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三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掇拾(duō) 呦呦(āo)
【答案】A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B项,“契合”应读“qì”。C项,“哺育”应读“bǔ”。D项,“呦呦”应读“yōu”。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衿:衣服的交领。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D.山不厌高 厌:厌恶。
【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中,D项,“山不厌高”意思是,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厌:满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诗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 B项,古今义相同,均指颜色。A项,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C项,古义:光明,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
4.下列诗词和《短歌行》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A.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B.杜甫《登高》
C.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D.无名氏《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 《短歌行》的体裁是古体诗 ,A项,词;B项,律诗;C项,曲;D项,古体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针对文章的体裁设题,平时学习中应用心积累,答题时认真判断。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代指酒。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阡陌: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D.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人们称为“山水诗人”。
【答案】D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D,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6.下列对《短歌行》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B.“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答案】A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A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下列对《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C,用“山”和“海”来比喻自己博大的胸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所用典故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8.下列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②《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指出人才的重要性,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③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此时诸葛亮见危授命,南征孟获,积极准备北伐。
④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做老师该做的事。
⑤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古诗文作品变得炙手可热,广受欢迎。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使用正确。②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使用正确。③见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④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使用正确。⑤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⑥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释词语,把握大意;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根据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9.下列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曹操说:“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即使是曹操那样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要感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说:“ 甲 。”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酒果真能解忧吗 忧与愁,都在心底。酒落在胃里,只能引起一时的幻觉,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 “ 乙 ”,还是李白讲得对!看来,李白才是最资深的酒徒。
A.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D.甲: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甲处,前文说“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后文说“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根据“倒忙”可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不合适,排除B、C。乙处,联系前文“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可知,应填写“举杯销愁愁更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推测甲乙两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再分析选项的意思,选出合适的选项。
二、默写
10.根据要求默写句子。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 。
(2)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诗句是: , 。 , 。
(3)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接待贤才,使天下的贤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的诗句是: , 。
【答案】(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注意易错字: 譬 、 匝 、 哺 。
故答案为:(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三、语言表达
11.化用典故或前人诗句是《短歌行》的写作特点之一,请写出曹操借下面的事典或语典所表达的心志。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才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上吃着艾蒿。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归顺于我。 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故答案为:(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所用典故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合理组织语言。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吋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13.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12.C
13.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12.题干要求选择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钦佩、敬仰之情”错。“义士”这些词句是反讽的修辞,突出诗人对这些将士的不满与厌恶之情;诗句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C。
13.诗歌创作的背景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诗人对袁氏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称孤道寡之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并对因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悲愤,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悲凉”就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具体可以从“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句子看出曹操忧国忧民的“悲凉”之意,它包孕着对袁绍等旧军阀的憎恨,对百姓的怜悯和同情等情愫。
故答案为: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三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掇拾(duō) 呦呦(āo)
2.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衿:衣服的交领。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D.山不厌高 厌:厌恶。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下列诗词和《短歌行》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A.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B.杜甫《登高》
C.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D.无名氏《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代指酒。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阡陌: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D.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人们称为“山水诗人”。
6.下列对《短歌行》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B.“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7.下列对《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8.下列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②《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指出人才的重要性,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③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此时诸葛亮见危授命,南征孟获,积极准备北伐。
④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做老师该做的事。
⑤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古诗文作品变得炙手可热,广受欢迎。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9.下列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曹操说:“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意思是说,唯有一醉可以忘忧。问题是酒醒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即使是曹操那样的枭雄,一手握着酒杯,仍要感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见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说:“ 甲 。”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酒果真能解忧吗 忧与愁,都在心底。酒落在胃里,只能引起一时的幻觉,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 “ 乙 ”,还是李白讲得对!看来,李白才是最资深的酒徒。
A.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B.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C.甲: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D.甲: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乙:举杯销愁愁更愁
二、默写
10.根据要求默写句子。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 。
(2)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诗句是: , 。 , 。
(3)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接待贤才,使天下的贤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的诗句是: , 。
三、语言表达
11.化用典故或前人诗句是《短歌行》的写作特点之一,请写出曹操借下面的事典或语典所表达的心志。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吋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13.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B项,“契合”应读“qì”。C项,“哺育”应读“bǔ”。D项,“呦呦”应读“yōu”。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中,D项,“山不厌高”意思是,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厌:满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诗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 B项,古今义相同,均指颜色。A项,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C项,古义:光明,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
4.【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 《短歌行》的体裁是古体诗 ,A项,词;B项,律诗;C项,曲;D项,古体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针对文章的体裁设题,平时学习中应用心积累,答题时认真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D,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6.【答案】A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A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C,用“山”和“海”来比喻自己博大的胸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所用典故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8.【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使用正确。②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使用正确。③见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④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使用正确。⑤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⑥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释词语,把握大意;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根据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9.【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甲处,前文说“杜康发明的‘特效药’不怎么有效”,后文说“酒在这里,反而触动柔情,帮起倒忙来了”,根据“倒忙”可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不合适,排除B、C。乙处,联系前文“岂能到心而浇灭忧愁”可知,应填写“举杯销愁愁更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推测甲乙两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再分析选项的意思,选出合适的选项。
10.【答案】(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注意易错字: 譬 、 匝 、 哺 。
故答案为:(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易错字的书写。
11.【答案】(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才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上吃着艾蒿。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归顺于我。 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故答案为:(1)借《诗经·郑风·子衿》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2)借《诗经·小雅·鹿鸣》中会宴宾客的场景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欢迎与招纳贤才的热情。
(3)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尊重贤才的热忱。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中所用典故的理解能力。所考内容都出自课文内容,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合理组织语言。
【答案】12.C
13.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12.题干要求选择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钦佩、敬仰之情”错。“义士”这些词句是反讽的修辞,突出诗人对这些将士的不满与厌恶之情;诗句将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客观叙述,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C。
13.诗歌创作的背景是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诗人对袁氏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称孤道寡之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并对因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悲愤,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悲凉”就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具体可以从“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句子看出曹操忧国忧民的“悲凉”之意,它包孕着对袁绍等旧军阀的憎恨,对百姓的怜悯和同情等情愫。
故答案为: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进行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