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5: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 部编本初中历史教材 八年级上册
课题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内容标准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 识能 力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大、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和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过 程 方 法 识读《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采用直接教学法,运用历史图文资料,讲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运用自学、质疑、分组讨论法,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情 感价 值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了繁荣富强。
教学设计 重 点难 点 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难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意义
教 学准 备 1、课前学生预习教材和历史地图册内容。2、布置学生完成《历史探究丛书》导学知识结构填充。3、根据学情,用问答法和情景教学法重新整合教学过程。4、PPT、视频截取、图片编辑。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展示1933年革命家陈谭秋的“托孤信”与陈谭秋长子陈鹄老先生在88年之后“给父亲陈潭秋的回信”的视频。陈鹄老先生时常感叹:父亲是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展示标题:新征程·再出发 历史遗物与当今视频相链接,从历史到现实,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知晓陈谭秋在写信前的很多年,与一群青年才俊走上了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新征程。 历史物件激发兴趣,视频隔空对话渲染情感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教学新课 一、探诞生之源议一议:观看视频,结合教材63-64页,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PPT展示表格:展示陈谭秋百年前在《汉口苦力状况》文中悲悯地描述劳苦大众的语句:“衣无冬夏,仅破麻袋一片,遮其下体。夏则赤膝蓬头,各以破袋一只复其首.有终日不得一-饱者,亦有兼日而食者,饥饿难忍,则潜至巷尾常于垃圾堆中,拾取人家所弃之腐鱼臭肉...”展示文字,陈谭秋从迷茫到找到了新的思想与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道路。展示百年前,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一封信: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展开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在其之前很少有人了解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发展为新思潮的主流。倡导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被誉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第一人是? 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展示工人阶级发展柱状图与五四运动图片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强大、通过恰当方式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补习学校、识字班等。展示《觉醒年代》片段,感悟建党先驱的陈独秀与李大钊的初心与奋斗目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与共产国际人物二、知诞生之史填一填:阅读教材65-66页,完善表格!讲述一大参会人物,同一个红色起点出发,经大浪淘沙,能践行初心者,必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斗终生,也开启了从艰难困苦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新征程!展示逻辑图三、析诞生之力第一,近看近看诞生之力课件展示:建当初,1921年全国53名党员—1922年全国195名党员;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在党的领导与推动下,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包括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罢工、京汉大罢工等,“动辄成千上万,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不可辱”!过渡: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工人运动力量强大!→我们迅速取得全国革命成功了吗? “二七惨案”第二,远看近看诞生之力展示曲线图展示:①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②看不起中国人的时代完结了!对比两句话蕴含的思想情感→自卑到自信(哪些自信)展示视频:一百年前的改变2020年,陈潭秋的长子陈鹄在耄耋之年写下“给父亲的信”,给父亲说到: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这盛世繁华,正如您所愿!”结尾: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及视频资源回答答案: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不断壮大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国际帮助:共产国际学生阅读文字及观看图片:共同感知身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陈谭秋悲天悯人,立志为立志为解决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奋斗终生!学生读对白:1:五哥,弟弟在高等师范读书已一年有余了!你参加武昌起义,追随黄兴、孙中山先生创建了民国,我以为我们从此就像美国一样了!没想到的是,我在武昌、汉口看到的依然是洋人趾高气昂、军阀横行,老百姓活得依然苦难深重,有的人听说袁氏要当皇帝,竟然欢天喜地庆贺.都民国五年啦,弟弟是非常地迷茫一救国之路在何方 2:八弟,巴黎的事实在让人气愤,你在北大无恙否 我在武汉也组织起了罢课游行来声援这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活动。通过李先生的各种文章,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学了它美国的工人团结起来“五一大罢工实现了八小时工作制;俄国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实现了工农当家。我也觉得这是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引导学生回顾: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诸多条路都走不通,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尝试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尝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学生情境体验:教员:工人朋友们!“工人”俩字怎么写呢?工人:横竖横是“工”字,撇捺是“人”字!教员:对!工人的工字,顶天立地,力量强大;工和人两个字结合,便是“天”字,只要我们团结,我们就是天下的主人!工人:我们能当家作主?教员:对!工人力量最强大,我们可以铺铁路、建桥梁,我们可以修汽车、造枪炮,我们只要按照西方的马克思的方法团结起来,我们就能像俄国的工人一样,当家作主!工人:那我们也要团结!也要当家作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情况与共产国际的帮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中共一大:1921.7上海→嘉兴南湖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纲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书记)二大:1922.7上海纲领:最终奋斗目标是共产主义。制定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层层推导,得出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二大在一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其民主革命纲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分析材料:我们劳苦大众的团结就是最大的权力,我们还有最精良最坚强的武器...为自由为战、为人格而战!思考探究:工人阶级“最坚强的武器”最可能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工人运动力量强大!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洋务运动失败、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失败,从失败到失败;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从胜利到胜利。→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的阶级、新的领导核心、新的目标…)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进程与世界格局!引导分析:→走向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落实预习夯实基础锻炼学生归纳与表达能力再现百年前国难深重的情景,深入感知历史,体会革命家的初心与使命感回顾史实: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面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依然占统治地位。从迷茫到希望更多的史料来印证选择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十月革命是历史的选择。落实基础知识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经历了从零星介绍到系统研究、从学术研究到联系工人、从晦涩难懂到通俗易懂的过程。落实基础知识与情感升华。夯实基础思想传递:践行初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利用两组逻辑图直观地理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关系。(再次点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初步感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革命形势带来的变化。步步推论,用史实、史料说话,探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情感升华首尾呼应
作业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册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探诞生之源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不断壮大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国际帮助:共产国际二、知诞生之史三、析诞生之力→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进程与世界格局!→走向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