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00:1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名句名篇默写
1.班级制作古诗主题墙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
漫步古诗苑
人 与 自 然
(1)“ , ”两句将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言近而旨远。(陶渊明《饮酒·其五》) (2)东风吹拂,万物复苏,“ , ”将一幅早春时节草木萌发的美景呈现在眼前。(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与 家国 (3)国家动乱,家人离散。杜甫悲叹“ ,家书抵万金”。(《春望》) (4)国家有难,慷慨以赴。李贺高歌“报君黄金台上意, ”。(《雁门太守行》)
人与 自我 (5)壮志未酬,陈子昂用“ , ”两句诗道尽了宇宙邈远、个人渺小的孤寂与惆怅。(《登幽州台歌》 (6)临近毕业,班主任寄语同学们:勇敢地往学业之峰攀登吧,“ , ”,登上峰顶,眼界自宽,胸襟自广。(王安石《登飞来峰》)
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2)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三章)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三章》)
(7)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将士们忘身报国之情的句子是:“ , 。”
3.默写古诗文。
(1)乱花渐欲迷人眼, 。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2) ,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3)新冠疫情辗转数年,许多人与自己的爱人、家人分隔两地。藉此,你想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此事古难全。 , ”以此,来激励人们保持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4)杜甫《春望》中用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的句子是: ,城春草木深。
(5)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难》)
(6)王维《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的句子是: , 。
4.根据提示填空。
(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雪”的古诗文句: , 。
5.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请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美源于自然;白居易的诗中有“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秋瑾的词中有“ ,秋容如拭。”(《满江红》)
(2)美常驻心间:失意时刘禹锡高歌“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受挫时苏轼自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3)美跨越时空:在国家危亡之际,革命先烈们以“ , ”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奋勇抗争(王安石《登飞来峰》);宋濂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这种潜心治学的态度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送东阳马生序》)
6.理解性默写(一)
(1)《饮酒(其五)》中表现了诗人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2)《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3)《春望》中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景象的诗句是: , 。
(4)《春望》中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忧国思家者的形象的诗句是: , 。
(5)《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的角度描写禽鸟的诗句是: , 。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 。
7.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此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1)诗文传情:我们从“念天地之悠悠,① ”读出了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感伤(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我们从“② ,隔江犹唱后庭花”感受到诗人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问国事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杜牧《泊秦淮》);我们还看到了诗人因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民生而发出“③ ,④ ”的感慨(李商隐《贾生》)。
(2)诗文言志:我们从“⑤ ,⑥ ”看到了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杜甫《望岳》);我们从“⑦ ,⑧ ”听到了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王安石《登飞来峰》)。
(3)诗文知理:我们从“⑨ ,柳暗花明又一村”领悟出了困境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的人生哲理(陆游《游山西村》);我们从“政入万山围子里,⑩ ”懂得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迷惑,要放眼长远方能履险如夷(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8.祖国的秀丽山河,寄托了最美的诗心;诗文里的中国色,惊艳了难忘的时光。请根据提示,填补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名句。
