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5:39: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一、回顾与思考——真/题/训练
下图是我国部分工业城市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沿铁路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公路分布 D.沿海分布
2.2020年1月以来,图中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上海派遣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河运 C.海运 D.公路
【答案】1.B
2.A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中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
1.读图可知,图示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水运便利、水源充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题意可知,上海派遣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需要速度快,因此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0·新疆)被称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行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答案】C
【知识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故答案为:C。
【点评】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各种运输线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交通网的分布情况是东密西疏。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交通路线修建的难度低;西部人口稀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势起伏大,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性因素多。
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A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际情况来解答此题.
【解答】目前,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且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也较大,因此铁路运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故选:A.
5.(2020·娄底)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分布为“三山夹两盆” B.区域陆地面积非常广阔
C.盛产优质瓜果,航空运输量大 D.经济非常发达,人口流动量大
【答案】B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地域辽阔,运输距离长,所以适合发展航空运输,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中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这使新疆对外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进行分析解答。
湖北省自古拥有“九省通衢”之利。今天,武汉市为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下图为湖北省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铁路线干线①为(  )
A.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
7.下列湖北美食、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热干面,糯米鸡等美食——地跨北方和南方地区
B.稻米产量居全国前列——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C.莲藕产量居全国前列——黑土肥沃,适合莲藕生长
D.鸭、鱼、龙虾等特产丰富——河湖多,水产品丰富
【答案】6.A
7.D
【知识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湖北
【解析】【点评】(1)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6.由图可以看出,图中①是连接北京与广州的京广铁路,该铁路在武汉与长江交汇。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A. 热干面,糯米鸡都是湖北省武汉的特色小吃,全部位于南方地区,A不符合题意;
B.湖北省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一年两熟,故B不符合题意;
C.湖北省的土壤属于水稻土,而不是黑土,C不符合题意;
D.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多, 鱼、龙虾等水产品丰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如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 B.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
C.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D.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
10.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
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
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8.C
9.C
10.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东南丘陵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3)本题考查耕地变成了林地后所发生的变化,理解解答即可。
8.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是丘陵地区,位于南方地区,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降水充沛、热量充足。而东北平原的优势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海拔较低,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距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但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读图,根据题意可知, 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因此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而自然生态的恢复和河流水量的增大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宜宾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据材料回答11 ~12题。
11.某返乡农民欲在承包的土地上栽种水果,下列水果中最适宜的是(  )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椰子
12.某返乡农民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大棚主要调节了反季节蔬菜生长条件中的(  )
A.地形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答案】11.A
12.B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2)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主要是阳光、水分、温度等。当植物在满足他的条件下,就可以生长了。大棚就是为了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利用大棚可以使阳光照射到植物;利用大棚可以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特别是地温的升高);由于大棚膜的覆盖,保持了大棚内土壤的水分;从而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条件,因此可以种植出反季节的蔬菜来。
11.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苹果属于温带水果,香蕉、椰子属于热带水果。宜宾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栽种柑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根据题意可知, 宜宾市某返乡农民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利用大棚可以使阳光照射到植物,可以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0·铁岭)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大力开垦陡坡、湿地、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④大力开垦陡坡、湿地、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C。
【点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彩车巡游中。辽宁省推出的“展翅腾飞”彩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图7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图,图8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临近港澳地区 B.煤铁资源丰富
C.海陆交通便利 D.工业基础较好
15.“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齿轮组”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机械制造 B.纺织、石油加工
C.食品有色冶金 D.制糖、木材加工
16.“飞翔的机器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工业偏“重”的色彩正在悄然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
①发展现代服务业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4.B
15.A
16.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机械制造业是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
(3)本题考查有利于辽宁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14.读图分析可知, 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是社会经济条件。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根据题意可知,“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齿轮组”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制造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根据题意可知,辽宁省正有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措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但不能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如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18.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答案】17.D
