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5讲 人的感知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温州期中)某些电梯的楼层按键会有专供盲人使用的盲文,请问盲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嗅觉 C.味觉 D.习惯
2.(2020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诗中描述到的两种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和触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
3.(2020七下·桐庐月考)针刺手时,会有痛的感觉这种感觉功能对人的健康生活( )
A.有益 B.有害
C.无任何利害关系 D.无法确定
4.(2020七下·桐庐月考)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5.(2020七下·桐庐月考)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A. B.
C. D.
6.(2020七下·丽水期中)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容易晕车,有的人不容易晕车;有的人小时候晕车,长大后就不容易晕车了。这些都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
A.耳蜗 B.鼓膜
C.前庭和半规管 D.听小骨
7.(2020七下·杭州期中)新冠肺炎爆发期,人人都很关注自己的体温是否正常。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8.(2020七下·杭州期中)古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体现了作者对挫折的感悟。梅花虽香,但闻久会觉得十分清淡,其主要原因是( )
A.梅花的香味本来就小 B.人的嗅觉出了问题
C.嗅觉有适应性 D.闻其它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9.(2020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是学校实践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一种凹下道路,它不但能疏导交通,而且还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0.(2020七下·诸暨期中)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D.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11.(2019七下·嵊州期末)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12.(2019七下·嘉兴期中)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13.(2019七下·温州期中)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
A. 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二、填空题
14.(2020七下·温州期中)新冠肺炎患者NBA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请问感觉的形成部位在 。
15.(2020七下·桐庐月考)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沟戋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16.(2020七下·桐庐月考)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17.(2020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是人耳朵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的振动。
(2)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 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 ,在那儿形成听觉。
(4)[6] 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18.(2019七下·台州期末)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 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
三、解答题
19.(2019七下·秀洲月考)周末小明放学回到家,妈妈给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说说小明吃菜时对食物味道的感觉如何形成?
20.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
(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
(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左侧从上到下为123,右侧为456,叫一方。
【解答】由分析可知,盲文主要是靠触觉来感知的,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对应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冷、热、触、痛等。
【解答】题中诗句涉及到两种感觉器官,眼睛和耳朵,对应的感觉是视觉和听觉,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痛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对机体起到保护性作用。同时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辅助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解答】针刺手时,会有痛的感觉,当人感觉到痛时会快速躲开和发现受伤的部位,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所以痛觉对人是有益的,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1、耳廓是耳朵外面能看到的部分,主要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2、鼓膜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3、听小骨有三块小骨头,对振动起放大作用,并传入内耳;
4、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
【解答】A、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A错误;
B、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正确;
C、听小骨的作用是将振动放大,C错误;
D、耳蜗作用是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 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听觉器官是耳;
2、鼻腔内有嗅觉感受器,在接受到气味的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在大脑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3、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4、 味觉系统能感受和区分多种味道,目前认为这些味道都是由酸、甜、苦、咸、鲜5种基本味觉组成的。
【解答】A、图片中有人在用电话机通话,需要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A正确;
B、图片中的人在闻花的香味,用到的是嗅觉,B错误;
C、图片中的人手持放大镜在观察物体,用到的是视觉,C错误;
D、图片中的人在吃糖糖葫芦,利用的是味觉,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解答】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解答】 小孩发烧时体温较高, 所以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热觉感受器,B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2)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3)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解答】 梅花虽香,但闻久会觉得十分清淡,其主要原因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了梅花香味的缘故,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汽车在这种凹下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被两侧的墙壁反射回来,不能传播到居民区,从而对居民区没有影响,因此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 感觉神经元周围突起的末梢。它能接受刺激,并把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由感觉纤维传入中枢引起感觉,并进一步出现随意或不随意运动。一种感受器只能感受某种特定的刺激(如冷或热),所以感受器的构造是多种多样的;
2、感受器具有下述共同生理特征:①每一种感受器均有其适宜刺激,②均有发生兴奋所需的最低刺激强度;③均为换能器;④均有适应现象。
【解答】A、皮肤是最大的感器官,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 ,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说法正确,A错误;
B、利用触觉可以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利用冷觉和热觉可以感觉冷热信息,说法正确,B错误;
C、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手指对触觉最敏感,手指对冷热觉最敏感,说法错误,C正确;
D、手指集中了触觉小体,手指处的触觉最灵敏,手背集中了丰富的冷热觉小体对冷热觉最灵敏,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解答】 “读”盲文时 ,是通过触摸来感知的,主要依靠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
【解答】 糖比橘子甜,当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故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各种器官的功能:耳——听觉;皮肤——感觉、触觉; 鼻——嗅觉; 舌——味觉; 眼——视觉.
