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教学是指利用外界的环境,实现和学生心境共鸣的教学方法。情景越形象,效果越显著。情境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而地方史正是情景教学的优良素材,在历史性教学中,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为建设家乡而服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的第5课,承接了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课,是对前一课的继承和补充,使得学生在了解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之后,又能从经济、文化等方面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物质文明出现了新的发展,青铜器就是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一个典型代表,工艺高超、造型精美的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特征。甲骨文是夏商周时期精神文明的体现,作为中国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不仅反映了文字发展的历程,还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识青铜器和甲骨文,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升入初中,思维活跃,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但是由于刚开始接触历史学科,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对历史相关的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在学习本课中会有很多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如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和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等。教师在讲解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唯物史观:认识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夏商周时期的物质和精神标志,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体现我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时空观念:了解夏商周时期代表性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和铸造时间,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周时期开始的。史料实证:通过图片、文物、视频等,知道青铜器的功能和铸造特点,知道甲骨文的地位价值和造字方法。历史解释:认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知道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国情怀:通过青铜器和甲骨文,能够正确看待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认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和高超技艺,甲骨文的地位价值。教学难点认识青铜器铸造和甲骨文造字的特点;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对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意义;通过青铜器和甲骨文认识夏商周的灿烂文明。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图片、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课件(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 展示图片和表格,提问学生夏商周三代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 学生回忆上节课知识点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回顾所学之前所学知识,并联系本课知识。形成时空观念。
导入新课 教师在PPT上展示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图片以及馆藏文物,指出山西青铜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其中有1/3的文物来自与公安机关的追缴。然后引导指出:青铜博物馆馆藏文物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吉金光华展现历史轨迹,青铜铸就一个少年中国。进一步提问:那么这些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呢?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呢? 学生感悟青铜器之美,感悟青铜博物馆的来之不易。 运用地方史,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吉金光华—青铜器 展示图片和文字,提问学生:北京人、山顶洞人和半坡人、河姆渡人分别是用什么样材质的工具,他们分别处于什么时代。然后展示山西陶寺遗址铜齿轮形器和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七角星纹镜,引导学生观察在距今5000-4000年时,我们开始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入了什么样的时代呢?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继续引导说明: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了我国早在5000-4000年前便开始使用铜器,我国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以铸造、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学生: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的青铜器仅仅是国有单位收藏的便有140万件,其中有很多是达官贵人所使用的生活器具。那么如此众多的青铜器到底有哪些类别呢?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介绍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并指出青铜器的一大特点: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教师引导:随着时间的推进,青铜器的用途也逐渐在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接着来看一个青铜器的典型代表,通过这个青铜器,我们来思考一下,青铜器的铸造有何特点?青铜器的用途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PPT展示司母戊鼎及其材料。通过材料分析出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并使得学生了解青铜器的第二个特点: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等。教师继续提问:“青铜器的铸造反映了什么?为什么要铸造如此巨大的青铜器呢?”展示并介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得学生明白在西周时以青铜器为载体,从天子、诸侯到卿大夫、士,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使用规模不同的礼器,这就是礼乐制度,也使得青铜器从食器发展成为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教师结合材料介绍四羊方尊和利簋,然后提问学生“像是四羊方尊这样精美的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呢?”,通过动态图片,使得学生很容易的理解泥范铸造法。结合利簋的铭文,使得学生理解青铜器是历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最后展示近年来山西公安机关的追缴回来的国宝级文物,然后介绍: 三晋大地物华天宝、文明灿烂,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和文化大省。近年来,在山西公安机关的全力追缴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晋公盘、义方彝等为代表的不少流失在外的山西籍国宝级文物,纷纷踏上了“回家”之路。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在文物回归的道路上,山西一直在行动。晋公盘、义方彝等等文物……每一次“落叶归根”,都是中华文脉的一次续写。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根据经验回答。学生分析材料,并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并记忆。学生感悟并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关键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点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展现利簋铭文,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地方史的介绍,在潜移默化当中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第二章文以植根—甲骨文 PPT展示: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的西周叔虞方鼎和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的西周气盉的金文。然后提问学生:这些文字使我国最早的文字吗?然后播放发现甲骨文的视频。教师通过ppt介绍甲骨文的含义和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故事。老师进一步介绍和引导:王懿荣不仅第一个发现、鉴识、收藏了甲骨文,而且也是第一个将其时代断为商代,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免于湮没,避免了“人吞商史”的悲剧。因此文学家郭沫若曾经写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那么古人为何要在甲骨上面书写文字呢?展示记载有商代国君武丁的妻子妇好率领一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事迹的卜甲。并依据《礼记》,介绍商人“商王无事不卜,无日不卜。”使得学生认识到甲骨文上记载有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内容,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根据图片和几个典型汉字,介绍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使得学生认识到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最后说明:汉字是神圣的,因为它能够沟通天地人神,传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甲骨文形声表意,历经千年不衰而承续至今,记录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提取关键信息,解决重难点问题。学生记忆并思考。学生感悟并思考。 学生了解基础知识。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材料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典型汉字进行示范和讲解,巧妙突破重难点知识。通过对汉字的绝佳之地讲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习题巩固
课堂小结 夏商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青铜制造业,是这个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甲骨文,则是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特有表征。它们共同绘就了三代文明的辉煌灿烂,显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一脉相承,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与蓬勃生机!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