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光和颜色(2)

文档属性

名称 2.4光和颜色(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9 16:00:2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4光和颜色(2)
一、聚焦教材
1.光的色散: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   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
【答案】多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单色光;复色光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色散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不可见光:    和   都属于不可见光。
【答案】红外线;紫外线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在太阳光谱中,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光称为红外线,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光称为紫外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不可见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3.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   的三原色,即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答案】红、绿、蓝;颜料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知识解答。
【解答】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即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4.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   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   ;   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   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单色光。
【答案】透过;反射;吸收;白色;黑色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物体颜色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单色光。
二、基础达标
5.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  )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单色光。
【解答】银桂花瓣为不透明体,它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因为银桂花瓣为白色,所以它能够反射白光,而白光是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所有它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科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根据不透明体的颜色的知识判断。
【解答】绿色植物为不透明体,因此它只能反射绿光,而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利用,因此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绿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和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白光通过棱镜,即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射入空气,会发生两次折射,即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依然会发生两次折射,即传播方向仍然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只能得到一种颜色的光,即不会发生色散,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8.下列关于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总向三棱镜顶部偏折
B.红光偏折程度最大
C.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D.太阳光发生色散,但各种色光的排列杂乱无章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解答】如下图所示: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光线总是向三棱镜的底部偏折,故A错误;
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大,故B错误,C正确;
在光的色散现象中,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故D错误。
故选C。
9.一般书本都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晴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物体颜色的知识分析。
【解答】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光照到白纸上被反射,看起来非常明亮;而黑字会吸收白光,没有光反射,看起来非常暗。由于亮暗对比强烈,所以白纸上印黑字,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答案】C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分析是否与红外线有关即可。
【解答】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工作,故A不合题意;
医用“B超”机,利用超声波工作,故B不合题意;
验钞机,利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故C符合题意;
夜视仪,利用红外线工作,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奥运五环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欧洲(蓝)、亚洲(黄)、非洲(黑)、大洋洲(绿)、美洲(红)。将绿光依次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呈绿色的是(  )
A.欧洲环 B.亚洲环 C.大洋洲环 D.美洲环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而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体可以透过所有色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绿光只有找到绿色物体上才能被反射,从而呈现绿色,而照到黄、黑、红、蓝等物体上会被吸收,从而呈现黑色,因此呈绿色的是大洋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
(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   (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   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   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和蓝色透明胶片的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将呈   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   色,区域2应是   色。
【答案】(1)白色;色散;红外线;电视遥控器
(2)黑
(3)红、绿、蓝;绿;白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自然界中的色彩都是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当三种色光按照相同比例混合时,我们能够得到白光。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作用显著,而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而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红光和绿光混合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得到品红色,绿光和蓝光混合得到青色。当三种色光按照相同比例混合时,我们能够得到白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遥控器。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暂时呈现红色;当绿光照到白纸上的红色区域时,由于被吸收而呈现黑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绿色,区域2应是白色。
1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光的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请写出此光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那么她应把
   (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答案】(1)色散;牛顿
(2)不是
(3)红外线照相机
(4)100元纸币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2)根据光的色散的本质解答;
(3)在太阳光谱的红光外面,存在的不可见光为红外线,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照相机、遥控器,浴霸等。
(4)在太阳光谱的紫光外面,存在的不可见光为紫外线,应用:鉴别古董和钞票,杀菌消毒,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等。
【解答】(1)此现象叫光的色散,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也就是红外线,应用:红外线照相机。
(4)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为紫外线,可以鉴别伪钞,那么她应100元纸币放到C处。
三、能力提升
14.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因暗室安全灯是红灯,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如果阳光照上去他就把其他6种颜色全吸收了,只反射出红光.如果红光照上去就不用说了,红光全部反射出来,看到的只能是红色,而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这样看得更清楚。综上分析,只有选项D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当舞台追光灯的绿光照在穿红上衣、白裙子的女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的她 (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 D.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绿色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物体呈现各种色彩也是因为它能反射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呈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只反射 ( 或透过 ) 红色光,而其他颜色的光几乎都被吸收了。
【解答】当只用一束绿光 ( 或其他非红色的光 ) 照射呈现红色的物体时,物体便会呈现黑色。所以观众看到的女演员上衣呈黑色。而白裙子可以反射绿光,所以观众看到的女演员裙子呈绿色。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太阳光照射在桃树上,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树叶、粉红色的花朵,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太阳光是绿色的光
B.太阳光是粉红色的光
C.太阳光和叶子、花朵反射的光分别混合成绿色、粉红色的光
D.太阳光中含有绿色和粉红色的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我们看到的树叶为绿色,即树叶反射绿光;花朵为粉红色,即花朵反射粉红色的光。而太阳光白光,即为复色光,它其中含有绿光和粉红色的光,因此物体能够反射对应的色光,呈现相应的颜色,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7.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这个现象说明:   。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在光屏上蒙一张绿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   。
【答案】(1)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3)绿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和本质解答;
(2)根据现象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因素决定;
(3)根据现象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因素决定。
【解答】(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在光屏上蒙一张绿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绿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18.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
【答案】(1)探究该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能力的大小.
