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中考语文:创新题型——考前能力提升练习(四)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仙居期中)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一个人不学习就没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立志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这正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说的,青年人要志存高远,发奋读书。
B.暑假小辉跟随家人来到大海边,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来形容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再合适不过了。
C.到了秋天,秋雨连绵,道路上枯叶满地,一片萧瑟。让人不禁想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进入初中,开启新的学习之旅,父亲希望小琪能够爱上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于是选择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写成对联粘贴在女儿的书房门口。
【答案】C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运用能力。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而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云霄。展现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机,还有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与“一片萧瑟”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理解诗句,把握诗句的含义和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辨析。
二、语言表达
2.(2021九上·义乌期中)语言表达。
【材料】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通过抖音短视频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种奇闻趣事。
【新闻】近日,央视新闻曝光在抖音的应用中,频繁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视频。比如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的视频,有小学生在抖音里浓妆艳抹、口吐脏话,甚至有中学生在抖音里玩危险游戏,寻求刺激。抖音中存在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在抖音里看遍了世界,体验到了极大新鲜感和刺激感的孩子,不再那么容易满足于看书的快乐。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以班主任的口吻对班中喜欢玩抖音的同学进行“防沉迷抖音”教育。字数在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同学们,最近网络上流行一款叫抖音”的软件。它拍摄时间短,可以将你和朋友们的生活互相分享,有时还能让你开阔眼界。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抖音走到今天其实更多的是它负面的东西,比如短视频里有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等不雅视频。如果我们缺乏免疫力,很多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视频可能趁虚而入误导你去做一些错误的事,甚至让你走上歧途。同学们,青春不会重来,大家可一定要认识到抖音的危害,不要沉迷于其中啊!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对班中喜欢玩抖音的学生进行“防沉迷抖音”劝诫,注意说话的语言措辞。具体操作: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筛选并提取玩抖音负面的东西,比如短视频里有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等不雅视频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要大方得体,要循循善诱,表达清楚明白。不能偏离“不要沉迷于‘抖音"这一劝说主题。
故答案为:
示例:同学们,最近网络上流行一款叫抖音”的软件。它拍摄时间短,可以将你和朋友们的生活互相分享,有时还能让你开阔眼界。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抖音走到今天其实更多的是它负面的东西,比如短视频里有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等不雅视频。如果我们缺乏免疫力,很多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视频可能趁虚而入误导你去做一些错误的事,甚至让你走上歧途。同学们,青春不会重来,大家可一定要认识到抖音的危害,不要沉迷于其中啊!
【点评】考查劝说类的语言表达。“评论类”微写作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评论类微写作一般先引用材料或叙述现象,接着明确论点,然后分析材料,综合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有时候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宋·司马光)一诗横线处,最恰当的是哪句?为什么?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我认为( )最合适。我的理由是:
【答案】[示例]根据最后一句“满庭鸟迹印苍苔”,可推出上一句应表达人迹罕至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A、B和C之间。联系题目《夏日西斋书事》中的“斋"为书房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B和C之间。最后根据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第四句最后一个字“苔”为平声,那么第三句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所以答案为B。
【知识点】创新题型;把握诗歌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先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再 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
故答案为:[示例]根据最后一句“满庭鸟迹印苍苔”,可推出上一句应表达人迹罕至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A、B和C之间。联系题目《夏日西斋书事》中的“斋"为书房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B和C之间。最后根据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第四句最后一个字“苔”为平声,那么第三句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所以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三、名著导读
(2021九上·义乌期中)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水浒》之“兄弟”。
[质疑] 好汉们总以“兄弟”相称,其背后是否都是“各无异心,患难相扶”的情深义重?
[辨析] 李逵与宋江 石秀与杨雄 朱仝与雷横
[观点]
[论证]
[结论] 水浒“兄弟”之义,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4.根据[辨析]环节所选的三对“兄弟”,最有可能得出的观点是( )。
A.有一种伤痛叫兄弟 B.有一种利益叫兄弟 C.有一种温暖叫兄弟
5.根据探究过程的逻辑,推断【论证】的落点应是( )
A.兄弟之“义”的比较
B.兄弟之“义”的内涵
C.兄弟之“义”的表现
6.你是否赞同[结论],结合《水浒传》相关内容说说理由。
【答案】4.A
5.B
6.示例一:不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不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摒弃。示例二: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所谓的“江湖义气”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知识点】创新题型;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综合评价;《水浒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相关材料进行论点判断或提取的能力。做这种题要明确题干要求,根据所给材料进行推断。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探究过程的逻辑,对论证的落脚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种题要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相关内容进行个性化探究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熟读文本,然后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用言简意赅的文字作答即可。
4.李逵对宋江可谓忠心耿耿,李逵为救宋江劫法场可以说拼尽全力不顾生死。但宋江不同,李逵贪酒好赌,宋江屡次送银两给他,目的是收买李逵,让他死心塌地跟随自己;后宋江喝了朝廷的慢性毒药后,怕李逵日后造反,坏了忠义之名,给李逵也喝了毒药,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
石秀与杨雄的结交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在处理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出轨事件时,石秀并不十分明朗。他这不是做好事不留名,而是有自己的私心一他想借此机会上梁山。而杨雄一个衙门当差的,变成了梁山土匪。这个过程中,石秀是催化剂,“功不可没”。
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后雷横上了梁山,吴用、雷横、李逵到沧州请朱仝上山共同造反。但朱仝此时并不想上山,雷横、吴用见说不过朱仝,暗中却派李逵麻翻小衙内,一刀给砍了。朱仝连良民都做不成了,只好上山。
分析上述三对朋友,《水浒传》中的“兄弟”之义并非简单的义气,而是夹杂互相私利,是一种“利益”关系。
故答案为:B。
5.本题考查探究材料的能力。根据对以上三对人物的分析可知,兄弟之“义”并不全是表面上的义气,背后可能各怀鬼胎,因此需要论证兄弟之“义”的内涵。
故答案为:B。
6.通过对三对兄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分析可知,水浒“兄弟”之义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因此可以写不赞同。如果赞同其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现实意义,则应说明意识到水浒“兄弟”之义的不足,引发我们的思考。
故答案为:示例一:不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不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摒弃。示例二: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所谓的“江湖义气”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综合题
7.(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面是“以文会友”大比拼的部分赛题,一起来试试吧!
