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跟踪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春》跟踪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7 22: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春
▲字词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笼罩(lǒng) 蓑衣(suō) 欣然(xīng)
B.黄晕(yùn) 喉咙(hóu) 宛转(wǎn)
C.健状(zhuàng) 胳膊(bo) 短笛(dí)
D.窠巢(kē) 抚摸(hǔ) 抖擞(sǒ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嗡 朗润 润酿 卖弄 筋骨
B.应和 嘹亮 烘托 静漠 风筝
C.似地 落地 呼朋引伴 重音
D.稀疏 薄烟 繁花嫩叶 赶趟儿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①混乱( ) 混球( ) 涨潮( )
涨红( ) 散架( ) 分散( )
②赶趟( ) 趟河( ) 笼罩( )
笼子( ) 眩晕( ) 日晕( )
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项是( )(2分)
A.为了应和今天的天气,我特意带了一把伞。
B.互联网酝酿着革命,细分领域走向融合。
C.为烘托节日气氛,众多商场举办猜灯谜活动。
D.小姨爱美,每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文学常识训练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春》的作者是 ,诗人、学者,字 ,江苏东海人。主要作品有散文《 》、《 》等。
▲修辞训练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7 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 )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3)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清淡。( )( )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病句训练(搭配不当)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班主任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B.他刚毕业,每个月的收人还不够养活自己一个人的生活。
C.每一个志愿军战士身上都是什么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标点训练(冒号)
8.请修改下面句中错误标点符号。(5分)
①小A考年级第一名,小B考年级第二名,我们班还有10个年级20名以内的,总之我们班成绩很不错。
②外交部发言人是想告诉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要明白一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③“你走吧!”他昂着头说:“别再啰嗦了。”
④学习要有三保证:即一要保证听课质量;二要保证作业质量;三要保证复习效果。
⑤突然传来了一声:“这个我知道”的回答。
▲古诗文阅读
9.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 分)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①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②独听蛙。
[注释]①绿阴:绿树浓阴。②池塘:原作“池边”。
(1)“绿阴冉冉遍天涯”中“冉冉”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2)诗歌一、二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 (2 分)
(3)《春》一文表达了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综合性学习
10.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0分)
(1)[赏春]古人描写春景,可以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给读者以全面的感受。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从视觉角度写的。下面诗句中加点词是从哪个感官角度写春的? (2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 )
(2)[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3)[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
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报写一则环保公益广 告。(2分)
(4)[赞春]在“春联赞春”这环节,小美拟写了上联,请你帮她对出下联。(2分)市
上联:黄鹂歌声婉转
下联:
▲体验中考
11.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写出描写春天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2分)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6分)
细雨春燕飞
文/傅菲
①“爸爸,这是什么鸟呀?”在去池塘的路上,女儿问我。我说是燕子呀。“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我随口吟咏唐代韦庄的诗《燕来》。“哦,这是燕子,我才第一次见识呢。”女儿似乎在喃喃自语。她读小学四年级了,很少回她祖母家,自是难以见识燕子的。近日得以利用假期,我们一家人去郑坊老家,看看春色。
②燕子在水沟边的荒地嬉戏,一共有4只。女儿撑一把绿伞,细雨蒙在伞布上,耸起毛茸茸的雨珠。我说:“爸爸小的时候,燕子很多,谷雨时节,稻田已插上了绿油油的秧苗,燕子在我们老屋的房梁上筑巢,孵化小燕子。”
③那时,枫林村还没有小洋房,都是老旧的土屋,哪家的房梁上没有燕巢呢。清明前后,饶北河两岸的洋槐已然一片盎然,新绿的枝叶把整片河滩都遮蔽得满是青翠,稻田翻耕过后,水泱決一片。桑树下的矮墙上,蔷薇翻过垣头,冒出淡黄淡红的花骨朵儿。燕子来了,四只六只,在某个微雨清凉的早晨,唧唧唧,唧唧唧,斜斜地飞进青石做的门框,在房梁的旧巢中,探头探脑,钻进钻出。
