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
D.《诗经》中“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诗歌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D.“《采薇》属于《大雅》中的一篇”错误,应该属于《小雅》中的一篇;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在平时对作家作品、典章制度、姓名称谓、国别籍贯等常识性内容多记忆和巩固。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现代文学常识与课本关系密切,考查的多是常出现在课文中的作者,因此重在平时积累。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中,“小儿”“鹅儿”“照管”等口语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杨万里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创作风格。
B.杨诗中,田夫对妻子的关心不屑回答,转而叫她提防鹅鸭作践庄稼,简单的话语表现出农家的艰辛。
C.苏诗颈联中,诗人通过“急炊大饼”“多博村酤”等生活场景,从侧面表现了麦收的繁忙辛苦,构思巧妙。
D.苏诗尾联中的人称由上文的“诸孙”转变为“汝”,这一人称变化更能亲切地表达对外孙辛勤劳作的赞美。
3.必修上册以“劳动”为主题的单元最初收录了《芣苢》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后来用《插秧歌》替换了《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你认为哪一首诗更适合编入该单元?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B
3.①《插秧歌》更适合。②《插秧歌》生动描绘了农民插秧的劳动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勤劳进取的劳动精神的赞美,更契合劳动的主题;③诗中小儿大儿劳动的场景,能唤起中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④《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只是写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的事情,以表达亲情为主。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首诗歌,明确观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B.“田夫对妻子的关心不屑回答”错,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话,是表现抢插的紧张程度,不是不屑回答。故答案为:B。
3.首先回答:《插秧歌》更适合。然后阐述理由:
《插秧歌》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表达了作者对勤劳进取的劳动精神的赞美,更契合劳动的主题。
诗中“小儿拔秧大儿插”写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小儿大儿劳动的场景,能唤起中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只是写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的事情,以表达亲情为主。
故答案为:①《插秧歌》更适合。②《插秧歌》生动描绘了农民插秧的劳动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勤劳进取的劳动精神的赞美,更契合劳动的主题;③诗中小儿大儿劳动的场景,能唤起中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④《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只是写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的事情,以表达亲情为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4.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
B.“抛”“接”“拔”“插”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
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
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
5.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D
5.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知识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既要结合诗句内容来理解,也要结合生活常识来分析和判断。
4.D.根据全诗来看,语言并不典雅新奇,而是通俗浅白,反映的也是农事的艰辛。ABC正确。
故答案为:D。
5.三四句展现的是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景象。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写出了紧张的劳作场面,暗示抢插稻苗仿佛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形象地突出了插秧时的紧张繁忙。“雨从头上湿到胛”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写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如此恶劣的天气还要忙着插秧,足见农家生活的艰苦,突出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农人不答反映的是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故答案为: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连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了田夫一家四人分工插秧,忙碌而井然,准确具体。
B.三句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四句描写雨大而急,暗示抢插稻秧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C.“渠”,代词,他;五、六句表现了田夫、田妇、大儿、小儿插秧的繁忙,为了抢时插秧,顾不得吃饭。
D.七、八句呈现的是田夫与送饭老人的对话,话语直接朴实,也隐含着让老人赶快回家别淋雨的关切。
7.《唐宋诗》中评价本诗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6.D
7.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把握诗歌文本,从作者的创作题材、选择的意象,所使用的语言特色等角度分析即可。
6.D.“是田夫与送饭老人的对话”错误。从诗意看,说话的或许是田夫,非二人“对话”。故答案为:D。
7.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分工明确、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故答案为: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诗
【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注:①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农人插秧的景象,语言朴素。
B.《插秧歌》开篇连用四个动词描写热火朝天的插秧场面,语言生动准确。
C.“低头折腰只不答”,农夫一直保持弯腰插秧的姿势,懒得回答农妇的呼唤。
D.《插秧歌》运用手法多样,形式更为活泼,《插秧诗》重在说理,更为朴实。
9.“摹景说理”是《插秧诗》不同于《插秧歌》的一个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插秧诗》所说之哲理。
【答案】8.C
9.诗歌写插秧时“低头”能看见水中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可以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等,进而具体分析。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8.C.“懒得回答农妇的呼唤”错误,结合前面“唤渠朝餐歇半霎”可知,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故答案为:C。
9.“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而“插秧”动作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一切所作所为,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整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虽然如此,如来藏空性和光明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动摇和迁变过;“低头便见水中天”,“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自己的身心,也是为人处世中的谦卑,“便见水中天”意为“可以领悟到身心和外境世界的真正面目就像一望无际的虚空一样”,这里由插秧的“低头”动作来阐释为人处世的谦卑姿态。“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是生活中的退让。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里由插秧的“退步”来阐释为人处世中的退让。
故答案为:诗歌写插秧时“低头”能看见水中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山中读诚斋诗①
[宋]王迈
四海诚斋老,千年百卷诗。
不亲门下炙②,却恨我生迟。
嚼句有何味,班荆坐许时③。
大羹元淡泊④,妙处少人知。
[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②亲炙:亲承教诲,指直接受到传授、教导。③班荆:出自陶渊明《饮酒》“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指朋友相遇,并坐谈心。④大羹: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时运用了大量动词,不断切换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
B.杨诗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感情基调相同,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王诗颔联感叹出生过晚,对于未能成为杨万里的门生,亲承其教诲,深感遗憾。
D.王诗颈联借“班荆”的典故,表明诗人读杨万里之诗时,品赏字句,陶醉其中。
11.王迈由衷感慨诚斋诗有“大羹”之味,请据此简析《插秧歌》的“妙处”。
【答案】10.B
11.①“大羹”之味是说杨万里诗歌质朴自然,如同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②选取真实的生活面面: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插秧劳作场景,极富生活情趣。③语言直白、口语化:“小儿拔秧大儿插”“雨从头上湿到胖”等诗句选用口语,亲切自然。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这类综合考查诗歌的题目,涉及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判断时注意仔细辨析。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
10.B.“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错。《插秧歌》客观地表现劳动场面,流露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故答案为:B。
11.首先理解“大羹”之味:“大羹”即“太羹”,是祭祀时不加五味的肉汤。按照周礼,祭祀时以食物的原汁原味为美。因此,古人非常崇尚像“大羹”之味一样的无味之味。而王充把这一思想引入了文学理论领域,认为“大羹”之味虽淡,但余味无穷。《插秧歌》是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生活画面真实,富于情趣。语言运用上,“小儿拔秧大儿插”“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语言口语化,浅显、直白,通俗易懂,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故答案为:①“大羹”之味是说杨万里诗歌质朴自然,如同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②选取真实的生活面面: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插秧劳作场景,极富生活情趣。③语言直白、口语化:“小儿拔秧大儿插”“雨从头上湿到胖”等诗句选用口语,亲切自然。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耕田老人辛勤劳作的形象,以及与孩子嬉戏玩耍,放飞风筝的情景。
B.首联是说,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C.颈联妇子前来探看,直接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
D.五、六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2.C
13.①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②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③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能力。需要记住各类基本题材诗歌常见的情感,再结合本诗歌作具体分析。答题步骤:
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
12.本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耕田老人辛勤劳作的形象,以及与孩子嬉戏玩耍,放飞风筝的情景。A正确 B:首联是说,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B正确 C.应为“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不是直接。C错误 D:五、六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D正确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能力。全篇通过描绘农者在春耕时分的一片忙碌之景,在写劳动者的同时也用适当的笔调渲染了春日的景色。
首联“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意思是,从开动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颔联“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意思是,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耕种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这两联描写春耕的忙碌,赞美农民的辛勤劳作。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意思是,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家庭和睦,景色优美,描绘了一幅和谐农家生活的图景。
尾联“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意思是,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直接指出政令繁多于农事无益,农民和农事需要的还是风调雨顺,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现状。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4.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1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案】14.A