(1)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例如“恳求”比“请求”词义重。
B.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高足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舍弟、寒舍、见教等。
C.“奥秘”“秋天”“愿意”都是名词,“鉴赏”“出现”“赞美”都是动词。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句中“自然”一词的语境义是“表示理所当然”。
(2)小稠发现我们用到的许多成语来自于古代诗文,联系我们熟悉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古诗文内涵,仿照例句,完成填空。
文言词汇 释义 成语 古诗文名句 出处
尽 完 取之不尽 ①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差 ② 差强人意 撒盐空中差可拟 《咏雪》
好 喜爱 ③ ④ , 。 《论语·雍也》
傍 靠近 依山傍水 ⑤ ,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犹 ⑥ 记忆犹新 ⑦ , 。表现诗人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 《潼关》谭嗣同
(3)学以致用。参与比拼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以《论语》为参考,小组讨论成立以下组名,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并写出所化用的句子。(连续两句)
A .忠信组 B .学思组 C .择善组 D .笃志组
【答案】(1)C
(2)杨花落尽子规啼;差不多;好为人师\叶公好龙\游手好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仍然;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3)A.忠信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知新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择善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笃志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知识点】动词;名词;创新题型;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C项有误,“愿意”是动词。
故答案为:C.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与名句的默写。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有“ 啼 、 园 、 傍 、 潼 ”。
故答案为: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差不多
3、好为人师\叶公好龙\游手好闲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遥怜故园菊
7、应傍战场开
8、仍然
9、河流大野犹嫌束
10、山入潼关不解平
⑶本题考查重要文言语句的理解。依据 《论语》 的内容,结合平时的积累,默写出与组名表达意思相近的语句即可。
故答案为: A.忠信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知新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择善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笃志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基础知识,解答时在平时掌握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即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与名句的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⑶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牢固识记重要的名言名句,还应理解每句话的思想内涵,灵活使用。
8.(2021八上·灵璧期中)综合性学习
(1)请写一句古代关于“诚信”的名言。
(2)请写一个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并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故事名:
故事内容:
(3)请你说说: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答案】(1)①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略(示例: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友人过中不至的故事。)
(3)如果失去诚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藩篱就会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的秩序等等就会失去固有的平衡,甚至会造成动荡。
【知识点】创新题型;其他常识;见解表述;俗语;谚语;格言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写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只需要将平时的积累呈现出了即可。如:①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注意审题是古代的“诚信”的故事,可以举季布一诺千金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3)这是从反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如果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陷入欺瞒横行的状态,就会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就会让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之中。
故答案为:
(1)①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略(示例: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友人过中不至的故事。)
(3)如果失去诚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藩篱就会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的秩序等等就会失去固有的平衡,甚至会造成动荡。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格言以及诗句的积累运用能力。平时的学习中,应积累一些名言诗句并进行分类整理、记忆。考前加以复习巩固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就要注重言简意赅,讲究有头有尾,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约,增加讲述的精彩性。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话题的探究能力。要联系现实生活,从自己的理解和社会生活积淀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
五、文言文阅读
(2021九上·衢州期中)小语查找古代自强不息人物时,找到了下面材料,请你帮助他理解。
材料一:
听郑五愔弹琴 唐 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①,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②。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 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④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释】①阮籍推名饮:作者把郑五愔(yīn)比作善饮酒的阮籍。②龙唇琴:古代琴名。③夙心:平素的志向、情趣。④悲风:与下文的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琴曲。
材料二:
《欧阳修传》(节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9.两首诗都写诗人听琴,但触发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10.请在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其题材、意境,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注意换行、押韵、反复等方法,让诗歌有节奏感。不少于8行。
11.根据文意,为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选出最恰当的义项。
①触发之不顾
A.回头看 B.拜访 C.照管 D.顾念
②无以自遣
A.派遣 B.排遣 C.放逐 D.运用
1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 纵 为 宽 以 略 为 简 则 政 事 弛 废 而 民 受 其 弊。
13.请参照示例,为文中划波浪线句中的加点词语做批注。
示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批注:“醉”字言简而意丰,不仅是对太守宴饮神态的描写,也可品出他为治下百姓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感到快慰以及身处优美景色中的陶醉之情。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批注: 。
14.选文围绕欧阳修在滁州为官的经历展开,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欧阳修在滁州“为政宽简”的认识。
15.这篇《欧阳修传》对你理解《醉翁亭记》有帮助吗?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9.孟诗“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写出了孟浩然沉醉在自然山水和友人的动听琴音中,“谐夙心”写出了友人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表达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李诗“钟期久已没”用钟子期的典故来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或:从“悲风”“寒松”等琴曲名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
10.郑五愔像阮籍/在清风竹林中畅饮/这酒啊/半醉/衣衫长袖,轻解/一把古琴,轻拭/一杯酒,一首曲/一首曲,一杯酒/夕阳西下/美哉,高山流水/妙哉,流水高山
11.A;B
12.以 纵 为 宽/以 略 为 简/则 政 事 弛 废/而 民 受 其 弊。
13.“叹”为感叹之意,不仅写出了他仰天长叹的情态,而且还表现了他心忧天下,心怀百姓的政治情怀。
14.欧阳修的宽简并不是对人民一味的放纵,不加约束,而是在管理人民时,不对人民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过多的烦扰百姓的事情,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15.能结合两篇文章,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在文中“醉能同其乐”点明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而本文中“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可知,欧阳修在夷陵从政时,宽松待民,简易做事,他所治理的地方“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这就是“与民同乐”的具体表现。
【知识点】创新题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改写;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思想倾向;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意,注意结合关键诗句把握诗人的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创作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掌握诗歌的一般要求,注意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
(3)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4)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要仔细阅读题干,分析示例,选取好词语,结合文本的主旨,人物形象,对词语进行分析理解。
(6)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考生在阐述时不能脱离文本,注意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写出自己的启示,要做到合情合理,言之有理。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要理解和把握,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注意要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灵活地运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分析。孟诗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画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的细节表现郑五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写出了孟浩然沉醉在自然山水和友人的动听琴音中, 写出了友人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表达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李诗中“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描绘一幅夜里闲坐,静听幽人弹奏 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 世上无知音 ”的惆怅孤寂作伏笔; 再以“钟期久已没”中的钟子期的典故来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 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
10.本题考查学生现代诗歌的写作。注意题干的要求,要从题材、意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换行、韵脚,以及行数的要求。如: 郑五愔像阮籍/在清风竹林中畅饮/这酒啊/半醉/衣衫长袖,轻解/一把古琴,轻拭/一杯酒,一首曲/一首曲,一杯酒/夕阳西下/美哉,高山流水/妙哉,流水高山
1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解释词语注意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① 句意: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顾:回头。选A。 ② 句意:没什么排遣。遣:排遣。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判断。解答此题要掌握断句的方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运用断句的方法进行理解,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句意为: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百姓也会受害。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1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例句是对“醉”从两个方面进行的赏析。一是对其表层意思的分析,二是对其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仿照例句,可以对“叹”进行分析。“叹”是对欧阳修的动作描写,根据“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可知,欧阳修翻看旧日已办的案卷,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比比皆是,由此想到一个小县尚且如此,全国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不由得仰天长“叹”,表现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对天下百姓的担忧,体现他心忧天下的情怀。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文本中的“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进行理解,可知对百姓不会无原则的放纵,更不会“苛急”。张弛有度,繁简适宜,这样才会让百姓生活感到安逸。据此作答,示例: 欧阳修的宽简并不是对人民一味的放纵,不加约束,而是在管理人民时,不对人民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过多的烦扰百姓的事情,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结合学过的文章《醉翁亭记》,在文中“醉能同其乐”点明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而本文中“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可知,欧阳修在夷陵从政时,宽松待民,简易做事,他所治理的地方“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这就是“与民同乐”的具体表现。
六、现代文阅读
(2021八上·台州期中)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任务一】新闻阅读
新华社罗马9月29日电(记者陈占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29日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而进行创新性的收获后管理、实施农业及粮食系统数字化、重新规划粮食市场渠道等,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巨大潜力。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其他机构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天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会议,迎接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屈冬玉在致辞时说,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应从家庭以及教育孩子珍惜粮食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粮食损失和浪费从“道义上不可容忍”。世界有足够粮食养活所有人,但仍有6.9亿人挨饿,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他呼吁全球齐心协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造福人类和地球。
古特雷斯说,新冠疫情大流行凸显了世界粮食系统的脆弱性,并加剧了许多国家的粮食损失和浪费,“我们需要新的方法和措施”。他表示,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适逢联合国筹备2021年粮食系统峰会之时。各国应制定减损目标,衡量本国粮食损失和浪费的情况,采取大胆行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将9月29日设立为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并表示认识到“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在促进粮食安全和营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指出,自2014年以来,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一直在缓慢上升。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环节被损失。在零售和消费环节,也有大量的粮食被浪费。
【任务二】新闻采访
近日,全球首款智能AR导览眼镜亮相杭州良渚博物院,某中学的小记者们对此很感兴趣,准备采访体验的游客。请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
【链接材料】
材料一:国庆前夕,杭州良渚博物院成为启用AR眼镜导览的博物馆,游客们可以通过AR眼镜,让文物“动起来”,看到更多的趣味内容。在良渚遗址公园,戴上AR眼镜后,游客可以在虚拟向导的指引下游玩,甚至还可以让古代的建筑群在遗址上“重现”。据悉,AR智慧导览将于国庆期间向游客免费开放,这几天已有部分游客抢先体验。
(浙江新闻网)
材料二:从外观上看,这幅智能眼镜的大小跟普通墨镜差不多,可以折叠并能轻松佩戴。从内部来看,它搭载了AR智慧导览应用,能够为游客带来AR特效、数字沙盘、AR地图导览、虚拟导游等虚实结合的功能体验。戴上这款AR导览眼镜对馆内象牙权杖、刻符陶罐、半爿玉琮等部分指定文物展品进行扫描,便可了解展品的相关信息、背后的故事。
观众通过AR眼镜可以有一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在虚实结合的视觉场景中更深入的了解历史,可以说一台AR眼镜就是一座博物馆的百科全书。
通过这款AR导览眼镜,游客能够看到根据真实比例和尺寸模拟复原的“历史建筑”,穿越时间和空间,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AR地图导览功能可以实时显示行车路线、重要参观点以及当前所在的位置和方向。利用AR眼镜的空间定位技术,还可以方便游客寻找洗手间、车站、AR参观点等,少走冤枉路。
(来源:搜狐新闻,有删改)
16.请给任务一新闻内容拟写一个标题。
17.任务一新闻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18.根据任务二材料内容,补充表格内容。
时间 2021年10月5日 地点 杭州良渚博物馆
采访对象 AR眼镜体验游客
采访目的 ①
采访方式 直面采访
采访问题 ②
③
④
【答案】16.“时代的巨大挑战”
17.背景;内容上:交代了目前大环境下世界粮食还存在浪费和损失的同时,受饥饿的人数却在缓慢上升的情况。结构上:引发读者深思;呼吁人们要节约粮食,减少损失和浪费。
18.了解体验游客体验之后感受及对AR眼镜这项技术的看法。;你觉得这次AR导览体验怎么样?;您对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有什么看法 ?;您觉得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的意义在哪里?
