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2 16:26:18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西安期中)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然而有许多城市实行禁燃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正确(  )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除夕半夜放鞭炮一定属于噪声
C.实行禁燃鞭炮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了
2.(2020八上·岐山期末)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音调太高,太刺耳
3.(2020八上·河池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a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b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c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d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4.(2020八上·江城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调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
D.摩托车安装有消声器属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2020八上·驿城期末)驻马店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在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穿城而过的京广铁路和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少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
6.(2019八上·兴化月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
D.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二、多选题
7.(2019八上·永年期中)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肇庆市端州区中心城区分步实行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不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8.(2018八上·鹤岗月考)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三、填空题
9.(2020八上·通榆期末)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10.(2019八上·湛江月考)音乐课上,老师演奏了一首《梁祝》,将弓放在琴弦上并拉动就能发出优美的乐曲,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为了增强响度,老师要用力拉,此时琴弦振动的   增大.隔壁班级关紧门窗是采用   的方法减弱噪声.
11.(2019八上·綦江月考)诗句“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   (选填“传播过程”“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来区分。
12.(2019八上·岳麓期中)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色”):物理学上的噪声是指物体做   (选填“规则”或“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3.(2020八上·洛川期末)马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打鼓,在马老师看来,鼓声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声”);如图是一种噪声监测设备,设备上指示的数字是90.6,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为了控制噪声,某些街道设有“禁止鸣笛”标志牌,这是在   减弱噪声。
14.(2019八上·江苏月考)“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音量,是指减小声音的   ;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
15.(2019八上·南通期中)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活动中,小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   (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   逐渐变小。当听不见声音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   。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m 1.5 2.0 1.0
16.(2019八上·新疆期中)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贝分.
四、计算题
17.(2018八上·汉滨期中)节庆燃放烟花爆竹是咱恒口人的习俗,但最近几年来,过度的燃放有时严重干扰了人们生活,甚至影响同学们课堂上无法听讲,请你就你校实际,谈谈如何减小这种干扰?若小华同学在看到一次烟花后1.5秒才听到爆炸声,请你估算一下放烟花地距小华有多远?
五、解答题
18.(2018八上·寮步月考)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舞厅又响起一阵阵乐曲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一个起身关上窗户,一个用被子蒙住了头,另一个起身到舞厅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方法减弱噪声?
19.(2016八上·安顺期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除夕半夜放鞭炮对于影响休息的人属于噪声,对于欢庆春节的人不属于噪声,B不符合题意;
C.禁止燃放鞭炮,是在声源处消声,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符合题意;
D.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也会产生噪声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人们的休息、学习、工作产生影响的是噪声,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道路旁植树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发声体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响度不能太大,容易惊扰到天上的人,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阻止声音的传播可以减弱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使用的传播需要介质。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解答】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噪声检测仪可以检测噪声的强度大小,但不能降低噪声,B错误,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不能产生共鸣,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4.【答案】C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速度为0,A不符合题意;
B.观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B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C符合题意;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5.【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穿城而过的京广铁路和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房 ,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因此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减小噪声污染,故B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B。
【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分析判断。
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是改变琴弦的长度来改变音调,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是检测噪音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C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可以减弱声源的噪声、减少噪声的传播、阻止声音进入人耳减小噪声。
7.【答案】B,C,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图示所示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符合题意。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C符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8.【答案】C,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不符合题意;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不符合题意;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即回声的利用,故不是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即超声波的利用,不是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9.【答案】人耳;能量
【知识点】声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过大的噪声对人的听力有损坏,说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故答案为:人耳;能量。
【分析】阻止声音被听到,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答案】振动;振幅;传播过程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将弓放在琴弦上拉动琴弦,使其能振动,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所以,老师要用力拉,使拉振幅增大,响度就增大了;隔壁班级关紧门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必然会产生声音;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
(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1.【答案】声源;音色
【知识点】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路人问路怕惊动鱼儿,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音;
音色与物质的结构、材料有关,区分不同动物的声音靠音色。
故答案为:声源;音色
【分析】(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2)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各种乐器的声音要依据它们的音色。
12.【答案】响度;不规则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响度;不规则。
【分析】敲打物体的力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
13.【答案】乐音;响度;声源处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乐音是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则的;而马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打鼓,在马老师看来,这种声音是有规则振动发出的,这是乐音。如图是一种噪声监测设备,设备上指示的数字是90.6,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为了控制噪声,某些街道设有“禁止鸣笛”标志牌,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乐音是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噪声检测器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阻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答案】(1)响度;声源
(2)传播途径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调小音量,是指减小声音的响度,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1)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减小响度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2)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
15.【答案】相同;响度;泡沫塑料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控制不同隔声材料厚度的相同;听到响度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故小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她所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小。由表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泡沫塑料。
【分析】探究物体的隔声效果时,选择相同厚度的不同物体,通过声音响度的变化反应隔声的效果。
16.【答案】90;50;70
【知识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解答】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
故答案为90;50;70.