15.通过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比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诗歌开篇就写“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即采芣苢,并未由“他物”引出,所以不是“比兴”手法。
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的,诗歌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无衣《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6.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芣苢》是劳动之歌,以人们采摘芣苢的六种动作,表现劳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无衣》描写秦军同仇敌忾的战争热忱,通过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渲染了真挚的战斗情谊。
C.《无衣》采用问答式句法,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使人想像到战士们磨刀擦枪的热烈场面。
D.两首诗都采用了“赋”的手法,虽然没有“比”和“兴”,却都能引发读者对所描述情境的想象。
17.《芣苢》与《无衣》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6.B
17.手法:复沓(反复、重章叠唱)。效果:层层递进,突出描写内容。《无衣》通过反复,突出了大敌当前,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气概。《芣苢》通过反复,突出了采芣苢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反复咏唱,增强感染力,强化对主题的表达。《无衣》表达了战士们团结友爱和同仇敌忾的爱国主题。《芣苢》则表达了劳动的欢欣和热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通过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错误,没有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
故答案为:B。
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手法:复沓或者叫重章叠句。
效果:(1)在内容上,呈现出层进关系:
《无衣》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章的首二句,都以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生死与共、兄弟情深的战友情谊。“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分别从情绪方面、行动的开始方面、行训往方面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形成一种层进关系,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
《芣苢》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主题上,升华主题,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无衣》全诗三章,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增强了感染力,表明与战友同赴战场,表现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无畏的爱国精神,凸显主题。
《芣苢》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升华了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把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8.本诗的体裁是 。
19.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
B.“抛”“接”“拔”“插”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
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
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
20.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8.古体诗
19.D
20.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我们知道,从体裁上讲,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本诗根据字数可知是“五言诗”。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18.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能力。《插秧歌》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D.“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错误,根据全诗来看,语言并不典雅新奇,而是通俗浅白,反映的也是农事的艰辛。
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说游览西湖如梦一般,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快乐。
B.“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22.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21.A
22.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颍昌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凸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讯和鱼鸟惊猜,说明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文,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句,分析内容,体会艺术效果。赏析表达技巧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点(点明技巧名称)+释(解释技巧运用)+效(分析技巧在塑造人物、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其中“点”“效”步骤最重要。
2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应该是“表现诗人的孤寂”,“强调‘梦’带来快乐”错。A错误 B:“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B正确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C正确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D正确
故答案为:A。
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诗人不出门已经有十余年了,西湖一游好像是梦一样。行走的市民都争着询问,偶然遇到的鱼鸟也相互惊讶猜疑。这两句通过市民与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侧面表现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
“行过闾阎争问讯”与“忽逢鱼鸟亦惊猜”形成对偶,前句写颍昌市民对他已陌生,后句写鱼鸟对他出游西湖也意外;同时“鱼鸟亦惊猜”运用拟人手法,把鱼鸟人格化,通过鱼鸟的惊猜的反应,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深居简出时间之长。表意深刻,形象生动,使诗味倍增。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田歌①(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②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③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注释)①插田:插秧。②田滕(chéng):田埂。③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插 秧 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3.下列对刘禹锡《插田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4.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
【答案】23.A
24.相同点:语言特点均平易自然,清新活泼,具有口语化、民歌特点。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没有佶屈聱牙,没有费解的典故,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不同点:一《插田歌》的劳动场景是轻松的,劳动者是愉悦的,表现在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插秧歌》的劳动场面是“繁忙”的,劳动者是辛苦的,表现在:全诗共八句,五十六字,紧扣一个“忙”字着力描绘尽情表现。前两句四个人物,四个动词,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三四句是环境刻画,通过对雨具和劳者淋雨情形的描写,反映了插秧的紧张和艰苦。接下来的五至八句,诗人通过对农家夫妇的对话,即对话时的情态的描写,不仅进一步表现了插秧的紧张,而且也说明农事的繁杂,进而从侧面表现出农家的勤劳。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并比较异同点的能力。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的比较,二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
形象异同题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
2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选项曲解诗意。A错误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正确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C正确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D正确
故答案为:A。
2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并比较异同点的能力。一、《插田歌》:借用俚歌形式,其目的在于明确表示诗人作诗是为了讽谕朝政、匡正时阙,等待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插田歌》是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前面的写景、后半部分巧借对话委婉传达讽喻主旨,朴实简练,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未及一语表达诗人的观点,也没有评论的陈述和激动的抒情,只有白描式的叙述,但讽谏的意旨已达,痛心的感情已然力透纸背。这首诗表情达意、深入浅出、题旨深远,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
二、《插秧歌》,首先,我们从表层来看杨万里的这首诗,语言特点平易自然,清新活泼。诗人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读杨万里的诗歌,没有佶屈聱牙,没有费解的典故。
人物:田夫田妇,大二小儿,典型的古代农耕生活。男女老少齐上阵。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非得借助大量的人力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作过程。
时间地点:雨下如注的秧田。
事件:首联的四个动词,白描手法展示江南秧田劳作场景。
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后三联中看出,诗人对雨中全家老少辛勤劳作的礼赞之情。
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然后用雨水予以反衬,形象清晰,意境显豁。其次用对话把意境推向深远,读来耐人寻味。
(2020高一上·上海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5.这首诗从内容及音乐表现形式上来看,属于
26.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主要运用赋的笔法。
B.本诗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在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中,展现妇女们集体采摘的欢乐场景。
C.“采采”形容芣苢生长特别茂盛,“采之”写出采收芣苢的劳动过程。
D.采芣苢的动作变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
27.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这首诗“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芣苢》所写的劳动场景。
【答案】25.风
26.D
27.在田野上的芣苢长得多么茂盛,妇女们都去采芣苢, 手提衣襟满满装,边采野菜边歌唱,兴奋快乐,满载而归。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题材的分析把握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手法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抓住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
2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题材的分析把握能力。首先把握内容。《芣苢》出自《诗经》,是一首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然后回顾《诗经》内容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
《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芣苢》是写劳动,同时采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叹,所以属于“风”。
2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手法的能力。D.“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错误,动作的变化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感受到的是她们欢快的心情。
故答案为:D。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首先要抓住这劳动场景中的景和人,然后分析景的特点以及人的活动,发挥想象描写这一画面。
诗歌中所写的景是“芣苢”,“芣苢”的特点是“采采”,“采采”的意思是“茂盛”;诗歌中所写的人是采摘芣苢的女子,人物的行为是“采”“有”“掇”“捋”。由此可知,这幅画面中,芣苢鲜艳茂盛,妇女们前往这田野采摘芣苢,先是一片一片摘下,接着是一把一把捋下,然后提起衣襟兜起来,最后掖起衣襟兜回来。考生抓住这些进行描绘即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芣苢①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④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⑤之。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⑥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⑦。彤管有炜⑧,说怿女美。
