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阅读单元引言,提炼历史信息
信息一 :
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版图逐渐定型。
信息二 :
而中国受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以及统治者固步自封,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逐渐落后于西方。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
与面临的挑战
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新
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信息三 :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课标:
1.重点:认识明清经济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难点:从世界发展趋势的角度认识明清社会经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社会在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万明《晚清社会变迁的研究》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材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材料二: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材料三: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材料四: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
材料五: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朝时期“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六: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ongsun)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纪》卷4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规模大,分工细致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材料七:苏州对外贸易物品中最主要的是丝织品和棉布品,国外市场开拓了它们销售的另一渠道。乾嘉期间,不少苏州棉布输入西方,据载“1820年以前东印度公司每年以中国输出的棉布都在20万匹以上,其中贩运到英国本土的紫花布在2万匹左右,当时英国士绅的时髦服装是中国杭绸所制的衬衫,苏州所产紫花布缝制的裤子”。
其它如瓷器、茶叶、医药和首饰等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也是外贸的热销物品。除了苏州本地商贾与洋行买卖外,外地商人也通过长途贩运从事出口活动。据《乾隆上谕条例》载,乾隆年间,福建、广东两处商人每年都要携带巨资前来江浙地区收购生丝、转运出口,江南地区是他们的重要市场。
由于各省郡邑商贾竞相在苏州设置会馆、公所,而会馆、公所所采用的是集体帮会性质的活动,对外贸易较私人更为活跃和有效,促使苏州成为称著东南的内外贸易转口中心。
——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集聚
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
商帮和会馆出现,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领 域 新因素、新现象
商业
手工业
农业
白银货币普遍使用;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商帮和会馆出现;形成全国性市场。
规模大,分工细致,商品化程度提高;出现工场手工业;雇佣工人和雇佣劳动(类似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关系)。
地主经营出现多种形式,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出现。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根据材料,说明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了怎样的新气象?再结合课本,找找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视角2 不变之旧本质
在西方……一场伟大的、以“文艺复兴”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拉开了帷幕。同时,北欧和西欧各国开始海外大冒险,欧洲的经济轴心由南向北,从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东岸地区转移。在政治革命、文化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综合推动之下,“世界时间”的钟摆终于从东方猛烈地摇向西方,而在东方,从皇帝、知识分子到草民百,竟没有一个人察觉到这一历史性的变局。在这里,成熟的农业文明正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高度,与之相伴的是,专制制度也历经千年打磨而趋于精致。钱穆因此说“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则退步了。”
——吴晓波《浩荡两千年》
明清时期是“繁荣”还是“悲歌”
(根据材料一至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视角2 不变之旧本质
观点一:繁荣
理由:
①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仍属世界强国。
②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③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想产生。
④传统科技仍然居世界前列。
⑤文学艺术领域异彩纷呈,承古萌新。
观点二:悲歌
理由:
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②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没有产生近代科技。
④思想文化僵化、专制和落后。
⑤西方迅速崛起,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西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一、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经济
视角2 不变之旧本质
农业商品化
手工业新式化
商业群体化
商品经
济发展
市民阶层
发展壮大
思想文化
的新因素
新航路开辟
高产作物被引进并推广种植
粮食产量提升
人口增长,生产发展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农业、手工业产品商品化
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
传统小农经济+专制统治
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发展与局限并存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视角1 萌新之新思想
材料一:“李贽: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藏书》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黄宗羲: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王夫之: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思考:“进步思潮与传统儒学相比有何变化?有何关系?”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视角1 萌新之新思想
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开创者。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因其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学术之争: 朱陆之争; 鹅湖之会;
义利之辩; 无极太极之争
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亦称王阳明。
明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著有《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而今又“明朝一哥”之称。
1.核心:“心即理”,心乃世界的本源;
2. 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结合;
4.认识论:
①核心:“致良知”;
②提出“知行合一”。
而“心即理”、“致良知”“知
行合一”都在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内容 实质 影响 儒学发展的表现--理学(流派之别)
强调“理”;
继承孔孟的“仁”、“礼”;
将“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
扼杀人们的欲求,强化了专制统治;
但对塑造中华民族严谨的道德属性起积极作用。
高调的道德主义,实际仍沿用三纲五常。
不 同 认识“理”
把握“理”
哲学范畴
理是独立的外在
理是内在的“心”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探究1 :据材料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致良知”“知行合一”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视角1 萌新之新思想
“离经叛道者”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 前三代,吾无论矣;......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
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2:“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之常情),追求物质享受乃
是“秉赋之自然”(天赋)。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3:(李贽)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
——《初谭集》《藏书》
材料4:“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初无所谓
一与理也,而何太极之有?
