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光和颜色(1)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光和颜色(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9 16:00: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4 光和颜色(1)
一、聚焦教材
1.光源:能够   的物体。
2.光的传播
(1)光能在   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2)光在真空或   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3)在小孔成像中,物体通过小孔成一个   立的   像,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相似,跟孔的形状   。像的大小跟   到小孔的距离和   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   ,约为   m/s,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
3.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   。
4.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   、    、站队等。
5.光年是   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   千米。
二、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6.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B.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C.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D.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7.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塑料膜上呈现的像。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
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虛像
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
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
8.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光学知识的是(  )
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高速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
D.成语“ 刻舟求剑”
10.“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焰火晚会灿烂绚丽,关于焰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在水中的倒影属于人造光源
B.听到的爆竹声是在耳蜗中形成的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1.下列是小明学习光现象知识后搜集到的一些光现象事例,其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打靶时要“三点一线”
B.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C.小孔成像
D.水中的“倒影”
12.下列现象或物体中 ,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
①闪电②闪亮的萤火虫 ③月亮④钻石⑤火炬的火焰⑥镜子⑦电影银幕⑧雪白的墙壁
13.用你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段,它描述的是   (填“日食”或“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2)诗人林逋在描写梅花时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树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   现象。
14.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填“改变”或“不变”)。
三、B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
15.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眼界狭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含义的是(  )
A. B.
C. D.
16.晚上,人从公路边一盏路灯下走过时,路灯照射出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17.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②在点A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人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了。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8.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19.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正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光的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大”或“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四、开拓新思路拓展创新
20.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 cm的直简套在一起,做成如图所示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外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实”或“虛”)像。
(2)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
(3)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简,像距   ,像的大小   。(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身发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光源的定义解答
【解答】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答案】(1)真空
(2)同一种均匀;直线
(3)倒;实;无关;物体;光屏
(4)大;3×108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光传播的特点解答;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解答。
(3)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成因、大小变化的规律解答;
(4)根据光速的数值解答。
【解答】(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2)光在真空或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小孔成像中,物体通过小孔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相似,跟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8m/s,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
3.【答案】带箭头;路线;方向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线的表示方法解答。
【解答】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4.【答案】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激光准直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和应用解答。
【解答】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射击瞄准、 激光准直、站队等。
5.【答案】长度;9.46×1012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根据光年的定义解答。根据s=vt计算出一光年的距离。
【解答】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相当于:s=vt=3×108m/s×3600s×24×365=9.46×1015m=9.46×1012km。
6.【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的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百米赛跑场上,因为光速比声速大,所以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以听到枪声才计时,即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这样就提高了他的成绩。
故选D。
7.【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3)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像的大小变化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像越大;
(2)(4)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适当增大小孔,对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没有影响,因此不会改变像的大小,故A错误;
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将烛焰远离小孔,则物距增大而像距不变,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小,因此像会变小,故C正确;
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只会使塑料膜随着旋转。由于火焰没有改变,因此像不会跟着旋转,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的光被灯笼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灯笼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吸顶灯的面积较大,所以在灯笼影子的边缘是光线较暗的半影区,中间是没有光线的全影区,半影区与全影区没有明显界限,故C正确,额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与光无关,故A错误;
B.高速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即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与光无关,故B错误;
C.成语“一叶障目”,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成语“ 刻舟求剑”,原理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光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根据听觉的形成判断;
(3)将声速和光速比较;
(4)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判断。
【解答】A.烟火在水中的倒影,是由烟火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反射形成的,不是倒影自己发光,故A错误;
B.听到的爆竹声是在听觉中枢形成的,故B错误;
C.在空气中,声速340m/s,光速3×108m/s,即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C错误;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打靶时要“三点一线”,激光准直挖掘隧道和小孔成像,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不合题意;
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①②⑤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闪电、萤火虫和火炬的火焰,都是自己发光的,都是光源;而月亮、镜子、电影屏幕和雪白的墙壁,都是反射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线,因此都不是光源,故选①②⑤。
13.【答案】(1)月食;直线传播
(2)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到月球上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要么看不到整个月亮,要么看到一部分月亮,这就是月食。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等。
【解答】(1)“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段,它描述的是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
(2)诗人林逋在描写梅花时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树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4.【答案】倒立;变大;不变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2)在小孔成像的现象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像越大;
(3)小孔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1)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
(2)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则物距减小而像距增大,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减小,因此像变大;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15.【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外面天空射到青蛙眼中的光线会被井壁遮挡,于是青蛙只看到一小部分天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人从马路边向一盏路灯下靠近时,光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当人到达路灯的下方时,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变成一个圆点;当人再次远离路灯时,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人在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原来水的密度是均匀的,因此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倒入海波溶液后,水的密度上下不均匀,因此光沿曲线传播。用筷子搅动后,水的密度变得均匀了,因此光线又沿直线传播了,据此可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8.【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孔的大小,不能改变孔的形状。根据图片可知,B、C、D中的小孔形状会发生改变,只有A中的小孔形状保持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9.【答案】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个圆斑是太阳的实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硬纸板与地面的距离增大,也就是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增大,光斑的形状不变,但是光斑变大。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的光斑。
20.【答案】(1)倒立;实
(2)直线传播;无关
(3)不变;变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成实像。上面的光线到达下面,左边的光线到达右边,因此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2)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解答。
(3)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为物距,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为像距。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像越大。
