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 师说(精品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1 师说(精品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7 22: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 ,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幼年贫穷,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成人。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所谓“古文”,是相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华而不实。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等人,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得到一批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创作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捕蛇者说》、《马说》、 《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愚昧 句读
或不焉 相师
谀 郯子
苌弘 老聃
李蟠 经传
贻 欤
(yú)
(dòu)
(fǒu)
(xiāng)
(yú)
(tán)
(cháng)
(dān)
(pán)
(zhuàn)
(yí)
( yú )
字音字形
品读首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反馈)
学者必有师
2.人为什么要从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正面阐述:从师的道理
两个角度:
(1)从师的原因(必要性)
(2)从师的标准
品读第二段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态度上有何不同?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又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反馈)
纵向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自身对比:择师教子;己耻从师
横向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
6.第二段与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品读第三段
1.作者借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圣人无常师。
2.本段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品读第四段
思考:本段交代了写作缘由,是否仅如此?还有其他隐含内容吗?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时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回顾文章内容
1.第一段概述求学要从师
2.第二段批评今人耻学师
3.第三段展现从师的范例
4.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由
品味语言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俳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俳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些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俳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运用顶真修辞手法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多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教师的职责,他强调学习必须从师;也提出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观点,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
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过分强调“从师”而学,似乎忽略了人自身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怎么看?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论证结构及方法
1.中心论点: 学者必有师
2.两个角度:(1)从师的必要性
(2)从师的标准
3.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
(2)举例论证
(3)引用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