na+、NO3-、NH4+、SO42-
9.(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已知:还原性强弱:I- >Fe2+>Br-,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值等于6 B.线段Ⅰ代表Br-的变化情况
C.线段Ⅲ代表Fe2+的变化情况 D.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
10.(2020高一上·石嘴山期末)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
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Cu2S 在反应中只做还原剂
C.Cu 是氧化产物,SO2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38.4gCu,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
二、填空题
11.(2016高一上·崇礼期中)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KCl=
Na2SO4=
BaCl2=
NaHSO4=
NaHCO3= .
12.(2017高一上·银川期中)现有以下物质:
①KNO3固体 ②稀硫酸
③KOH溶液 ④ 锌 ⑤二氧化硫气体
⑥碳酸氢钠固体 ⑦无水乙醇(C2H5OH) ⑧熔融态KCl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 。
13.(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液态HCl;③乙醇(C2H5OH);④熔融的KNO3;⑤BaSO4固体; ⑥液氨;⑦冰醋酸;⑧石墨.
其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14.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 .
三、综合题
15.(2020高一上·新乡期末)Ca(ClO)2与浓盐酸反应会生成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1)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的性质是 (填字母)。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2)产生0.2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4)Ⅱ.质量相同的O2、NH3、H2、Cl2四种气体中,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①NaAlO2
②Ca(OH)2 ③Na2CO3④Al(OH)3
(6)Ⅲ.奥运金牌“金镶玉”环形碧玉由昆仑玉制成,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
16.(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固态氯化镁(MgCl2)
B.熔融氯化镁(MgCl2)
C.氯化钠溶液
D.铝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 ;
②H2SO4 ;
③KHSO4 。
(3)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HCl作氧化剂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CuO+2HCl=CuCl2+H2O
17.(2019高一上·江阴期中)
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反应(不加热),来制取氯气。
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
(2)若生成2.24L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①论上需要多少克KMnO4参加反应?
②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硅和二氧化硅;铁的化学性质;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解答】A.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10-9~10-7 m 之间,A不符合题意;
B. 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可直接制得粗硅 ,要制得高纯硅,需要进一步反应,B符合题意;
C. 氨气在加压时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C不符合题意;
D. 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可以发生水解,最终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做净水剂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微粒的直径;
B. 工业上分三步制取纯硅:SiO2 + 2C Si + 2CO↑、Si + 2Cl2SiCl4、SiCl4 + 2H24HCl + Si ;
C. 液氨可作制冷剂 ;
D.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二价铁具有强还原性,可以被氧气等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2.【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Mn2O7虽然是金属氧化物,但它属于酸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Al2O3既能和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CaO能和酸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碱性氧化物能与酸生成盐和水,与酸性氧化物生成盐。
3.【答案】C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n值不同,其化学式不同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HClO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Na2O·CaO·6SiO2属于硅酸盐,不是氧化物;Ag2O在熔融状态下可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SO3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少量二氧化硅的混合物,H2O是氧化物;CH3COOH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
D.KAl(SO4)2·12H2O化学名称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纯净物;KClO3属于含氧酸盐,不是氧化物;H2O是极弱的电解质,CH3CH2OH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混合物是指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哑巴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4.【答案】C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KClO3属于化合物,属于盐,KClO3的水溶液能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CH3COOH属于化合物,属于酸,也属于有机物,CH3COOH的水溶液能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NH3属于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氢化物,属于非电解质,NH3的水溶液是氨水,氨水可以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但不是它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C符合题意;
D.Br2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r2的水溶液由Br2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溴酸和次溴酸,氢溴酸和次溴酸能电离出氢离子,故可以导电,但不是它自身电离出的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例如铜,氯化钠溶液等,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氨气等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它们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硫酸,氨水是电解质,不是它自身电离出的,故属于非电解质,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是看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氯化铁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氢氧化铁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 nm 100 nm之间,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铁溶液无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浮着的颗粒,可用于净水,C符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混合物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无丁达尔效应;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 nm 100 nm之间、有丁达尔效应;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 nm、静置分层。
6.【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在0.1mol/L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在0.1mol/L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子中硅酸根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不能共存,B不符合题意;
C.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在0.1mol/L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B.硅酸为沉淀;
C. MnO4-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D.因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7.【答案】C
【知识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MnO4-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故A不符合题意;
B.pH=2的溶液呈酸性,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C符合题意;
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的个数比均应为2: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D项的离子方程式虽然符合电荷守恒,但是不符合客观事实。
8.【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碱性条件下,溶液中的各个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红色,B不符合题意;
C.HCO3-能与OH-反应生成CO32-和H2O,不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NH4+能与OH-反应生成NH3·H2O,不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则相互间不形成难溶(或微溶)物质、不形成弱电解质、不形成易挥发物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络合反应;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离子组进行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解析】【解答】A.溶液中n(Br-)=2n((Fe2+)- n(I-)=2×4mol-2mol=6mol,根据2Br-+Cl2=Br2+2Cl-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A符合题意;
B.线段Ⅰ代表I-的变化情况,B不符合题意;
C.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C不符合题意;
D.n((Fe2+)=2n(Cl2)=2×(3mol-1mol)=4mol,而n(Br-)=2n((Fe2+)- n(I-)=2×4mol-2mol=6mol,则原混合溶液中n(FeBr2)= n(Br-)=3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强弱:I->Fe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Ⅰ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Ⅱ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通入氯气,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n(I-)=2n(Cl2)=2mol,n(Fe2+)=2n(Cl2)=2×(3mol-1mol)=4mol,Fe2+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n(I-)+ n(Br-)=2n((Fe2+),故n(Br-)=2n((Fe2+)- n(I-)=2×4mol-2mol=6mol,据此分析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u2O是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A不符合题意;
B、硫化铜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Cu2S、Cu2O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为金属铜中的0价,金属铜为还原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是氧化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了6价,转移了6mol电子,生成金属铜6mol,所以每生成38.4gCu(即0.6mol),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Cu2S+2Cu2O 6Cu+SO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
11.【答案】K++Cl﹣;2Na++SO42﹣;Ba2++2Cl﹣;Na++H++SO42﹣;Na++HCO3﹣
【知识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氯化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Cl=K++Cl﹣;
故答案为:KCl=K++Cl﹣;
硫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
故答案为:Na2SO4=2Na++SO42﹣;
氯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BaCl2=Ba2++2Cl﹣;
故答案为:BaCl2=Ba2++2Cl﹣;
硫酸氢钠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
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
碳酸氢钠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
【分析】明确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注意电离方程式书写遵循原子个数、电荷守恒规律.