【知识点】创新题型;新闻概括;活动设计;新闻
【解析】【点评】⑴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⑵考查新闻结构的常识。解答此题时依据消息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做出判断分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16.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依据新闻导语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29日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 而进行创新性的收获后管理、实施农业及粮食系统数字.化、重新规划粮食市场渠道等,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巨大潜力”可拟写为:时代的巨大挑战。
故答案为:“时代的巨大挑战”
17.本题考查新闻结构的常识。 依据 "联合国指出,自2014年以来,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一直在缓慢上升。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环节被损失。在零售和消费环节,也有大量的粮食被浪费”属于新闻“背景”。新闻“背景” 的作用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 背景;内容上:交代了目前大环境下世界粮食还存在浪费和损失的同时,受饥饿的人数却在缓慢上升的情况。结构上:引发读者深思;呼吁人们要节约粮食,减少损失和浪费。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探究。围绕材料二 “AR”眼镜有关的知识 ,写出采访目的及有关采访问题,目的要明确,问题要集中,有针对性,不要跑题,表达言简意赅,通顺流畅。
故答案为:
1、了解体验游客体验之后感受及对AR眼镜这项技术的看法。
2、你觉得这次AR导览体验怎么样?
3、您对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有什么看法 ?
4、您觉得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的意义在哪里?
(2021八上·宁海期中)【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9.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 和 两类。
20.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21.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 .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 .旅行爱好者
【答案】19.采访知识;太空旅行知识
20.①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②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③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21.【示例1】我选择采访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问题:根据“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我们知道亚轨道旅行的订单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在您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意图:了解亚轨道旅行能够被人接受、订单量持续增长的原因。
【示例2】我选择采访旅行爱好者。
问题:在您看来,亚轨道旅行相比国际空间站旅行来说,更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选择亚轨道旅行的人数远远多于国际空间站旅行的人数?
提问意图:了解在旅行爱好者心中,亚轨道旅行和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区别,以及选择亚轨道旅行的原因。
【知识点】创新题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⑵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⑶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19.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阅读得出四则材料的基本内容:材料一主要讲述的是采访前期准备。材料二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列采访提纲。材料三主要给我们绍国际空间站。材料四则是关于“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
1、采访知识
2、太空旅行知识
20.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内容表达观点。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让吴老师谈谈宇航员在太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这点与材料一中的“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相同。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几个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上显得比较罗嗦,意图不明,但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两个问题都没使用有歧义的句子,没用否定语气。
故答案为: ①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②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③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21.本题考查新闻采访。结合着所给出的两个采访对象,很明显是在一个项目中分属于不同的角色。 "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是活动的策划者,因此采访问题的设计应重点放在项目不断发展的原因上。“ 旅行爱好者 ”是项目的参与者,设计问题时应重点在于了解参与者的心理感受。依据这个原则,
故答案为: 【示例1】我选择采访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问题:根据“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我们知道亚轨道旅行的订单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在您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意图:了解亚轨道旅行能够被人接受、订单量持续增长的原因。
【示例2】我选择采访旅行爱好者。
问题:在您看来,亚轨道旅行相比国际空间站旅行来说,更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选择亚轨道旅行的人数远远多于国际空间站旅行的人数?
提问意图:了解在旅行爱好者心中,亚轨道旅行和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区别,以及选择亚轨道旅行的原因。
(2021八上·萧山期中)文学作品阅读
倔三爷和二维码
许福元
倔三爷面前的青菜,新鲜水灵琐碎丰厚。小茄包、扁豆角、莴苣菜、白不老。顶花带刺的秋黄瓜一小堆,心里美萝卜连缨子摆了一排,闪着露珠的细茴香用马兰草捆成小把,沾土气的紫根韭菜渗出水珠。还有挂白霜的象鼻倭瓜,带软绒毛的青瓠子。
顺和花园小区东门外马路边,像倔三爷似的小地菜摊,不只七八份。都是村民利用开发区墙外的零星土地,“捡十边”辛勤耕种收获的。
旁边卖梨卖栗子卖猕猴桃的外村人都用二维码收钱了。三蹦子车上放一块木板,上面贴着一张纸,纸上印有“豆腐块”,“豆腐块”上是“豆腐渣”或者像是一群蚂蚁窝。买的人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嘟的一声,就算付钱了。
倔三爷见了,觉得新鲜又怀疑,问:这就叫收钱了?
那人很得意,收了。
真收了?
真收了,那还有假?卖猕猴桃的人有点卖弄,倔三爷,您倔过时了。您应该与时俱进。
倔三爷呵呵一笑,用老树根似的手,指着木板上的“豆腐块”问:那叫什么玩意?
二维码。
倔三爷用鼻子哼一声,我看是“二百五”。
话音刚落,真来一个“二百五”,黄毛,公鸡头,脖子上吊着金链子,臂上纹着龙,土豪范儿。骑一辆大摩托,呜地停在车槽帮前,车也不灭火,也不问价,嚷一声,来一百块钱的!
卖主很高兴,赶紧将称好的猕猴桃用塑料袋装了,放到他摩托车前边小筐里。那买主掏出手机,划拉几下,照二维码一扫,说了声:看好了,钱给了。一踩油门,屁股冒烟就颠了。
那卖主看一眼手机,摩托车都跑没影了,还扬手扯着嗓子喊:没扫上,没扫上!
倔三爷见了,嘿嘿一笑。
一个留着大胡子,脑后梳个马尾头,人长得圆咕隆咚像胖冬瓜,很有艺术家暴发范儿的老男人蹲在倔三爷面前,指着象鼻倭瓜问,多少钱?
两块五。
大胡子又指长青瓠子问:多少钱?
两块五。
那好。一共五块。大胡子掏出手机问:是我扫你,还是你扫我?
倔三爷哈哈笑:我没有扫帚。我不扫你,你也甭扫我。做买卖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面银子对面钱。
你不会用二维码。也好。大胡子很大气,从腰兜成沓的百元大票中抽出一张,捏住往空中一抖,递过去。
倔三爷没接,说:对不起,买卖刚开张,没零钱。麻烦你跟别人换一下。
旁边人很热心,立刻将整钱兑换成零钱。
大胡子左手递过去五块钱,右手要抄倭瓜和瓠子。
倔三爷没接五块钱,两只手却拢住倭瓜和瓠子。一手钱,一手货,你给我两块五毛钱,我给你一根象鼻倭瓜;你再给我两块五毛钱,我再给你一根青瓠子。这不是挺整齐的账吗?
噢!噢!大胡子给弄得哭笑不得,好!好!只好就范。
大胡子走后,旁人问:倔三爷,您干嘛犯倔?
倔三爷低头眯眯眼咂滋味乐,我就瞅这小子别扭?
您看他哪儿别扭?