自牧归⑨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芣苢(fú yì),车前草,可食可入药。②薄、言,语助词,无实意。③掇,摘取、拾取。④袺,手持衣角盛物。⑤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⑥爱,通“薆”,隐蔽。⑦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也叫“荑”。⑧炜,色红而光亮。⑨归,通“馈”,赠送。
2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通过动词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B.第二首诗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
C.两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诗的节奏感。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29.《诗经》中常运用赋、比、兴手法,第一首诗使用的手法是 。
30.前人读《芣苢》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答案】28.B
29.赋
30.示例一: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芣苢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示例二: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艺术手法技相关的文学常识的分析理解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手法技巧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掌握赋比兴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分析使用的手法。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鉴赏诗歌景象,描绘诗歌场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诗歌,分析描绘的画面,再组织语言描绘画面。
28.B.“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错,第二首诗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抒写,是逐层深入,层层透出静女的聪明善良、天真活泼的美好性格,句句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字字流露出小伙子沉浸在无比幸福、满足的热恋之中。并没有选项所说“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相关信息。
故答案为:B。
29.对照“赋比兴”之间的区别: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第一首诗里没有比喻和由此物联想到彼物。第一首诗里只是叙述采摘芣苢的事,通过动词的变化,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写出来妇女们采摘芣苢的过程和场面,以及采摘的芣苢由少变多过程。从排除法和句式特点可判断第一首诗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30.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本诗通过采芣苢的动作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生成诗意。全诗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就是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出采摘芣苢的妇女们呼朋结伴,在旷野上边采边唱,一颗颗地采,一把把地捋,手提衣襟来兜,满载成果而归的欢乐场景。
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抓住“妇女”“采摘”“芣苢”“山野”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等信息进行“概括描述”,便是此题答案。
(2021高一上·余干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了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32.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答案】31.C
32.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31.C项“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不正确,根据诗句“行人虽去亦伸眉”可知“愁眉舒展”的是行人,第六句中,“莫相思”是“不要挂念我”的意思。第五、六句的意思是虽然我将要离开了,闻听喜讯,眉头也舒展开了,嘱咐老农好好保重,不要思念我。故答案为:C。
3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分析能力。
句意:听那渠水汤汤,发出的阵阵声响正回荡在原野里,想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在祭祀时一定能摆上鸡猪等祭品,祭祀结束后你们可以好好享用一番了。“流渠汤汤声满野”是实写当时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今年醉饱鸡豚社”是虚写(想象)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诗人运用想象,给予当地老农嘱托与祝福,表现出诗人与农民间情谊的深厚和诗人对农事的关心,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②渠:他。半霎:半晌,一会儿。③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B.颔联采用夸张和白描手法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的景象,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同时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34.请将杨万里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但在塑造的农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33.B
34.①农人形象上:杨诗表现了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用生活化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憨厚可爱的农人形象。白诗描写了在暑气熏蒸,烈日烘烤天气下的农人劳作,及贫妇人抱着孩子,手提破篮,拾麦充饥的景象,塑造了辛勤忙碌、苦难悲惨、生活贫困,令人心酸的农人形象。②在情感态度上:杨诗对农人的劳作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展现劳动场面,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白诗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并比较异同点的能力。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的比较,二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
形象异同题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
3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A正确 B.“夸张手法”错,应是比喻手法,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B错误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 分秒不能停。C正确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D正确 故答案为:B。
3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能力。本诗:人物塑造上:“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诗人这是借助恶劣的天气条件来表现农人的艰辛和吃苦耐劳。还有五至八句用“歇半霎”“朝餐”“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鹅儿与雏鸭”这些生活化的语言写农妇喊农夫歇一会用早餐,而农夫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只是告诉农妇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情感态度上:本诗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全家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人的劳作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展现劳动场面,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观刈麦》
人物形象塑造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通过天气的炎热塑造了辛勤忙碌农人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通过具体的动作“抱子”“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描写贫妇人抱着孩子,手提破篮,拾麦充饥的景象,表现了繁重的赋税之下农妇失去土地,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刻画了苦难悲惨、生活贫困。令人心酸的农人形象。
情感上:“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诗人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小阅读-课内
35.下列选项中,对于相关文本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为词人登高远眺、怀古伤今之作。词末用典,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和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志。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C.《诗经·芣苢》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的变化,既表现了采芣苢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描绘梦境是在逃避现实,在现实中消极颓废,给人一种消沉的感觉。
【答案】D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梦游天姥吟留别
【解析】【分析】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为词人登高远眺、怀古伤今之作。词末用典,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和仍愿为 国效力的心志。A正确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 婉转凄楚。B正确 C:《诗经·芣苢》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的变化,既表现了采芣苢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C正确 D 诗人描绘梦境是在逃避现实,在现实中消极颓废,给人一种消沉的感觉, 错误,诗人通过梦境的美好来反衬现实的黑暗残酷,抒发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它的格调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6.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是说妇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开始前往采摘。
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收放起来。
C.田夫抛秧田妇接:农夫负责往稻田里抛秧苗,田妇负责在稻田里插秧苗。
D.照管鹅儿与雏鸭:您得提防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来这里糟蹋秧苗。
【答案】A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有意去”“有此意然后才能”错。“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薄言采之”意思是,“采而又采”。A错误
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收放起来。B正确
C:田夫抛秧田妇接:农夫负责往稻田里抛秧苗,田妇负责在稻田里插秧苗。C正确
D:照管鹅儿与雏鸭:您得提防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来这里糟蹋秧苗。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7.下面对《芣苢》《插秧歌》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芣苢》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
B.《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D.《插秧歌》一诗用语严谨,如“渠”“莳”“雏鸭”等,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
【答案】D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
A:《芣苢》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A正确
B:《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B正确
C:《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C正确
D.“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错误。《插秧歌》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浅显而真实。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8.《插秧歌》是怎样描绘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答案】①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②通过比喻,将“蓑笠”比喻为战士的铠甲和头盔,暗示农田劳作像战场作战一样紧张。③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用雨势大烘托劳作的辛苦。④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下,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诗人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全副武装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又极写雨势之猛,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插秧之急迫与艰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更妙的是农夫还用别的话岔开: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说,秧苗刚种下,尚未挺拔,况且也没有种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话题一转嘱咐妻子要管好小鹅小鸭,免得它们到田里糟蹋庄稼。诗人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故答案为:①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② 通过比喻,将“蓑笠”比喻为战士的铠甲和头盔,暗示农田劳作像战场作战一样紧张。③ 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用雨势大烘托劳作的辛苦。④ 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②把握关系。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都表现为“关系”:借景抒情是景与情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
