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一种说法):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课程标准: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导言:中东战争是二战后,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这个地区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战火频繁,40年来共爆发5次较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加剧、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尖锐化的表现。
中东地区的纷争有何而来?巴勒斯坦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结果如何?
一、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犹太人在公元前102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犹太教),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公元前164年,犹太人又建立了马卡比王国,100年后,被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巴勒斯坦(伊斯兰教)。
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一战前后,兴起“犹太复国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地区。
1947年,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不顾阿拉伯人的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但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耶路撒冷(三教圣地)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圣城,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的“国际城市”,分为新城和旧城。以色列以战争形式占新城,夺旧城,于1980年宣布为永久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也宣布该城为首都。
你如何认识“犹太复国运动”?
1.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
2.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3.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1、中东——巴勒斯坦的地理概念
2、犹太人建国:1948年以色列,(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一八一号决议
3、阿拉伯人建国:1988年,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加沙地区
1、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巴勒斯坦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英支持下,按照联合国决议建国,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次日凌晨,埃及、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5国即向以色列宣战。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9个多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达2.07万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万巴勒斯坦人。战争遗留下“边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战争埋下的祸根。
起因:以色列国父班固伦在特拉維夫艺术馆宣布以色列成立,阿拉伯国家相继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过程:1948年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VS以色列
结果:以色列大胜
2、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或英法以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从英、法殖民主义 者手中收归国有。同年11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岛。31日,英法以“保卫运河通航自由和安全”为借口,向埃及发动进攻。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下,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存在着矛盾。英、法军队于12月22日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才全部撤离埃及。这场战争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
起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埃及总统纳赛尔)
过程:1956年英国、法国、以色列VS埃及
结果: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为何能取得胜利?试分析其原因
1.埃及人民的英勇抗争
2.英法国内反战呼声的高涨
3.美、苏、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的压力
4.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影响:
1.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残余
2.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
3.战争严重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
4.美苏两国开始“填补真空”,走上了中东角逐场的前台
3、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甘心失败,念念不忘寻机报复。埃及总 统纳塞尔在胜利面前有些大意,再加上受苏联的蒙蔽,对以色列未能保持警惕。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突然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 击。在以色列的空军的大规模的空袭中,埃及近300架作战飞机被毁于地面。埃及陆军在失 去空军的掩护下,遭以军重创。接着,叙利亚、约旦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下失利。6月7日和8日,联合国安理会两次通过决议,埃及、叙利亚、约旦在丧失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在6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侵占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地,迫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过程:1962年以色列VS 埃及、叙利亚、约旦
结果:以色列占领部分埃及、叙利亚领土
4、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为了洗雪战败的耻辱,收复失地,埃及等国在经过数年的准备后,于1973年10月主动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0月6日战争打响,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分别向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突袭,并先后突破以军防线,取得战果。初战失利的以色列迅速调整部署,稳定防线,并于10日起转入反攻。以军的反击首先在戈兰高地得手,12日,战线已推回到原停火线叙利亚一侧。然后,以军运用穿插战术,利用埃及军队结合部的空隙,派遣一支装甲分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迂回到埃军后侧,构建登陆场,架设浮桥,接应后援部队,在运河西岸开辟了战场,并直接威胁开罗。此举使埃及军队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权,战争形势发生逆转。
原因:收复失地
过程:1973年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结果:收回部分失地
5、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原因:消灭巴勒斯坦游击队,摧毁巴解组织总部
过程:1982年以色列VS黎巴嫩、叙利亚
五次中东战争的后果:
1.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3.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
认识:战争难以化解阿以间的分歧和积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有识之士不断涌现!