【色卡一】白色:忧虑 白头搔更短,① 。(杜甫《春望》) 山河破碎风飘絮,② 。 【品读】:容颜的憔悴、身世的感慨是对家国的忧思。 【色卡二】紫色:沉重 角声满天秋色里,③ 。 (李贺《雁门太守行》) 【品读】:喷涌的鲜血渲染了战斗的惨烈。
【色卡三】绿色:生机 ④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品读】:陋室的绿意彰显主人的雅志。 最爱湖东行不足,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品读】留恋春光绿意以亲近自然与生命。 【色卡四】黄色:明亮 _⑥ ,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品读】:盛开的黄花映衬清秋的明净。 ⑦ ,病树前头万木春 【品读】:万木春的生机点亮前行的亮光。
【色卡五】红色:胆识 ⑧ ,⑨ 。 (王安石《登飞来峰》) 【品读】:站位大局,不惧困顿是自信与果敢。 【色卡六】墨色:深沉 _⑩ ,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品读】:秋日的浓墨是风雨的前奏。
9.根据提示填空。
关关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地理“行政区划”时,发现很多地名都出现在学过的古诗文中。请你根据他的标记完成古诗文填空。
(1)萧关,古关名,今宁夏固原东南。王维出使凉州途经此处,有过“ ,都护在燕然”的对话。(《使至塞上》)
(2)易水,发源于今河北。李贺用“半卷红旗临易水, ”的夜袭场面暗示了将士们壮怀激烈的豪情。(《雁门太守行》)
(3)铜雀台,位于今河北。杜牧曾经设想过的另外一种历史结局“ ,铜雀春深锁二乔”就与此地有关。(《赤壁》)
(4)扬州,今属江苏。历来风光秀美,人文荟萃,南宋时屡遭战乱,朱敦儒曾发出“ ”的悲慨。(《相见欢》)
(5)汉阳,在今湖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崔颢在艳阳天登楼,见“ , ”,一派自然美景。(《黄鹤楼》)
(6)南山,一说为今江西庐山。陶渊明在此过上了“ , ”这样与菊伴、与山依的生活。(《饮酒(其五)》)
(7)白帝城位于今重庆,是三峡的起点。其水路之快,朝发夕至,正如郦道元所言“ , 。”(《三峡》)
(8)蜀地为今四川。李白曾在乘舟离乡时满怀不舍地写下“ , 。”(《渡荆门送别》)
10.祖国的秀丽山河,寄托了最美的诗心;诗词里的中国色,惊艳了时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空缺处的古诗词名句。
【色卡一】白色:忧虑 ① ,② 。(杜甫《春望》) 【品读】容颜的憔悴是对家国的忧思。 【色卡二】紫色:沉重 角声满天秋色里,③ 。(李贺《雁门太守行》) 【品读】喷涌的鲜血渲染了战斗的惨烈。
【色卡三】绿色:生机 ④ ,⑤ 。(刘禹锡《陋室铭》) 【品读】陋室的绿意彰显主人的雅志。 【色卡四】黄色:明亮 ⑥ ,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 【品读】盛开的黄花映衬清秋的明净。
【色卡五】红色:活力 ⑦ ,⑧ 。(韩愈《晚春》) 【品读】暮春的斗艳是对春日的留恋。 【色卡六】墨色:深沉 ⑨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品读】秋日的浓墨是风雨的前奏。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烽火连三月 提携玉龙为君死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
注意易错字词“篱、悠、渐、烽、提携、怆、涕、畏、遮、缘”等的正确书写。
2. 欲辨已忘言 家书抵万金 折戟沉沙铁未销 无可奈何花落去 地利不如人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辨、抵万、戟、销、奈、落、携”等字词的书写。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杨阴里白沙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国破山河在 玉盘珍羞直万钱 征蓬出汉塞 归雁洛阳边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蹄、堤、藤、圆、愿、婵娟、羞、直、蓬、汉、雁、洛”等字的正确书写。
4. 天街小雨润如酥 塞上燕脂凝夜紫 濯清涟而不妖 杨花落尽子规啼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润如酥、燕脂、濯清涟、子规、早莺、新燕、啄春泥”等字词容易写错。
5. 浅草才能没马蹄 为篱下黄花开遍 沉舟侧畔千帆过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注意“蹄、篱、畔、遮、奉”等字的书写。
6.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详解】考查理解性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根据题干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庐”“搔”“簪”“莺”等字词的书写。
7. 独怆然而涕下 商女不知亡国恨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一山放出一山拦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怆、涕、怜、苍、神、凌、览、遮、自、疑、拦”等字的正确书写。
8. 浑欲不胜簪 身世浮沉雨打萍
塞上燕脂凝夜紫 苔痕上阶绿 绿杨阴里白沙堤 为篱下黄花开遍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俄顷风定云墨色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簪、萍、燕脂、堤、畔、自缘、俄顷”这几个字词的书写。
9. 萧关逢候骑 霜重鼓寒声不起 东风不与周郎便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书写正确,不要漏字、错字。本题中,“候、郎、历、萋、篱、悠、暮”的写法。
10.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塞上燕脂凝夜紫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为篱下黄花开遍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俄顷风定云墨色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搔、簪、凝、帘、篱、紫、顷、墨”等字词容易写错。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