④老屋是祖父年轻时修建的,有四个大开间、一个大厅堂。我们一家人坐在厅堂吃饭,燕子在巢里喂食。母燕飞进门,小燕们就趴在巢边,张开鹅黄色的小嘴,叽叽喳喳。母亲说,等柳枝芽齐了,泥鳅孵完卵,小燕子的羽毛全黑了,它们会回它们的老家——老家再远,它们也能飞过千山万壑,觅得自己的旧窝。
⑤那时我还是在女儿这个年龄,除了上学,就是在水沟里捉泥鳅。门口有一条水渠,直通饶北河,暴雨过后,水渠上游被堵死,把饭箕埋在水里,水“孱弱”下去,泥鳅边游边退,退进了饭箕里。每次总能捉三两斤。阳春,我们就到稻田的入水口,垒一个小坝,把水放干,把一条条身圆肚滚的泥鳅扒进鱼篓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泥鳅煮面条已经是非常丰盛的美食。年少时,不懂母亲的苦楚,我常常抱怨她在春荒时做的每一顿晚餐,不是白莱焖饭就是芋头焖饭。母亲刚刚四十出头,身子已微微佝偻,窄脸门,嘴唇干而焦,手指长而刚硬,像枣树的根,因肺热每到深夜有长长的咳嗽。
⑥事实上,我在乡间生活的时光,是较为短暂的。16岁后,就一直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平时也只是在春节前后回乡间走走。近几年,枫林村的老屋都消失了,沿老街修建的,都是四层五层的小洋楼。我的老屋也被几个哥哥拆了,建了三栋新房,前院的三棵大樟树被砍了,卖给了木雕厂。后院的一棵桃树、两裸枣树被砍了当柴烧。饶北河右岸的农田大多荒废了,到了春天,油绿的杂草一片连着一片。新修的楼房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去年,一个早年外出打工加今家业有成的人回到枫林,看见大片撂荒的田,说,田是我们的命,不能亏待自己的命。他把田全部以流转的方式承包,裁满西瓜。沙地产的西瓜,特别甜,枫林西瓜的名声一度响亮于江浙。
⑦父母年迈,我想以后只要有时间,就会携妻儿,回枫林小住。对父母而言,这是一种温暖和慰籍。只是我年轻时不懂这些。这次假期,我答应陪女儿去枫林钓鱼。母亲见了我,忙活好菜好饭。我说,还是我来烧饭吧。号亲老了,走路是一步一步地移,蹲下身子在埠头洗菜,要好长时间手才能够着水面。连续几日,都下着谜蒙细雨。母亲说,多年没看见燕子了,今年燕子来,可是一件喜事。
⑧据说,燕于是恋旧巢的鸟,喜爱土屋,一代一代地繁衍,居住。看着在细雨中斜飞的燕子,我不自觉地咏起宋代陈与义的《对酒》一诗:“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本文选自《初中生》阅读版2022年12期,有改动)
12.读散文,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文章以“细雨春燕飞”为题,有何妙处? (4分)
13.读散文,要品味文章的语言。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
(1)女儿撑一把绿伞,细雨蒙在伞布上,耸起毛茸茸的雨珠。(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加点词语)
(2)燕子来了,四只六只,在某个微雨清凉的早晨,唧唧唧,唧唧唧,斜斜地飞进青石做的门框。在房粱的旧巢中,探头探脑,钻进钻出。(从描写的角度品析)
14.读散文,要关注所写的内容,本文⑤⑥两个自然段所写内容没有提及燕子,是否偏题?为什么?(4分)
15.读散文,要理解作者的情感。文章最后一段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A项,欣然“xīn";C项,“状”应为“壮”;D项,抚摸"fǔ”。
2. D[解析]A项,应为“酝酿”;B项,应为“静默”;C项,应为“似的”。
3.①hùn hún zhǎng zhàng sǎn sàn
②tàng tǎng lǒng lóng yūn yùn
4. A[解析]“应和"的意思是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应用对象不当。
5.朱自清 佩弦 荷塘月色 背影
6. (1)比喻;拟人;设问 (2)比喻 (3)排比;比喻 (4)比喻
7. D[解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眼睛”改成“目光" ;B项,动宾搭配不当,去掉“的生活";C项,主宾搭配不当,“都是什么”改成“表现出来的”。
8.①总结性句子前,“总之”前用冒号;②冒号不能套用,第一个冒号改成逗号;③冒号不能提示左右两边的引语,将冒号改成逗号;④冒号与“即”不能连用,把“即”去掉;⑤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
9. (1)慢慢地,或柔软下垂(2)落花、绿阴;万木葱茏,充满生机。(3)孤单,寂寞,感慨美好春光的流逝。
[解析]“无人问落花”表达惜春之意,“独听蛙”有孤单、寂寞之味。
10. (1)①听觉角度 ②嗅觉角度
(2)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让人眼花缭乱。
(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解析]写广告语可用修辞,可写对称性句子,要尽量简洁,要合乎主题。
(4)示例:绿柳舞姿婀娜(宽对即可)
11.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2.“细雨春燕飞”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细雨春燕飞”描摹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富有诗情画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3. (1)加点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在伞布上的雨细密轻盈的特点,突出江南春雨的意境。
(2)运用动作描写,细致地描写了燕子飞来归巢的动作,表现出故乡春天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14.没有偏题。本文的主题是借写燕子来抒发对故乡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⑤⑥两个自然段主要写“我”回忆儿时在乡间的生活,符合文章的主题。
15.文章最后一段蕴含着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对岁月易逝的伤感,对故乡及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结尾总结全文。“看着在细雨中斜飞的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引用“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易逝的伤感,对故乡及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