三、 战争影响
1、阻碍了中东地区的发展;
2、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3、对以色列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全部领土和他国部分领土,但无法获得中东合法地位;
4、对阿拉伯国家,无法收回失地。
四、中东和平进程
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干涉
进程:
1、埃以和谈:首开中东和平进程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埃、以和解进程:①1977年,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谋求和平谈判;②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后建交;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
1978年《戴维营协议》以归还埃及领土
萨达特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2、巴以和谈:为巴以和解作出杰出贡献的阿拉法特和拉宾:
①80年代巴解组织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②1993年巴以签署和平协议即《奥斯陆协议》,允许巴在加沙地区自治
③巴以接受2003年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
④拉宾遭刺杀和阿拉法特逝世:和平的艰难
1995年 拉宾被刺,利库德集团上台,态度强硬
拉宾:我是个军人,还曾是国防部长。相信我,几万名示威者的喊叫,远不如一个战死儿子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我是一个经历过浴血战斗的人,所以我要寻找和平的出路,这是一个转机,虽然它同时也是一个危机……”
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是:“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阿巴斯继任(VS奥尔默特)
P90课标要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⑥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不公平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满。
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1.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针锋相对;
2.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
3.“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难以贯彻执行;
4.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使和平进程面临挑战;
5.大国插手中东事务,希望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课件45张PPT。中东地区www.jkzyw.com中东地区(一种说法):
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第19课 中东战争课程标准: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www.jkzyw.com 中东战争是二战后,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这个地区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战火频繁,40年来共爆发5次较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加剧、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尖锐化的表现。
中东地区的纷争有何而来?巴勒斯坦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结果如何?www.jkzyw.com一、巴勒斯坦问题(巴以问题)的由来:
犹太人在公元前102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犹太教),后被新巴比伦王国所灭。公元前164年,犹太人又建立了马卡比王国,100年后,被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巴勒斯坦(伊斯兰教)。
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曾共同生活的地区。一战前后,兴起“犹太复国运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地区。
1947年,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不顾阿拉伯人的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但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圣城,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的“国际城市”,分为新城和旧城。以色列以战争形式占新城,夺旧城,于1980年宣布为永久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也宣布该城为首都。www.jkzyw.com思考:
1.你如何认识“犹太复国运动”?
2.你如何认识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但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三教圣地: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主权是以巴间一个互不退让的要题1.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
2.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3.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五次中东战争二、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国父班固伦在特拉維夫艺术馆宣布以色列成立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巴勒斯坦战争阿拉伯国家相继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 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 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英 支持下,按照联合国决议建国,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次日凌晨,埃及、约旦、黎 巴嫩和伊拉克5国即向以色列宣战。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9个多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达2.07万 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万巴勒斯 坦人。战争遗留下“边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战争埋下的祸根。