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小知识:“中国贫油论”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武断地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中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从此,“中国贫油论”流传开来。这一错误结论,后来被一位中国学者驳倒。几十年后,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了中国几个大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李四光一、李四光其人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享誉世界的地质学大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等的研究,在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出身贫寒,步入学堂
2、留学日本,投身革命
3、步入政坛,求学英国
4、回国效力,专研地质二、李四光的科学成就1.冰川学:
2.地质力学: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地质力学三、李四光的科学理论与现代化建设1.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温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了我国石油、铀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李四光还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对地震预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四、李四光身上的优秀品质李四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恩来
??
?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在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中国为有李四光这样杰出的科学家而自豪,中华民族为有这样忠诚的儿子而骄傲。第四纪是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冰川是发生在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它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在我国,有些外国人进行考察后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这种结论被世界地质权威所公认。对此,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结果,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首次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等地发现冰川遗迹,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发展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四光和第四纪冰川北极冰川北极科学家拍摄到的海上冰川唐古拉山冰川第四纪冰川1第四纪冰川2近日,距今200多万年的冰川遗迹冰臼群在重庆梁平县云龙镇龙溪河七里滩水电站水坝附近被发现。该遗址位于水坝前干枯的河床中,在整幅巨大的岩石上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石洞,石洞以椭圆形、圆形居多,大的直径3米左右、小的几厘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此次发现的冰臼群属于罕见的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距今已有约200-300万年。 谢谢!“地质之光”李四光 同步练习
【知识模块】
一、求学生涯
1.李四光原名________,_____年出生于____________一个贫寒家庭。
2.李四光14岁独闯武汉,考入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_
3._______年,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考入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
留学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___________会员。________年,学成归国,被赐与__________
4.武昌起义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_____________,后当选为_________
5.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进入__________大学,学习__________。
6._______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受聘于_________,担任__________
7.1928年李四光担任中央研究院______________,后当选___________
二、第四纪冰川
1.李四光从事科研,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做出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
2.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有何意义?
3.自20世纪20 年代开始,李四光运用________的观点,对__________的地质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创立新理论__________。
三、甩掉贫油帽子
1.1950年春回国,他受命组建_____________,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开始担任__________________。1952年,新中国成立_________,他担任首任部长。
2.1953年,李四光根据研究,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重托,在中国东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查石油;相继找到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等大油田,摘掉了__________的帽子,同时使李四光的_________得到证明
3.周恩来高度评价李四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李四光曾经留学的国家和所学专业是
①日本 采矿、地质②英国 采矿、地质③日本 造船;④英国 造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曾经赠送李四光“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八个字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思来 D.李鸿章
3.说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4.詹天佑和李四光的共同点不包括
A.海外求学 B.参加同盟会 C.增强民族自尊心 D.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非选择题
李四光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知识模块】
一、求学生涯
1.李仲揆 1889 湖北省黄冈县 2.武昌高等小学堂 3.1904 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同盟会 1910 工科进士 4.理财部参议 实业部部长 5.英国伯明翰 采矿、地质 6.1920 北京大学 地质系教授 系主任 7.地质研究所所长 中国地质学会
二、第四纪冰川
1.第四纪冰川 微体古生物 地质力学
2.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物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全国的地质机构 地质科学研究 勘探与教育事业 “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 地质部
2.松辽平原 华北平原 大庆 胜利 大港 华北 中国贫油论 地质力学理论
3.是一面旗帜 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同步训练】
选择题1.B2.A3.A4.B
问答题
李四光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及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水资源、促进工农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的发现了一批蕴藏丰富的油田,使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学 案
【学习目标】
了解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学习过程】
一、求学生涯
1.李四光原名________,_____年出生于____________一个贫寒家庭。
2.李四光14岁独闯武汉,考入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___
3._______年,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派往日本留学,考入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
留学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___________会员。________年,学成归国,被赐与__________
4.武昌起义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_____________,后当选为_________
5.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进入__________大学,学习__________。
6._______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受聘于_________,担任__________
7.1928年李四光担任中央研究院______________,后当选___________
二、第四纪冰川
1.李四光从事科研,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做出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
2.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有何意义?