误。
39.对比阅读《芣苢》《插秧歌》,思考体会:两首诗都是描写劳动场景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两首诗的理解,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示例】《芣苢》句式整齐,重章叠唱,回环往复,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者对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者对劳动的热情,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是一种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审美表达。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共有三章与此类似的诗句,句式完全一致,“采采芣苢”“……言……之”反复出现,重章叠唱,构成了欢快明朗的节奏明,并通过这种节奏来自然而然地表达劳动的喜悦。诗歌中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不断变换,描绘出采摘前的喜悦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采摘时的竞技图,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从而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插秧歌》中,由“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等句可以看出,诗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抛秧接秧、拔秧插秧、雨中插秧、呼唤早餐、农夫应答。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选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
由此可见,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赞叹。
答案为:【示例】《芣苢》句式整齐,重章叠唱,回环往复,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者对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者对劳动的热情,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是一种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审美表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比较鉴赏能力。整体品味。既要关注个别词句的赏析,更要体悟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调动积累。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鉴赏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现成的“套话”——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多角度体会。既要体会其遣词造句,又要考虑手法、境界、情味等因素,以期准确判断语言风格。
4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芣苢》一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答案】A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A.“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A错误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B正确
C:《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
画面。C正确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四、选择类
4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D.薄言襭之 襭:采摘
【答案】D
【知识点】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A正确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B正确 C: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C正确 D: 襭指的是用衣襟兜起来。。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句子含意理解能力。(1)准确理解字面(表面)意思。对于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
(2)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诗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使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诗句背后的情感(理趣)。这里的分析技巧是为“理解”服务的。如分析双关手法,是要把其另一层意思理解出来。
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
斑羚飞渡
沈石溪
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洛山的伤心崖上。
伤心崖是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斑羚虽有肌腱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但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5米远的成绩,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只能跳4米左右,而能一跳跳6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强,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起跳,想跳过6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1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的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灭绝的好办法来。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姑妄称它为镰刀头羊。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的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缥缈,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谱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羊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在老年斑羚队伍里,有公斑羚,也有母斑羚;在年轻斑羚队伍里,年龄参差不齐,有身强力壮的中年斑羚,有刚刚踏进成年行列的大斑羚,也有稚气未脱的小斑羚。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少十来只。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作了示意,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微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微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的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的粉身碎骨。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飞渡它。但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的走向死亡,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42.“咩——咩”是羚羊的叫声,看一看文中从第四段起共出现几次?有哪几种情态?
从第四段起共出现 次,可以分成① ② ③ ④ ,这四种情态。
43.文中出现了两次对“彩虹”的描写,试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的作用: 。
第二次描写的作用: 。
44.假如最后斑羚数不是奇数,而是偶数,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试分析文章构思立意的巧妙性。
45.下面是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及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一再用数字来说明斑羚跳远的距离,主要是说明斑羚进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更便于捕捉。
B.老斑羚跳涧身亡、镰刀头羊无能为力的表情、母羚羊走向彩虹的幻觉,都为后文羚羊飞渡存种作了有力的铺垫。
C.这篇散文歌颂了那种心甘情愿用牺牲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
D.镰刀头羊指挥羚群飞渡时,有一轻一重的两次“咩”叫声,暗示了镰刀头羊起初并不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更年轻的斑羚,表现了胆怯与自私。
E.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先写羚群身处绝境,却无法飞渡山涧,后写它们牺牲一半来保存种群的英勇之举。
【答案】42.四次;悲哀;沉郁有力、坚定不移的吼叫;悲怆地轻咩;兴奋
43.第一次的描写作用是渲染环境,突出(表现)了斑羚的求生存欲望(本能)。;第二次的描写作用是突出烘托了镰刀头羊挽救种群灭绝、保存种群生存后的坚定、从容的悲壮以及种群得以延续的希望。
44.假如最后斑羚数是偶数,那么镰刀头羊或被渡过山涧,或成为飞渡其它羚羊,心甘情愿牺牲自身的勇者。而文章的结尾却出人意料之外,避开人们的常规思维,使斑羚数是奇数,而不是偶数,使镰刀头羊既不能成为种群的生存者,又不能成为牺牲自身的勇者。而是让它坚定从容地走向死亡,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悲壮美,这正是文章立意构思的巧妙之所在。
45.A;D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1)(2)(3)(4)
4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第一问很简单,文章四、六、八、九四段提到羚羊“咩咩”的叫声,所以共四次。
第二问需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叫声传递出的情态。
如第四段“镰刀头羊……悲哀的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镰刀头羊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悲哀地叫,所以展现的情态是“悲哀”;
如第六段“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这里镰刀头羊的“咩咩”声展沉郁有力,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如第八段“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这里镰刀头羊做出选择时的叫声是“悲怆”的;
如第九段“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这里的半大斑羚因为自己成功落到对面山峰而兴奋。
4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所在的段落分析“彩虹”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彩虹”的文字在第五段,此时斑羚被我们逼到绝境,正处于无可奈何之时;“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这时候出现的彩虹好似一座天桥,将两座山峰连接在一起,这也好似给了斑羚逃命的希望,所以下文就有了斑羚“飞跃”到对面的举动,所以这里对彩虹的描写渲染了环境,表现斑羚求生的欲望。
第二次描写“彩虹”的文字在第十二段,此时年轻斑羚已经获得生存的机会,而剩下的老年斑羚也一只一只摔下山崖,此时伤心崖上只剩下镰刀头羊,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最后“消失在一片灿烂”之中,这里“绚丽的彩虹”烘托了镰刀头羊的坚定从容以及希望。
4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讨情节构思的能力。由题干来看,考生需要思考如果“最后斑羚数不是奇数,而是偶数”会出现什么情况。
由上文斑羚分为两组以及年轻斑羚逃生的方法来看,“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的粉身碎骨”,也就是说每一只斑羚获得生存机会都需要另一只斑羚失去生命,所以如果最后斑羚数是偶数的话,那么就意味着镰刀头羊要么自己渡过山涧,获得生的机会,要么就是牺牲自己,帮别的斑羚渡过山涧;而小说设置的是剩下奇数,这就意味着镰刀头羊既不能成为种群的生者,也无法成为牺牲自己成就别的斑羚的勇者,它最后却是坚定从容地跳下山崖,展现出的是一种悲壮之美,而情节的设置恰恰是为了表现主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更能表现出镰刀头羊的从容面对死亡的悲壮,突出了主题。
4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A.“更便于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
D.《诗经》中“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中,“小儿”“鹅儿”“照管”等口语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杨万里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创作风格。
B.杨诗中,田夫对妻子的关心不屑回答,转而叫她提防鹅鸭作践庄稼,简单的话语表现出农家的艰辛。
C.苏诗颈联中,诗人通过“急炊大饼”“多博村酤”等生活场景,从侧面表现了麦收的繁忙辛苦,构思巧妙。
D.苏诗尾联中的人称由上文的“诸孙”转变为“汝”,这一人称变化更能亲切地表达对外孙辛勤劳作的赞美。
3.必修上册以“劳动”为主题的单元最初收录了《芣苢》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后来用《插秧歌》替换了《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你认为哪一首诗更适合编入该单元?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4.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
B.“抛”“接”“拔”“插”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
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
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