倔三爷这才一一道出:老爷们梳个娘们头,要是我的儿子,我得给他个大脖拐;腰包里露出零钱,偏抻出百元大票显摆嘚瑟;弄个“苹果”手机在我眼前晃悠,我还有“小米”呢。我就是没学扫二维码。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但很快,用现钞买菜付款的人越来越少了。倔三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压抑。
不认识倔三爷的买菜人态度很干脆,同质同价谁有二维码就扫谁的;和倔三爷半熟脸的人为了照顾一下他的面子,也间或用现钱意思意思;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而那些新娶的媳妇,新一茬的姑娘、小子可不论这些。只要方便快捷,亲爸亲妈都不论。
倔三爷搓着木锉般双手,无奈地摇头轻声叹息。
远房侄女快言快语,当面数落:三叔,只有我能当面说您,您的菜挺好,价不高,为什么卖不动?现在谁不用手机扫码,就是老土;再说,您收钞票,怕收假钱,还要举着让阳光照一照;您数钱的时候,抠抠索索,票子揉成苦麻菜了,多耽误工夫;您找钱时,黑手指,灰指甲,蘸唾沫……
一连三天,倔三爷没出摊。
第四天,倔三爷清清爽爽,隆重出摊了。摊位上摆着三块木板,贴有三张二维码。
旁人逗他,倔三爷,您怎么不犯倔了?是不是觉得“谁不紧跟时代,时代把谁淘汰”?
倔三爷用大手搔着花白粗硬的短发,眼神有点软,腼腆害羞般苦笑着,厚嘴唇说出掏心窝的话……
(选自2020年12月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2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详细描绘倔三爷面前各种蔬菜,形象逼真,突出了蔬菜鲜嫩水灵的特点,营造了充满蓬勃朝气的氛围,也暗示摊主倔三爷入市很早。
B.第二段内容属于插叙,交代了前文菜摊蔬菜的来历,揭示了蔬菜新鲜水灵的原因,原来是当地农民利用零星边角土地见缝插针辛勤耕种所获。
C.小说表现骑摩托车的土豪范儿、大胡子老男人、远房侄女三个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
D.作者许福元系北京顺义区农民,农民写农民,别具匠心,不仅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而且将极富地方特色的生活画面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3.试分析下列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①倔三爷见了,嘿嘿一笑。
②一手钱,一手货,你给我两块五毛钱,我给你一根象鼻倭瓜;你再给我两块五毛钱,我再给你一根青狐子。
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二维码”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5.结尾处倔三爷掏心窝的话,有A、B两种说法,请将你认为合理说法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并说明理由。
(A)我想清楚啦,扫二维码付钱收钱确实方便,我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啊!
(B)为了这二维码,乡亲们都迁就我,这是人情啊!人情重于山。我不愿欠——人情债。
序号:( )
理由:
【答案】22.C
23.①一直以为二维码不可信,看到用二维码上当受骗之事,有点幸灾乐祸,隐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意。 “笑”中满含自己不用二维码就不会生出受骗之事的自信与轻松。也流露出对骗人行径的不齿。
②看不惯买主的装扮与做派,有意为难他。主要是做给其他摊主看: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只要质量好,就会有人买,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24.是全文的线索,故事围绕倔三爷和二维码展开:借倔三爷对二维码的态度变化塑造了倔三爷倔强、传统又积极变通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和谐的人情美,表达了要与时俱进的主题。
25.选A。①倔三爷接受了二维码与前文倔三爷不愿使用二维码、遭到他人嘲笑相照应,也呼应了上文倔三爷“三天没有出摊”的情节。②是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③时代的发展让连倔三爷这样的人都受到了影响并改变了,表现了与时俱进的主题。选B。①倔三爷接受二维码是为了不欠人情债,不给乡亲们添麻烦,并非真正接受了这个新事物,这个内容与前文倔三爷坚定拒绝二维码的态度是一致的。②这也与倔三爷“倔”的性格相吻合。③也是上文大家照顾他、侄女数落他的结果。④也表现出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淳朴乡情
【知识点】创新题型;挖掘、感悟文章主题;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章结构方式;记叙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主旨、思想感情、写作方法,详略安排等,在读懂的基础上抓住题中各项表述的要点,逐项与原文进行对照,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即可。
(2)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人物心理。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某个物象的作用。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3.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4.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答题模板: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衬托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渲染环境。)
(4)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然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22.C小说表现骑摩托车的土豪范儿、大胡子老男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 但是表现远方侄女时,没有运用外貌和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C
23.结合语境分析,①根据倔三爷和卖猕猴桃的小贩的对话可以看出倔三爷以为二维码不可信,会上当受骗,言外之意是你也不要用,要不就等着上当受骗吧。结果这个卖猕猴桃的果然被骑摩托车的土豪范儿的骗了猕猴桃,这结果正好让倔三爷猜到了,倔三爷心想,看看,受骗了吧,看我就不用二维码,就不用担心上当受骗。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②大胡子买倔三爷两个长青瓠子,一个两块五,两个五块,结果大胡子给他钱的时候,他非要一个一个的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根据“倔三爷低头眯眯眼咂滋味乐,我就瞅这小子别扭?您看他哪儿别扭?倔三爷这才一一道出:老爷们梳个娘们头,要是我的儿子,我得给他个大脖拐;腰包里露出零钱,偏抻出百元大票显摆嘚瑟;弄个“苹果”手机在我眼前晃悠,我还有“小米”呢。我就是没学扫二维码。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可以看出原因:看不惯买主的装扮与做派,有意为难他。主要是做给其他摊主看: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只要质量好,就会有人买,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故答案为: ①一直以为二维码不可信,看到用二维码上当受骗之事,有点幸灾乐祸,隐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意。 “笑”中满含自己不用二维码就不会生出受骗之事的自信与轻松。也流露出对骗人行径的不齿。
②看不惯买主的装扮与做派,有意为难他。主要是做给其他摊主看: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只要质量好,就会有人买,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2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倔三爷和二维码,小说就是围绕“倔三爷和二维码”绽开故事情节,从而塑造了倔三爷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因此“二维码”是全文的线索。
故答案为: 是全文的线索,故事围绕倔三爷和二维码展开:借倔三爷对二维码的态度变化塑造了倔三爷倔强、传统又积极变通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和谐的人情美,表达了要与时俱进的主题。
25.①倔三爷曾经非常抗拒使用二维码,想着自己卖的菜新鲜,又不缺斤少两照样能像以前卖菜,结果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压抑,不认识倔三爷的买菜人态度很干脆,同质同价谁有二维码就扫谁的;和倔三爷半熟脸的人为了照顾一下他的面子,也间或用现钱意思意思;而那些新娶的媳妇,新一茬的姑娘、小子可不论这些。只要方便快捷,亲爸亲妈都不论。倔三爷搓着木锉般双手,无奈地摇头轻声叹息。 在远方侄女的开导下开始使用二维码收钱,使用之后,才体会到使用二维码付钱收钱确实方便,自己应该与时俱进。 ②A.倔三爷不愿使用二维码收钱,很少有人买他的菜,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倔三爷感到长期这样下去,就会欠人家的人情,为了不欠人情,为了让自己的菜能像之前卖出去,倔三爷无奈使用二维码收钱。B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在时代的洪流下,倔三爷不是主动改变,而是被动改变,由此可以看出他倔强的性格。C当大家都因为不便不买倔三爷的菜时,只有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表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淳朴乡情。
故答案为: 选A。①倔三爷接受了二维码与前文倔三爷不愿使用二维码、遭到他人嘲笑相照应,也呼应了上文倔三爷“三天没有出摊”的情节。②是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③时代的发展让连倔三爷这样的人都受到了影响并改变了,表现了与时俱进的主题。选B。①倔三爷接受二维码是为了不欠人情债,不给乡亲们添麻烦,并非真正接受了这个新事物,这个内容与前文倔三爷坚定拒绝二维码的态度是一致的。②这也与倔三爷“倔”的性格相吻合。③也是上文大家照顾他、侄女数落他的结果。④也表现出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淳朴乡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中考语文:创新题型——考前能力提升练习(四)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仙居期中)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一个人不学习就没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立志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这正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说的,青年人要志存高远,发奋读书。
B.暑假小辉跟随家人来到大海边,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来形容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再合适不过了。
C.到了秋天,秋雨连绵,道路上枯叶满地,一片萧瑟。让人不禁想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进入初中,开启新的学习之旅,父亲希望小琪能够爱上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于是选择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写成对联粘贴在女儿的书房门口。
二、语言表达
2.(2021九上·义乌期中)语言表达。
【材料】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通过抖音短视频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认识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种奇闻趣事。
【新闻】近日,央视新闻曝光在抖音的应用中,频繁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视频。比如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的视频,有小学生在抖音里浓妆艳抹、口吐脏话,甚至有中学生在抖音里玩危险游戏,寻求刺激。抖音中存在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在抖音里看遍了世界,体验到了极大新鲜感和刺激感的孩子,不再那么容易满足于看书的快乐。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以班主任的口吻对班中喜欢玩抖音的同学进行“防沉迷抖音”教育。字数在100字左右。
3.(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宋·司马光)一诗横线处,最恰当的是哪句?为什么?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我认为( )最合适。我的理由是:
三、名著导读
(2021九上·义乌期中)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水浒》之“兄弟”。
[质疑] 好汉们总以“兄弟”相称,其背后是否都是“各无异心,患难相扶”的情深义重?