——《夫妇篇总论》,《初潭集》卷一
1. 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和孔子的权威;
2. 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正当私欲,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4.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5. 反驳程朱理学“理”“气”的观点,否定“天理”的存在。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进步思想家”黄宗羲
(1) 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1. 政治上:
(2)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材料1:“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他认为“有明之无善政,自皇帝罢丞相始。” 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
科举,而是“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3) 提出君臣平等、共治的“分权”观点,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
材料2: 黄宗羲“吾见天下之田赋日增,而后之为民者日困于前。”
(1) 反对苛捐杂税,主张抑制土地兼并;
2. 经济上:
(2) 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主张“工商皆本”。
材料3:“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
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3. 学术上:
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和真知。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经世致用”学者:顾炎武
1. 学风上(主要):
①反对“理学”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②主张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实践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延展]何谓“经世致用”?----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是宋代后逐渐形成的治学方法。提倡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
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
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2. 政治主张:
①区别“亡国”“亡天下”,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分权”“众治”观点,主张扩大地方权力,( 即:“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视角1 变化之新现象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朴素唯物论者 王夫之
(1) 唯物论。 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提出“先行后知”观点)。
1. 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3) 朴素的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2. 政治观点:
材料1:“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
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
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
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视角1 萌新之新思想
领 域 代表人物 代表成果
思想 王阳明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致良知”“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倡导“经世致用”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众治”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循天下之公”
合作探究-
概括归纳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1. 相同点-
相同的经历
主张 政治上
经济上
学术上
时代特征
都曾经参加过反清的组织、斗争;都对当时社会现实深表忧虑;
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主权力;但不反对君主制;
都主张发展工商业(工商皆本);
都反对理学思想的空谈与僵化,主张“经世致用”;
都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基本特点。
社会根源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3)思想文化:理学、心学走向极端,文化专制加强。
变式: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要特点。
①突出地反传统、反教条; ②明确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③务实,提倡“经世致用”;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发展要求。
合作探究-
概括归纳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1. 相同点-
相同的经历
主张 政治上
经济上
学术上
时代特征
2. 不同点-
要表现在:侧重从不同角度批判宋明理学思想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都曾经参加过反清的组织、斗争;都对当时社会现实深表忧虑;
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主权力;但不反对君主制;
都主张发展工商业(工商皆本);
都反对理学思想的空谈与僵化,主张“经世致用”;
都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基本特点。
从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入手,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①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
②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务实的学风,批判理学空谈。
合作探究-
3. 是如何 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发展的?
批判 继承 发展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烂熟中承古萌新
沉暮中晚风轻拂
材料: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
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
是“良知”。......黄宗羲是以“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为前提,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的。 ——《中国儒学史》
批判君主专制(“君为臣纲”) 继承先秦朴素民本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 提出君臣平等“分权” “众治”、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
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 继承荀子“天行有常”的唯物思想 建立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批判宋明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 继承积极入世、关注现实和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儒学传统“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概括归纳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合作探究-
4. 进步意义及存在问题?
政治上
经济上
学术上
思想上
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务实革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时代特色和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问题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或: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并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它的影响主要是在后世。)
概括归纳 --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视角2 承古之旧束缚
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客观因素 缺乏政治基础
缺乏经济基础 和阶级基础
缺乏思想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主观因素 自身缺陷明显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抑了早基础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纲常礼教,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基础思想的传播
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的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中。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时间 作者 代表作/主要内容 地位
小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 曹雪芹 《红楼梦》 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戏曲 明 汤显祖 《牡丹亭》 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 明清 昆曲 长期流行
道光 京剧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二、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思考: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么样的关系?
