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本课以动荡一词为主线,探究动荡的原因、现象及带来的影响,通过讲述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之间的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意图使学生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清楚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再概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让学生能从典型的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优秀的精神品质,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的第三课,在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中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并提到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在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中,教材介绍了西周时期青铜器作为礼器,以鼎和簋的数量来区分贵族等级,从而规范周礼。在此基础上,教材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时期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运用于农业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民族交融加强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还有较大兴趣,因此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通过生动语言进行陈述,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和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总体目标: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能通过史料分析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农业带来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春秋时期农业出现铁农具和牛耕的史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能通过阅读史料对春秋争霸战争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出现了局部的统一,民族交融加强,学习越王勾践的优秀品质(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诸侯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动荡始王室衰微,动荡起诸侯争霸,动荡频动荡之下,民族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 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解读课题 1.简单解读课题《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问:主要讲述哪一个时期的历史?同学们觉得哪个词是关键?2.讲述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后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两段,前期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后期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那么春秋时期为何动荡呢?探究春秋动荡的原因、动荡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影响。 春秋时期,动荡一词是关键。回忆所学 解读课题,引导学生提炼课题中的有效信息,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经济发展,动荡始 (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1.问:请同学们思考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2.课件展示:《管子》记载“春秋之期,民用铁器耕作。”此书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如何印证呢 出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片。3.问:《国语 · 晋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quǎn )亩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这个宗庙之牺指什么 牛上的鼻环可以体现什么?(二)经济发展——手工业发展问:手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三)经济发展——商业发展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在交易的过程中,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结合《钱币分布图》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思考,回答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 将考古发掘文物与文献史料印证相结合,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和意识。
二、王室衰微,动荡起 1.问: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分封制下周天子有权、有地、有臣、有钱,而伴随着分封制的逐步瓦解,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现象?2.课件展示:《史记·周本纪》记载 “平王之时(平王统治时期),周室衰微(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强并弱(诸侯变强,兼并弱小国家),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权在诸侯手中)”。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书本p30说明春秋时期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3.小结:诸侯之间纷争不断,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了解周天子大权旁落,统治力大减,出现“礼崩乐坏” 的局面,春秋时期出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权力的中心转移,王室衰微。 通过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制前后的对比,形成冲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
三、诸侯争霸,动荡频 1.课件展示地图,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争霸的原因主要是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争夺人口、财产、土地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孟子说“春秋无义战”,由此可知,诸侯争霸的实质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2.齐国为何能成为春秋首霸?播放视频 结合教材思考回答观看视频后思考回答 借助视频、地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齐国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落实时空观念的培养。
四、动荡之下,民族融 1.课件展示三则材料,并提出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争霸带来的影响?2.因为战争的残酷,所以各诸侯国进行了军事变革,也力图变法图强。因为战争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所以我们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小组合作,探讨其影响,后举手回答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带来的影响,学会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分析历史事件。
课堂小结 回忆本课内容,梳理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主线清晰,为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视频导入的方式。教学中,为使主线更清晰,同时也希望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历史,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特意增加了一些相关的文字史料、图片、视频。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解读史料,归纳概括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由于材料的补充,有时也感有面面俱到之嫌。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