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精彩练习】中国历史八下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自主梳理
1.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时间 事件 影响
1979年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 和马祖的炮击。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
1987年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 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1992年 1990年,台湾成立了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 。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 ,互补互利“写人协议 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 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2015年11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 是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答案】金门;缓和;隔绝状态;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经济交流;连战;胡锦涛;习近平;马英九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
1979年,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1992年,1990年,台湾成立了 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 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1993年,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人协议, 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2015年11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故答案为:金门;缓和;隔绝状态;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经济交流;连战;胡锦涛;习近平;马英九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些知识点,要注意分析理解回答,不要死记硬背。
2.[日益密切的交往]在“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答案】和平统一;共同努力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和平统一;共同努力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些知识点,要注意分析理解回答,不要死记硬背。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 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三通”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故答案为:三通。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些知识点,要注意分析理解回答,不要死记硬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作《乡愁》里提到的是我国尚未回归的哪一个地区(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这里的乡愁指的是就是台湾,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香港,不符合题意;
C.澳门,不符合题意;
D.西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注意理解识记。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 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对台政策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解放台湾
C.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
【答案】C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 世纪50年代中期, 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不符合史实;
B.武力解放台湾,不符合史实;
D.“三不”政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题文材料发生在1987年,这反映了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7.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达成“九二共识”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达成“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②胡锦涛会见连战,是在2005年,③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是在2008年,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是在2015年,故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②③④,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的准确记忆信息排序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8.下图“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团团员穿的夹克衫”充分反映了( )
A.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B.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C.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D.海峡两岸人员互赠纪念品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A. 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不符合题意;
B. 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台湾同胞想念家乡,渴望台湾回归,反映了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海峡两岸人员互赠纪念品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看懂图片含义是关键。
9.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痛批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让台湾失去很多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从这里可以看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调整“三不”政策 ,不符合题意;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不符合题意;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0.(2017·南京)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低,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排除①,只有②③④选项,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11.2015 年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
●美食之旅——“吃”遍宝岛;
●花博之旅——“花”现宝岛;
●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
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是在1987年,而题干显示的时间是2015年,故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不符合题意;
C.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不符合题意;
D.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不准确”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2.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一国两制”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统一战线
【答案】A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方框中的内容应是“一国两制”,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国共合作,不符合题意;
C.和平共处,不符合题意;
D.统一战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三、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习近平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的金句
摘录: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根据材料,说明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理解。
(3)综合材料,写出主题。
【答案】(1)“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
(2)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3)祖国统一。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 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 ”,可以看出, 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 “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祖国统一;
故答案为:(1) “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
(2)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3)祖国统一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注意一定要紧扣材料信息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理解材料含义,再进行概括主题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精彩练习】中国历史八下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自主梳理
1.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时间 事件 影响
1979年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 和马祖的炮击。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
1987年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 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1992年 1990年,台湾成立了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 。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 ,互补互利“写人协议 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 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2015年11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 是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日益密切的交往]在“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 ,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 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作《乡愁》里提到的是我国尚未回归的哪一个地区(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西藏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 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对台政策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解放台湾
C.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
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7.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达成“九二共识”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8.下图“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团团员穿的夹克衫”充分反映了( )
A.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B.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C.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D.海峡两岸人员互赠纪念品
9.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痛批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让台湾失去很多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
A.调整“三不”政策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10.(2017·南京)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5 年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
●美食之旅——“吃”遍宝岛;
●花博之旅——“花”现宝岛;
●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
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12.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一国两制”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统一战线
三、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习近平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的金句
摘录: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根据材料,说明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理解。
(3)综合材料,写出主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金门;缓和;隔绝状态;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经济交流;连战;胡锦涛;习近平;马英九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
1979年,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1992年,1990年,台湾成立了 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 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
1993年,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人协议, 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2015年11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故答案为:金门;缓和;隔绝状态;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九二共识”;经济交流;连战;胡锦涛;习近平;马英九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些知识点,要注意分析理解回答,不要死记硬背。
2.【答案】和平统一;共同努力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和平统一;共同努力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些知识点,要注意分析理解回答,不要死记硬背。
3.【答案】“三通”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故答案为:三通。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些知识点,要注意分析理解回答,不要死记硬背。
4.【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这里的乡愁指的是就是台湾,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香港,不符合题意;
C.澳门,不符合题意;
D.西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注意理解识记。
5.【答案】C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 世纪50年代中期, 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不符合史实;
B.武力解放台湾,不符合史实;
D.“三不”政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6.【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题文材料发生在1987年,这反映了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达成“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②胡锦涛会见连战,是在2005年,③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是在2008年,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是在2015年,故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②③④,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的准确记忆信息排序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8.【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A. 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不符合题意;
B. 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台湾同胞想念家乡,渴望台湾回归,反映了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海峡两岸人员互赠纪念品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看懂图片含义是关键。
9.【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从这里可以看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调整“三不”政策 ,不符合题意;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不符合题意;
D.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0.【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低,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排除①,只有②③④选项,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11.【答案】B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是在1987年,而题干显示的时间是2015年,故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
A.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不符合题意;
C.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不符合题意;
D.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不准确”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2.【答案】A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方框中的内容应是“一国两制”,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国共合作,不符合题意;
C.和平共处,不符合题意;
D.统一战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3.【答案】(1)“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
(2)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3)祖国统一。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 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 ”,可以看出, 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 “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祖国统一;
故答案为:(1) “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干涉。
(2)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3)祖国统一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注意一定要紧扣材料信息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理解材料含义,再进行概括主题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