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课醉翁亭记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课醉翁亭记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07: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2
目 录




文学常识
疏通文意
课文详解
内容拓展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积累“环、寓、意”等文言词语,体会语句特点。
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第一课时
01
疏通文意
文学
常识


文学常识
1、标题解读
醉翁亭记
点明文章体裁
点明文章写作对象
墨香伴歌行
墨香伴歌行
墨香伴歌行
墨香伴歌行
墨香伴歌行
墨香伴歌行
文学常识
2、知识库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
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文学常识
3、知识库
琅琊山是首批被国家林业部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1997年又被林业部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2001年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 AAAA级旅游区。
它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城山相接。山由晋元帝司马睿以其王封号而得名。风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
文学常识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4、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
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
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写作背景
庆历五年,范仲淹、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
欧阳修的理想在之前不能实现,而在贬于滁州之后,却有了可喜的政绩。他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这对于奔波劳碌,疲惫不堪的欧阳修来说,是多么舒心惬意的享受啊!滁州百姓的安乐生活,给了他极大的抚慰,而眼前的山水,又把他引入了一个恬静的境界,他陶醉了,但不是醉于酒,而是醉于优美的景色,安详的生活。
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浮沉,人世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
疏通文意—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疏通文意
读准字音
环滁
林壑
蔚然
琅琊
潺潺
酿泉
饮少辄醉
岩穴暝
晦明变化
chú

wèi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xué míng
huì
伛偻
佝偻
提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筹
阴翳
yǔ lǚ
gōul óu
xié
liè
liè
yáo

gōng

疏通文意—课文朗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点我朗读课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疏通文意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沿着山路,名词作状语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名词作状语
环绕
树林
山谷
幽深秀丽
疏通文意


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许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判断句式
疏通文意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建造
命名
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意趣,情趣
领会

寄托


建造亭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了少许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疏通文意
若夫日出而林霏 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就,表顺承
早晨
开放
美好的
浓郁的
傍晚
四季
穷尽
疏通文意
译文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疏通文意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应答
老人儿童
靠近,对着

杂七杂八的样子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摆放,陈列
疏通文意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中的野味菜蔬,杂七杂八地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译文
疏通文意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指音乐
酒杯
酒筹
倒下的样子


宴席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疏通文意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随啊。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禽鸟在欢唱啊。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
不久
回家
跟随
离开
乐趣


疏通文意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跟随,跟从
以……为快乐



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是庐陵欧阳修啊。
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①归: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②乐: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④谓: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⑤临: 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聚 拢
回家
乐趣
欢乐
以……为乐
乐趣
秀丽
茂盛
称号

靠近
居高面下
词语积累




山行六七里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故自号曰“醉翁”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名作状,沿着山路。
名作状,像鸟儿的翅膀
名作状,命名。
名作动,取名。
形意动用,以……为乐
词语积累
解释下列重点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_______
(4)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
(5)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____
(6)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茂盛的样子
意趣,情趣
弥漫的云气
昏暗

文中指老人
文中指儿童
词语积累
(7)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
(8)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
(9)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__
(10)宴酣之乐 酣:________________
(11)弈者胜 弈:________
(12)觥筹交错 觥:_________筹: 。

菜蔬
陈列,摆开
尽兴地喝酒
下棋
酒杯
酒筹
词语积累
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3)临溪而渔 (   )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知识总结
成语
1、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也必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没有 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4、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第二课时
01
内容拓展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亭的环境: 环滁皆山 琅琊山 酿泉 醉翁亭
(写景)
写景顺序(空间顺序):由整体大局部,由远及近,层层递进,托出主景,自然入题,引人入胜
醉翁亭名字的由来:作亭者 名之者 名之者 命 名之意
(叙事)
引出下文具体写“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
第1段赏析: 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的缘由。


抒情
课文详解
第2段赏析: 写醉翁亭周围秀丽的景色。

朝暮
四季
日出林霏开
云归岩穴暝
春:野芳发
夏:佳木秀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石出

(描写)
(抒情)
寄情山水
乐亦无穷
借景抒情
时间顺序
课文详解
第3段赏析:写滁州人的游乐和太守宴饮。
1、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
(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人的活动:——滁州人的欢乐图
2、第三段作者写了哪三种人的乐
滁人游山之乐;众宾宴饮之乐;太守宴醉之乐。
课文详解
3、作者为什么要写滁人游山之乐和众宾宴饮之乐
作者在“乐”什么 滁人游山之乐反映出百姓安居之乐;众宾宴饮之乐表现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以上两方面都暗寓了太守“与民同乐”,由乐而醉。(作者的“乐”是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合一,即“与民同乐”)
课文详解
全文:真意·太守乐
“太守之乐”是作者表现的重点。那么,通观全文,太守因何而乐呢 山水之乐 全文主旨) 宴酣之乐、 与民同乐 、乐人之乐 (政治理想)
主旨句:醉能同其乐。此句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一方、福一方的自信、得意,及提笔成文的自负。层层衬托太守之乐。
课文详解
本文的内容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课文详解
(1)语言美:格调清丽,遣词凝练,言简意深,骈散结合,音节铿锵,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
(2)意境美: 四季变幻之美 动静对比之关
(3)结构美:一线串珠、烘托铺垫、前呼后应.
(4)情怀美:与民同乐
艺术之美
课文详解
山水而醉
宴酣而醉
与民同乐而醉
课文详解
山水之乐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宾客之乐
太守之乐




课文详解
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中心思想
拓展延伸
同为逆境中的借景抒情寄意之作,你认为《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谈一谈:你所欣赏的身处逆境时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拓展延伸
相同点: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积极进取,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 ,侧重表现欧阳修豁达乐观、与民同乐的精神。
《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也表达了对腾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拓展延伸
如果说苏轼是位“闲人”,欧阳修可谓个“乐人 ”,他享受山水之乐,他享受着宴酣之乐,更享受着 与民同乐,明显是乐天派,更似一个逍遥客,这快乐的他当时是不是志得意满,“春风得意马蹄疾”呢
名言
生活环境越艰苦,我觉得自己越坚强,甚至也越聪明。
——高尔基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患难与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老师寄语
古代的一些文人怀揣着兼济天下的梦想在宦海中沉浮。他们很多都经历了贬谪之痛,沦落为浪迹江湖的迁客,但是他们不愿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依然心系国家与百姓。在其作品中,我们能触摸到他们的失落与苦痛,也能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洁与傲岸。他们拼弃了尘俗之累,在大自然中恢复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但更多的是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关爱国家与苍生,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品读这些作品,都能让我们找到天穹之光,丰盈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