(2)红光;该绿色植物吸收红光的能力比吸收绿光的能力强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植物对光的吸收百分率越大,则对这种颜色的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据此确定实验目的。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光的能量,则吸收能力越强的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越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能力的大小.。
(2)根据表格可知,植物对红光的吸收百分率为55%,对绿光的吸收百分率为1%,则对红光的吸收能力更强,因此: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红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原因是:该绿色植物吸收红光的能力比吸收绿光的能力强。
四、拓展创新
19.小明同学在家看电视时发现,当人站在电视机和遥控器之间时,遥控器就会失去作用。他想:不同物体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是否一样呢?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明同学找了一个作业本,先将一张纸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层数;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刚好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然后,他又换用了塑料纸和棉布,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实验材料 刚好完全阻挡遥控信号的层数
1 纸片 15
2 塑料纸 21
3 棉布 10
(1)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
(2)小明的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指出应当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①   。②   。
【答案】(1)在研究的三种材料中,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最强,纸片次之,塑料纸最弱
(2)选择 同一电视机和遥控器进行实验;每次实验,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刚好挡住遥控信号的层数越少,说明阻挡信号的能力越强,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三种材料信号阻挡的能力强弱即可。
(2)不同的电视机和遥控器的信号强度可能不同,且遥控器的距离越远,信号越弱,这些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材料的层数棉布最少,而塑料纸最多,那么得到结论:在研究的三种材料中,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最强,纸片次之,塑料纸最弱。
(2)小明的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指出应当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选择同一电视机和遥控器进行实验;
② 每次实验,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4光和颜色(2)
一、聚焦教材
1.光的色散: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   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
2.不可见光:    和   都属于不可见光。
3.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   的三原色,即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4.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   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   ;   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   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单色光。
二、基础达标
5.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  )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科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7.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8.下列关于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总向三棱镜顶部偏折
B.红光偏折程度最大
C.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D.太阳光发生色散,但各种色光的排列杂乱无章
9.一般书本都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晴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11.奥运五环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欧洲(蓝)、亚洲(黄)、非洲(黑)、大洋洲(绿)、美洲(红)。将绿光依次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呈绿色的是(  )
A.欧洲环 B.亚洲环 C.大洋洲环 D.美洲环
12.
(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   (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   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   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和蓝色透明胶片的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将呈   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   色,区域2应是   色。
1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光的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请写出此光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那么她应把
   (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三、能力提升
14.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15.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当舞台追光灯的绿光照在穿红上衣、白裙子的女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的她 (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 D.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绿色
16.太阳光照射在桃树上,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树叶、粉红色的花朵,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太阳光是绿色的光
B.太阳光是粉红色的光
C.太阳光和叶子、花朵反射的光分别混合成绿色、粉红色的光
D.太阳光中含有绿色和粉红色的光
17.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这个现象说明:   。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在光屏上蒙一张绿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   。
18.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
四、拓展创新
19.小明同学在家看电视时发现,当人站在电视机和遥控器之间时,遥控器就会失去作用。他想:不同物体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是否一样呢?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明同学找了一个作业本,先将一张纸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层数;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刚好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然后,他又换用了塑料纸和棉布,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实验材料 刚好完全阻挡遥控信号的层数
1 纸片 15
2 塑料纸 21
3 棉布 10
(1)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
(2)小明的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指出应当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①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多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单色光;复色光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色散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2.【答案】红外线;紫外线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在太阳光谱中,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光称为红外线,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光称为紫外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不可见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3.【答案】红、绿、蓝;颜料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知识解答。