[辨析] 李逵与宋江 石秀与杨雄 朱仝与雷横
[观点]
[论证]
[结论] 水浒“兄弟”之义,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4.根据[辨析]环节所选的三对“兄弟”,最有可能得出的观点是( )。
A.有一种伤痛叫兄弟 B.有一种利益叫兄弟 C.有一种温暖叫兄弟
5.根据探究过程的逻辑,推断【论证】的落点应是( )
A.兄弟之“义”的比较
B.兄弟之“义”的内涵
C.兄弟之“义”的表现
6.你是否赞同[结论],结合《水浒传》相关内容说说理由。
四、综合题
7.(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下面是“以文会友”大比拼的部分赛题,一起来试试吧!
(1)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例如“恳求”比“请求”词义重。
B.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高足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舍弟、寒舍、见教等。
C.“奥秘”“秋天”“愿意”都是名词,“鉴赏”“出现”“赞美”都是动词。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句中“自然”一词的语境义是“表示理所当然”。
(2)小稠发现我们用到的许多成语来自于古代诗文,联系我们熟悉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古诗文内涵,仿照例句,完成填空。
文言词汇 释义 成语 古诗文名句 出处
尽 完 取之不尽 ①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差 ② 差强人意 撒盐空中差可拟 《咏雪》
好 喜爱 ③ ④ , 。 《论语·雍也》
傍 靠近 依山傍水 ⑤ ,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犹 ⑥ 记忆犹新 ⑦ , 。表现诗人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 《潼关》谭嗣同
(3)学以致用。参与比拼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以《论语》为参考,小组讨论成立以下组名,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并写出所化用的句子。(连续两句)
A .忠信组 B .学思组 C .择善组 D .笃志组
8.(2021八上·灵璧期中)综合性学习
(1)请写一句古代关于“诚信”的名言。
(2)请写一个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并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故事名:
故事内容:
(3)请你说说: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五、文言文阅读
(2021九上·衢州期中)小语查找古代自强不息人物时,找到了下面材料,请你帮助他理解。
材料一:
听郑五愔弹琴 唐 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①,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②。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 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④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释】①阮籍推名饮:作者把郑五愔(yīn)比作善饮酒的阮籍。②龙唇琴:古代琴名。③夙心:平素的志向、情趣。④悲风:与下文的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琴曲。
材料二:
《欧阳修传》(节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9.两首诗都写诗人听琴,但触发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10.请在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其题材、意境,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现代诗。注意换行、押韵、反复等方法,让诗歌有节奏感。不少于8行。
11.根据文意,为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选出最恰当的义项。
①触发之不顾
A.回头看 B.拜访 C.照管 D.顾念
②无以自遣
A.派遣 B.排遣 C.放逐 D.运用
1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 纵 为 宽 以 略 为 简 则 政 事 弛 废 而 民 受 其 弊。
13.请参照示例,为文中划波浪线句中的加点词语做批注。
示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批注:“醉”字言简而意丰,不仅是对太守宴饮神态的描写,也可品出他为治下百姓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感到快慰以及身处优美景色中的陶醉之情。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批注: 。
14.选文围绕欧阳修在滁州为官的经历展开,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欧阳修在滁州“为政宽简”的认识。
15.这篇《欧阳修传》对你理解《醉翁亭记》有帮助吗?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六、现代文阅读
(2021八上·台州期中)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任务一】新闻阅读
新华社罗马9月29日电(记者陈占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29日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而进行创新性的收获后管理、实施农业及粮食系统数字化、重新规划粮食市场渠道等,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巨大潜力。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其他机构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天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会议,迎接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屈冬玉在致辞时说,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应从家庭以及教育孩子珍惜粮食开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粮食损失和浪费从“道义上不可容忍”。世界有足够粮食养活所有人,但仍有6.9亿人挨饿,30亿人负担不起健康饮食。他呼吁全球齐心协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造福人类和地球。
古特雷斯说,新冠疫情大流行凸显了世界粮食系统的脆弱性,并加剧了许多国家的粮食损失和浪费,“我们需要新的方法和措施”。他表示,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适逢联合国筹备2021年粮食系统峰会之时。各国应制定减损目标,衡量本国粮食损失和浪费的情况,采取大胆行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将9月29日设立为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并表示认识到“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在促进粮食安全和营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指出,自2014年以来,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一直在缓慢上升。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环节被损失。在零售和消费环节,也有大量的粮食被浪费。
【任务二】新闻采访
近日,全球首款智能AR导览眼镜亮相杭州良渚博物院,某中学的小记者们对此很感兴趣,准备采访体验的游客。请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
【链接材料】
材料一:国庆前夕,杭州良渚博物院成为启用AR眼镜导览的博物馆,游客们可以通过AR眼镜,让文物“动起来”,看到更多的趣味内容。在良渚遗址公园,戴上AR眼镜后,游客可以在虚拟向导的指引下游玩,甚至还可以让古代的建筑群在遗址上“重现”。据悉,AR智慧导览将于国庆期间向游客免费开放,这几天已有部分游客抢先体验。
(浙江新闻网)
材料二:从外观上看,这幅智能眼镜的大小跟普通墨镜差不多,可以折叠并能轻松佩戴。从内部来看,它搭载了AR智慧导览应用,能够为游客带来AR特效、数字沙盘、AR地图导览、虚拟导游等虚实结合的功能体验。戴上这款AR导览眼镜对馆内象牙权杖、刻符陶罐、半爿玉琮等部分指定文物展品进行扫描,便可了解展品的相关信息、背后的故事。
观众通过AR眼镜可以有一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在虚实结合的视觉场景中更深入的了解历史,可以说一台AR眼镜就是一座博物馆的百科全书。
通过这款AR导览眼镜,游客能够看到根据真实比例和尺寸模拟复原的“历史建筑”,穿越时间和空间,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AR地图导览功能可以实时显示行车路线、重要参观点以及当前所在的位置和方向。利用AR眼镜的空间定位技术,还可以方便游客寻找洗手间、车站、AR参观点等,少走冤枉路。
(来源:搜狐新闻,有删改)
16.请给任务一新闻内容拟写一个标题。
17.任务一新闻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18.根据任务二材料内容,补充表格内容。
时间 2021年10月5日 地点 杭州良渚博物馆
采访对象 AR眼镜体验游客
采访目的 ①
采访方式 直面采访
采访问题 ②
③
④
(2021八上·宁海期中)【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9.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 和 两类。
20.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21.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 .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 .旅行爱好者
(2021八上·萧山期中)文学作品阅读
倔三爷和二维码
许福元
倔三爷面前的青菜,新鲜水灵琐碎丰厚。小茄包、扁豆角、莴苣菜、白不老。顶花带刺的秋黄瓜一小堆,心里美萝卜连缨子摆了一排,闪着露珠的细茴香用马兰草捆成小把,沾土气的紫根韭菜渗出水珠。还有挂白霜的象鼻倭瓜,带软绒毛的青瓠子。
顺和花园小区东门外马路边,像倔三爷似的小地菜摊,不只七八份。都是村民利用开发区墙外的零星土地,“捡十边”辛勤耕种收获的。
旁边卖梨卖栗子卖猕猴桃的外村人都用二维码收钱了。三蹦子车上放一块木板,上面贴着一张纸,纸上印有“豆腐块”,“豆腐块”上是“豆腐渣”或者像是一群蚂蚁窝。买的人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嘟的一声,就算付钱了。
倔三爷见了,觉得新鲜又怀疑,问:这就叫收钱了?