第一次中东战争前后以色列领土的变化埃及总统纳赛尔结束英国对运河的控制英国首相艾登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 埃及总统纳赛尔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 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或英法以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从英、法殖民主义 者手中收归国有。同年11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岛。31日,英法 以“保卫运河通航自由和安全”为借口,向埃及发动进攻。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下,埃 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存在着矛盾。英、法军队于12月22日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才全部撤离埃及。这场战争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为何能取得胜利?试分析其原因1.埃及人民的英勇抗争
2.英法国内反战呼声的高涨
3.美、苏、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的压力
4.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影响:
1.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残余
2.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
3.战争严重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
4.美苏两国开始“填补真空”,走上了中东角逐场的前台www.jkzyw.com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甘心失败,念念不忘寻机报复。埃及总 统纳塞尔在胜利面前有些大意,再加上受苏联的蒙蔽,对以色列未能保持警惕。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突然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 击。在以色列的空军的大规模的空袭中,埃及近300架作战飞机被毁于地面。埃及陆军在失 去空军的掩护下,遭以军重创。接着,叙利亚、约旦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下失利。6月7日和8日,联合国安理会两次通过决议,埃及、叙利亚、约旦在丧失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 火”。在6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侵占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地,迫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被以军占领以色列军队迫近苏伊士运河www.jkzyw.com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为了洗雪战败的耻辱,收复失地,埃及等国在经过数年的准备后,于1973年10月主动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0月6日战争打响,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分别向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突袭,并先后突破以军防线,取得战果。初战失利的以色列迅速调整部署,稳定防线,并于10日起转入反攻。以军的反击首先在戈兰高地得手,12日,战线已推回到原停火线叙利亚一侧。然后,以军运用穿插战术,利用埃及军队结合部的空隙,派遣一支装甲分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迂回到埃军后侧,构建登陆场,架设浮桥,接应后援部队,在运河西岸开辟了战场,并直接威胁开罗。此举使埃及军队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权,战争形势发生逆转。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的以军坦克和步兵 第五次中东战争: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www.jkzyw.com第五次中东战争: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8月沙龙任以色列国防部长 以色列空军美制F-16战斗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中遭以军袭击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中尸横遍地的惨状五次中东战争的后果:
1.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3.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
认识:
战争难以化解阿以间的分歧和积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有识之士不断涌现!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是:“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巴解组织领导人 1974年11月11日:“让全世界都知道,都听到,我们坚强的人民将用他们的鲜血、灵魂、财产和他们拥有的每一样东西来保卫这片圣地,因为这是圣地,是坚强的人民的土地……今天的问题,并不是阿拉法特的命运如何,而是巴勒斯坦人民赖以生存的这片国土的命运如何,是巴勒斯坦独立、尊严和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的命运如何……巴勒斯坦要么是凝聚阿拉伯世界的水泥,要么是让阿拉伯世界分裂的炸药。” 1994年12月10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 2003年以色列军队围攻拉姆安拉后:“任何人只要为正义事业而斗争就不可能被称作是恐怖分子……除非停止军事升级和经济以及财政围困,否则和平就不可能取得……我是一名巴勒斯坦士兵……我不仅要用枪保护自己,还要保护每个巴勒斯坦儿童、妇女与男人,保证巴勒斯坦人能生存。” 2004年10月28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由医护人员簇拥着在拉姆安拉官邸露面。当天,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拉迪纳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阿拉法特已接受了医疗小组的建议,准备前往法国巴黎接受治疗。 11月11日夜,大批巴勒斯坦人在东耶路撒冷游行,悼念当天在巴黎病逝的阿拉法特。www.jkzyw.com 2004年11月11日22时45分,,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遗体由法国航空公司一架A-319型飞机运抵埃及首都开罗机场。1.首开中东和平进程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埃、以和解进程:
①1977年,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谋求和平谈判
②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后建交