社会现实
文学创作
政治:封建专制统治激化社会矛盾;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思想:反传统、反专制等思想提出;
技术:印刷技术成熟。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三、明清科技的变化
作者 作品 成就 领域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医学巨典” 医药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农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工艺学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地理学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
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思考:明朝科技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性强 重视实用经验
缺乏理论创新 借鉴西方经验
第 十 五 课 明 至 清 中 叶 的 经 济 与 文 化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以来已见端倪了。
与前代相比,康乾之时确实有一种盛世气象。……但是,如果说汉唐盛世曾经是阳春天气的话,那么康乾盛世不过是晚秋晴日,历史的运行不会使盛世长存。这种转机在乾隆后期己经出现,渐积而渐多。到嘉庆时代,盛世色彩终于褪色,露出了百孔千疮。
随着旧王朝行将走向自己的尽头,中国又面临着一个周期性的改朝换代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最终并没有实现。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改变了轨道。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人了近代。走这条路不是中国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这一点是决定以后100多年中国命运的主要东西,它影响了近代百年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张居正和“一条鞭法”
是明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 赋税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①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控制人口,土地减少致使财政入不敷出;
②大地主转嫁负担,大量农民逃亡,农民与土地分离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白银货币的流通 为改革提供条件;
2. 何为“一条鞭法"(内容)?
④清查天下田亩以“均田税足民”、南方部分地区实行的征税方法 成为赋税改革的前提和条件。
一 条 鞭 法
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
其他各种名目的杂役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
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
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
官府征解,因此叫一条鞭法,或称“条编”。
①“量地计丁”是编征役银的基本原则;
3. 特点?
赋役合并; 役入田亩;纳银代役;统一征收
② 赋役合并,化繁为简;
③ 白银缴纳,取代实物租税;
④ 统一征收,减少中间环节。
考 点 二:明 清 (前 期) 时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4. 如何评价?
(1) ( 地位 )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上的又一重大改革。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3)( 作用或效果 )
(2)( 变化 )改变了历代赋、役平行的征收形式,加强了力役由户丁转向土地的趋势;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材料1:“工匠用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资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 ——《明穆宗实录》
思考:材料1 中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减轻了手工业者的负担;
(2)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3)有利于刺激商品生产与货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一):张居正和“一条鞭法”
考 点 二:明 清 (前 期) 时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4. 如何评价?
(1) ( 地位 )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上的又一重大改革。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3)( 作用或效果 )
①按田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也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以及工商业者的负担; 也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②简化征收办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舞弊和地方官吏的盘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额外负担;也有利于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③赋役征银:有利于农业生产稳定,以及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与货币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2)( 变化 )改变了历代赋、役平行的征收形式,加强了力役由户丁转向土地的趋势;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提示:
1. 依据措施评价
2. 思考角度。
①对农民、对农业;
②对封建政府;
③对货币、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萌芽
提示:一条鞭法并没有废除人头税
(一):张居正和“一条鞭法”
考 点 二:明 清 (前 期) 时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二):清初的“摊丁入亩”
康熙、雍正年间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
1. 原因、条件?
①明末“一条鞭法”实施中,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鞭外之鞭”,再次加重农民负担;
②入清后,战争导致农民逃亡以及土地兼并,丁额已无法落实;
③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即“更名田”,土地所属合法、明确,为摊丁入亩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2. 内容变化?
②雍正帝初年,在全国范围推行“摊丁入亩”。
①1712年清政府由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人口数固定 (即丁额固定下来)
摊 丁 入 亩
又叫地丁合一,丁随地起,即把
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
地丁银;
主要内容:逐步废除人头税
3. 主要特点?
①丁随地起,彻底废除人头税;
②平均赋役负担。
材料1:基本原则是“因田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清圣祖实录》
而且“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 ——嘉庆《大清会典事例》
考 点 二:明 清 (前 期) 时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4. 如何评价?
(1)( 地位 ) 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2)( 作用 )
①地丁合一,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②彻底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迅速 )。
③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也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④户籍管理的松弛,可自由流动劳动力的增加,对商品经济起了推动作用;也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清初的“摊丁入亩”
考 点 二:明 清 (前 期) 时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