那人很得意,收了。
真收了?
真收了,那还有假?卖猕猴桃的人有点卖弄,倔三爷,您倔过时了。您应该与时俱进。
倔三爷呵呵一笑,用老树根似的手,指着木板上的“豆腐块”问:那叫什么玩意?
二维码。
倔三爷用鼻子哼一声,我看是“二百五”。
话音刚落,真来一个“二百五”,黄毛,公鸡头,脖子上吊着金链子,臂上纹着龙,土豪范儿。骑一辆大摩托,呜地停在车槽帮前,车也不灭火,也不问价,嚷一声,来一百块钱的!
卖主很高兴,赶紧将称好的猕猴桃用塑料袋装了,放到他摩托车前边小筐里。那买主掏出手机,划拉几下,照二维码一扫,说了声:看好了,钱给了。一踩油门,屁股冒烟就颠了。
那卖主看一眼手机,摩托车都跑没影了,还扬手扯着嗓子喊:没扫上,没扫上!
倔三爷见了,嘿嘿一笑。
一个留着大胡子,脑后梳个马尾头,人长得圆咕隆咚像胖冬瓜,很有艺术家暴发范儿的老男人蹲在倔三爷面前,指着象鼻倭瓜问,多少钱?
两块五。
大胡子又指长青瓠子问:多少钱?
两块五。
那好。一共五块。大胡子掏出手机问:是我扫你,还是你扫我?
倔三爷哈哈笑:我没有扫帚。我不扫你,你也甭扫我。做买卖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面银子对面钱。
你不会用二维码。也好。大胡子很大气,从腰兜成沓的百元大票中抽出一张,捏住往空中一抖,递过去。
倔三爷没接,说:对不起,买卖刚开张,没零钱。麻烦你跟别人换一下。
旁边人很热心,立刻将整钱兑换成零钱。
大胡子左手递过去五块钱,右手要抄倭瓜和瓠子。
倔三爷没接五块钱,两只手却拢住倭瓜和瓠子。一手钱,一手货,你给我两块五毛钱,我给你一根象鼻倭瓜;你再给我两块五毛钱,我再给你一根青瓠子。这不是挺整齐的账吗?
噢!噢!大胡子给弄得哭笑不得,好!好!只好就范。
大胡子走后,旁人问:倔三爷,您干嘛犯倔?
倔三爷低头眯眯眼咂滋味乐,我就瞅这小子别扭?
您看他哪儿别扭?
倔三爷这才一一道出:老爷们梳个娘们头,要是我的儿子,我得给他个大脖拐;腰包里露出零钱,偏抻出百元大票显摆嘚瑟;弄个“苹果”手机在我眼前晃悠,我还有“小米”呢。我就是没学扫二维码。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但很快,用现钞买菜付款的人越来越少了。倔三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压抑。
不认识倔三爷的买菜人态度很干脆,同质同价谁有二维码就扫谁的;和倔三爷半熟脸的人为了照顾一下他的面子,也间或用现钱意思意思;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而那些新娶的媳妇,新一茬的姑娘、小子可不论这些。只要方便快捷,亲爸亲妈都不论。
倔三爷搓着木锉般双手,无奈地摇头轻声叹息。
远房侄女快言快语,当面数落:三叔,只有我能当面说您,您的菜挺好,价不高,为什么卖不动?现在谁不用手机扫码,就是老土;再说,您收钞票,怕收假钱,还要举着让阳光照一照;您数钱的时候,抠抠索索,票子揉成苦麻菜了,多耽误工夫;您找钱时,黑手指,灰指甲,蘸唾沫……
一连三天,倔三爷没出摊。
第四天,倔三爷清清爽爽,隆重出摊了。摊位上摆着三块木板,贴有三张二维码。
旁人逗他,倔三爷,您怎么不犯倔了?是不是觉得“谁不紧跟时代,时代把谁淘汰”?
倔三爷用大手搔着花白粗硬的短发,眼神有点软,腼腆害羞般苦笑着,厚嘴唇说出掏心窝的话……
(选自2020年12月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2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详细描绘倔三爷面前各种蔬菜,形象逼真,突出了蔬菜鲜嫩水灵的特点,营造了充满蓬勃朝气的氛围,也暗示摊主倔三爷入市很早。
B.第二段内容属于插叙,交代了前文菜摊蔬菜的来历,揭示了蔬菜新鲜水灵的原因,原来是当地农民利用零星边角土地见缝插针辛勤耕种所获。
C.小说表现骑摩托车的土豪范儿、大胡子老男人、远房侄女三个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
D.作者许福元系北京顺义区农民,农民写农民,别具匠心,不仅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而且将极富地方特色的生活画面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3.试分析下列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①倔三爷见了,嘿嘿一笑。
②一手钱,一手货,你给我两块五毛钱,我给你一根象鼻倭瓜;你再给我两块五毛钱,我再给你一根青狐子。
2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二维码”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5.结尾处倔三爷掏心窝的话,有A、B两种说法,请将你认为合理说法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并说明理由。
(A)我想清楚啦,扫二维码付钱收钱确实方便,我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啊!
(B)为了这二维码,乡亲们都迁就我,这是人情啊!人情重于山。我不愿欠——人情债。
序号:( )
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运用能力。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而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云霄。展现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机,还有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与“一片萧瑟”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理解诗句,把握诗句的含义和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辨析。
2.【答案】示例:同学们,最近网络上流行一款叫抖音”的软件。它拍摄时间短,可以将你和朋友们的生活互相分享,有时还能让你开阔眼界。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抖音走到今天其实更多的是它负面的东西,比如短视频里有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等不雅视频。如果我们缺乏免疫力,很多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视频可能趁虚而入误导你去做一些错误的事,甚至让你走上歧途。同学们,青春不会重来,大家可一定要认识到抖音的危害,不要沉迷于其中啊!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对班中喜欢玩抖音的学生进行“防沉迷抖音”劝诫,注意说话的语言措辞。具体操作: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筛选并提取玩抖音负面的东西,比如短视频里有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等不雅视频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要大方得体,要循循善诱,表达清楚明白。不能偏离“不要沉迷于‘抖音"这一劝说主题。
故答案为:
示例:同学们,最近网络上流行一款叫抖音”的软件。它拍摄时间短,可以将你和朋友们的生活互相分享,有时还能让你开阔眼界。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抖音走到今天其实更多的是它负面的东西,比如短视频里有抽烟喝酒、炫富恶搞等不雅视频。如果我们缺乏免疫力,很多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视频可能趁虚而入误导你去做一些错误的事,甚至让你走上歧途。同学们,青春不会重来,大家可一定要认识到抖音的危害,不要沉迷于其中啊!