③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④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2.为巴以和解作出杰出贡献的阿拉法特和拉宾:
①80年代巴解组织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②1993年巴以签署和平协议即《奥斯陆协议》
③巴以接受2003年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④拉宾遭刺杀和阿拉法特逝世:和平的艰难一、巴勒斯坦问题(巴以问题)的由来:
二、五次中东战争:
三、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 沙龙与埃及总统萨达特握手
1981年:萨达特遭暗杀 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过程沙龙与阿拉法特会面1993年拉宾与阿拉法特握手
1995年:子弹射向和平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是这样的: 以宽大仁慈的真主的名义 你不要认为那些为了真主而被杀害的人是死 了,因为他们与真主同在。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 他为和平而生 为原则而死于 (穆斯林阴历)一四O一年十二月八日, 公元一九八一年十月六日, 他的胜利第八周年之际。 “他的胜利“指什么事件?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P90课标要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东问题的复杂性:……+⑥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不公平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满
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1.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针锋相对;
2.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
3.“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难以贯彻执行;
4.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使和平进程面临挑战
5.大国插手中东事务,希望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哈玛斯声明外国人撤出以色列保命以巴流血冲突再起—十一人丧生 两万多名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举行大规模示威集会,抗议总理沙龙领导的联合政府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国际漫画——中东和平“路线图” 计划的障碍手中拿着的地图是“中东和平路线图”,挡在路上的房子门前树立的标示为:以色列定居点.原载美国《费城每日新闻》下列事件中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的是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中东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
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是在第几次战争中
A一 B 二 C 三 D 四
为打破中东战争僵局,2003年,联合国、欧盟、美国、俄罗斯宣布一份分阶段实现中东和平的计划是
A 《戴维营协议》 B “和平计划”
B “以暴抗暴” C “中东和平路线图”
埃及和以色列握手言和,开始通向和平而努力的标志是
A 《戴维营协议》的签署
B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C 《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D “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埃及哪位总统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中东问题
A 萨达特 B 萨达姆 C 拉宾 D 阿拉法特
美国曾经是引发了越南战争、朝鲜战争,但也曾为中东和平做也过努力,由此可见 美国制定海外战略的实质是
A 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B 维护美国在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C 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 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P89:《解析与探究》2、美国和苏联等国出于争霸的需要,都想控制中东;3、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由于历史的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1、中东地处边缘要害地带,关系复杂,涉及国家多;4、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及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做法,造成双方冲突不断升级。补充人教版的知识和材料:
材料一:(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贝尔福宣言”(1917年)
材料二:联合国大会决议制定的分治方案:请回答:①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实际上是英国实行的什么政策?一战后列强又在此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与前者有何不同?其实质是什么?②之后关于中东地区又有何决定?该决定有何影响?材料二与这一决定有何关系?③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支持犹太人立国的原因是什么?参考提示:
①“分而治之”政策;“委任统治”政策;更为隐蔽;殖民统治。
②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很快导致了巴勒斯坦战争
③A英国殖民势力衰退 B美国为了排挤英国,同时进一步控制
在此陆续发现的丰富的石油资源 C苏联要打破英国在此的委
任统治,促使英军撤退。课件67张PPT。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民族英雄、以色列之王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是:“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战争机器。”——数次中东战争后,媒体给予沙龙这样的绰号 巴以问题的历史渊源巴以问题的复杂化巴以冲突的幕后导演巴以问题巴以问题的展望小组总结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位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公元前13世纪起,这块土地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罗马人占领和统治。19世纪末世界各地出现犹太复国运动。1947年,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耶路撒冷同为巴勒斯坦及以色列的圣地1991年,中东地区开始了漫长的和谈之旅。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教胜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长达19个月的流血冲突。 