5.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连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了田夫一家四人分工插秧,忙碌而井然,准确具体。
B.三句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四句描写雨大而急,暗示抢插稻秧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C.“渠”,代词,他;五、六句表现了田夫、田妇、大儿、小儿插秧的繁忙,为了抢时插秧,顾不得吃饭。
D.七、八句呈现的是田夫与送饭老人的对话,话语直接朴实,也隐含着让老人赶快回家别淋雨的关切。
7.《唐宋诗》中评价本诗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诗
【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注:①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农人插秧的景象,语言朴素。
B.《插秧歌》开篇连用四个动词描写热火朝天的插秧场面,语言生动准确。
C.“低头折腰只不答”,农夫一直保持弯腰插秧的姿势,懒得回答农妇的呼唤。
D.《插秧歌》运用手法多样,形式更为活泼,《插秧诗》重在说理,更为朴实。
9.“摹景说理”是《插秧诗》不同于《插秧歌》的一个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插秧诗》所说之哲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山中读诚斋诗①
[宋]王迈
四海诚斋老,千年百卷诗。
不亲门下炙②,却恨我生迟。
嚼句有何味,班荆坐许时③。
大羹元淡泊④,妙处少人知。
[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②亲炙:亲承教诲,指直接受到传授、教导。③班荆:出自陶渊明《饮酒》“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指朋友相遇,并坐谈心。④大羹: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时运用了大量动词,不断切换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
B.杨诗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感情基调相同,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王诗颔联感叹出生过晚,对于未能成为杨万里的门生,亲承其教诲,深感遗憾。
D.王诗颈联借“班荆”的典故,表明诗人读杨万里之诗时,品赏字句,陶醉其中。
11.王迈由衷感慨诚斋诗有“大羹”之味,请据此简析《插秧歌》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耕田老人辛勤劳作的形象,以及与孩子嬉戏玩耍,放飞风筝的情景。
B.首联是说,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C.颈联妇子前来探看,直接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
D.五、六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4.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1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无衣《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6.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芣苢》是劳动之歌,以人们采摘芣苢的六种动作,表现劳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无衣》描写秦军同仇敌忾的战争热忱,通过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渲染了真挚的战斗情谊。
C.《无衣》采用问答式句法,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使人想像到战士们磨刀擦枪的热烈场面。
D.两首诗都采用了“赋”的手法,虽然没有“比”和“兴”,却都能引发读者对所描述情境的想象。
17.《芣苢》与《无衣》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把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8.本诗的体裁是 。
19.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
B.“抛”“接”“拔”“插”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
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
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
20.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说游览西湖如梦一般,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快乐。
B.“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22.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田歌①(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②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③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注释)①插田:插秧。②田滕(chéng):田埂。③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插 秧 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3.下列对刘禹锡《插田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4.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
(2020高一上·上海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5.这首诗从内容及音乐表现形式上来看,属于
26.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主要运用赋的笔法。
B.本诗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在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中,展现妇女们集体采摘的欢乐场景。
C.“采采”形容芣苢生长特别茂盛,“采之”写出采收芣苢的劳动过程。
D.采芣苢的动作变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
27.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这首诗“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芣苢》所写的劳动场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芣苢①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④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⑤之。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⑥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⑦。彤管有炜⑧,说怿女美。
自牧归⑨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芣苢(fú yì),车前草,可食可入药。②薄、言,语助词,无实意。③掇,摘取、拾取。④袺,手持衣角盛物。⑤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⑥爱,通“薆”,隐蔽。⑦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也叫“荑”。⑧炜,色红而光亮。⑨归,通“馈”,赠送。
2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通过动词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B.第二首诗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
C.两首诗都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诗的节奏感。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29.《诗经》中常运用赋、比、兴手法,第一首诗使用的手法是 。
30.前人读《芣苢》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2021高一上·余干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了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诗人高兴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32.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②渠:他。半霎:半晌,一会儿。③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B.颔联采用夸张和白描手法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的景象,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同时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34.请将杨万里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观刈麦》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但在塑造的农人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三、小阅读-课内
35.下列选项中,对于相关文本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为词人登高远眺、怀古伤今之作。词末用典,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和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志。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C.《诗经·芣苢》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的变化,既表现了采芣苢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人描绘梦境是在逃避现实,在现实中消极颓废,给人一种消沉的感觉。
36.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是说妇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开始前往采摘。
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收放起来。
C.田夫抛秧田妇接:农夫负责往稻田里抛秧苗,田妇负责在稻田里插秧苗。
D.照管鹅儿与雏鸭:您得提防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来这里糟蹋秧苗。
37.下面对《芣苢》《插秧歌》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芣苢》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
B.《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D.《插秧歌》一诗用语严谨,如“渠”“莳”“雏鸭”等,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
38.《插秧歌》是怎样描绘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
39.对比阅读《芣苢》《插秧歌》,思考体会:两首诗都是描写劳动场景的,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两首诗的理解,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4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芣苢》一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四、选择类
4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D.薄言襭之 襭:采摘
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
斑羚飞渡
沈石溪
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洛山的伤心崖上。
伤心崖是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斑羚虽有肌腱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但就像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5米远的成绩,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只能跳4米左右,而能一跳跳6米宽的山涧的超级斑羚还没有生出来呢。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强,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起跳,想跳过6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1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的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灭绝的好办法来。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姑妄称它为镰刀头羊。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的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缥缈,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谱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羊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在老年斑羚队伍里,有公斑羚,也有母斑羚;在年轻斑羚队伍里,年龄参差不齐,有身强力壮的中年斑羚,有刚刚踏进成年行列的大斑羚,也有稚气未脱的小斑羚。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少十来只。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作了示意,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微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微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无法想象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的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的粉身碎骨。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飞渡它。但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的走向死亡,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42.“咩——咩”是羚羊的叫声,看一看文中从第四段起共出现几次?有哪几种情态?
