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第10课《绿》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第10课《绿》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08:16:04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第10课《绿》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①dǎo ②dào
倒立   倒霉   倒映   倒闭   
(2)①chóng ②zhòng
重复   重视   重任   重新   
(3)①chā ②chà
钢叉    劈叉    交叉    分叉   
2.(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补充下面描写“绿”的诗词名句。
(1)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
(2)日出江花红胜   ,春来江水   如蓝。
(3)燕草如   ,秦桑低   。
3.(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词语集锦。
(1)从诗歌的第二节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2)仿写表示“绿”的词语。
   绿
   绿
   绿
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理解全诗并填空。
全诗围绕“绿”来写,绿既是一种   ,也代表着大自然蓬勃的   。全诗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   之情。
5.(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0 绿 同步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绿》的作者是   。本诗一共有   个小节。分别写了   。
(2)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给带来了许多种绿,这些绿有深有   ,如   、   等,有浓有   ,如   、   等,有动有   ,如   ,   ,流的水是绿的,   。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绿色。
6.(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0 绿 同步练习)根据课文第三小节加上合适的词语,使诗意更具体。
风中的   是绿色的,
雨中的   是绿色的,
水中的   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的。
7.(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诗歌中的“绿”指的是(  )。(多选)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自然界中的绿色 D.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8.(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Q,再查qinɡ。
B.“交叉”和“劈叉”中的“叉”的读音是相同的。
C.“叉鱼”和“打叉号”中的“叉”意思不同。
9.(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1)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自然界充满了绿色。表达了作者   之情。
(2)仿写句子。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也是绿的。
二、阅读理解
10.(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课内阅读。
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节选的诗文中(  )
A.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B.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都是静态描写。
D.都是动态描写。
(2)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误。
①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②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③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
④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课外阅读。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淙淙,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A.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B.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1.“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在哪一句的后面?(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   。
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A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   。
②B句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
14.“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三、语言表达
15.(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仿写诗歌。
《绿》的第三节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格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绿”洒满人间的美丽景象。请你用这种方式写一写金色的秋天。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绿色”的本义是一种色彩,近年来衍生出许多新的含义。请写出下列词语中“绿色”的含义。
“绿色食品”中的“绿色”:   
“绿色通道”中的“绿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②;①;②;①
(2)①;②;②;①
(3)①;②;①;②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给出的音节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1)②、①、②、①(2)①、②、②、①(3)①、②、①、②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1)碧玉;绿丝绦
(2)火;绿
(3)碧丝;绿枝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
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碧玉、绿丝绦;
(2)火、绿;
(3)碧丝、绿枝;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
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答案】(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草;葱;深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寻找诗中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从诗中挑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的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草、葱、深;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答案】颜色;生命力;喜爱与赞美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颜色、生命力、喜爱与赞美
【点评】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答案】(1)艾青;5;眼前铺满了绿色;绿色的丰富;整个自然空间充满绿色;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绿色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2)浅;浅绿;嫩绿;淡;淡绿;粉绿;静;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艾青; 5 ;眼前铺满了绿色;绿色的丰富;整个自然空间充满绿色;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绿色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2)浅;浅绿 ;嫩绿;淡;淡绿;粉绿;静;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女孩;少年;小鱼;你我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按“形容词(或限制性词语)+的+名词”结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女孩、少年、小鱼、你我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答案】C,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C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拼音;词义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错;“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P,再查Pinɡ。
B:“交叉chā”和“劈叉chà”中的“叉”的读音是不同的。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拼音、字义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答案】(1)排比;对大自然的热爱
(2)河畔;山坡;田野;庄园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排比、对大自然的热爱;
(2)河畔、山坡、田野、庄园
【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0.【答案】(1)B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3)绿象征生命的颜色,所有的绿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如:前一节;④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后一节。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
(3)绿象征生命的颜色,所有的绿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点评】(1)】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答案】11.B
12.西湖的绿
13.排比;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比喻;排比;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
14.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11.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可知下句选②比较恰当。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1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西湖的绿
1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排比;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比喻;排比;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
14.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15.【答案】长的穗是金色的,;开的花是金色的,;落的叶是金色的,;落日也是金色的。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绿》的第三节,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排比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长的穗是金色的,开的花是金色的,落的叶是金色的,落日也是金色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本题中的名词“绿色”的本义是一种色彩,近年来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所以这需要平时的积累。