从1948年5月14日到1982年,总共发生了五次中东战争。www.jkzyw.com经济贫困加重了巴以对峙。资源不平等使中东没有能持久和平。水资源是一个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至少是22个阿拉伯国家的问题,还有就是这22个阿拉伯国家和他们的邻居的问题,背后更多的是大国的问题。这场特殊的战争没有一个赢家。若真要说出个所以然来,美国将是最大的赢家,而输的是广大的巴以人民。国际社会如何对待这件事中国如何对待这件事巴勒斯坦目前的状况,美国有很大的责任。巴以冲突的幕后导演便是美国。美国每年送给以色列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军事援助。中东已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美国在中东的取胜筹码处在自我矛盾的对外政策之中这位幕后导演的“佳作”的结局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人们深受战争的痛苦,而他则凭着这部“佳作”赢取了他所希望的名誉与物质资源。总结巴以存在的问题如下:沙龙本人不是一个和平人士;
阿拉法特年事已高,没有能力解决复杂的巴以问题。
中东局势的恶化特别是巴以冲突的激化,首要原因是沙龙政府对中东和谈的强硬政策和对巴方的高压政策。
在巴以冲突进程中,巴内部的主战呼声日渐高涨。
巴以冲突应当有民族和国家意义上的严格界定。美国为了保持和扩大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以及美国国内犹太人院外集团对美国政策的强大影响力,历任美国政府都无例外地偏袒以色列。
不可否认,以色列公民在自己国家的界限内应享有和平、安全和生存权,但必须以结束以色列对他国土地的占领和他国人民的镇压为前提。
中东问题应如何解决:联合国的和平决议双方必须积极有效地执行。
双方达成的协议要诚恳地落实。
土地换和平
暴力活动是不符合实际地,这不能解决问题。
大家都应该安全、和平的存在,和平共处。
以军坦克和装甲车6月10日清晨开进拉姆安拉地区,并包围了阿拉法特的官邸。6月13日以色列军队开始从被围困近3天的阿拉法特官邸撤离。三天来,以军并没有与官邸内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生交火。 5月31日至6月5日,以军占领了纳布卢斯,期间双方只发生几起小规模冲突,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 。6月5日,以色列境内发生多起自杀性爆炸事件,6月6日,做为报复,以色列军队包围了阿拉法特官邸,但为时只有六小时。这次冲突也许是一个走向和平的机遇战争往往并不单纯,也许只有世界为大同时,才有真正的、长远的和平!“落后就要挨打”巴以问题说穿了就是利益问题。最后受害的还是无辜的人民www.jkzyw.com 现今的社会,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一种淘汰制的比赛,是弱肉强食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才有“落后就要挨打”“适者生存”等被人们所信奉的名言。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不受战争的威胁。
在借鉴这场冲突的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巴以战场上飞来渴望已久的和平鸽!巴以开打人口大战?人口出生率居世界第一在抵抗以色列占领的长期斗争中,巴勒斯坦人逐渐意识到,除了武装斗争之外,他们手中还掌握着另一件武器:人口。如果能够拥有人口上的优势,对于巴勒斯坦走出困境、实现建国目标无疑是有帮助的。
www.jkzyw.com以色列:生孩子和移民都是“政治任务” 马赫勒斯是耶路撒冷的一位犹太教大拉比,当记者第一次听说他45岁就已养育了15个孩子时,简直惊诧至极。在以色列,像马赫勒斯这样有十多个孩子的犹太家庭还有很多。对许多虔诚的犹太教信徒来说,生孩子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基本資料 以巴衝突下的武器較量www.jkzyw.com 以色列 (The State of Israel) 位置:地中海的東海岸
首都: 特拉維夫(耶路撒冷)
立國日期:1948年5月14日
民族:猶太人為主巴勒斯坦 (The State of Palestine) 位置: 位於亞洲西部
首都: 沒有 (耶路撒冷)
立國日期:1988年11月15日
民族:阿拉伯人為主
以巴衝突的成因 政治方面 以色列認為耶路撒 冷是其「不可分割的永久首都」。
巴勒斯坦則堅持東耶路撒冷(舊城區)是屬於他們的。當年主耶穌進京之路。耶路撒冷主權是以巴其中一個互不退讓的要題。 耶路撒冷主權問題 歷史、文化、宗教方面 1. 歷史、文化差別極大忌諱、節日、習俗不同2. 猶太復國主義和回教基本教義把異教徒趕盡殺絕哈瑪斯聲明外國
人撤以色列保命。以巴流血衝突再起
十一人喪生兩萬多名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舉行大規模示威集會,抗議總理沙龍領導的聯合政府接受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 www.jkzyw.com外國勢力介入 ? 美國每年給予以色列的30億援助,18億為軍方援助。
? 中東各國對恐怖份子提供武器及經濟援助。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要求打擊巴人恐怖組織。美國總統布殊稱,推翻薩達姆政權, 可消除伊拉克中針對以色列恐怖份子 的支持力量,有助巴勒斯坦人建國。 以巴衝突的發展五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1949)
以色列國父班固倫在特拉維夫藝術館宣佈以色列成立。約旦國王阿不都拉(中)進入耶路撒冷舊城。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57)
埃及總統納瑟結束英國對吆拥目刂啤U?诮德涞挠??勘?? 英國報刊上的漫畫,諷刺首 相艾登是披著狼皮的羊。被稱為「稻草人」的英國首相艾登向群眾揮手致意正向法奧港挺進的法軍,但戰爭就要結束。他們沒有取勝的機會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以色列空軍襲擊埃及空軍,這是三架正在燃燒的米格戰機以色列國防部長戴揚穿過獅門,進入耶路撒冷舊城以軍裝甲部隊向戈蘭高地挺進 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
埃及士兵以高壓水龍頭沖開以色列在吆訉Π兜母邏巍赴俜蜷L」式戰車向戈蘭高地發動攻擊 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視察埃以邊界正在吆忧耙暡斓陌<翱偨y沙達特總統,沙達特的本意是透過戰爭為和平解決中東問題條件 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以色列裝甲部隊向黎巴嫩挺進正向巴解遊擊隊陣地開炮的175mm自走榴彈砲 中東和平進程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在美國白宮簽署歷史性的「奧斯陸」和議,同意巴勒斯坦人局部自治。 以軍搜捕哈瑪斯成員 衝突再起
~ 2001年1月24日以色列部隊開進加薩市中心,造成十二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及五十人受傷,據說傷勢都很嚴重。
中東和平路線圖
2003年5月1日,美國公佈由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聯合國共同制定的「中東和平路線圖」,以建立巴勒斯坦國及解決以巴雙方的問題為最終目的。以軍撤出加薩走廊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努力推進中東和平計畫,企圖突破僵局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武器較量 V.S.以色列的空軍 (1) 空軍人數:?
現役人員27000人??????? ?????????
18000人應征入伍??????? ?????????
