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7 22: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训练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学科,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点上,对待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别,本课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角度和发散空间。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总体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能通过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南京条约》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鸦片战争英国的侵略史实和《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素养目标:史料实证)。能通过阅读史料对《南京条约》各项内容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鸦片战争展示综合国力对于国家外交地位的决定力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弱国无外交的价值取向,将国家的未来与自身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评价鸦片战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中英鸦片战争中英通商战争夷匪犯境战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英国禁毒广告引入新课 让学生对于毒品的危害有一个初步了解
一、中英鸦片战争 通过一段视频展示晚晴时期中西方的差异用图片展示对于中英双方在晚晴的对外贸易中所处的经济位置。利用课本剧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英国工业商品的抵制作用。、通过图示展示中国虎门销烟的具体情况 1、观看视频2、表演课本剧3、分析中应对外贸易英国出现逆差的原因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中英通商战争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通过文字和视频向学生展示虎门销烟后英国国内统治阶级、商人和群众的态度。通过文字材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1. 通过图示展示鸦片战争的具体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结果1. 通过文字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为什么英国取胜中国失败的原因。2. 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差异产生的战争结果的必然性 记忆,练习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画出知识框架,并作出说明。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夷匪犯境战争 通过文字材料解释“夷匪犯境”的具体含义,并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古代的天下观的含义通过林则徐的个人事例,展示当时中国的封建官僚对于西方国家的基本认识。分析《南京条约》各项内容对中国的具体影响。综合战争的整个经过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的三个标题,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实,哪一标题更加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课堂小结 1、教学设计新颖,打破常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3、课堂的生成性较强,可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1、因为内容设计较多,如果要好好分析,建议在2个课时内完成。2、课件的设计打破了原有的教材编排,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3、教学设计有创新之处,但是因为补充了较多的课外材料和视频,所以整节课的难度是比较高的,需要教师在充分的备课情况尽可能的多深挖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和研读的能力。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