从第四段起共出现 次,可以分成① ② ③ ④ ,这四种情态。
43.文中出现了两次对“彩虹”的描写,试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的作用: 。
第二次描写的作用: 。
44.假如最后斑羚数不是奇数,而是偶数,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试分析文章构思立意的巧妙性。
45.下面是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及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一再用数字来说明斑羚跳远的距离,主要是说明斑羚进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更便于捕捉。
B.老斑羚跳涧身亡、镰刀头羊无能为力的表情、母羚羊走向彩虹的幻觉,都为后文羚羊飞渡存种作了有力的铺垫。
C.这篇散文歌颂了那种心甘情愿用牺牲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
D.镰刀头羊指挥羚群飞渡时,有一轻一重的两次“咩”叫声,暗示了镰刀头羊起初并不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更年轻的斑羚,表现了胆怯与自私。
E.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先写羚群身处绝境,却无法飞渡山涧,后写它们牺牲一半来保存种群的英勇之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诗歌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 D.“《采薇》属于《大雅》中的一篇”错误,应该属于《小雅》中的一篇;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在平时对作家作品、典章制度、姓名称谓、国别籍贯等常识性内容多记忆和巩固。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现代文学常识与课本关系密切,考查的多是常出现在课文中的作者,因此重在平时积累。
【答案】2.B
3.①《插秧歌》更适合。②《插秧歌》生动描绘了农民插秧的劳动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勤劳进取的劳动精神的赞美,更契合劳动的主题;③诗中小儿大儿劳动的场景,能唤起中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④《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只是写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的事情,以表达亲情为主。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首诗歌,明确观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B.“田夫对妻子的关心不屑回答”错,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话,是表现抢插的紧张程度,不是不屑回答。故答案为:B。
3.首先回答:《插秧歌》更适合。然后阐述理由:
《插秧歌》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表达了作者对勤劳进取的劳动精神的赞美,更契合劳动的主题。
诗中“小儿拔秧大儿插”写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小儿大儿劳动的场景,能唤起中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只是写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的事情,以表达亲情为主。
故答案为:①《插秧歌》更适合。②《插秧歌》生动描绘了农民插秧的劳动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勤劳进取的劳动精神的赞美,更契合劳动的主题;③诗中小儿大儿劳动的场景,能唤起中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④《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只是写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的事情,以表达亲情为主。
【答案】4.D
5.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知识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既要结合诗句内容来理解,也要结合生活常识来分析和判断。
4.D.根据全诗来看,语言并不典雅新奇,而是通俗浅白,反映的也是农事的艰辛。ABC正确。
故答案为:D。
5.三四句展现的是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景象。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写出了紧张的劳作场面,暗示抢插稻苗仿佛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形象地突出了插秧时的紧张繁忙。“雨从头上湿到胛”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写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如此恶劣的天气还要忙着插秧,足见农家生活的艰苦,突出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农人不答反映的是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故答案为: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答案】6.D
7.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把握诗歌文本,从作者的创作题材、选择的意象,所使用的语言特色等角度分析即可。
6.D.“是田夫与送饭老人的对话”错误。从诗意看,说话的或许是田夫,非二人“对话”。故答案为:D。
7.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分工明确、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故答案为: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①描写一家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②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
【答案】8.C
9.诗歌写插秧时“低头”能看见水中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可以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等,进而具体分析。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8.C.“懒得回答农妇的呼唤”错误,结合前面“唤渠朝餐歇半霎”可知,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故答案为:C。
9.“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而“插秧”动作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一切所作所为,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整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虽然如此,如来藏空性和光明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动摇和迁变过;“低头便见水中天”,“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自己的身心,也是为人处世中的谦卑,“便见水中天”意为“可以领悟到身心和外境世界的真正面目就像一望无际的虚空一样”,这里由插秧的“低头”动作来阐释为人处世的谦卑姿态。“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是生活中的退让。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里由插秧的“退步”来阐释为人处世中的退让。
故答案为:诗歌写插秧时“低头”能看见水中天空,说明人在谦卑时心胸会变得坦荡宽广;写插秧时的“退步”其实是向前行进,说明人主动退让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答案】10.B
11.①“大羹”之味是说杨万里诗歌质朴自然,如同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②选取真实的生活面面: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插秧劳作场景,极富生活情趣。③语言直白、口语化:“小儿拔秧大儿插”“雨从头上湿到胖”等诗句选用口语,亲切自然。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这类综合考查诗歌的题目,涉及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判断时注意仔细辨析。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
10.B.“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错。《插秧歌》客观地表现劳动场面,流露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故答案为:B。
11.首先理解“大羹”之味:“大羹”即“太羹”,是祭祀时不加五味的肉汤。按照周礼,祭祀时以食物的原汁原味为美。因此,古人非常崇尚像“大羹”之味一样的无味之味。而王充把这一思想引入了文学理论领域,认为“大羹”之味虽淡,但余味无穷。《插秧歌》是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生活画面真实,富于情趣。语言运用上,“小儿拔秧大儿插”“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语言口语化,浅显、直白,通俗易懂,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故答案为:①“大羹”之味是说杨万里诗歌质朴自然,如同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②选取真实的生活面面: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插秧劳作场景,极富生活情趣。③语言直白、口语化:“小儿拔秧大儿插”“雨从头上湿到胖”等诗句选用口语,亲切自然。
【答案】12.C
13.①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②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③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能力。需要记住各类基本题材诗歌常见的情感,再结合本诗歌作具体分析。答题步骤:
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
12.本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耕田老人辛勤劳作的形象,以及与孩子嬉戏玩耍,放飞风筝的情景。A正确 B:首联是说,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B正确 C.应为“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不是直接。C错误 D:五、六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D正确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能力。全篇通过描绘农者在春耕时分的一片忙碌之景,在写劳动者的同时也用适当的笔调渲染了春日的景色。
首联“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意思是,从开动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颔联“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意思是,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耕种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这两联描写春耕的忙碌,赞美农民的辛勤劳作。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意思是,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家庭和睦,景色优美,描绘了一幅和谐农家生活的图景。
尾联“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意思是,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直接指出政令繁多于农事无益,农民和农事需要的还是风调雨顺,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现状。
【答案】14.A
15.通过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比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而诗歌开篇就写“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即采芣苢,并未由“他物”引出,所以不是“比兴”手法。
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是如何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的,诗歌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答案】16.B
17.手法:复沓(反复、重章叠唱)。效果:层层递进,突出描写内容。《无衣》通过反复,突出了大敌当前,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气概。《芣苢》通过反复,突出了采芣苢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反复咏唱,增强感染力,强化对主题的表达。《无衣》表达了战士们团结友爱和同仇敌忾的爱国主题。《芣苢》则表达了劳动的欢欣和热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通过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错误,没有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
故答案为:B。
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手法:复沓或者叫重章叠句。
效果:(1)在内容上,呈现出层进关系:
《无衣》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章的首二句,都以问答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生死与共、兄弟情深的战友情谊。“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分别从情绪方面、行动的开始方面、行训往方面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形成一种层进关系,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
《芣苢》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2)主题上,升华主题,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无衣》全诗三章,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增强了感染力,表明与战友同赴战场,表现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无畏的爱国精神,凸显主题。