40000名是預備服役
(2)現役戰機: F-16(1983 購進 75架,至今 6 架
銷毀), F-15, F16D, F-16c, 幻獅,天
鷹等戰機?戰機介紹 ( F15) F-15
全長:19.3m
全高:5.63m
全寬:13.05m
機身重量:19621kg
最大速度:2.5馬赫(高度 12200m)
持航距離(航程):5500km 戰機介紹 (F16)美國空軍用作空戰機
型的輕型戰機,當初用
以輔助F-15, 亦成為
繼F-4及F-104後,出口
最多的戰機。
F-16
???????????????????????????????以色列的陸軍總兵力:17.5萬人(現役)
陸? ?軍:13.4萬人
坦克和裝甲車約14488輛
(其中坦克4300輛,裝甲車約 10188?輛)
各種火炮約10650門,地對地導彈20枚以上,反坦克
導彈1005枚以上,防空導彈945枚以上。 陸軍特種部隊---傘兵組織
? 以色列國防軍中有5個傘兵旅
? 其中有兩個旅處於或非常接近
於充分戰備狀態
? 另一個是大約半戰備的狀態
? 剩下兩個則處於基本備戰狀
態。
巴勒斯坦的軍力1. 簡介
1964年 8月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
巴勒斯坦解放軍
1988年12月
成立「巴勒斯坦民族人
民軍」 ?
? 巴勒斯坦解放軍巴勒斯坦軍隊對中東和平進程的影響1964年5月
開始反對以色列入侵的武裝 鬥爭。
1988年11月15日
巴解組織全國委員會宣佈建立以耶路撒冷爲首都的巴勒斯坦國。
巴勒斯坦激進分子進行襲擊 以軍坦克開入巴人控制區? 以色列陸兵武備介紹---步槍陸軍主要武器之一
以色列的步槍比較先進,多由外國進口
步槍型號舉例:
? 以色列7.62mm狙擊步槍
? 以色列烏齊9mm手槍
? 98步槍等。
2.其他步槍:AUN步槍EM2步槍? 巴軍以陸上游擊隊以為主, 武器則以步 槍、炸彈為主
特點:
大部份的步槍要一下一下發射, 比較落
後, 對以軍的傷害及威脅不大。巴勒斯坦武備介紹---步槍42步槍98步槍步
槍
型
號以色列陸兵武備介紹---重型武器「梅卡瓦」坦克
以軍的主戰坦克
以色列國防部共出資1600
萬美元用以升級「梅卡瓦」
坦克火控系統的硬件和軟件
部件 。www.jkzyw.com其他陸軍重型武器DANA自行榴彈炮M109A2榴彈炮巴勒斯坦武備介紹---重型武器 坦克 是巴軍最厲害之武器之一
巴軍擁有不少坦克
豹二式豹一式坦克型號總結V.S.以軍的軍備比巴軍的
~優勝得多~WIN分析: 為何出現「以勝巴敗」的局面由於大量土地被以色列侵佔,數以萬計的巴勒斯坦難民被逼逃離家園,離開自己的祖國。前路茫茫,究竟巴勒斯坦的人民,在何時才能得到安穩的生活呢?...... (報告第四節結語)那麼, 為何巴勒斯坦人屢次敗
在以色列人手上, 造成國破
家亡的局面呢? 我們可以從……
?
?
兩方面去分析這個問題。
軍事實力國際大國的左右 以巴雙方發生軍事衝突時…
? 以方以 先進武器向巴方發出
攻擊
? 有效而快捷地摧毀敵方的設施
(一) 雙方軍事實力懸殊 以方兵力是巴方的 5 倍
以方海陸空軍隊齊備, 有助於施行
不同的戰略:
以方能更容易取得勝利
巴方兵力不足
減少了巴方取勝機會。
(二) 國際大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以色列不斷得到美國的幫助
例如: 向以色列提供先進的武器
以方軍隊靠這些武器在與巴人的鬥爭中…
~~~取勝~~~美國以色列 巴勒斯坦只有一些勢力不強的阿拉伯國家
支持, 後援及不上以方, 這是致令「以勝巴負」的又一原因。
阿拉伯國家巴勒斯坦(國勢不強)(後援不強)支援 (但不多)以勝巴負展望及結語巴国昨夜又挨轰,巴人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仇?恰似……二、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其总部在哪儿? 1、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成员国,其中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国各有多少个?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哪些?3、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189个5个10个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哪些?联合国 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联合国的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联合国宪章》请回答:(1)成立联合国的决定最早是由何时哪次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正式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说明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从材料看,联合国将采取什么方式维护其宗旨?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
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消除国际争端,促成国际合作,解决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增强对全人类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尊重。有效的集体办法,和平方法,依据正义及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