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开国大典
六年级 上册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终于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政 委 一盏灯 栅栏 汇入 爆炸
旗帜 阅读 制服 坦克 距离 隆重
zhèng wěi
zhǎn
lán
huì
bào
zhì
yuè
zhì
tǎn
jù
lóng
我会读
盏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栏
汇
爆
泽
渠
隆
我会写
爆发 爆炸
暴力 瀑布
宣告 宣传
适宜 老少皆宜
兴隆 隆重
窟窿 降落
射箭 发射
躲避 感谢
更
ɡēng
gèng
更换
更加
自从更(ɡēng)换了设备,工厂的工作效率更(ɡèng)高了。
多音字
盏(灯盏)
盖(瓶盖)
阅(阅读)
问(询问)
形近字
汇集——聚集
诞生——出生
宣告——宣布
漂浮——飘扬
近义词
庄严——轻浮
肃静——喧闹
热烈——冷淡
完毕——开始
反义词
默读1—3自然段,了解开国大典的总体情况。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句画下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地点:
1949年10月1日
首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宾。
总数达三十万人
时间:
参与人:
参与人数:
典礼场面恢弘
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分别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开国大典前
大典进行中
大典结束后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
分别写了:
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1)群众入场
(2)典礼仪式
(3)阅兵式
(4)举行游行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从会场的位置和布置你感受到了什么?
会场气氛庄严而隆重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
这句话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概括了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海、旗如潮的热烈气氛。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运用了比喻,在人们看来,战车上的士兵就如同钢铁巨人一般,表现了人们自豪的心情。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是动作和语言描写。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们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也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把几个主要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
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
升旗以后,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还有人民空军。
阅兵式之后,开始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开国大典
会场情况:“丁”字形广场
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毛主席出现
宣告成立
宣读公告
大典盛况
板书设计
本文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主题
点面结合描写场面
场面描写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整个场面的状况,要把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写。课文记叙的是开国大典的盛况,大量运用场面描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开国大典,写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和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通过人们激动的欢庆场面的烘托,我们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壮观和热闹。
知识拓展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 ),满怀(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 ),聆听( ( ),观看( ),会后举行了( )。
天安门广场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毛主席宣读公告
阅兵式
盛大的群众庆祝游行
随堂练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读课文,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 )乐队奏国歌。
( )升国旗,鸣礼炮。
(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4
5
3
1
2
6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