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协作学习: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被组织状态转变为自组织状态。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课是奠定思想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第二课是在此基础上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第三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华民族希望重燃。从单元设计上来看。本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上承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从中国近代史上来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作为文明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近代中国的民主进步和科学发展,理解近代中国的艰辛探索,增强热爱祖国的历史使命感。综上可见,本课的内容无论是在单元学习中还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学习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材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依据单元设计和课程标准,我将本课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如下:第一部分: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第二部分: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三部分:新旧之辩——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第四部分:万象更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思想史,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教学难度加大。如何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由浅及深、循序渐进。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如何辩证看待新文化运动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还普遍存在疑问。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些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仍缺少辩证性和全面性,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仍存在一定的的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补充相应的史料,引导学生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研讨历史材料,组织学生访谈,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有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培养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根据课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课前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对新文化运动评价存在疑问的同学占总体的40%。因此我将本课难点设计为分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目标
课标分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1)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实施建议: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访谈会,编写历史剧,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课标》内容,新文化运动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要理解其地位和作用,要从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史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与传承,要从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历史中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更要从今天的时代出发,在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最终学生能够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1.分析、解读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相关文献、图片、实物史料及教师出示的其他相关材料,能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重要阵地和代表人物。2.收集、阅读、分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人的作品片段,以访谈形式讨论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初步掌握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锻炼表达概括能力,同时学生能够感悟青年对于社会的责任。3.对比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在推动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感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得以增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课前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对新文化运动评价存在疑问的同学占总体的40%。因此我将本课难点设计为分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作用。重点: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与发展的相关史实。难点:分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1.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考察近代历史遗迹,亲自探究历史人物和事件,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热情。2.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本课思维线索。问题链:①民国初期的中国存在什么问题?②中国的有识之士要如何拯救民国初期的中国?③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④我们要如何传承新文化运动的精神?3.采用了实践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主题,让学生以访谈的形式讨论和展示,培养解读史料,归纳总结和表达概括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印象,提高其思维发散能力。4.在历史学习中联系现实:解读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学生身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得以增强。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北京大学代校歌《燕园情》并出示部分歌词,进行简单介绍,导入新课。2.提问:先哲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了这些主张? 聆听歌曲和教师的讲述,感受新文化运动之下的北大学风。 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北京大学导入历史,用歌曲和画面代入想象,引发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趣。
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出示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关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前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活动。2.出示《1894年-192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1915年中日代表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祭天现场》和《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反袁斗争过程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困境。 观察图片,复习旧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复习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历程,同时通过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二、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出示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简单过程和《吾人最后之觉悟》节选。材料: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提问:结合教材P56第一段思考:陈独秀等人认为如何才能挽救中国?2.出示蔡元培和陈独秀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到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办学风格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材料: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宣布各方面之意见,则校外读者,当亦能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蔡元培《北大学刊》革命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除旧布新才是目的。——《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材料:《青年杂志》第一期封面,引导学生解读封面文字和人物,详细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口号。创设博物馆情境,引导学生线上参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北大红楼的发展为线索,依次了解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代表人物及代表刊物。 师生共同总结:蔡元培秉承着”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招揽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思想新、学问大的教授。他们不仅在北大任职,而且不少人参与了《新青年》杂志的编务,宣传新文化。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了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4.引导学生列表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过程。(重点) 阅读材料和教材,回答问题。观察封面图片,和教师共同分析封面内涵,进一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相关史实。线上考察北大红楼,记录人物资料并关注其中和新文化运动相关的部分。学生活动:结合北大红楼的参观过程,完成表格。 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通过落实教材,学生能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集中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变革。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阵地和主张,为之后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铺垫。通过博物馆情境,以沉浸式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和新文化运动相关的主要人物和阵地,将近代历史遗迹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感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学生在游览纪念馆的过程中共同寻找问题答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能够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础史实,落实教学重点。
三、新旧之辩——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出示材料:这种教育方面的自由政策,使北京大学成为旧派保守学者和新式知识分子之间的公开论战场所。——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吾何为而讨论新旧之问题乎。政有新政旧政。学有新学旧学。道德有所谓新道德旧道德。——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提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与旧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2.出示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归纳为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3.(1)课前:梳理学生的课前问题,归纳整理形成问题提纲。分为民主、科学和新文学组三个主体,引导学生按照兴趣自主选择主题,结成小组进行探究。下发参考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解答问题提纲中本小组的问题。(2)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将问题答案整理为访谈提纲。访谈主题:面对民族危亡,如何拯救中国?问题大纲:①民国建立之后,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是否说明,中国和西方国情不同,无法建立民主制度?②拥护民主为什么一定要反对孔教和礼法?③除了民主之外,为什么还要提倡科学呢?④如何能够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回顾访谈,找到访谈中的高频词语,分主题进行简单总结回顾,归纳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梳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5.出示李大钊《青春》选段,引导学生体会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感受新青年的责任。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阅读材料,总结归纳。(1)课前: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主题小组。回顾教材,阅读参考资料,进行组内讨论,整理归纳。小组成员对问题答案基本达成共识,选派1-2位小组代表。(2)课中:学生代表根据小组研讨结果,以访谈民国人物为情境,代表本组回答青年学生对本小组主题的提问,进行课堂展示。全面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体会民主、科学和新文学包括的重要内涵。师生共同诵读《青春》选段,传承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引导学生了解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引发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探究兴趣。通过解读陈独秀的著作片段,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将这些主张归纳为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研讨的方式解答了课前的疑问,设计历史访谈情境,提高其思维发散能力,学会多角度、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最后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观点。师生共同总结分析,巩固强化学生的成果,增加思维深度,突破重点。将历史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感受作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
四、万象更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出示《新青年》杂志初期和后期的发行量对比,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青年的影响。2.出示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提问: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难点)第一组材料:材料一: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材料二:邓春兰是一名接受了包办婚姻的女孩,于1919 年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写了一封信,请求来北大上课。蔡元培积极鼓励女性求学。1920 年起,邓春兰等多位女学生成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她成为了冲破大学女禁第一人。第二组材料:《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第三组材料:1909年《最新国文教科书》1932年《开明国语课本》3.出示新文化运动在1919年之后的相关材料,讲述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新变化。4.出示中国近代化探索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具有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阅读材料,分析《新青年》杂志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访谈过程中的论据,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难点)了解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复习巩固,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在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 结合访谈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新文化运动发生前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突破难点。引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联系,为之后的课程做好铺垫。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小结 出示程俊英、李大钊、孙中山和习近平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提问:不同时代人们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感受新文化运动的传承精神:例如民主科学、革新思想、努力奋斗…… 总结本课教学内容,解读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学生身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得以增强。升华主题。
教学反思
1.本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考察近代历史遗迹,亲自探究历史人物和事件,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热情。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本课思维线索。2.采用了实践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主题,让学生以访谈的形式讨论和展示,培养解读史料,归纳总结和表达概括的能力。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可能会导致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难以理解。为了让今天的学生能够理解过去的人和事,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清楚历史发展时序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尽量还原和再现历史,可以帮助学生触摸到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本课教学中,在“新旧之辩,对话先贤”这个活动中,学生穿越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下去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3.在历史学习中联系现实:教师利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学生能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和解决历史问题。本课通过解读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学生身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得以增强,涵养家国情怀。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