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开展“我的读写时光”主题活动,小文写了一段读书心得,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害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pú)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真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振聋发聩的战歌,越过关山险隘(yì),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
【任务一】识字辨词
1.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修改 字形修改
(1)前仆(pú)后继 (2)关山险隘(yì) (3)惊涛害浪 (4)坚真不屈
2.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严峻 B.可歌可泣 C.挑衅 D.振聋发聩
【任务二】语句梳理
3.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任务三】创意表达
4.小文想写一个句子放在末段的空白处,请帮他完成。要求:运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前后文语意要连贯。(不超过80字)
[活动:撰写自强卷首语]
卷首语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凌风雪更妖ráo( )。君子不忘初心,恪( )守准则,心无旁骛、_________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像范仲淹断齑划粥、欧阳修画地学书的事例,历史上数不胜( )数。生活的惊涛hài( )浪,磨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面对挫折,不屈不náo( ),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这就是自强的精神内涵!
5.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妖(ráo) 惊涛(hài) 浪不屈不(náo)
6.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恪: A.kè B.gè
胜: A.shèng B.shēng
7.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意孤行 B.持之以恒 C.思贤如渴 D.前仆后继
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lěi。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hài浪的严峻考验面前,我们唯有确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凝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力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挑战。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jiǎo qǐ B.jué yì C.jué qǐ D.jiǎo yì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对lěi 惊涛hài 浪
9.数千年来,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用他们 (气冲斗牛/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为实现“兴复汉室”而鞠躬尽cuì奋斗终生;鲁迅为唤醒沉睡麻木的国人弃医从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排除万难回到故土……他们以身报国呕心沥血,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 (心潮澎湃/慷慨淋漓)。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鞠躬尽cuì( ) 呕心沥血( )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气冲斗牛 心潮澎湃 B.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C.可歌可泣 心潮澎湃 D.可歌可泣 慷慨淋漓
10.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木兰溪曾经水患严重,二十年来,兴化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甲 、久久为功,丙 ,实现了木兰溪的绿色之变。如今,穿城而过的木兰溪,蜿yán① 的风景线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古老的历史与年轻的活力相遇,焕发出绚② 丽光彩,绘就了新的美丽一幅画卷。木兰溪综合治理乙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谱写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木兰溪、兴化均在莆田市。)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A.蜓 B.蜒)
② (A.xuàn B.xùn)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坚持不懈 B.坚贞不屈)
乙 (A.诠释 B.解释)
(3)文中画线处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一座城市治水到全国水利改革先行探路者的升级
②从一溪的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治理
③从河道整治拓展到全流域治理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某学校初三年级组织同学们开展“自强不息好少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1.在认识自强不息内涵的环节,一组同学整理了下面的材料。
清华园内,历史风物随处可见。一座雕塑、一片树林、一栋建筑如粒粒明珠散落,又如星晨璀璨生辉。意味悠长的风景旧物,见证了清华园的变迁与发展。
1914年11月的一天,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演讲过程中,他借用《周易》的两个象辞激励学子 ① 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们的意思是:“天”的运行康泰良好,君子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 ② “地”的形势取法坤相,君子应该效仿大地,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自那时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了清华校训。这一校训激励广大学子以宽厚的道德担负历史重任,用不屈的意志力求自我进步。
(1)有同学对文段①②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① ,② ; B.① —— ② 。 C.① ,② 。 D.① —— ② ;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星晨”应写为“星辰” B.“见证”应写为“鉴证”
C.“载”应读“zài” D.“卓”应读“zhuó”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为:
12.在分享环节,组内同学为激励自己,准备制作书签。你会选择下面哪种书体,并说明理由。
【甲】 【乙】
选择: 理由:
13.在介绍自强不息的人物环节,下面四位同学的介绍都使用了成语或修辞手法,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北斗人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B.跳水小将全红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化身水花精灵,勇夺东京奥运会冠军。
C.青年祖逖立志报效国家,一改少时顽劣,鸡鸣即起,持之以恒地读书,练剑。
D.越王勾践在兵败之后,决心报仇雪耻,一意孤行,最终成为了春秋霸主之一。
14.在演讲环节,请你使用“不仅……还……”写一段话,号召同学们争做自强不息好少年。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自古以来,有关人参的传说故事甲。人参给了人们太多的神①(mì)感,对人参的生长环境也充满好奇和兴趣。内行人都知道,人参所需要的生长环境是非常的乙,并不是只要有森林它就可以生长。人参对土壤、气温、光照、湿度、透风等诸多条件,都要求极其苛刻。换句话说,能够生长人参的地方,生态一定是非常好的。人参之所以身价不菲②,正是与其生长环境不凡有很大关系。它们藏匿在天然混交的深山老林之中,不易寻见。有人开始大胆尝试。在自家承包的山林中,选出一块适合人参生长的地块,将参籽撒播下去,任其生长。令人惊喜的是,丙何止人参是这样,很多宝物都是如此。离开特殊的生态环境,宝将不宝,物将不贵。只有保护好一方然生态,才会有宝可藏,有宝可取,有宝可用。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A.密 B.秘) ② (A.fēi B.fěi)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比比皆是 B.汗牛充栋) 乙 (A.严峻 B.严格)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翌年春天,便有参芽悄然拱出地面,混迹草间,野生野长。
②春末夏初之季,丛林间随 风摇曳着绿白相间的朵朵参花。
③三年开花,五年结籽。
④待到仲夏,肾状玛瑙般艳红的参果时隐时现,藏匿在大自然的万木丛中。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回望五千年之历史,岁月悠悠,中华文化灿若星河。“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亭台楼阁,中国古建筑之美,真是美得风情万种,美得妙趣横生。
(一)亭
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匠心独运而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的一种建筑类型。《园治》曰:“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景点建筑,而不仅仅是作为点zhuì( )存在。它多建于路旁或水旁,是停息凭眺之所。在建筑形态上,亭的特征是“有顶无墙”,亭的平面形式有正方、长方、五角、六角、八角、圆、梅花、扇形等。亭顶除攒尖以外,歇山顶也相当普遍。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亭的造型是最为绚丽多姿的。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素有四大名亭之称的醉翁亭、沧浪亭、陶然亭和爱晚亭,无一不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16.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凭眺( )
(2)点zhuì( )
17.以上两段文字,有不少成语,请你写出其中三个。
(二)台
《尔雅》记载:“台,观四方而高者。”高而平的建筑叫台,一般筑成方形。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台的主要特点是建在高处,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仅供人们休息、观望、娱乐之用。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北京的天坛,一座连接璀璨繁星与空无一物的至圣之坛,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天坛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光芒正在日益变大。
18.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璀璨:
(2)卓尔不群:
19.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下面的联句找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并按上下联顺序抄写对联到横线上。
①古佛神灵佑万川 ②云雾扫开天地恨 ③对江楼阁参天立 ④红坛碧瓦演天地
(1)上联:
(2)下联:
(三)楼
《说文》中,对楼的解释为:“楼, 重屋也。”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亦称重屋。楼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汉代城楼已高达三层。楼在古代城市或建筑群中是很重要的建筑,如城市中的城楼、箭楼、钟楼、鼓楼,供登临远眺的黄鹤楼、岳阳楼、望江楼、烟雨楼,供演戏的戏楼……
湖南的岳阳楼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壮阔。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忧国济世为传统的文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尤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千古名言。
20.下面的句子是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亭的造型是最为绚丽多姿的。
B.北京的天坛,一座连接璀璨繁星与空无一物的至圣之坛,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
C.如城市中的城楼、箭楼、钟褛、鼓楼,供登临远眺的黄鹤楼、岳阳楼、望江楼、烟雨楼,供演戏的戏楼。
D.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忧国济世为传统的文化。
21.阳春三月,学雷锋的号角声响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复兴中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雷锋精神,树校园新风”活动,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完成下面各项任务——
(1)小语是本次“国旗下讲话”发言人,下面是她的发言稿选段,请你帮助修改完善,完成后面的题目。
选段一:三月的温和透着别样的亲切,轻柔地拂人脸颊,几分腼腆,几分矜持,几分神秘,钟情于我的诗yùn,飘逸着我的灵魂,悠然着我的思绪。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样一个身影?他只是一滴水,却滋润了土地;他只是一粒粮食,却哺育了生命;他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却撑起了精神文明的jǐ 梁,他就是——雷锋。
选段二: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函,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雷锋精神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创业时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选段三: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这是雷锋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鲜明的表达。在新时代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擦亮雷锋精神的“时代名片”,始终胸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事,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学习雷锋的感悟与激情,将化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①给选段一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矜持( ) 诗yùn( ) 飘逸( ) jǐ ( )梁
