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内战爆发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15:3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内战爆发——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选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2022年版)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实。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的第一课,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总的来说解放战争的线索比较简单,本课的三个子目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分别介绍了内战爆发的背景、爆发的标志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来看,人民解放战争历时三年多,线索也较为简单。其中,关于重庆谈判,应通过一些具体的史实,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局势,认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专制独裁的本质,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巨大努力。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则通过数据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为下一课更好地了解解放战争的发展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探讨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学习人民解放战争内容时,涉及战役的内容较多,教师应结合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要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学生情况分析优点: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历史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的方法,阅读史料能力、综合概括分析比较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史料教学及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课堂教学。此外,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较高,具有课前预习及收集材料的习惯。且学生学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国共两党的情况、重庆谈判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对“解放战争”兴趣浓厚。不足:学生掌握的信息多为碎片化信息,分析和提炼不够深入。本课内容是学生普遍熟悉而又知道不多的一段历史,因而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其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发现探究。对策: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角度,兼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思多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素养目标:时空观念)能通过史料分析重庆谈判的的背景与原因,认识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内在联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通过阅读史料对重庆谈判的结果进行评价,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知道追求民主的艰巨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教学难点:内战初期格局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概括法、图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学法史料研习、阅读理解、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激趣凝神 【视频】播放青微工作室关于毛泽东的视频《他说》 观看视频,感悟精神。 1.创设历史情境,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为后续新课教学打下基础。2.播放毛泽东相关的视频,与本课主线相符,环环相扣。3.视频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毛泽东的品质与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一、弥天大勇赴渝州,一身系天下安危 【问题探究】问题一:阅读材料,思考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炮弹作花瓶,万事乐太平》问题二 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向何方?存在着战争的可能吗?材料三: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联合政府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 ——毛泽东1945年4月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 材料四:今后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5月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情景再现】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事(对话内容根据电报原文改编)【问题探究】问题三:既然反共是既定战略,蒋介石为何又要言辞诚恳三次电邀毛泽东?材料五:“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材料六:“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七:问题四:面对蒋介石精心设计的“鸿门宴”,中国共产党如何抉择?【教师讲解】为了顺应民心,再造和平,毛泽东力排众议,飞抵重庆。在起飞前,他已做好一切准备,他的政治遗嘱是“如果蒋介石把我关了或者杀掉,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学生朗诵】“ 主席伟岸的身形,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着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举起,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教师小结】伟大历史的抉择,彰显勇气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用自己的生命作出了对于和平的承诺。问题五:双方签署了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是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表格归纳】政协会议召开 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渴望和平,反对内战问题二: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毛泽东与蒋介石,重现情境,其余同学认真聆听、阅读电报内容,思考问题?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三:①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在共产党身上。②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问题四:毛泽东选择飞往重庆,再造和平。问题五:签订双十协定,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认真聆听,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阅读课本,利用表格归纳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能力。采用问题链的形式,学生在问题引导下阅读史料、分析历史,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历史认识,提升历史能力。 将历史问题与历史情境有机结合,采用生动的情景剧模式,让学生更好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解决教学重点。此外,情景剧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史料过程中培养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能力。教师适当讲解,重现情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点,解决基础知识,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二、阴谋尽现狼烟起,攻守易位因何由 【小组合作】分组研究,各组承担不同的角色和研究任务,注意组内分工[信息员]采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数据、敌方情报等(可从国共双方兵力、武器装备、占领地区及人口、外力支援等方面进行对比)[政委]对当时的局势、敌人企图等及时进行分析,并鼓舞解放军斗志和信心。(语言可以生动一些)[军事指挥官]确定战略战术(可从总体的战略战术以及主要目标、主要方式、作战原则等方面分析)【教师活动】在组内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史料进行补充。【自主探究】战争的进程如何?请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小组合作,问题探究】问题六:中国共产党能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 ——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戴维斯、谢伟思材料二: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材料三: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摘自陈毅《孟良崮战役》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学习,根据研究任务、学案、课本与补充材料,解决本组相应问题,注意组内分工。小组代表分别回答问题,进行小组成果汇报。自主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并在书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以小组为单位,研读材料,整合、梳理答案,回答问题。预计回答:人民的支持;解放军英勇善战;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合作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并突破教学难点。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提高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角色体验,提升学生兴趣与课堂参与感。自主探究,了解内战爆发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以小组为单元开展史料探究,培养合作探究与解读史料的能力。通过研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三、相信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的利益(课堂小结) 毛泽东: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习近平: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教师小结】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毛泽东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深入虎穴、以身犯险,体现了革命领袖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智大勇。在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精神。这一切,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我们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阅读史料,感悟精神,回顾本节课知识,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在课堂小结处升华,由小见大,让学生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教学反思
(一)教学亮点:1.本课教学主题突出,利用毛泽东的选择为主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凸显历史学科对“立德树人”的显著作用。2.本课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问题与探究任务为线索,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教学活动始终围绕课堂立意与教学重难点展开。3.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片和文字史料丰富,易于理解和解读,便于学生进行解读和理解。4.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教学反思1. 课堂容量较大,文字史料较多,易造成阅读疲劳;2. 课堂版主应该更精致,可以更科学地使用副板书。
第23课 内战爆发
赴渝州——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狼烟起——
国民党发动内战
为人民——
维护人民利益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