故答案为:1、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2、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了解词义之后即可顺利解答本题。
1 /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三单元第10课《绿》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①dǎo ②dào
倒立   倒霉   倒映   倒闭   
(2)①chóng ②zhòng
重复   重视   重任   重新   
(3)①chā ②chà
钢叉    劈叉    交叉    分叉   
【答案】(1)②;①;②;①
(2)①;②;②;①
(3)①;②;①;②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给出的音节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1)②、①、②、①(2)①、②、②、①(3)①、②、①、②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补充下面描写“绿”的诗词名句。
(1)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
(2)日出江花红胜   ,春来江水   如蓝。
(3)燕草如   ,秦桑低   。
【答案】(1)碧玉;绿丝绦
(2)火;绿
(3)碧丝;绿枝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
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碧玉、绿丝绦;
(2)火、绿;
(3)碧丝、绿枝;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
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词语集锦。
(1)从诗歌的第二节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2)仿写表示“绿”的词语。
   绿
   绿
   绿
【答案】(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草;葱;深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寻找诗中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从诗中挑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的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草、葱、深;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理解全诗并填空。
全诗围绕“绿”来写,绿既是一种   ,也代表着大自然蓬勃的   。全诗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   之情。
【答案】颜色;生命力;喜爱与赞美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颜色、生命力、喜爱与赞美
【点评】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0 绿 同步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绿》的作者是   。本诗一共有   个小节。分别写了   。
(2)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给带来了许多种绿,这些绿有深有   ,如   、   等,有浓有   ,如   、   等,有动有   ,如   ,   ,流的水是绿的,   。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绿色。
【答案】(1)艾青;5;眼前铺满了绿色;绿色的丰富;整个自然空间充满绿色;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绿色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2)浅;浅绿;嫩绿;淡;淡绿;粉绿;静;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艾青; 5 ;眼前铺满了绿色;绿色的丰富;整个自然空间充满绿色;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绿色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2)浅;浅绿 ;嫩绿;淡;淡绿;粉绿;静;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0 绿 同步练习)根据课文第三小节加上合适的词语,使诗意更具体。
风中的   是绿色的,
雨中的   是绿色的,
水中的   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   也是绿色的。
【答案】女孩;少年;小鱼;你我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按“形容词(或限制性词语)+的+名词”结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女孩、少年、小鱼、你我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诗歌中的“绿”指的是(  )。(多选)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自然界中的绿色 D.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答案】C,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C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Q,再查qinɡ。
B.“交叉”和“劈叉”中的“叉”的读音是相同的。
C.“叉鱼”和“打叉号”中的“叉”意思不同。
【答案】C
【知识点】拼音;词义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错;“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P,再查Pinɡ。
B:“交叉chā”和“劈叉chà”中的“叉”的读音是不同的。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拼音、字义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1)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自然界充满了绿色。表达了作者   之情。
(2)仿写句子。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也是绿的。
【答案】(1)排比;对大自然的热爱
(2)河畔;山坡;田野;庄园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排比、对大自然的热爱;
(2)河畔、山坡、田野、庄园
【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10.(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课内阅读。
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节选的诗文中(  )
A.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B.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都是静态描写。
D.都是动态描写。
(2)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误。
①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②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③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
④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1)B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3)绿象征生命的颜色,所有的绿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知识点】诗
【解析】【分析】(1)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如:前一节;④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后一节。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
(3)绿象征生命的颜色,所有的绿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点评】(1)】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统编版四下 10《绿》课时测评卷)课外阅读。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淙淙,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A.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B.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1.“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在哪一句的后面?(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   。
1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A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   。
②B句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
14.“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答案】11.B
12.西湖的绿
13.排比;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比喻;排比;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
14.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11.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可知下句选②比较恰当。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1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西湖的绿
1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排比;西湖各处的绿也不尽相同;比喻;排比;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
14.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作者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三、语言表达
15.(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仿写诗歌。
《绿》的第三节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格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绿”洒满人间的美丽景象。请你用这种方式写一写金色的秋天。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答案】长的穗是金色的,;开的花是金色的,;落的叶是金色的,;落日也是金色的。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绿》的第三节,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排比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长的穗是金色的,开的花是金色的,落的叶是金色的,落日也是金色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1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绿 一课一练)“绿色”的本义是一种色彩,近年来衍生出许多新的含义。请写出下列词语中“绿色”的含义。
“绿色食品”中的“绿色”:   
“绿色通道”中的“绿色”:   
【答案】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本题中的名词“绿色”的本义是一种色彩,近年来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所以这需要平时的积累。
故答案为:1、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2、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了解词义之后即可顺利解答本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