②选段二划线处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成
③请你帮助修改选段二划波浪线的句子,将修改部分写在下面横线上。
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三加点的词“崇高”“鲜明”词性相同。
B.“服务人民”“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三个短语结构不同。
C.“矢志不渝”与《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相近。
D.选段三中划线句的主干是“学习雷锋将化作实际行动”。
(2)小文负责“续写雷锋日记”的组织工作,她打算以团总支的名义,拟写一则征文通知,要求各班级3月15日之前精选3篇征文报送至团总支办公室。请你帮助她完成这则通知。
(3)小语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学雷锋树新风”演讲比赛,她搜集了下面的材料,打算使用到自己的演讲稿中,请你帮助她完善演讲稿。(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2月初,东台市“最美退役军人”、东台绿舟救援队无人机搜救分队队长朱进剑和另外4名绿舟救援队队友集结出发,奔赴土耳其地震灾区现场。从出发到归来,连日的奔波、救援、奋战,朱进剑与队友们在土耳其震后的废墟中争分夺秒,不辱使命,将中国人的大爱与专业精神留在了那片土地上,也将东台人骨子里的善良尽情展现。
其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朱进剑和他的队友们,他们 。
(4)“学雷锋树新风”校园演讲比赛在即。请你在临场表现和发挥方面给小语提一些建议。
你对小语说:
(5)学雷锋活动小组准备走进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请你替小文设计两项具体的活动内容。
学校文学社近期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春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开始,古诗词的芬芳便①弥漫在四季,如②chán chán的小溪,滋润心田。《诗经》拉开了中国诗歌的③wéi mù。从此,光辉的篇章纷至沓来,无不令人④___________。
中国古诗词,有的⑤___________,读之清醒;有的柔情万种,读之怅惘;还有的追溯朝代往事,读之明理。
在这个⑥___________的日子,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随诗人,看江山妩媚,一起漫步“古诗苑”。
2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② ③
23.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相应位置上。
A草长莺飞 B叹为观止 C振聋发聩
④ ⑤ ⑥
24.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5.材料中划线句子有一处文学常识的错误,请你改正并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6.依次填入第三段空白处的句子中,请选择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①感悟经典 ②诵读经典 ③选择经典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7.文学社邀请诗词协会陈会长5月7日来学校报告厅为全校同学做诗词文化知识讲座,讲座于下午两点开始。你是班长,请你拟写一则班级通知。(请注意通知的格式)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 pū ài 骇 贞 2.D 3.A 4.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拼敢想换来的,因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前仆(pú)后继——pū;
(2)关山险隘(yì)——ài;
(3)惊涛害浪——惊涛骇浪;
(4)坚真不屈——坚贞不屈;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严峻:严厉、严肃,严重。使用正确;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使用正确;
C.挑衅:故意制造事端,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等。使用正确;
D.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能形容战歌,使用有误;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①句承接“如今”点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状“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③句“愈进愈难”承接①句“道阻且长”;②句点明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办法“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进而引出④句结果“走向胜利”;故排为:①③②④;
故选A。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首段围绕“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展开,第二段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第三段“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我们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明白”应该是由上文内容明白的道理,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发展,自强不息,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需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表达,注意字数不超过80字。
示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而是创造新局面的挑战,因为只有敢拼敢想,奋勇拼搏,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5. 娆 骇 挠 6. A A 7.B
【解析】5.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妖娆:yāo ráo,意思为娇艳美好、有诱惑感的,引起性欲的;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6.本题考查字音。
恪守:kè shǒu,意思是谨慎而恭顺地遵守。故选A。
数不胜数:shǔ bù shèng shǔ,意思是数量极多,无法数清。故选A。
7.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符合语境;
B.持之以恒:意思是长久地坚持下去。句中形容“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该句情境符合;
C.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不符合语境;
D.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不符合语境;
故选B。
8.(1)B