《芣苢》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令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升华了主题。
【答案】18.古体诗
19.D
20.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插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的秧还没有插完,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农人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的劳身与劳心。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我们知道,从体裁上讲,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本诗根据字数可知是“五言诗”。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18.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能力。《插秧歌》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D.“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错误,根据全诗来看,语言并不典雅新奇,而是通俗浅白,反映的也是农事的艰辛。
故答案为:D。
2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答案】21.A
22.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颍昌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凸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讯和鱼鸟惊猜,说明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文,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句,分析内容,体会艺术效果。赏析表达技巧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点(点明技巧名称)+释(解释技巧运用)+效(分析技巧在塑造人物、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其中“点”“效”步骤最重要。
2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应该是“表现诗人的孤寂”,“强调‘梦’带来快乐”错。A错误 B:“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B正确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C正确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D正确
故答案为:A。
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诗人不出门已经有十余年了,西湖一游好像是梦一样。行走的市民都争着询问,偶然遇到的鱼鸟也相互惊讶猜疑。这两句通过市民与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侧面表现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
“行过闾阎争问讯”与“忽逢鱼鸟亦惊猜”形成对偶,前句写颍昌市民对他已陌生,后句写鱼鸟对他出游西湖也意外;同时“鱼鸟亦惊猜”运用拟人手法,把鱼鸟人格化,通过鱼鸟的惊猜的反应,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深居简出时间之长。表意深刻,形象生动,使诗味倍增。
【答案】23.A
24.相同点:语言特点均平易自然,清新活泼,具有口语化、民歌特点。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没有佶屈聱牙,没有费解的典故,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不同点:一《插田歌》的劳动场景是轻松的,劳动者是愉悦的,表现在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插秧歌》的劳动场面是“繁忙”的,劳动者是辛苦的,表现在:全诗共八句,五十六字,紧扣一个“忙”字着力描绘尽情表现。前两句四个人物,四个动词,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三四句是环境刻画,通过对雨具和劳者淋雨情形的描写,反映了插秧的紧张和艰苦。接下来的五至八句,诗人通过对农家夫妇的对话,即对话时的情态的描写,不仅进一步表现了插秧的紧张,而且也说明农事的繁杂,进而从侧面表现出农家的勤劳。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并比较异同点的能力。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的比较,二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
形象异同题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
2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选项曲解诗意。A错误 B: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正确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C正确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D正确
故答案为:A。
2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并比较异同点的能力。一、《插田歌》:借用俚歌形式,其目的在于明确表示诗人作诗是为了讽谕朝政、匡正时阙,等待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插田歌》是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前面的写景、后半部分巧借对话委婉传达讽喻主旨,朴实简练,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未及一语表达诗人的观点,也没有评论的陈述和激动的抒情,只有白描式的叙述,但讽谏的意旨已达,痛心的感情已然力透纸背。这首诗表情达意、深入浅出、题旨深远,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
二、《插秧歌》,首先,我们从表层来看杨万里的这首诗,语言特点平易自然,清新活泼。诗人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读杨万里的诗歌,没有佶屈聱牙,没有费解的典故。
人物:田夫田妇,大二小儿,典型的古代农耕生活。男女老少齐上阵。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非得借助大量的人力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作过程。
时间地点:雨下如注的秧田。
事件:首联的四个动词,白描手法展示江南秧田劳作场景。
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后三联中看出,诗人对雨中全家老少辛勤劳作的礼赞之情。
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然后用雨水予以反衬,形象清晰,意境显豁。其次用对话把意境推向深远,读来耐人寻味。
【答案】25.风
26.D
27.在田野上的芣苢长得多么茂盛,妇女们都去采芣苢, 手提衣襟满满装,边采野菜边歌唱,兴奋快乐,满载而归。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题材的分析把握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手法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抓住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
2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题材的分析把握能力。首先把握内容。《芣苢》出自《诗经》,是一首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然后回顾《诗经》内容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
《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芣苢》是写劳动,同时采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叹,所以属于“风”。
2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手法的能力。D.“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错误,动作的变化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感受到的是她们欢快的心情。
故答案为:D。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首先要抓住这劳动场景中的景和人,然后分析景的特点以及人的活动,发挥想象描写这一画面。
诗歌中所写的景是“芣苢”,“芣苢”的特点是“采采”,“采采”的意思是“茂盛”;诗歌中所写的人是采摘芣苢的女子,人物的行为是“采”“有”“掇”“捋”。由此可知,这幅画面中,芣苢鲜艳茂盛,妇女们前往这田野采摘芣苢,先是一片一片摘下,接着是一把一把捋下,然后提起衣襟兜起来,最后掖起衣襟兜回来。考生抓住这些进行描绘即可。
【答案】28.B
29.赋
30.示例一: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芣苢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示例二: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艺术手法技相关的文学常识的分析理解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手法技巧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掌握赋比兴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分析使用的手法。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鉴赏诗歌景象,描绘诗歌场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诗歌,分析描绘的画面,再组织语言描绘画面。
28.B.“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错,第二首诗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抒写,是逐层深入,层层透出静女的聪明善良、天真活泼的美好性格,句句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字字流露出小伙子沉浸在无比幸福、满足的热恋之中。并没有选项所说“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爽约的失望”相关信息。
故答案为:B。
29.对照“赋比兴”之间的区别: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比喻。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第一首诗里没有比喻和由此物联想到彼物。第一首诗里只是叙述采摘芣苢的事,通过动词的变化,采取重章叠句的形式写出来妇女们采摘芣苢的过程和场面,以及采摘的芣苢由少变多过程。从排除法和句式特点可判断第一首诗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30.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本诗通过采芣苢的动作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生成诗意。全诗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就是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出采摘芣苢的妇女们呼朋结伴,在旷野上边采边唱,一颗颗地采,一把把地捋,手提衣襟来兜,满载成果而归的欢乐场景。
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抓住“妇女”“采摘”“芣苢”“山野”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等信息进行“概括描述”,便是此题答案。
【答案】31.C
32.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31.C项“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不正确,根据诗句“行人虽去亦伸眉”可知“愁眉舒展”的是行人,第六句中,“莫相思”是“不要挂念我”的意思。第五、六句的意思是虽然我将要离开了,闻听喜讯,眉头也舒展开了,嘱咐老农好好保重,不要思念我。故答案为:C。
3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分析能力。
句意:听那渠水汤汤,发出的阵阵声响正回荡在原野里,想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在祭祀时一定能摆上鸡猪等祭品,祭祀结束后你们可以好好享用一番了。“流渠汤汤声满野”是实写当时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今年醉饱鸡豚社”是虚写(想象)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庆祝丰收的情景。诗人运用想象,给予当地老农嘱托与祝福,表现出诗人与农民间情谊的深厚和诗人对农事的关心,表达诗人对成都人们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答案】33.B
34.①农人形象上:杨诗表现了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用生活化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憨厚可爱的农人形象。白诗描写了在暑气熏蒸,烈日烘烤天气下的农人劳作,及贫妇人抱着孩子,手提破篮,拾麦充饥的景象,塑造了辛勤忙碌、苦难悲惨、生活贫困,令人心酸的农人形象。②在情感态度上:杨诗对农人的劳作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展现劳动场面,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白诗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并比较异同点的能力。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主要指景象和物象)内涵的比较,二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
形象异同题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
3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A:首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A正确 B.“夸张手法”错,应是比喻手法,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B错误 C: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 分秒不能停。C正确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D正确 故答案为:B。
