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内容中外史,体例通史
内容政经,体例专题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丰富与拓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经济与社会生活》
1.学习专题——政治生活
职
能
2.时空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对内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政治
制度
中国
西方
制度形成与演变
历代变法与改革(第4课)
古代(第1课)
近代至当代(第3课)
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第2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共20张PPT)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难点:不同历史时期上述相关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如何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变化?
政权性质:
权力传承:
社会形态:
公天下 → 家天下
传贤 → 传子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
广义先秦指秦朝建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也称为先秦时期。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贵族政治:受宗族血缘关系影响明显的国家政治制度
——贵族政治
1、夏朝的政治体制
世袭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继承: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2)特点:国家成私产
(3)认识:血缘政治开端,宗法观念萌芽;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产物,顺应历史趋势和社会进步,但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⑴内外服制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夏朝的政治体制:
⑴建立:前2070年,禹建立
⑵制度创新: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朝的政治体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⑵职官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思考】: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②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3、西周的政治体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⑴分封制
②分封对象:
③分封序列: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分封制示意图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①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强化王权,巩固周王室统治。
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政治权力的分配
A 受封诸侯的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随从作战
B 受封诸侯的权利:
可以再分封;享有土地的世袭统治权,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役等
C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 影响: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3、西周的政治体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⑴分封制
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服从周天子的政令,
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②分封对象:
③分封序列:
④诸侯权利和诸侯义务:
⑤影响:
①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
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宗法制——财产的继承
A 内涵: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核心内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政体的基本特征: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政权与族权结合。
C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家国同构”;
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B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
3、西周的政治体制
⑵宗法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班固《白虎通义》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家国同构: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
D 影响: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奠基——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合作探究】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相同 夏朝:对夏后氏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区通过部族间接统治
商朝: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西周:主要通过宗法制,将王畿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
松散的国家结构;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相比进步的国家结构
对地方控制加强
方国联盟体
家国共同体
①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②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自由民“国人”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材料一: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三: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①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4.商周政体基本特征
材料二: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③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④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国人”舆论影响朝政,
对后世政治有一定影响
⑤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⑴变化的原因:
铁制农具与牛耕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生产力
石器锄耕
工商业与城市的繁荣
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井田制)
封建土地
私有制
小农经济
各国变法
军事兼并
战争频繁
分封宗法制度彻底解体,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⑵、变化的表现:
世卿世禄制
俸禄制度
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禄是官吏所享有的财物。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
各国国君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
1、社会流动性增强,平民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到统治阶层中。
2、君主权力的增强
分封制
郡县制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进行分封
国君为了加强管理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
1、君主权力的扩大
2、各国加强中央集权
3、推动了大一统时代
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
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由给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就是世卿世禄
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
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1.(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C.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
3.(2021·浙江高考·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4.(2021·浙江1月选考历史·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枢为皇权服务,权力来源于皇权,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2、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
1、主要含义: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1、背景
④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⑴核心:
皇帝制度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臣下议论后,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去“泰”用“皇”,又采上克“帝”号:取名“皇帝”。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迢”,印称为“玺”,其位世袭。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
◎秦始皇嬴政
①皇权至上
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②皇帝独尊
③皇位世袭
材料2: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战国时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⑵中央: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2、内容
⑴核心:
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③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
②九卿:三公之下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
(1)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2)运行机制: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
③廷议制度
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最终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⑶地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2、内容
①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②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 ( 长 )、丞、尉。
③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命。
郡县制
秦朝廷的一场辩论
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王绾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实行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作用:
①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③加强中央集权;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时代
选官标准
官员任命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性质
相同点 【探究】: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地域
世袭
由皇帝直接任免
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
加强中央,维护国家统一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国家结构模式之一;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③结果对当时维护统治、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⑷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特点:
影响: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此木方说明秦统一后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还统一了官职、法律、名物等方面的用语。
秦邮驿
递书传令
5.(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6.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
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成熟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有助于国家开疆拓土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材料: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