(2) 垒 骇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角力:意思是指徒手相搏,较量武力。“角”是多音字,当意思是“比试,竞争”时,读jué;
屹立: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屹”读yì,指山峰高耸的样子;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对垒:读音为duì lěi,意思是指两军相持,也用于体育竞赛。注意“垒”不能写成“擂”。
惊涛骇浪:读音为jīng tāo hài làng,意思是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注意“骇”的正确书写。
9.(1) 瘁 xuè
(2)C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鞠躬尽瘁: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呕心沥血(xuè):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2)本题考查成语选用。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第一空:后面与“光辉事迹”搭配,应选用“可歌可泣”;
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第二空:句中表现的是“后来者”的心情,选用“心潮澎湃”正确;
故选C。
10.(1) B A
(2) A A
(3)绘就了一幅新的美丽画卷。
(4)D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蜿蜒:蛇类向前爬行的曲折样子;(山脉、河流、道路等)弯曲。故选B;
绚丽(xuàn lì): 耀眼而华丽。故选A。
(2)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坚贞不屈: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屈服。结合句中的“久久为功”,可知甲处应该使用“坚持不懈”,故选A;
诠释:(动)说明;解释。解释:(动)分析说明;讲明某事的含义、原因、理由等。结合“木兰溪综合治理乙 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知,句中指的是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习总书记的思想,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结合“绘就了新的美丽一幅画卷”可知,该句语序不当,可改为:绘就了一幅新的美丽画卷。
(4)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阅读三个句子可知,句子的内容是实现木兰溪的绿色之变。应该是按照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的顺序,所以先是河道的治理,然后是一溪的改变,最后是一座城市的改变。故排序为③②①。
故选D。
11. A B 这一校训激励广大学子用不屈的意志力求自我进步,以宽厚的道德担负历史重任。 12. 选甲 楷书字体庄重,笔画工整。 13.D 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学们不仅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远大目标,还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努力做一名自强不息的好少年。
【解析】11.(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解答时,要根据对标点符号的理解,结合句子句式、内容和语境进行分析判断。第一空,破折号用于转折或注解,但第一个空的后面有“即”,意思是“就是”,和破折号意思相近,所以应使用逗号;第二个空前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是并排分句,所以应使用分号;故选A。
(2)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
B.“见证”意思是目击事件发生而可以作证,符合“清华园的变迁与发展”的语境,是对的,无需修改;“鉴证”是法律术语,不符合语境;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原句“这一校训激励广大学子以宽厚的道德担负历史重任,用不屈的意志力求自我进步”语序不当,应该先实现“自我进步”,再“担负历史重任”,可修改为:这一校训激励广大学子用不屈的意志力求自我进步,以宽厚的道德担负历史重任。
12.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掌握。
解答时,首先判断两图使用何种书法字体,再结合字体特点进行选择和表述即可。甲,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是楷书字体;乙,狂放不拘,飞扬飘逸,是草书字体。示例:选乙,草书狂放不羁,青春激扬。
1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成语的能力。
A.句中“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的内容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使用恰当;
B.句中“化身水花精灵”的内容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全红婵跳水技术的娴熟高超,使用恰当;
C.句中成语“持之以恒”,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符合“鸡鸣即起,……读书,练剑”的语境,使用恰当;
D.句中成语“一意孤行”,意思是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符合“决心报仇雪耻,……最终成为了春秋霸主之一”的语境,使用不恰当;
故选D。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时,按照题干中“不仅……还……”的句式要求,围绕“号召同学们争做自强不息好少年”的表达主题,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进行表述即可。注意语言通顺简洁,言之有理。示例:“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不仅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还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自强不息的好少年!
15.(1) B B
(2) 甲A 乙B
(3)人们对人参的生长环境也充满好奇和兴趣。
(4)A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神秘: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故选B;
不菲(bù fěi):非常高。故选B。
(2)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甲处选用的词语是用于形容有关人参的传说故事到处都有,故甲处应填“比比皆是”,故选A;
严峻 :严厉,不宽松;严格:对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等认真、毫不放松。乙处选用的词语是用于形容人参所需要的生长环境的标准要求十分高,不能放松,故乙处应填“严格”,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对人参的生长环境也充满好奇和兴趣”可知,句子的语病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在“对”前加上“人们”。
(4)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结合“在自家承包的山林中,选出一块适合人参生长的地块,将参籽撒播下去,任其生长。令人惊喜的是”可知,参籽撒播下去就是发芽,故①排首句;接着是③句;②句承接开花;开花后是结果,故④句在②后;句子排序为:①③②④。
故选A。