【点评】考查劝说类的语言表达。“评论类”微写作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评论类微写作一般先引用材料或叙述现象,接着明确论点,然后分析材料,综合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有时候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答案】[示例]根据最后一句“满庭鸟迹印苍苔”,可推出上一句应表达人迹罕至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A、B和C之间。联系题目《夏日西斋书事》中的“斋"为书房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B和C之间。最后根据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第四句最后一个字“苔”为平声,那么第三句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所以答案为B。
【知识点】创新题型;把握诗歌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先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再 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
故答案为:[示例]根据最后一句“满庭鸟迹印苍苔”,可推出上一句应表达人迹罕至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A、B和C之间。联系题目《夏日西斋书事》中的“斋"为书房之意,所以答案锁定在B和C之间。最后根据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第四句最后一个字“苔”为平声,那么第三句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所以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答案】4.A
5.B
6.示例一:不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不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摒弃。示例二: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所谓的“江湖义气”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知识点】创新题型;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综合评价;《水浒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相关材料进行论点判断或提取的能力。做这种题要明确题干要求,根据所给材料进行推断。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探究过程的逻辑,对论证的落脚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种题要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相关内容进行个性化探究的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熟读文本,然后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用言简意赅的文字作答即可。
4.李逵对宋江可谓忠心耿耿,李逵为救宋江劫法场可以说拼尽全力不顾生死。但宋江不同,李逵贪酒好赌,宋江屡次送银两给他,目的是收买李逵,让他死心塌地跟随自己;后宋江喝了朝廷的慢性毒药后,怕李逵日后造反,坏了忠义之名,给李逵也喝了毒药,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
石秀与杨雄的结交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在处理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出轨事件时,石秀并不十分明朗。他这不是做好事不留名,而是有自己的私心一他想借此机会上梁山。而杨雄一个衙门当差的,变成了梁山土匪。这个过程中,石秀是催化剂,“功不可没”。
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后雷横上了梁山,吴用、雷横、李逵到沧州请朱仝上山共同造反。但朱仝此时并不想上山,雷横、吴用见说不过朱仝,暗中却派李逵麻翻小衙内,一刀给砍了。朱仝连良民都做不成了,只好上山。
分析上述三对朋友,《水浒传》中的“兄弟”之义并非简单的义气,而是夹杂互相私利,是一种“利益”关系。
故答案为:B。
5.本题考查探究材料的能力。根据对以上三对人物的分析可知,兄弟之“义”并不全是表面上的义气,背后可能各怀鬼胎,因此需要论证兄弟之“义”的内涵。
故答案为:B。
6.通过对三对兄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分析可知,水浒“兄弟”之义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因此可以写不赞同。如果赞同其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现实意义,则应说明意识到水浒“兄弟”之义的不足,引发我们的思考。
故答案为:示例一:不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不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摒弃。示例二:赞同。梁山“兄弟”背后不只有情深义重。李逵面对毒酒言听计从,他对宋江有着赤诚忠心,但宋江对他只有保住自己清白的私心。而石秀与杨雄的结交本身就充满功利,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东西,石秀成为杨雄的一把刀,而杨雄让石秀攀上了高枝。雷横与朱仝虽是至交,而在双峰镇上打得昏天黑地,都背着对方想将宋江和晁盖放走,可见两人之间仍有裂痕。所以梁山兄弟虽以“义”之名结交,但夹杂着私利与虚伪,只是江湖义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所谓的“江湖义气”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7.【答案】(1)C
(2)杨花落尽子规啼;差不多;好为人师\叶公好龙\游手好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仍然;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3)A.忠信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知新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择善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笃志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知识点】动词;名词;创新题型;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C项有误,“愿意”是动词。
故答案为:C.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与名句的默写。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有“ 啼 、 园 、 傍 、 潼 ”。
故答案为: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差不多
3、好为人师\叶公好龙\游手好闲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遥怜故园菊
7、应傍战场开
8、仍然
9、河流大野犹嫌束
10、山入潼关不解平
⑶本题考查重要文言语句的理解。依据 《论语》 的内容,结合平时的积累,默写出与组名表达意思相近的语句即可。
故答案为: A.忠信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知新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择善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笃志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基础知识,解答时在平时掌握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即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与名句的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⑶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牢固识记重要的名言名句,还应理解每句话的思想内涵,灵活使用。
8.【答案】(1)①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略(示例: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友人过中不至的故事。)
(3)如果失去诚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藩篱就会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的秩序等等就会失去固有的平衡,甚至会造成动荡。
【知识点】创新题型;其他常识;见解表述;俗语;谚语;格言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写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只需要将平时的积累呈现出了即可。如:①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注意审题是古代的“诚信”的故事,可以举季布一诺千金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3)这是从反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如果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陷入欺瞒横行的状态,就会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就会让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之中。
故答案为:
(1)①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略(示例: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友人过中不至的故事。)
(3)如果失去诚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藩篱就会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的秩序等等就会失去固有的平衡,甚至会造成动荡。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格言以及诗句的积累运用能力。平时的学习中,应积累一些名言诗句并进行分类整理、记忆。考前加以复习巩固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就要注重言简意赅,讲究有头有尾,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约,增加讲述的精彩性。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话题的探究能力。要联系现实生活,从自己的理解和社会生活积淀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
【答案】9.孟诗“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写出了孟浩然沉醉在自然山水和友人的动听琴音中,“谐夙心”写出了友人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表达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李诗“钟期久已没”用钟子期的典故来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或:从“悲风”“寒松”等琴曲名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一生坎坷、历尽艰难的辛酸痛苦。)
10.郑五愔像阮籍/在清风竹林中畅饮/这酒啊/半醉/衣衫长袖,轻解/一把古琴,轻拭/一杯酒,一首曲/一首曲,一杯酒/夕阳西下/美哉,高山流水/妙哉,流水高山
11.A;B
12.以 纵 为 宽/以 略 为 简/则 政 事 弛 废/而 民 受 其 弊。
13.“叹”为感叹之意,不仅写出了他仰天长叹的情态,而且还表现了他心忧天下,心怀百姓的政治情怀。
14.欧阳修的宽简并不是对人民一味的放纵,不加约束,而是在管理人民时,不对人民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过多的烦扰百姓的事情,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15.能结合两篇文章,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在文中“醉能同其乐”点明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而本文中“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可知,欧阳修在夷陵从政时,宽松待民,简易做事,他所治理的地方“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这就是“与民同乐”的具体表现。
【知识点】创新题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改写;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思想倾向;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文言文断句;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意,注意结合关键诗句把握诗人的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创作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掌握诗歌的一般要求,注意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
(3)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4)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要仔细阅读题干,分析示例,选取好词语,结合文本的主旨,人物形象,对词语进行分析理解。
(6)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考生在阐述时不能脱离文本,注意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写出自己的启示,要做到合情合理,言之有理。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要理解和把握,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注意要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灵活地运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分析。孟诗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画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的细节表现郑五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写出了孟浩然沉醉在自然山水和友人的动听琴音中, 写出了友人的琴音引起了孟浩然的共鸣,表达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李诗中“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运用铺叙,描绘一幅夜里闲坐,静听幽人弹奏 素琴的落寞景致,为下文“ 世上无知音 ”的惆怅孤寂作伏笔; 再以“钟期久已没”中的钟子期的典故来慨叹知音难觅的忧伤之情。 紧扣上文,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为严谨,表达诗人知音难觅的孤寂落寞之情。
10.本题考查学生现代诗歌的写作。注意题干的要求,要从题材、意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换行、韵脚,以及行数的要求。如: 郑五愔像阮籍/在清风竹林中畅饮/这酒啊/半醉/衣衫长袖,轻解/一把古琴,轻拭/一杯酒,一首曲/一首曲,一杯酒/夕阳西下/美哉,高山流水/妙哉,流水高山
1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解释词语注意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① 句意: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顾:回头。选A。 ② 句意:没什么排遣。遣:排遣。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判断。解答此题要掌握断句的方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运用断句的方法进行理解,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句意为: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百姓也会受害。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1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例句是对“醉”从两个方面进行的赏析。一是对其表层意思的分析,二是对其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仿照例句,可以对“叹”进行分析。“叹”是对欧阳修的动作描写,根据“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可知,欧阳修翻看旧日已办的案卷,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比比皆是,由此想到一个小县尚且如此,全国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不由得仰天长“叹”,表现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对天下百姓的担忧,体现他心忧天下的情怀。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文本中的“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进行理解,可知对百姓不会无原则的放纵,更不会“苛急”。张弛有度,繁简适宜,这样才会让百姓生活感到安逸。据此作答,示例: 欧阳修的宽简并不是对人民一味的放纵,不加约束,而是在管理人民时,不对人民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过多的烦扰百姓的事情,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结合学过的文章《醉翁亭记》,在文中“醉能同其乐”点明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而本文中“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可知,欧阳修在夷陵从政时,宽松待民,简易做事,他所治理的地方“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这就是“与民同乐”的具体表现。
【答案】16.“时代的巨大挑战”
17.背景;内容上:交代了目前大环境下世界粮食还存在浪费和损失的同时,受饥饿的人数却在缓慢上升的情况。结构上:引发读者深思;呼吁人们要节约粮食,减少损失和浪费。
18.了解体验游客体验之后感受及对AR眼镜这项技术的看法。;你觉得这次AR导览体验怎么样?;您对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有什么看法 ?;您觉得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的意义在哪里?