【解答】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即利用这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4.【答案】透过;反射;吸收;白色;黑色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物体颜色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单色光。
5.【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单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的单色光。
【解答】银桂花瓣为不透明体,它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因为银桂花瓣为白色,所以它能够反射白光,而白光是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所有它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根据不透明体的颜色的知识判断。
【解答】绿色植物为不透明体,因此它只能反射绿光,而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利用,因此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绿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和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白光通过棱镜,即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射入空气,会发生两次折射,即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依然会发生两次折射,即传播方向仍然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只能得到一种颜色的光,即不会发生色散,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解答】如下图所示: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光线总是向三棱镜的底部偏折,故A错误;
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大,故B错误,C正确;
在光的色散现象中,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物体颜色的知识分析。
【解答】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光照到白纸上被反射,看起来非常明亮;而黑字会吸收白光,没有光反射,看起来非常暗。由于亮暗对比强烈,所以白纸上印黑字,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分析是否与红外线有关即可。
【解答】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工作,故A不合题意;
医用“B超”机,利用超声波工作,故B不合题意;
验钞机,利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故C符合题意;
夜视仪,利用红外线工作,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而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体可以透过所有色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绿光只有找到绿色物体上才能被反射,从而呈现绿色,而照到黄、黑、红、蓝等物体上会被吸收,从而呈现黑色,因此呈绿色的是大洋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1)白色;色散;红外线;电视遥控器
(2)黑
(3)红、绿、蓝;绿;白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自然界中的色彩都是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当三种色光按照相同比例混合时,我们能够得到白光。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作用显著,而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而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红光和绿光混合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得到品红色,绿光和蓝光混合得到青色。当三种色光按照相同比例混合时,我们能够得到白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遥控器。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暂时呈现红色;当绿光照到白纸上的红色区域时,由于被吸收而呈现黑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绿色,区域2应是白色。
13.【答案】(1)色散;牛顿
(2)不是
(3)红外线照相机
(4)100元纸币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解答。
(2)根据光的色散的本质解答;
(3)在太阳光谱的红光外面,存在的不可见光为红外线,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照相机、遥控器,浴霸等。
(4)在太阳光谱的紫光外面,存在的不可见光为紫外线,应用:鉴别古董和钞票,杀菌消毒,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等。
【解答】(1)此现象叫光的色散,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也就是红外线,应用:红外线照相机。
(4)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为紫外线,可以鉴别伪钞,那么她应100元纸币放到C处。
14.【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因暗室安全灯是红灯,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如果阳光照上去他就把其他6种颜色全吸收了,只反射出红光.如果红光照上去就不用说了,红光全部反射出来,看到的只能是红色,而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这样看得更清楚。综上分析,只有选项D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物体呈现各种色彩也是因为它能反射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呈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只反射 ( 或透过 ) 红色光,而其他颜色的光几乎都被吸收了。
【解答】当只用一束绿光 ( 或其他非红色的光 ) 照射呈现红色的物体时,物体便会呈现黑色。所以观众看到的女演员上衣呈黑色。而白裙子可以反射绿光,所以观众看到的女演员裙子呈绿色。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我们看到的树叶为绿色,即树叶反射绿光;花朵为粉红色,即花朵反射粉红色的光。而太阳光白光,即为复色光,它其中含有绿光和粉红色的光,因此物体能够反射对应的色光,呈现相应的颜色,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7.【答案】(1)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3)绿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和本质解答;
(2)根据现象分析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因素决定;
(3)根据现象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因素决定。
【解答】(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在光屏上蒙一张绿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绿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18.【答案】(1)探究该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能力的大小.
(2)红光;该绿色植物吸收红光的能力比吸收绿光的能力强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植物对光的吸收百分率越大,则对这种颜色的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据此确定实验目的。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光的能量,则吸收能力越强的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越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能力的大小.。
(2)根据表格可知,植物对红光的吸收百分率为55%,对绿光的吸收百分率为1%,则对红光的吸收能力更强,因此: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红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原因是:该绿色植物吸收红光的能力比吸收绿光的能力强。
19.【答案】(1)在研究的三种材料中,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最强,纸片次之,塑料纸最弱
(2)选择 同一电视机和遥控器进行实验;每次实验,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刚好挡住遥控信号的层数越少,说明阻挡信号的能力越强,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三种材料信号阻挡的能力强弱即可。
(2)不同的电视机和遥控器的信号强度可能不同,且遥控器的距离越远,信号越弱,这些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材料的层数棉布最少,而塑料纸最多,那么得到结论:在研究的三种材料中,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最强,纸片次之,塑料纸最弱。
(2)小明的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指出应当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选择同一电视机和遥控器进行实验;
② 每次实验,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