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四较联盟2023年第一学期三校期中三年级上册科学素养监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四较联盟2023年第一学期三校期中三年级上册科学素养监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8 12: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第一学期三校期中科学素养监测
三年级上册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考生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图橡皮筋代表水面位置,当试管中的水结冰后,冰面位置( )。
A.比橡皮筋低 B.比橡皮筋高 C.与橡皮筋持平
2.下列能把食盐和细沙的混合物分离开的方法是( )。
A.用水分离 B.用筛子筛 C.用磁铁吸
3.一个兵乓球浮在水面上,将玻璃杯口朝下罩住乒兵球后,继续往下移动,直到玻璃杯完全进入水中。
这时,乒乓球应该在杯中的(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4.在自制热气球实验中,热气球能升空的主要原因是( )。
A.热空气体积比冷空气小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C.教室里有风
二、填空题(共10分)
5.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水干了,这是因为水跑到 中去了,这是蒸发现象。给水加热时,这个过程更 (选填:快;慢)。
6.水在 ℃开始结冰。结冰时,它的质量 ,但体积 。
7.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 。压缩空气有 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
8.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 的原理工作的;制冷空调的出风口朝 (填“上”或“下”)制冷效果更好。
三、判断题(共10分)
9.把冰从冰箱里取出后会逐渐融化,因为冰融化时会放出热量。( )
10.为了防止打破蒸发皿,在加热后立即用手取下蒸发皿放在桌子上。( )
1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空气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
12.空气污染对人和动物有害,对植物没有害。( )
四、实验题(共20分)
13.东东在家中找来小苏打、食盐、白糖、红糖、味精、面粉等材料,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快乐探究吧。
(1)小苏打、食盐、白糖、红糖、味精这五种材料,它们都( )(填“能”或“不能”)在水里溶解,这五种材料中,能比较明显看到溶解扩散过程的是( )。
(2)面粉( )(填“能”或“不能”在水里溶解。)
(3)东东想探究一下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请你帮他在横线上标出实验步骤的顺序。
( )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 )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
( )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 )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
( )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
( )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
(4)最后,东东把这杯浓盐水放在了通风且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过几天后他发现( )。
A.杯子底部出现了较多的食盐颗粒
B.杯子底部原有的少量颗粒不见了,蒸发到空气中了
C.没有什么变化,和原来一样
14.实验小组听完”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进行了思考与讨论:乌鸦利用石头成功使瓶子里的水位升高,是因为石头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于是他们在大水槽中装了一些水,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以下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把塑料杯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
②将塑料杯底部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
③将塑料杯竖直地从水中取出,观察纸巾是否变湿
(2)在水面上撒漂浮物的目的是 。(选填“美观”或“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3)未打孔的塑料杯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 (选填“杯底”或“杯口”),塑料杯底的纸团 (选填“会”或“不会”)变湿。
(4)若在塑料杯底打一个小孔,再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塑料杯的 (选填“杯底”或“杯口”),杯底的纸团会变湿。
(5)若将杯底打孔后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再用打气筒通过小孔往塑料杯里打气,空气 (选填“能”或“不能”)将水赶出杯子,说明空气 (选填“能”或“不能”)占据空间。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水结冰的过程是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图中橡皮筋代表水面位置,当试管中的水结冰后,冰面位置比橡皮筋高。
2.A
【详解】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3.B
【详解】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水槽里装有水,水面上有一个乒乓球,用一个玻璃杯罩着乒乓球往下压,直到杯子完全进入水中,这时,乒乓球在玻璃杯中B位置,因为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空气容易被压缩,因此被压缩到B处。
4.B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升空是热空气上升的应用,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冷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
5. 空气 快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就干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这是蒸发现象。给水加热时,蒸发的速度会更快。
6. 0 不变 增大
【详解】温度变化是引起水的状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结冰时,它的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冰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7. 压缩 弹 大
【详解】空气具有可压缩性,经空气压缩机做机械功使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后的空气叫压缩空气。题目描述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的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8. 上升 上
【详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空气膨胀,体积变大,变轻,上升运动,冷空气收缩下沉。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夏天制冷空调吹出的空气温度比较低,冷空气下沉运动,所以空调出风口朝上,吹出的冷空气会流向下方,使整个房间温度比较低,制冷效果更好。
9.×
【详解】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把冰从冰箱里取出后会逐渐融化,因为冰融化时会吸收热量。
10.×
【详解】在分离食盐和沙子的时候需要用到蒸发皿等仪器,但是在加热后的蒸发皿温度很高,我们不可以用手去取;应该使用工具去将蒸发皿取下放在桌子上。
11.√
【详解】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轻,空气总会充满各处。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衡量。能用简易天平和不同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我们可以借助豆子和皮球来验证空气有质量。
12.×
【详解】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空气污染不仅对人和动物有害,对植物也有害。
13.
(1) 能 红糖
(2).不能
(3). 3 2 5 6 4 1
(4).A
【分析】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解能力实验中,把食盐、小苏打分为等量的小份,一份一份的放入,等上一份完全溶解后放入第二份。
(1).小苏打、食盐、白糖、红糖、味精这五种材料,它们放入水中,都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都能在水里溶解,这五种材料中,小苏打、食盐、白糖、味精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不能比较明显的看到溶解扩散过程,红糖的水溶液是红褐色的,能比较明显看到溶解扩散过程。
(2).面粉放入水中,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它不能在水里溶解。
(3).探究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
(4).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把浓盐水放在了通风且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过几天后随着水分的蒸发,会看到杯子底部出现了较多的食盐颗粒。
14. ②①③ 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杯底 不会 杯口 能 能
【分析】空气占据空间。把敞口的瓶子倒过来浸到水里,然后慢慢倾斜,瓶子里的空气会跑出来,水进入到瓶子里。说明瓶子里的空间开始是被空气占据的;向气球内吹气,气球鼓起来了;杯子里的纸竖直扣入水中纸不湿,都说明空气占有空间。
【详解】(1)本题是探究杯底纸不湿奥秘的科学实验,实验步骤是将塑料杯底部粘上一个纸团,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把塑料杯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将塑料杯竖直地从水中取出,观察纸巾是否变湿;
(2)由于水位变化不明显,我们肉眼无法准确观测,所以在水面上撒漂浮物来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3)未打孔的塑料杯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由于塑料杯中有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杯底,纸团也不会湿;
(4)若在塑料杯底打一个小孔,再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有空气随着小孔流出,杯中的空气变少,水挤占了空气的空间,所以被压入水中的漂浮物最终在塑料杯的杯口,杯底的纸团会变湿。
(5)若将杯底打孔后按如图所示压入水中,再用打气筒通过小孔往塑料杯里打气,空气会挤占水的空间,将水赶出杯子。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