16. tiào 缀 17.灿若星河 风情万种 妙趣横生 匠心独运 不可或缺 绚丽多姿(写出三个即可) 18.(1)璀璨: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2)卓尔不群:优异卓绝,与众不同。 19. 上联:红坛碧瓦演天地 下联:古佛神灵佑万川 20.B
【解析】16.考查字音字形。
(1)眺,tiào,眺望。
(2)点缀,diǎn 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
17.考查成语积累。
灿若星河: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风情万种: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非常多,多用于女性。
妙趣横生:形容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绚丽多姿:各种各样色彩灿烂美丽、五彩缤纷。
18.考查词语释义。
(1)璀璨,cuǐ càn,光明灿烂。
(2)卓尔不群,zhuó ěr bù qún,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19.考查拟写对联。
①中的“古佛神灵”与④中的“红坛碧瓦”同为并列短语。“佑万川”与“演天地”同为动宾短语。根据上联末字为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字为一声或二声可得对联:红坛碧瓦演天地,古佛神灵佑万川。
②句与③句末字均为四声,不构成对联。
20.考查病句修改。
B.“在众多中国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语序不当,改为:在中国众多古建筑中显得卓尔不群。
故选B。
21.(1)①jīn 韵 yì 脊②“函”改成“涵”③将“创业时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改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④D
(2)示例:
通知 各班团支部: 为学习雷锋精神,弘扬社会新风尚,特举办“续写雷锋日记”征文活动,请各团支部广泛发动,并精选3篇征文于3月15日前报送至团总支办公室。 复兴中学团总支 3月10日
(3)示例:他们面对灾难毫不畏惧,逆向而行;他们挺进废墟争分夺秒,不辱使命;他们连日奔波守护生命,大爱无疆。(使用排比修辞,句式基本整齐即可)
(4)示例:小语同学,演讲时要面带微笑,放松心情;注意站姿的自然、沉稳,同时可以适当地加入手势、动作……
(5)示例:帮助敬老院打扫;给老人表演节目;与老人谈心等。
【详解】(1)①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矜——jīn。矜持:拘束;拘谨;
yùn——韵。诗韵:诗的风韵;
逸——yì。飘逸:潇洒、自然,超出一般;
jǐ——脊。脊梁:脊柱。因居于全身骨骼的主干,犹如房屋的梁柱一般。
②本题考查字形。
函——涵。内涵:内在的涵养。
③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根据前文“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可知,应围绕“……的……精神”这一句式展开,故“创业时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应改写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D.根据“学习雷锋的感悟与激情”可知,句子主干是“感悟与激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通知的拟写。通知的格式: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首先正文第一行居中的位置写上标题“通知”二字,或“关于续写雷锋日记的征文通知”;
其次明确通知的对象:根据“她打算以团总支的名义”“要求各班级3月15日之前精选3篇征文报送至团总支办公室”可知,通知的对象是各班团支部;
第三书写正文内容。正文应明确征文的目的:为学习雷锋精神,弘扬社会新风尚,征文主题:“续写雷锋日记”,截稿日期:3月15日;要求:精选3篇报送;
最后写上落款。根据“她打算以团总支的名义,拟写一则征文通知”可知,署名为:复兴中学团总支;本题没有给到通知的具体发出日期,则写到截稿日期前几天即可。
(3)本题考查演讲稿完善。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续写的内容应为对朱进剑和他的队友们英雄事迹和优秀品质的歌颂,注意用上排比的手法,增强气势。
示例:他们不畏艰险,挺进灾区;他们救援奋战,不辱使命;他们传递大爱,善良永驻。
(4)本题考查意见建议。根据题干要求从临场表现和发挥方面提建议即可。
示例:小语同学,演讲时要注意放松心情,忘词时可稍微放慢语速,梳理思路,激动时可提高音调,吸引注意,演讲过程中声音抑扬顿挫更能调动听众情绪,必要时辅之以肢体语言,便于更好地调动大家的情绪。
(5)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注意围绕“在敬老院开展慰问”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帮助老人准备饭食;给老人讲故事;陪老人散步;帮老人洗头。
22. mí màn 潺潺 帷幕 23. B C A 24.“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或“中国拥有诗歌的春天。” 2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6.B 27.示例:
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
好消息!文学社邀请了诗词协会的陈会长于5月7日来学校报告厅为全校同学做诗词文化知识讲座,讲座于下午两点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
班长
5月2日
【解析】22.弥漫(mí màn):充盈,鼓荡;密布,扬洒;连绵不断;辽远或漫远;蔓延;烟尘或水雾布满,到处都是。
潺潺(chán chán):指形容水流动的样子;指流水声。
帷幕(wéi mù):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23.A.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B.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C.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④处用于光辉的篇章纷至沓来,令人感叹,故应选填B“叹为观止”;
⑤处用于形容读有的中国古诗词,使人越读越清醒,故应选填C“振聋发聩”;
⑥处用于形容诗歌的春天中的日子,故应选填A“草长莺飞”。
2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春天”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或“中国拥有诗歌的春天”。
2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有误。《诗经》是我国古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是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6.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结合三个词组,依据我们的认知顺序与逻辑顺序可知,应先“选择经典”,在此基础上“诵读经典”,诵读完才能“感悟经典”。故排序为:③②①。
故选B。
27.本题考查拟写通知。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②称呼:被通知者,在第二行顶格写;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本则班级通知拟写时,注意“通知”放标题正中;被通知者即称呼应为“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第二行顶格写;正文内容为“文学社了邀请诗词协会陈会长于5月7日来学校报告厅为全校同学做诗词文化知识讲座,讲座于下午两点开始,请大家准时参加”;落款在右下方,署名“班长”,落款下方是时间“5月2号”。
答案第6页,共10页
答案第7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