12.【答案】①⑥⑧;①⑥⑧;⑤;②③④⑧;⑤⑦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满足条件的为:①KNO3固体⑥碳酸氢钠固体⑧熔融态KCl,
故答案为:①⑥⑧;由阳离子与酸根组成的物质有:①⑥⑧,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绥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是⑤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⑤;能够导电的物质必须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满足条件的有:②稀硫酸 ③KOH溶液 ④ 锌 ⑧熔融态KCl,选②③④⑧;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满足条件的有:⑤二氧化硫气体⑦无水乙醇(C2H5OH),
故答案为: ⑤⑦。
【分析】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盐指的是电离产生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指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电荷的物质就可以导电;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13.【答案】④;③⑥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①NaCl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②液态HCl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液态HCl是电解质;③乙醇(C2H5OH)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④熔融的KNO3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⑤BaSO4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熔融的BaSO4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液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⑦冰醋酸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冰醋酸是电解质;⑧石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⑥。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即可。
14.【答案】H++OH﹣=H2O;Ag++Cl﹣=AgCl↓;Ba2++2OH﹣+2H++SO42﹣=BaSO4↓+2H2O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中反应实质是银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分析】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都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15.【答案】(1)B
(2)0.2
(3)1:1
(4)H2
(5)④
(6)2CaO·5MgO·8SiO2·H2O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1)在该反应中,HCl中氯元素由-1价变为0,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同时提供了Cl-,体现了酸性,B符合题意;
(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Cl2~2e-”,因此产生0.2molCl2时,转移电子数为0.2mol;
(3)在反应中,Ca(ClO)2中氯元素由+1价变为0价,产生一分子Cl2,HCl中氯元素由-1价变为0价, 生成一分子Cl2,因此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由公式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其物质的量越大,由于氢气的摩尔质量最小,因此其物质的量最大;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物质的量越大,则其体积越大,因此体积最大的是H2;
(5)①NaAlO2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②Ca(OH)2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Na2CO3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④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④
(6)复杂硅酸盐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其书写顺序为:先写活泼性强的金属氧化物,再写非金属氧化物,最后写H2O,各氧化物之间用“·”隔开;因此该物质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分析】(1)根据盐酸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2)根据反应生成氯气的量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式计算;
(3)根据化合价变化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从而确定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4)根据公式、V=n×Vm进行分析;
(5)根据所给物质与HCl和NaOH的反应进行分析;
(6)根据复杂硅酸盐的书写规律分析;
16.【答案】(1)B
(2)Na2CO3=2Na++CO32-;H2SO4=2H++SO42-;KHSO4=K++H++SO42-
(3)C;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A.固态氯化镁(MgCl2)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导电,故A不选;
B.熔融氯化镁(MgCl2)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选;
C.氯化钠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铝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B;(2)①碳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故答案为:Na2CO3=2Na++CO32-;
②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H2SO4=2H++SO42-,故答案为:H2SO4=2H++SO42-;
③KHSO4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KHSO4=K++H++SO42-,故答案为:KHSO4=K++H++SO42-;(3)A.NaOH+HCl=NaCl+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Zn+2HCl=ZnCl2+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Cl作氧化剂;
C.MnO2+4HCl(浓) MnCl2+2H2O+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为还原剂;
D.CuO+2HCl=CuCl2+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C;B。
【分析】(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C、D不能选。
(2)电离方程式需配平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3)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反应中起还原剂和酸性的作用。
17.【答案】(1)
(2)①6.32g ②0.2 mol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该反应中,KMnO4中Mn由+7价变为+2价,得到5个电子,Cl由-1价变为0价,失去2个电子,因此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为:;
(2)标准状态下, 2.24LCl2的物质的量
①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1molCl2时,参与反应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因此参与反应的KMnO4的质量为:0.04mol×158g/mol=6.32g;
②由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HCl被氧化后生成Cl2,因此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
【分析】(1)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分析;
(2)根据公式计算n(Cl2),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