【解答】在中国国际救援队里的搜救犬在营救生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利用了狗具有比人更灵敏的嗅觉。
故答案为:B
14.【答案】大脑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多种感觉器官能感知多种感觉,但感觉器官只是人接受刺激的器官,而感觉最终是在大脑形成的。
【解答】因为人的感觉最终是在大脑形成的,所以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这些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
故答案为:大脑
15.【答案】舌根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不同部位的味蕾对不同味刺激的敏感度不同,一般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而软腭和舌根部则对苦味敏感。
【解答】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沟戋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舌根。
故答案为:舌根
16.【答案】味蕾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味蕾:味觉感受器,主要位于舌上。每个味蕾都是由一组味觉细胞组成的梨形结构,属于化学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表面上的接受味觉的感受器,能辨别滋味。
【解答】 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故答案为:味蕾
17.【答案】(1)鼓膜
(2)耳蜗
(3)大脑
(4)咽鼓管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如下图:
【解答】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1)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鼓膜的振动。
(2) 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 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电脑,在那儿形成听觉。
(4) [6]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1)鼓膜;(2)耳蜗;(3)大脑;(4)咽鼓管
18.【答案】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感觉有痛觉、冷觉和热觉和触觉,因为其内有感觉这些感受的感受器;所胡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等的感受器。
【解答】 脚底能感知板的软硬程度是通过皮肤内的触觉感受器来完成的,所有的感觉都是信息传到大脑,由大脑分析最终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的,所以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
故答案为: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19.【答案】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味觉信息(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味觉知识点,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人的舌能感受到甜、酸、苦、咸等味道。
【解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味觉信息(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
故答案为: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味觉信息(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
20.【答案】(1)鼻、眼、舌、皮肤
(2)大脑
(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2)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人的大脑;
(3)嗅觉具有适应性。
【解答】(1) 天气还是那么热,运用的是皮肤来感觉,小明走到橘园门口时,随到橘香味,是用鼻感受的,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运用的是眼, 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运用的是舌;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 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1)鼻、眼、舌、皮肤;(2)大脑;(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1 / 1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5讲 人的感知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温州期中)某些电梯的楼层按键会有专供盲人使用的盲文,请问盲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嗅觉 C.味觉 D.习惯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左侧从上到下为123,右侧为456,叫一方。
【解答】由分析可知,盲文主要是靠触觉来感知的,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0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把人带进了世界,耳朵把世界带给了人”,这句诗中描述到的两种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和触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对应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冷、热、触、痛等。
【解答】题中诗句涉及到两种感觉器官,眼睛和耳朵,对应的感觉是视觉和听觉,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2020七下·桐庐月考)针刺手时,会有痛的感觉这种感觉功能对人的健康生活( )
A.有益 B.有害
C.无任何利害关系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痛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对机体起到保护性作用。同时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辅助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解答】针刺手时,会有痛的感觉,当人感觉到痛时会快速躲开和发现受伤的部位,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所以痛觉对人是有益的,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2020七下·桐庐月考)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答案】B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1、耳廓是耳朵外面能看到的部分,主要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2、鼓膜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3、听小骨有三块小骨头,对振动起放大作用,并传入内耳;
4、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
【解答】A、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A错误;
B、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正确;
C、听小骨的作用是将振动放大,C错误;
D、耳蜗作用是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B
5.(2020七下·桐庐月考)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 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听觉器官是耳;
2、鼻腔内有嗅觉感受器,在接受到气味的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在大脑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3、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4、 味觉系统能感受和区分多种味道,目前认为这些味道都是由酸、甜、苦、咸、鲜5种基本味觉组成的。
【解答】A、图片中有人在用电话机通话,需要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A正确;
B、图片中的人在闻花的香味,用到的是嗅觉,B错误;
C、图片中的人手持放大镜在观察物体,用到的是视觉,C错误;
D、图片中的人在吃糖糖葫芦,利用的是味觉,D错误。
故选A
6.(2020七下·丽水期中)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容易晕车,有的人不容易晕车;有的人小时候晕车,长大后就不容易晕车了。这些都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
A.耳蜗 B.鼓膜
C.前庭和半规管 D.听小骨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解答】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7.(2020七下·杭州期中)新冠肺炎爆发期,人人都很关注自己的体温是否正常。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解答】 小孩发烧时体温较高, 所以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热觉感受器,B正确。
故答案为:B
8.(2020七下·杭州期中)古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体现了作者对挫折的感悟。梅花虽香,但闻久会觉得十分清淡,其主要原因是( )
A.梅花的香味本来就小 B.人的嗅觉出了问题
