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名句名篇默写
1.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
古典之“音”
百鸟在鸣 “① ,在河之洲”(《<诗经>二首》),鸟鸣引发了爱情的希冀,回响千年;“②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鸟鸣寄托着友人的牵挂,直抵人心:“感时花溅泪, ③ ”(杜甫《春望》),鸟鸣承载着诗人的忧愁,感人至深。
流水汤汤 “④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沧海的水波见证了曹操的雄心:“不闻爷娘唤女声,⑤ ”(《木兰诗》),大河的流水伴随着英雄的出征;“峰峦如聚,⑥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黄河的浊浪激荡着作者的悲愤。
沙场之声 “⑦ ,⑧ ”(李贺《雁门太守行》),激战又起,号角催征,响彻云霄:“⑨ ,⑩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战马奔腾,箭矢如雨,震天动地。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②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
③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
⑥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潼关怀古》)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
④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 》)
⑤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⑥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⑦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4)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自然 诗人① (人名)登临碣石山,写下“② ,百草丰茂”,让我们一览草木的茂盛;白居易漫步钱塘湖畔,写下“③ , ”,让我们看到了早春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
品性 刘禹锡虽身在陋室,但“谈笑有鸿儒,④ ”,交往的都是品性高雅的朋友。 《陋室铭》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可以学习苏轼“归去,⑤ ”的豁达乐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陆游以“零落成泥碾作尘,⑥ ”来寄托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志向。 《卜算子·咏梅》
情怀 送别友人,我们常吟诵王勃的“⑦ , ”来表明真挚的友谊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深刻理解了革命志士秋瑾“算平生肝胆,⑧ ”的济世情怀。 《满江红》(小住京华)
6.填空。
心怀家国、志在天下,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诗句 家国情怀 作者作品
① , 。 将士们在悲壮惨烈的战斗中忘身报国的忠心 李贺 《雁门太守行》
② , 。 将士用命,不畏战事频繁 王维 《使至塞上》
③ , 。 诗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愿望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 , ? 诗人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志向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 , 。 虽辞官归乡,诗人仍心系国家前途和命运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7.三月,花期如约而至。一路繁花,一路青春,班级开展“不负春光不负己”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加。
立足情感,补写出下列古代诗文名句。
情感 古诗文名句
思家念亲 烽火连三月,① 。 (杜甫《春望》)
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隐逸之志 相顾无相识,③ 。 (王绩《野望》)
同情怜悯 可怜身上衣正单,④ 。 (白居易《卖炭翁》)
热烈豪迈 ⑤ ,⑥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流连忘返 ⑦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誓死报国 ⑧ ,⑨ 。 (李贺《雁门太守行》)
神往迷惘 此中有真意,⑩ 。(陶渊明《饮酒》)
8.中国是诗的国度,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以下是小文同学进行的分类整理,请你帮忙在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类别 默写名句 赏析名句
诗中“景” (1) , 。(曹操《观沧海》) 这两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
诗中“情” (3) , 。(李白《送友人》) 诗句中的“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落日”比喻难舍之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难舍难分。
(4)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忠君爱国、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爱国之情。
诗中“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
9.家国,是诗文中常见的主题。请完成表格梳理。
出处 诗句 家国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 (1) ,长河落日圆。 家国是诗人远赴边疆沙漠,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杜甫《春望》 (2) ,(3) 。 家国是因遭逢兵乱,身边花鸟皆带悲情,诗人亦在离乱中忧国伤时。
孟子《孟子三章》 天时不如地利 , 。 家国是战乱频仍,孟子游历各国,发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见解。
(5) 《观沧海》 (6) ,若出其里。 家国是诗人满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的博大胸襟与豪情壮志。
李贺《(7) 》 报君黄金台上意,(8) 。 家国是(9) 。
10.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古诗词整理表格。
“古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单
意象及特点 诗句 出处 情感
笛声: ①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思念家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竹林:清幽宁静 琴声:清雅空灵 ③ , 。 王维《竹里馆》 淡泊宁静
黄河:奔涌向前 ④ , 。 刘禹锡《浪淘沙 其一》 不屈不挠
“古诗词中的手法”整理单
手法 诗句 出处 手法阐释
⑤ ⑥ ,对镜帖花黄。 北朝民歌《木兰诗》 参互成文:含而见义
对偶 ⑦ ,寒光照铁衣。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一致;词性相同
拟人 ⑧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赋予物以人的情态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 关关雎鸠 杨花落尽子规啼 恨别鸟惊心 水何澹澹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波涛如怒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填空。
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雎鸠、澹澹、溅溅、燕脂、霹雳”等字容易写错。
2. 白露为霜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我寄愁心与明月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 梦回吹角连营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本题中“怆”“涕”“郎”“壁”“角”等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3. ①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观沧海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⑥悠然见南山 ⑦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 ⑧长风破浪会有时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做”“俱”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4. 切问而近思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两鬓苍苍十指黑 我寄愁心与明月 弓如霹雳弦惊 怀旧空吟闻笛赋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阙”“做”“鬓”“霹雳”“吟”“赋”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5. 曹操 树木丛生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往来无白丁 也无风雨也无晴 只有香如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因人常热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渐、蹄、涯。
6.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注意“提携、萧关、候骑、燕然、赢、遣”的正确写法。
7. 家书抵万金 日暮乡关何处是 长歌怀采薇 心忧炭贱愿天寒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鸢飞戾天者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欲辨已忘言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抵、暮、薇、炭贱、麾、鸢、提携、辨。
8.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诗句对仗工整,“直”表现孤烟的劲拔,“圆”表现落日苍凉中带着温暖。表现了大漠的雄浑壮阔。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诗句借登高揭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①——②、④——⑦句注意易错字词“澹、竦峙、赢”等的正确书写即可。
③句根据类别“诗中‘景’”可知此句从写景角度进行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表现了大漠的雄浑壮阔之景,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
⑧句根据类别“诗中‘理’”可知此句从写理角度进行赏析,结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知,诗句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是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
9. 大漠孤烟直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地利不如人和 曹操 星汉灿烂 雁门太守行 提携玉龙为君死 示例:家国是诗人仗剑前行,为报知遇之恩甘洒热血。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漠、溅、汉、提携。
(9)示例:家国是诗人挥剑跃马,为报知遇之恩慷慨赴死。
10. 宛转悠扬 羌笛何须怨杨柳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互文 当窗理云鬓 朔气传金柝 杨花榆荚无才思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意象鉴赏、名句默写、修辞手法。
笛声,是一种悲凉凄切、清远悠扬的音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借满城飘荡、无处不在的笛声传万千游子漂泊天涯、思念故园的殷殷情怀。王之涣千古名篇《凉州词》借羌管悠悠,抒万千感慨。故第①空可概括为:宛转悠扬;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羌、幽篁、啸、簸、涯、鬓、朔、柝、榆荚”等字词容易写错;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贴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据此可知第⑦空可填:互文。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