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7 20:2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新课引入
1900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
右图明信片,描述了1900年古老的中国,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列强的侵华战争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团民
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背景:
目的:
口号:
性质: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传教士活动猖獗
反对帝国主义
“扶清灭洋”
反帝斗争组织
阅读义和团揭帖,说说你获得了哪些重要信息?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
折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节选自《义和团运动揭帖》
起因:列强的侵略,洋教活动猖獗
方式:破坏铁道、电线、轮船等(盲目排外)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局限:迷信
义和团运动:原因、性质、斗争方式、局限性、口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
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人所添,
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
神也怒,仙也烦,一同下山把拳传,
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
不用兵,只用拳,要废鬼子不为难,
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义和团揭帖《只因鬼子闹中原》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盲目排外
反帝救亡
封建迷信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谢君
背景:
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猖獗
组织基础:义和团组织
性质:广泛群众性反帝斗争组织
发展
政策
斗争
成就
清政府招抚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变化: 从剿杀到招抚
目的: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
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说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有何变化?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1、一开始的时候,官方对其是全力围剿……都是在打义和拳或义和团。——《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2、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势力壮大
为了镇压
根本原因: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 动为借口
二.抗击八国联军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
镇压义和团运动
原因:
借口: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开始 :
二、抗击八国联军
西摩尔率两千兵力进攻天津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大沽口守军抗击联军进攻
3
2
1
5
4
时事报道
西摩尔
廊坊阻击战
大沽炮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主要战况:
西摩尔,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以保护北京使馆为名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天津保卫战中,清军
直隶提都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击八国联军主要战斗
1 廊坊狙击战
2 西什库教堂和
东交民巷战斗
3 天津保卫战
战 役 结 果 _____阻击战 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围攻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_____________争夺战、炮轰__________ 天津保卫战 (______壮烈殉国) 天津失陷
西什库教堂
东交民巷使馆区
紫竹林租界
聂士成
老龙头火车站
廊坊
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攻陷天津
侵占北京
慈禧西逃
下令剿杀义和团,请八国联军“助剿”
大沽口
义和团的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封锁街道,逐户进行抢劫
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2万多人,从天津沿运河两岸进犯北京。8月中旬,攻入北京。清军与八国联军,11.3万人对2万人的较量,北京地区的战争仅仅打了56天就全线溃败。

北京第二次浩劫
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万两之多。
被捕的义和团民
  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
处决义和团民
从招抚到剿杀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
义和团运动什么会失败?
(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
主观因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图
《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2、国家:
1901年
3、内容:
危害:
影响:
三、《辛丑条约》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反帝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划定使馆界
加剧人民的贫困
和经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
为列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辛丑条约》内容
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后,才挟光绪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尽管出逃时狼狈不堪,还京时慈禧却威风十足。但正是这个在中国人民面前作威作福的慈禧太后,在回宫后却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1860)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
(1840—184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课堂小结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中英
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使馆界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拆毁炮台,允许驻兵;改总理衙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近代中国人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失败
维新运动
(19世纪末)
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失败
失败
1.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D
D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