C.嗅觉有适应性 D.闻其它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2)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3)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解答】 梅花虽香,但闻久会觉得十分清淡,其主要原因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了梅花香味的缘故,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9.(2020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是学校实践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一种凹下道路,它不但能疏导交通,而且还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答案】D
【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汽车在这种凹下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被两侧的墙壁反射回来,不能传播到居民区,从而对居民区没有影响,因此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2020七下·诸暨期中)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D.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 感觉神经元周围突起的末梢。它能接受刺激,并把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由感觉纤维传入中枢引起感觉,并进一步出现随意或不随意运动。一种感受器只能感受某种特定的刺激(如冷或热),所以感受器的构造是多种多样的;
2、感受器具有下述共同生理特征:①每一种感受器均有其适宜刺激,②均有发生兴奋所需的最低刺激强度;③均为换能器;④均有适应现象。
【解答】A、皮肤是最大的感器官,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 ,即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说法正确,A错误;
B、利用触觉可以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利用冷觉和热觉可以感觉冷热信息,说法正确,B错误;
C、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手指对触觉最敏感,手指对冷热觉最敏感,说法错误,C正确;
D、手指集中了触觉小体,手指处的触觉最灵敏,手背集中了丰富的冷热觉小体对冷热觉最灵敏,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11.(2019七下·嵊州期末)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解答】 “读”盲文时 ,是通过触摸来感知的,主要依靠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2019七下·嘉兴期中)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舌能够感受这些味觉。
【解答】 糖比橘子甜,当吃了糖之后味觉细胞对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故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3.(2019七下·温州期中)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
A. 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各种器官的功能:耳——听觉;皮肤——感觉、触觉; 鼻——嗅觉; 舌——味觉; 眼——视觉.
【解答】在中国国际救援队里的搜救犬在营救生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利用了狗具有比人更灵敏的嗅觉。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4.(2020七下·温州期中)新冠肺炎患者NBA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请问感觉的形成部位在 。
【答案】大脑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有多种感觉器官能感知多种感觉,但感觉器官只是人接受刺激的器官,而感觉最终是在大脑形成的。
【解答】因为人的感觉最终是在大脑形成的,所以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这些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
故答案为:大脑
15.(2020七下·桐庐月考)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沟戋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答案】舌根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不同部位的味蕾对不同味刺激的敏感度不同,一般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而软腭和舌根部则对苦味敏感。
【解答】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沟戋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舌根。
故答案为:舌根
16.(2020七下·桐庐月考)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答案】味蕾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味蕾:味觉感受器,主要位于舌上。每个味蕾都是由一组味觉细胞组成的梨形结构,属于化学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表面上的接受味觉的感受器,能辨别滋味。
【解答】 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故答案为:味蕾
17.(2020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是人耳朵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的振动。
(2)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 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 ,在那儿形成听觉。
(4)[6] 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答案】(1)鼓膜
(2)耳蜗
(3)大脑
(4)咽鼓管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如下图:
【解答】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1)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鼓膜的振动。
(2) 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 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电脑,在那儿形成听觉。
(4) [6]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1)鼓膜;(2)耳蜗;(3)大脑;(4)咽鼓管
18.(2019七下·台州期末)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 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
【答案】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感觉有痛觉、冷觉和热觉和触觉,因为其内有感觉这些感受的感受器;所胡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等的感受器。
【解答】 脚底能感知板的软硬程度是通过皮肤内的触觉感受器来完成的,所有的感觉都是信息传到大脑,由大脑分析最终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的,所以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
故答案为: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
三、解答题
19.(2019七下·秀洲月考)周末小明放学回到家,妈妈给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说说小明吃菜时对食物味道的感觉如何形成?
【答案】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味觉信息(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味觉知识点,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人的舌能感受到甜、酸、苦、咸等味道。
【解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味觉信息(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
故答案为: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味觉信息(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
20.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虽然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
(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
(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
【答案】(1)鼻、眼、舌、皮肤
(2)大脑
(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2)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人的大脑;
(3)嗅觉具有适应性。
【解答】(1) 天气还是那么热,运用的是皮肤来感觉,小明走到橘园门口时,随到橘香味,是用鼻感受的,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运用的是眼, 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运用的是舌;
(2) 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
(3) 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的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 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1)鼻、眼、舌、皮肤;(2)大脑;(3)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