【思考】该漫画是否符合君臣关系演进的历史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维护专制统治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西汉:中外朝制度
东汉:确立尚书台为新的行政中枢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元: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三、演变——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代——中外朝制
(1)汉初: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制
秦:九卿少府属官,地位低下
尚书一职的历史演变
西汉:进入中朝,地位渐高
东汉:形成尚书台,成为行政枢纽。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趋势:
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3)西汉晚期: 尚书权力逐渐增大
(4)东汉: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皇帝
三 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 部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政事堂(议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特点:
体系完整
三分相权
职责分明
互相制约
2.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官吏的任
免和考核
户籍、土地、赋税
礼仪、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封驳审议;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②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
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③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⑴内容:
⑵作用:
①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②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熟与完善,为后世所沿袭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枢密院(西府)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书门下(东府)
军政
行政
财政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不参与政事
不参与政事
相权再被分割皇权继续加强
三 司
3.宋代: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中书门下:最高行政长官
②枢密院:掌管军政
③三司:掌握财政
作用:
进一步削弱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职权分散,效率低,出现“冗官”。
二府三司制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枢密院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书门下
军政
行政
财政
财政
不参与政事
不参与政事
归入
归入
6、元代:
一省制
(1) 行政机构精简,
提高了行政效率。
(2)相权反弹,威胁皇权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三 司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1)废宰相: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5.明代: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原因:
①历史原因: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来已久。
②前朝教训:
吸收前朝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教训。
③现实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
④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
影响:
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
(2)内阁制:
(1)原因:
(2)性质:
(3)职责:
(4)影响:
明朝内阁形成示意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5.明代: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工作压力倍增。
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①大学士“票拟”,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②皇帝 “批红”。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对以后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
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成为事实上行政中枢。
丞相制 内阁制
相同 不同 地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法定,百官之首
非法定,仅是顾问侍从,
权力源于皇帝个人信任
内阁的设立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5.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6.清代设置军机处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1)原因:
(2)特点:
(3)职能:
(4)影响:
处理西北军务;加强皇权
简、速、密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品级不高,无决策权
①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趋势
两汉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实行二府三司。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形成一省两院制
【知识归纳】
废丞相,设置内阁。
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朝代 地方治理(强化中央集权)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郡、县二级制
东汉晚期: 形成州、郡、县三级,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州、郡、县三级制
实行州、县二级制
②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
不断削弱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地方治理(强化中央集权)
唐
两宋
元
明
清
①道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后来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②唐中期以后节度使发展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1)唐朝把全国划分成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2)安史之乱后,道变成了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3)唐中期以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实行节度使制度,地方节度使掌握政权、兵权、财权大权,割据一方。
在唐后期,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后来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吸取唐末藩镇割据教训,宋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地方的权、钱、兵收归中央;宋改道为路,监督州县官吏,地方行政机构形成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形成路、府(州)、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
多级行政制度。
①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
②后来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①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军政大权;②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层级变化?说明什么?
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
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2)谁最稳定?谁变化最频繁?
县最稳定,最高一级变化最频繁,
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
(3)州、道、路最初的职能是什么?
演变趋势:
中央设立的监察机构通常会演变成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唐
两宋
元
明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外朝制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②人治高于法治(官僚政治浓厚);
③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
④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贯穿始终;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初步奠定大一统国家疆域,开创国家治理和结构的基本模式;
2.经济:有利于集人、物、财大规模生产活动,创造物质精神文明;
3.民族文化:有利于文化和民族认同,推动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和历史延续。
1.政治:人治传统,行政专断,派生官僚作风;特权阶层,暴政腐败;
2.经济:明清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文化:思想专制,压抑人性、创造力;阻碍民主政治和科技发展;
积极
消极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有中央 未集权
有中央 有集权
贵族等级分封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本课小结
7. (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唐朝后期,各路节度使或新列税捐,或截取户部钱财,然后把所得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三进献给皇帝,称为“羡余”,实际上就是皇帝向节度使的索贿,这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中央财政的窘境
C.藩镇实力的削弱 D.赋税制度的变革
8.(2020·浙江·高考真题)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9.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
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成熟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有助于国家开疆拓土
10.(2017·浙江高考·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11. (2020·山东·高考真题)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12.(2020·北京·高考真题)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13. (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使职差遣是指皇帝临时派遣某官员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完成某项临时性事务的制度。唐代不但有很多临时的使职差遣,如礼仪使、南选使、吊祭使等,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如三司使、枢密使等。唐朝的使职差遣制度( )
A.降低了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 B.背离了职官制度的发展需求
C.削弱了中央集权降低了效率 D.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
14.(2022·河南·高二阶段练习)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第三次北征,“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帝问群臣当复进否,群臣唯唯,惟阁臣(杨)荣(金)幼孜从容言宜班师,帝许之"。由此可见,当时( )
A.内阁具有辅佐功能 B.决策民主化程度高
C.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政治统治相当昏暗
15.(2022·河南·高二阶段练习)《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康叔被封于殷故地,唐叔被封于夏之故地,周公要求他们分别“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此可知,当时( )
A.诸侯缺乏对王室的向心力 B.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务实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 D.全面推广夏商政治制度
16.(2022·河南·高二阶段练习)刘邦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其政治制度层面上的失败,主张“王同姓以填天下”;《汉书》中指出“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候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材料可用来说明( )
A.汉初郡国并行形成的原因 B.西汉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
C.秦朝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D.机构调整服务于皇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