【知识点】创新题型;新闻概括;活动设计;新闻
【解析】【点评】⑴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⑵考查新闻结构的常识。解答此题时依据消息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做出判断分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16.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依据新闻导语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29日说,粮食损失和浪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 而进行创新性的收获后管理、实施农业及粮食系统数字.化、重新规划粮食市场渠道等,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巨大潜力”可拟写为:时代的巨大挑战。
故答案为:“时代的巨大挑战”
17.本题考查新闻结构的常识。 依据 "联合国指出,自2014年以来,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一直在缓慢上升。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环节被损失。在零售和消费环节,也有大量的粮食被浪费”属于新闻“背景”。新闻“背景” 的作用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 背景;内容上:交代了目前大环境下世界粮食还存在浪费和损失的同时,受饥饿的人数却在缓慢上升的情况。结构上:引发读者深思;呼吁人们要节约粮食,减少损失和浪费。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探究。围绕材料二 “AR”眼镜有关的知识 ,写出采访目的及有关采访问题,目的要明确,问题要集中,有针对性,不要跑题,表达言简意赅,通顺流畅。
故答案为:
1、了解体验游客体验之后感受及对AR眼镜这项技术的看法。
2、你觉得这次AR导览体验怎么样?
3、您对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有什么看法 ?
4、您觉得AR导览眼镜这项技术的意义在哪里?
【答案】19.采访知识;太空旅行知识
20.①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②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③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21.【示例1】我选择采访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问题:根据“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我们知道亚轨道旅行的订单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在您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意图:了解亚轨道旅行能够被人接受、订单量持续增长的原因。
【示例2】我选择采访旅行爱好者。
问题:在您看来,亚轨道旅行相比国际空间站旅行来说,更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选择亚轨道旅行的人数远远多于国际空间站旅行的人数?
提问意图:了解在旅行爱好者心中,亚轨道旅行和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区别,以及选择亚轨道旅行的原因。
【知识点】创新题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⑵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⑶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19.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阅读得出四则材料的基本内容:材料一主要讲述的是采访前期准备。材料二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列采访提纲。材料三主要给我们绍国际空间站。材料四则是关于“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
1、采访知识
2、太空旅行知识
20.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内容表达观点。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让吴老师谈谈宇航员在太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这点与材料一中的“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相同。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几个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上显得比较罗嗦,意图不明,但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两个问题都没使用有歧义的句子,没用否定语气。
故答案为: ①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②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③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21.本题考查新闻采访。结合着所给出的两个采访对象,很明显是在一个项目中分属于不同的角色。 "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是活动的策划者,因此采访问题的设计应重点放在项目不断发展的原因上。“ 旅行爱好者 ”是项目的参与者,设计问题时应重点在于了解参与者的心理感受。依据这个原则,
故答案为: 【示例1】我选择采访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问题:根据“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我们知道亚轨道旅行的订单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在您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意图:了解亚轨道旅行能够被人接受、订单量持续增长的原因。
【示例2】我选择采访旅行爱好者。
问题:在您看来,亚轨道旅行相比国际空间站旅行来说,更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选择亚轨道旅行的人数远远多于国际空间站旅行的人数?
提问意图:了解在旅行爱好者心中,亚轨道旅行和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区别,以及选择亚轨道旅行的原因。
【答案】22.C
23.①一直以为二维码不可信,看到用二维码上当受骗之事,有点幸灾乐祸,隐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意。 “笑”中满含自己不用二维码就不会生出受骗之事的自信与轻松。也流露出对骗人行径的不齿。
②看不惯买主的装扮与做派,有意为难他。主要是做给其他摊主看: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只要质量好,就会有人买,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24.是全文的线索,故事围绕倔三爷和二维码展开:借倔三爷对二维码的态度变化塑造了倔三爷倔强、传统又积极变通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和谐的人情美,表达了要与时俱进的主题。
25.选A。①倔三爷接受了二维码与前文倔三爷不愿使用二维码、遭到他人嘲笑相照应,也呼应了上文倔三爷“三天没有出摊”的情节。②是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③时代的发展让连倔三爷这样的人都受到了影响并改变了,表现了与时俱进的主题。选B。①倔三爷接受二维码是为了不欠人情债,不给乡亲们添麻烦,并非真正接受了这个新事物,这个内容与前文倔三爷坚定拒绝二维码的态度是一致的。②这也与倔三爷“倔”的性格相吻合。③也是上文大家照顾他、侄女数落他的结果。④也表现出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淳朴乡情
【知识点】创新题型;挖掘、感悟文章主题;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章结构方式;记叙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主旨、思想感情、写作方法,详略安排等,在读懂的基础上抓住题中各项表述的要点,逐项与原文进行对照,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即可。
(2)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人物心理。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某个物象的作用。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3.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4.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答题模板: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衬托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渲染环境。)
(4)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然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22.C小说表现骑摩托车的土豪范儿、大胡子老男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 但是表现远方侄女时,没有运用外貌和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C
23.结合语境分析,①根据倔三爷和卖猕猴桃的小贩的对话可以看出倔三爷以为二维码不可信,会上当受骗,言外之意是你也不要用,要不就等着上当受骗吧。结果这个卖猕猴桃的果然被骑摩托车的土豪范儿的骗了猕猴桃,这结果正好让倔三爷猜到了,倔三爷心想,看看,受骗了吧,看我就不用二维码,就不用担心上当受骗。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②大胡子买倔三爷两个长青瓠子,一个两块五,两个五块,结果大胡子给他钱的时候,他非要一个一个的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根据“倔三爷低头眯眯眼咂滋味乐,我就瞅这小子别扭?您看他哪儿别扭?倔三爷这才一一道出:老爷们梳个娘们头,要是我的儿子,我得给他个大脖拐;腰包里露出零钱,偏抻出百元大票显摆嘚瑟;弄个“苹果”手机在我眼前晃悠,我还有“小米”呢。我就是没学扫二维码。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可以看出原因:看不惯买主的装扮与做派,有意为难他。主要是做给其他摊主看: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只要质量好,就会有人买,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故答案为: ①一直以为二维码不可信,看到用二维码上当受骗之事,有点幸灾乐祸,隐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意。 “笑”中满含自己不用二维码就不会生出受骗之事的自信与轻松。也流露出对骗人行径的不齿。
②看不惯买主的装扮与做派,有意为难他。主要是做给其他摊主看:我摆的摊是鲜瓜水菜,现拔现卖,只要质量好,就会有人买,不用二维码,照样卖得快。
2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倔三爷和二维码,小说就是围绕“倔三爷和二维码”绽开故事情节,从而塑造了倔三爷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因此“二维码”是全文的线索。
故答案为: 是全文的线索,故事围绕倔三爷和二维码展开:借倔三爷对二维码的态度变化塑造了倔三爷倔强、传统又积极变通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和谐的人情美,表达了要与时俱进的主题。
25.①倔三爷曾经非常抗拒使用二维码,想着自己卖的菜新鲜,又不缺斤少两照样能像以前卖菜,结果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压抑,不认识倔三爷的买菜人态度很干脆,同质同价谁有二维码就扫谁的;和倔三爷半熟脸的人为了照顾一下他的面子,也间或用现钱意思意思;而那些新娶的媳妇,新一茬的姑娘、小子可不论这些。只要方便快捷,亲爸亲妈都不论。倔三爷搓着木锉般双手,无奈地摇头轻声叹息。 在远方侄女的开导下开始使用二维码收钱,使用之后,才体会到使用二维码付钱收钱确实方便,自己应该与时俱进。 ②A.倔三爷不愿使用二维码收钱,很少有人买他的菜,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倔三爷感到长期这样下去,就会欠人家的人情,为了不欠人情,为了让自己的菜能像之前卖出去,倔三爷无奈使用二维码收钱。B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在时代的洪流下,倔三爷不是主动改变,而是被动改变,由此可以看出他倔强的性格。C当大家都因为不便不买倔三爷的菜时,只有当庄姑奶奶尚存老礼,不怕麻烦,坚持与倔三爷现钱交易,表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淳朴乡情。
故答案为: 选A。①倔三爷接受了二维码与前文倔三爷不愿使用二维码、遭到他人嘲笑相照应,也呼应了上文倔三爷“三天没有出摊”的情节。②是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③时代的发展让连倔三爷这样的人都受到了影响并改变了,表现了与时俱进的主题。选B。①倔三爷接受二维码是为了不欠人情债,不给乡亲们添麻烦,并非真正接受了这个新事物,这个内容与前文倔三爷坚定拒绝二维码的态度是一致的。②这也与倔三爷“倔”的性格相吻合。③也是上文大家照顾他、侄女数落他的结果。④也表现出了时代变迁中不变的淳朴乡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