3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能力。本诗:人物塑造上:“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诗人这是借助恶劣的天气条件来表现农人的艰辛和吃苦耐劳。还有五至八句用“歇半霎”“朝餐”“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鹅儿与雏鸭”这些生活化的语言写农妇喊农夫歇一会用早餐,而农夫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只是告诉农妇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情感态度上:本诗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全家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人的劳作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展现劳动场面,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观刈麦》
人物形象塑造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通过天气的炎热塑造了辛勤忙碌农人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通过具体的动作“抱子”“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描写贫妇人抱着孩子,手提破篮,拾麦充饥的景象,表现了繁重的赋税之下农妇失去土地,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刻画了苦难悲惨、生活贫困。令人心酸的农人形象。
情感上:“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诗人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5.【答案】D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梦游天姥吟留别
【解析】【分析】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为词人登高远眺、怀古伤今之作。词末用典,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和仍愿为 国效力的心志。A正确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 婉转凄楚。B正确 C:《诗经·芣苢》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的变化,既表现了采芣苢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C正确 D 诗人描绘梦境是在逃避现实,在现实中消极颓废,给人一种消沉的感觉, 错误,诗人通过梦境的美好来反衬现实的黑暗残酷,抒发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它的格调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6.【答案】A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炼字、关键字类题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有意去”“有此意然后才能”错。“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薄言采之”意思是,“采而又采”。A错误
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收放起来。B正确
C:田夫抛秧田妇接:农夫负责往稻田里抛秧苗,田妇负责在稻田里插秧苗。C正确
D:照管鹅儿与雏鸭:您得提防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来这里糟蹋秧苗。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7.【答案】D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
A:《芣苢》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A正确
B:《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B正确
C:《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C正确
D.“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错误。《插秧歌》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浅显而真实。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8.【答案】①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②通过比喻,将“蓑笠”比喻为战士的铠甲和头盔,暗示农田劳作像战场作战一样紧张。③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用雨势大烘托劳作的辛苦。④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下,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诗人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全副武装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又极写雨势之猛,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插秧之急迫与艰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更妙的是农夫还用别的话岔开: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这是说,秧苗刚种下,尚未挺拔,况且也没有种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话题一转嘱咐妻子要管好小鹅小鸭,免得它们到田里糟蹋庄稼。诗人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故答案为:①通过插秧时的动作描写,如“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劳动场面。② 通过比喻,将“蓑笠”比喻为战士的铠甲和头盔,暗示农田劳作像战场作战一样紧张。③ 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如用雨势大烘托劳作的辛苦。④ 通过语言描写,透露出农民种植庄稼的尽心和不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赏识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②把握关系。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都表现为“关系”:借景抒情是景与情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
误。
39.【答案】【示例】《芣苢》句式整齐,重章叠唱,回环往复,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者对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者对劳动的热情,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是一种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审美表达。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共有三章与此类似的诗句,句式完全一致,“采采芣苢”“……言……之”反复出现,重章叠唱,构成了欢快明朗的节奏明,并通过这种节奏来自然而然地表达劳动的喜悦。诗歌中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些动词不断变换,描绘出采摘前的喜悦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采摘时的竞技图,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从而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插秧歌》中,由“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等句可以看出,诗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抛秧接秧、拔秧插秧、雨中插秧、呼唤早餐、农夫应答。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选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
由此可见,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赞叹。
答案为:【示例】《芣苢》句式整齐,重章叠唱,回环往复,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善用口语,浅白流畅。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两首诗都充满着劳动者对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者对劳动的热情,体现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是一种对社会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审美表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比较鉴赏能力。整体品味。既要关注个别词句的赏析,更要体悟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调动积累。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鉴赏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现成的“套话”——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多角度体会。既要体会其遣词造句,又要考虑手法、境界、情味等因素,以期准确判断语言风格。
40.【答案】A
【知识点】语言风格类题目;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A.“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A错误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B正确
C:《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
画面。C正确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全诗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设置的错误方向一般为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41.【答案】D
【知识点】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A正确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B正确 C: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C正确 D: 襭指的是用衣襟兜起来。。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句子含意理解能力。(1)准确理解字面(表面)意思。对于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
(2)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诗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使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诗句背后的情感(理趣)。这里的分析技巧是为“理解”服务的。如分析双关手法,是要把其另一层意思理解出来。
【答案】42.四次;悲哀;沉郁有力、坚定不移的吼叫;悲怆地轻咩;兴奋
43.第一次的描写作用是渲染环境,突出(表现)了斑羚的求生存欲望(本能)。;第二次的描写作用是突出烘托了镰刀头羊挽救种群灭绝、保存种群生存后的坚定、从容的悲壮以及种群得以延续的希望。
44.假如最后斑羚数是偶数,那么镰刀头羊或被渡过山涧,或成为飞渡其它羚羊,心甘情愿牺牲自身的勇者。而文章的结尾却出人意料之外,避开人们的常规思维,使斑羚数是奇数,而不是偶数,使镰刀头羊既不能成为种群的生存者,又不能成为牺牲自身的勇者。而是让它坚定从容地走向死亡,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悲壮美,这正是文章立意构思的巧妙之所在。
45.A;D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1)(2)(3)(4)
4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第一问很简单,文章四、六、八、九四段提到羚羊“咩咩”的叫声,所以共四次。
第二问需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叫声传递出的情态。
如第四段“镰刀头羊……悲哀的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镰刀头羊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悲哀地叫,所以展现的情态是“悲哀”;
如第六段“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这里镰刀头羊的“咩咩”声展沉郁有力,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如第八段“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这里镰刀头羊做出选择时的叫声是“悲怆”的;
如第九段“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这里的半大斑羚因为自己成功落到对面山峰而兴奋。
4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所在的段落分析“彩虹”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彩虹”的文字在第五段,此时斑羚被我们逼到绝境,正处于无可奈何之时;“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这时候出现的彩虹好似一座天桥,将两座山峰连接在一起,这也好似给了斑羚逃命的希望,所以下文就有了斑羚“飞跃”到对面的举动,所以这里对彩虹的描写渲染了环境,表现斑羚求生的欲望。
第二次描写“彩虹”的文字在第十二段,此时年轻斑羚已经获得生存的机会,而剩下的老年斑羚也一只一只摔下山崖,此时伤心崖上只剩下镰刀头羊,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最后“消失在一片灿烂”之中,这里“绚丽的彩虹”烘托了镰刀头羊的坚定从容以及希望。
4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讨情节构思的能力。由题干来看,考生需要思考如果“最后斑羚数不是奇数,而是偶数”会出现什么情况。
由上文斑羚分为两组以及年轻斑羚逃生的方法来看,“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的粉身碎骨”,也就是说每一只斑羚获得生存机会都需要另一只斑羚失去生命,所以如果最后斑羚数是偶数的话,那么就意味着镰刀头羊要么自己渡过山涧,获得生的机会,要么就是牺牲自己,帮别的斑羚渡过山涧;而小说设置的是剩下奇数,这就意味着镰刀头羊既不能成为种群的生者,也无法成为牺牲自己成就别的斑羚的勇者,它最后却是坚定从容地跳下山崖,展现出的是一种悲壮之美,而情节的设置恰恰是为了表现主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更能表现出镰刀头羊的从容面对死亡的悲壮,突出了主题。
4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