【分析】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17.【答案】(1)为了不影响学习,可以禁止燃放烟花;这是声源处直接避免噪声的产生;可以关闭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2)根据 可得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s=vt=340m/s×1.5s=510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
18.【答案】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9.【答案】解: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上考虑:(1)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这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 /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西安期中)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然而有许多城市实行禁燃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正确(  )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除夕半夜放鞭炮一定属于噪声
C.实行禁燃鞭炮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了
【答案】C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除夕半夜放鞭炮对于影响休息的人属于噪声,对于欢庆春节的人不属于噪声,B不符合题意;
C.禁止燃放鞭炮,是在声源处消声,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符合题意;
D.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也会产生噪声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人们的休息、学习、工作产生影响的是噪声,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2020八上·岐山期末)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音调太高,太刺耳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道路旁植树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发声体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响度不能太大,容易惊扰到天上的人,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阻止声音的传播可以减弱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使用的传播需要介质。
3.(2020八上·河池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a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b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c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d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解答】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噪声检测仪可以检测噪声的强度大小,但不能降低噪声,B错误,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不能产生共鸣,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4.(2020八上·江城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调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
D.摩托车安装有消声器属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知识点】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速度为0,A不符合题意;
B.观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B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C符合题意;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5.(2020八上·驿城期末)驻马店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在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穿城而过的京广铁路和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房,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少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
【答案】B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 道路两旁栽种了大量树木,穿城而过的京广铁路和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房 ,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因此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减小噪声污染,故B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B。
【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分析判断。
6.(2019八上·兴化月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
D.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是改变琴弦的长度来改变音调,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是检测噪音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C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可以减弱声源的噪声、减少噪声的传播、阻止声音进入人耳减小噪声。
二、多选题
7.(2019八上·永年期中)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肇庆市端州区中心城区分步实行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不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答案】B,C,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图示所示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B符合题意。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C符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8.(2018八上·鹤岗月考)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答案】C,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不符合题意;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不符合题意;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即回声的利用,故不是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即超声波的利用,不是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三、填空题
9.(2020八上·通榆期末)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答案】人耳;能量
【知识点】声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过大的噪声对人的听力有损坏,说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故答案为:人耳;能量。
【分析】阻止声音被听到,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2019八上·湛江月考)音乐课上,老师演奏了一首《梁祝》,将弓放在琴弦上并拉动就能发出优美的乐曲,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为了增强响度,老师要用力拉,此时琴弦振动的   增大.隔壁班级关紧门窗是采用   的方法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振幅;传播过程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将弓放在琴弦上拉动琴弦,使其能振动,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所以,老师要用力拉,使拉振幅增大,响度就增大了;隔壁班级关紧门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必然会产生声音;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
(2)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
11.(2019八上·綦江月考)诗句“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   (选填“传播过程”“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来区分。
【答案】声源;音色
【知识点】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路人问路怕惊动鱼儿,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音;
音色与物质的结构、材料有关,区分不同动物的声音靠音色。
故答案为:声源;音色
【分析】(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2)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各种乐器的声音要依据它们的音色。
12.(2019八上·岳麓期中)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色”):物理学上的噪声是指物体做   (选填“规则”或“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答案】响度;不规则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故答案为:响度;不规则。
【分析】敲打物体的力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
13.(2020八上·洛川期末)马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打鼓,在马老师看来,鼓声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声”);如图是一种噪声监测设备,设备上指示的数字是90.6,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为了控制噪声,某些街道设有“禁止鸣笛”标志牌,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乐音;响度;声源处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而乐音是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则的;而马老师喜欢在业余时间打鼓,在马老师看来,这种声音是有规则振动发出的,这是乐音。如图是一种噪声监测设备,设备上指示的数字是90.6,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为了控制噪声,某些街道设有“禁止鸣笛”标志牌,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乐音是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噪声检测器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阻止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2019八上·江苏月考)“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音量,是指减小声音的   ;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
【答案】(1)响度;声源
(2)传播途径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调小音量,是指减小声音的响度,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1)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减小响度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2)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
15.(2019八上·南通期中)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活动中,小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   (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   逐渐变小。当听不见声音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   。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m 1.5 2.0 1.0
【答案】相同;响度;泡沫塑料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控制不同隔声材料厚度的相同;听到响度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故小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她所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小。由表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泡沫塑料。
【分析】探究物体的隔声效果时,选择相同厚度的不同物体,通过声音响度的变化反应隔声的效果。
16.(2019八上·新疆期中)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贝分.
【答案】90;50;70
【知识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解析】【解答】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
故答案为90;50;70.
【分析】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四、计算题
17.(2018八上·汉滨期中)节庆燃放烟花爆竹是咱恒口人的习俗,但最近几年来,过度的燃放有时严重干扰了人们生活,甚至影响同学们课堂上无法听讲,请你就你校实际,谈谈如何减小这种干扰?若小华同学在看到一次烟花后1.5秒才听到爆炸声,请你估算一下放烟花地距小华有多远?
【答案】(1)为了不影响学习,可以禁止燃放烟花;这是声源处直接避免噪声的产生;可以关闭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2)根据 可得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s=vt=340m/s×1.5s=510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放烟花的地方与他的距离。
五、解答题
18.(2018八上·寮步月考)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舞厅又响起一阵阵乐曲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一个起身关上窗户,一个用被子蒙住了头,另一个起身到舞厅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方法减弱噪声?
【答案】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9.(2016八上·安顺期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答案】解: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上考虑:(1)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这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