3.自20世纪20 年代开始,李四光运用________的观点,对__________的地质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创立新理论__________。
三、甩掉贫油帽子
1.1950年春回国,他受命组建_____________,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开始担任__________________。1952年,新中国成立_________,他担任首任部长。
2.1953年,李四光根据研究,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重托,在中国东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查石油;相继找到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等大油田,摘掉了__________的帽子,同时使李四光的_________得到证明
3.周恩来高度评价李四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1.背景
“中国贫油论”的流传;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建设的需要。
2.贡献
(1)在世界地质权威公认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情况下,李四光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用有利的证据证明了中国存在有第四纪冰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四光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此后,他所建立的一些理论模型对我国的石油探测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甩掉贫油的帽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主持了新中国的地质工作。组建和领导了地质机构。他否定了苏联专家关于中国缺油的论调,向党中央提出中国大陆有石油的主张。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丰富的石油。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石油达到了自给。中国石油的自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帝国主义的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3.评价: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在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典题解悟】
『例』说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四光最杰出的贡献:地质力学的理论独创。
[答案]A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李四光曾经留学的国家和所学专业是
①日本 采矿、地质②英国 采矿、地质③日本 造船;④英国 造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曾经赠送李四光“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八个字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思来 D.李鸿章
3.说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4.詹天佑和李四光的共同点不包括
A.海外求学 B.参加同盟会
C.增强民族自尊心 D.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非选择题
李四光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求学生涯
1.李仲揆 1889 湖北省黄冈县 2.武昌高等小学堂 3.1904 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同盟会 1910 工科进士 4.理财部参议 实业部部长 5.英国伯明翰 采矿、地质 6.1920 北京大学 地质系教授 系主任 7.地质研究所所长 中国地质学会
二、第四纪冰川
1.第四纪冰川 微体古生物 地质力学
2.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物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全国的地质机构 地质科学研究 勘探与教育事业 “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 地质部
2.松辽平原 华北平原 大庆 胜利 大港 华北 中国贫油论 地质力学理论
3.是一面旗帜 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当堂检测】
选择题1B 2.A 3.A 4.B
问答题
李四光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及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水资源、促进工农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的发现了一批蕴藏丰富的油田,使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教 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示例一:多媒体放出建国出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的图片。老师提问,汽车上放的黑色大包是什么吗?老师指出是煤气包。又问,为什么要背煤气包吗?回答: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石油,要靠煤气提供燃料。现在大家知道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水上游的轮船,它们的燃料来源都是石油。中国的石油早已达到自给。那么,中国的油田是怎样发现的?这和一个人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被称为“地质之光”的李四光。
李四光并不是现在学生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所以,本课导入应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和有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导入示例二: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把对李四光的理解和现实联系起来,并且上升到“科教兴国”的高度去理解。
一.求学生涯(板书)
(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归纳、总结李四光的主要求学经历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可依据教材回答。
要求学生简练、准确、条理清楚地总结、归纳出李四光的求学主要经历,训练和提高学生提炼课本知识点的能力,这也是历史科必备的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
(提出问题):李四光的学业由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提示: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又转学地质,与甲戊战争联系,学生可以想到甲戊战争,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说明他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提出问题):李四光的人生道路有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提示:李四光由一个同盟会最小的会员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国留学,后回到国内从事地质研究,从政治转移到学术。说明他的民主精神。
两个提问,概括了李四光的人生轨迹,是李四光前期生平的两条线索。这样的设问既可以联系历史背景,把人物放在历史环境中认识;又可以把课本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线索,而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第四纪冰川
建议一:以多媒体展示反映第四纪冰川的知识及第四纪冰川发现的作用的资料。
建议二:让学生搜集第四纪冰川的知识,在课堂展示,然后,让学生总结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的意义。
(提出问题):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对经济建设有什么意义?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学生活动)提示: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与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
表现了他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建议一:以多媒体展示反映地质力学的知识。
建议二: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地质力学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了解地质力学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这目内容知识性强,比较专业,老师首先要了解这两个理论知识,以便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了解李四光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老师以这一时期李四光的大量工作图片,介绍李四光在回国后为新中国的建设不辞劳苦地工作的状况。在次基础上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多媒体展示大庆油田的照片和周恩来宣布中国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的视频。
(提出问题):中国发现石油对新中国的建设油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政治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能源上卡中国的脖子的状况。经济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出问题):怎样理解周恩来对李四光的评价?
(学生活动)参考答案: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在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阅读与思考]
参考答案:体现了他为社会主义建设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放弃个人享受,要把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作为自己的动力。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李四光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李四光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在中国大陆成功找到了石油,使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是介绍人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总结人物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人物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训练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人物的方法。生平成就以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为主,人物体现的精神应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也应向正确方向引导,评价人物,老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引导和启发。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知识,应发动学生查资料,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