【解答】(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则物距增大,而像距不变,则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小,因此像变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4 光和颜色(1)
一、聚焦教材
1.光源:能够   的物体。
【答案】自身发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光源的定义解答
【解答】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
(1)光能在   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2)光在真空或   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3)在小孔成像中,物体通过小孔成一个   立的   像,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相似,跟孔的形状   。像的大小跟   到小孔的距离和   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   ,约为   m/s,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
【答案】(1)真空
(2)同一种均匀;直线
(3)倒;实;无关;物体;光屏
(4)大;3×108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光传播的特点解答;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解答。
(3)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成因、大小变化的规律解答;
(4)根据光速的数值解答。
【解答】(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2)光在真空或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小孔成像中,物体通过小孔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相似,跟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8m/s,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
3.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   。
【答案】带箭头;路线;方向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线的表示方法解答。
【解答】光线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   、    、站队等。
【答案】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激光准直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和应用解答。
【解答】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射击瞄准、 激光准直、站队等。
5.光年是   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   千米。
【答案】长度;9.46×1012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根据光年的定义解答。根据s=vt计算出一光年的距离。
【解答】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相当于:s=vt=3×108m/s×3600s×24×365=9.46×1015m=9.46×1012km。
二、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6.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B.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C.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D.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
【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的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百米赛跑场上,因为光速比声速大,所以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以听到枪声才计时,即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这样就提高了他的成绩。
故选D。
7.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塑料膜上呈现的像。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
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虛像
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
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3)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像的大小变化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像越大;
(2)(4)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适当增大小孔,对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没有影响,因此不会改变像的大小,故A错误;
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将烛焰远离小孔,则物距增大而像距不变,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小,因此像会变小,故C正确;
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只会使塑料膜随着旋转。由于火焰没有改变,因此像不会跟着旋转,故D错误。
故选C。
8.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的光被灯笼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灯笼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吸顶灯的面积较大,所以在灯笼影子的边缘是光线较暗的半影区,中间是没有光线的全影区,半影区与全影区没有明显界限,故C正确,额A、B、D错误。
故选C。
9.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光学知识的是(  )
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高速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
D.成语“ 刻舟求剑”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与光无关,故A错误;
B.高速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即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与光无关,故B错误;
C.成语“一叶障目”,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成语“ 刻舟求剑”,原理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与光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0.“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焰火晚会灿烂绚丽,关于焰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在水中的倒影属于人造光源
B.听到的爆竹声是在耳蜗中形成的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D
【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根据听觉的形成判断;
(3)将声速和光速比较;
(4)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判断。
【解答】A.烟火在水中的倒影,是由烟火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反射形成的,不是倒影自己发光,故A错误;
B.听到的爆竹声是在听觉中枢形成的,故B错误;
C.在空气中,声速340m/s,光速3×108m/s,即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C错误;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是小明学习光现象知识后搜集到的一些光现象事例,其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打靶时要“三点一线”
B.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C.小孔成像
D.水中的“倒影”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打靶时要“三点一线”,激光准直挖掘隧道和小孔成像,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不合题意;
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下列现象或物体中 ,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
①闪电②闪亮的萤火虫 ③月亮④钻石⑤火炬的火焰⑥镜子⑦电影银幕⑧雪白的墙壁
【答案】①②⑤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闪电、萤火虫和火炬的火焰,都是自己发光的,都是光源;而月亮、镜子、电影屏幕和雪白的墙壁,都是反射的其它物体发出的光线,因此都不是光源,故选①②⑤。
13.用你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段,它描述的是   (填“日食”或“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2)诗人林逋在描写梅花时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树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   现象。
【答案】(1)月食;直线传播
(2)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到月球上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要么看不到整个月亮,要么看到一部分月亮,这就是月食。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等。
【解答】(1)“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段,它描述的是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
(2)诗人林逋在描写梅花时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树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4.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倒立;变大;不变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2)在小孔成像的现象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像越大;
(3)小孔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1)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
(2)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则物距减小而像距增大,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减小,因此像变大;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三、B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
15.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眼界狭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含义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外面天空射到青蛙眼中的光线会被井壁遮挡,于是青蛙只看到一小部分天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晚上,人从公路边一盏路灯下走过时,路灯照射出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人从马路边向一盏路灯下靠近时,光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当人到达路灯的下方时,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变成一个圆点;当人再次远离路灯时,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人在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7.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②在点A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人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了。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原来水的密度是均匀的,因此激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倒入海波溶液后,水的密度上下不均匀,因此光沿曲线传播。用筷子搅动后,水的密度变得均匀了,因此光线又沿直线传播了,据此可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8.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孔的大小,不能改变孔的形状。根据图片可知,B、C、D中的小孔形状会发生改变,只有A中的小孔形状保持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9.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正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光的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大”或“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答案】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个圆斑是太阳的实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硬纸板与地面的距离增大,也就是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增大,光斑的形状不变,但是光斑变大。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的光斑。
四、开拓新思路拓展创新
20.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 cm的直简套在一起,做成如图所示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外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实”或“虛”)像。
(2)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
(3)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简,像距   ,像的大小   。(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倒立;实
(2)直线传播;无关
(3)不变;变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成实像。上面的光线到达下面,左边的光线到达右边,因此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2)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解答。
(3)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为物距,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为像距。像的大小取决于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像越大。
【解答】(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则物距增大,而像距不变,则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小,因此像变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