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备课参考--第 4 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课件,1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备课参考--第 4 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课件,1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9 18: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德皇威廉二世及皇后第4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www.jkzyw.com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民族主义的含义:体现为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希望本民族的独立和强大。从本质上看应属于一个中性概念。www.jkzyw.com民族主义的类型:1.表现形式分类:一种情感或者思想
一种运动2.思想内涵分类:正义的民族主义
狭隘的民族主义
极端的民族主义3.典型事例: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
当代的一些国家表现
一战前欧洲列强的宣传思考:P18一战前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如何?产生了什么危害?内容:①在涉及与外国的纠纷时,夸大矛盾,激起民族及国家间的仇恨②坚信本国文化的优越性,污蔑外国文化的落后性③将民族性视为处理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危害:极易激化民族国家间的矛盾;极端民族主义的盛行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思考:P19这些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哪一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为什么?爱国主义:第②和 ③种态度应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
原因: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而战的非正义战争;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性质。www.jkzyw.com视野拓展www.jkzyw.com什么是民族主义?
这是一个模糊不清、很难定义的概念。
  梁启超先生指出:“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
  梁先生所说的这种民族主义,显然是指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其根本宗旨在于实现和捍卫民族独立。中国的民族主义正是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它以整个国家为主体,主要是针对外国而非国内兄弟民族。其构成要素似乎包括爱国思想、汉族认同、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复兴民族的抱负,以及对分裂祖国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反对和抗拒等等。 实际上,民族主义有两种情况:弱小受欺时,民族主义是一种反抗,求民族独立、求民族尊严、求国家统一,这往往来自于求生的本能和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实力强盛时,民族主义极易演变为大国霸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这通常来自因实力超群而产生的傲慢和野心。
  强国不喜欢弱势国家搞民族主义,甚至不遗余力地诬陷诋毁他国的民族主义,因为那样会影响他们的霸权主义和价值观的输出。这就是他们自己在大搞民族主义的同时却对他国的民族主义进行妖魔化的根本原因所在,即所谓“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这是两个相互交叉而容易混淆的概念。有的时候,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民族主义;但两者毕竟是有所区别的。英国政治学家米诺格(Minogue)试图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作出学理上的区分。他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爱国主义是热爱现实的祖国,因此主要表现为抵抗外来侵略以捍卫现实存在的祖国;而民族主义则是致力于现实祖国尚未达到的理想目标。笔者以为,民族主义不仅致力于现实祖国尚未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对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自己祖先的优良文化传统采取尊崇的态度。因此,民族主义是一个比爱国主义更广泛也更深远的概念。 www.jkzyw.com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提到民族主义,大家就会想起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一时之间,“说不”之声甚嚣尘上。不过民族主义话语在中国重新浮出水面,那要回到1993年关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争论,尤其是1994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发起的民族主义讨论,将之推向一个高潮。这次讨论基本局限于学术圈内,《中国可以说不》之后,这才进入大众层面。十年来,同类书籍数不胜数,代表作计有:《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超限战》等。www.jkzyw.com 这些书中的观点不乏浅薄、偏激之处,但是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却不容小觑:就中国来说,如余英时先生所说,实际上近代以来的三次政权转移,原动力无不来自民族主义;就全球来说,冷战结束之后,意识形态并未终结,民族主义业已取而代之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回到现实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五八”游行的群情汹涌、“911”之后的幸灾乐祸、中美撞机事件的上纲上线、“赵薇军旗服事件”、“罗刚事件”和“西北大学辱华事件”的枉顾事实、捕风捉影诸如此类,层出不穷。因此,可以这么说,这十年来,民族主义的潜流从无断绝,时时发作。
有人将其称为狭隘民族主义,提出应进行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