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2-09 18: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选择是进化的动力(一)《物种起源》的关键内容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遗传和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2)人工选择如金鱼, 产蛋鸡,宠物狗等下图是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后,害虫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抗药性产生在什么时候?ABCD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原因是?2.种群的变异性
  可遗传的变异 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使用农药后,某种农业害虫种群抗药性增强,而越冬后存活的大多是对农药敏感的个体。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抗药性的个体不耐低温1)概念:
①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 等位基因 的总和。
②基因频率=某一等位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所有等位基因的总数3.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例1: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基因型频率?解: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40% =30/100 +1/2×60/100 = 60% =10/100 +1/2×60/100 = 40%A%=a%=× 100%= 60%A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为(  )
A.6% B.4.5%
C.5.1% D.9% A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XB、Xb)的总数为
200×2+200=600,
色盲基因Xb数量为15+5×2+11=36,
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为:36/600×100%=6%。两者联系: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P100题目. (2)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 迁移 、 突变 、 选择 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和a)时,
则有:(p+q)2=p2+2pq+q2=1;
其中p为A的基因频率,
q为a的基因频率,
p2为AA的基因型频率,
2pq为Aa的基因型频率,
q2为aa的基因型频率。30%30%30%10%36%48%16%60%40%子代基因型频率一昆虫种群非常大,自由交配,长翅AA,残翅aa,完成下列图表:25%25%25%25%3/82/83/850%50%子代基因型频率一豌豆种群非常大,红花AA,白花aa,完成下列图表:注意:自交和自由交配(随机交配) (3)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主要有 突变 、 基因迁移 、 遗传漂变 、 非随机交配 和 自然选择 等因素。
.已知某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6%,则该群体的个体自交,F1中基因型AA的频率为 ( )
A.20% B.41% C.50% D.74%B 19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
因(S)频率为5%,浅灰色基因
(s)频率为95%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
基因(S)频率为95%,浅灰色
基因(s)频率为5%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适应。95%5% 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特征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和延续,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隔离: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
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
沙漠等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
产生出可育后代。5.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
(1)异地的物种形成①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成生殖隔离,从而形
成新物种。原种变

1变

2变异
类型1变异
类型2新种1新种2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1.(2010·全国卷Ⅰ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B 【解析】等位基因A、a的基因频率可以为不同的值,只要两者相加等于1即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均可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来实现的,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生存概率更高一些;不适应环境的性状对应的基因频率可以降至为0。 2.(2009·上海3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B.48%
C.52% D.5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