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诵读吟咏,感受词恢弘开阔的意境;
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以诗为
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
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谪居时所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诵读感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诵读感悟:
风流人物:
疑难字词:
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樯 橹 华 发 一尊还酹江月
li o
fā
guān
qiáng lǔ
huá fà
lèi
重难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
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
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2)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3)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
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
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
周瑜。
(4)雪:比喻浪花。
(5)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9)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
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10)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
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11)“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
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12)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
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通“樽”,酒杯。
(13)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重难注释:
研读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若把
词中的“大江”、“千古”换成其他词好不
好?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
“大江”:给人气势磅礴之感,把空间拓展了。
“千古”:让人想到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时间概念扩展。
开篇将读者视野引入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中,奠定词的感情基调,为人物活动展开波澜祖昂阔的背景。
研读课文:
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和作用?
上阕主要写: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
景物特点: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突出赤壁美景雄奇;
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
研读课文: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周瑜?
小乔初嫁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从容娴雅
谈笑间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足智多谋
风流人物
(6)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
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
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7)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8)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重难注释:
研读课文:
描写周瑜时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情
节?
借小乔初嫁的事实,表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非常年轻、才华横溢;
以美女衬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
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之嫂,所以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有姻亲之情,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研读课文:
无数英雄,作者为何之怀念周瑜一人?
春风得意
风流倜傥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
仕途坎坷
壮志未酬
命途多舛
年老无为
对比
研读课文: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词抒发
了什么感情?
笑 笑多情 多愁善感
早生华发 愁 惆怅失意(被排
挤、仕途不平、壮志难酬)
研读课文: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词?
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心情有些消沉,愤懑之情无法排解,只好寄情于山水了。
主旨归纳: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文学地位:
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拓展学习:
列举一些有关江月的词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拓展练习:
1、当代社会谁堪称英雄?谁堪称风流人物?
2、诵读、背诵本词。
3、了解词人苏轼其他作品,感悟其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