18.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点评】(1)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炭、石油和铁矿发展了钢铁、机械、汽车等重工业部门。
17.读图分析可知, 东北三省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读图可知,鞍山市铁矿资源丰富,因此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武汉所在省的简称是   ,耕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武汉的气候类型是   ,冬季   。
(3)武汉地处中部地区,是河流A   中游产业带的核心,沿河流往东可达直辖市B   ,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向西可到重庆、四川等地;往北沿铁路C   线到北京;往南可到D省,其行政中心是   ;所以武汉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答案】(1)鄂;水田
(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少雨
(3)长江;上海市;长江三角洲;京广;广州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工业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我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武汉所在省是湖北省,简称鄂;位于南方地区,耕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
(2)根据武汉气候图分析可知,武汉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读图可知,武汉地处中部地区,是河流A长江中游产业带的核心,沿河流往东可达直辖市B上海市,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向西可到重庆、四川等地;往北沿铁路C京广线到北京;往南可到D广东省,该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广州;所以武汉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故答案为:(1)鄂;水田;(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少雨;(3)长江;上海市;长江三角洲;京广;广州。
【点评】(1)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2)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3)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一、回顾与思考——真/题/训练
下图是我国部分工业城市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沿铁路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公路分布 D.沿海分布
2.2020年1月以来,图中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上海派遣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河运 C.海运 D.公路
3.(2020·新疆)被称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行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5.(2020·娄底)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分布为“三山夹两盆” B.区域陆地面积非常广阔
C.盛产优质瓜果,航空运输量大 D.经济非常发达,人口流动量大
湖北省自古拥有“九省通衢”之利。今天,武汉市为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下图为湖北省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铁路线干线①为(  )
A.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
7.下列湖北美食、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热干面,糯米鸡等美食——地跨北方和南方地区
B.稻米产量居全国前列——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C.莲藕产量居全国前列——黑土肥沃,适合莲藕生长
D.鸭、鱼、龙虾等特产丰富——河湖多,水产品丰富
如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 B.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
C.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D.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
10.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
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
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宜宾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据材料回答11 ~12题。
11.某返乡农民欲在承包的土地上栽种水果,下列水果中最适宜的是(  )
A.柑橘 B.苹果 C.香蕉 D.椰子
12.某返乡农民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大棚主要调节了反季节蔬菜生长条件中的(  )
A.地形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13.(2020·铁岭)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大力开垦陡坡、湿地、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彩车巡游中。辽宁省推出的“展翅腾飞”彩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图7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图,图8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临近港澳地区 B.煤铁资源丰富
C.海陆交通便利 D.工业基础较好
15.“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齿轮组”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机械制造 B.纺织、石油加工
C.食品有色冶金 D.制糖、木材加工
16.“飞翔的机器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工业偏“重”的色彩正在悄然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
①发展现代服务业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如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18.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武汉所在省的简称是   ,耕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武汉的气候类型是   ,冬季   。
(3)武汉地处中部地区,是河流A   中游产业带的核心,沿河流往东可达直辖市B   ,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向西可到重庆、四川等地;往北沿铁路C   线到北京;往南可到D省,其行政中心是   ;所以武汉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中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
1.读图可知,图示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水运便利、水源充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题意可知,上海派遣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需要速度快,因此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故答案为:C。
【点评】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各种运输线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交通网的分布情况是东密西疏。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交通路线修建的难度低;西部人口稀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势起伏大,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性因素多。
4.【答案】A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实际情况来解答此题.
【解答】目前,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且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也较大,因此铁路运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地域辽阔,运输距离长,所以适合发展航空运输,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中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这使新疆对外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进行分析解答。
【答案】6.A
7.D
【知识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湖北
【解析】【点评】(1)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6.由图可以看出,图中①是连接北京与广州的京广铁路,该铁路在武汉与长江交汇。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A. 热干面,糯米鸡都是湖北省武汉的特色小吃,全部位于南方地区,A不符合题意;
B.湖北省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一年两熟,故B不符合题意;
C.湖北省的土壤属于水稻土,而不是黑土,C不符合题意;
D.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多, 鱼、龙虾等水产品丰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8.C
9.C
10.A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东南丘陵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3)本题考查耕地变成了林地后所发生的变化,理解解答即可。
8.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是丘陵地区,位于南方地区,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降水充沛、热量充足。而东北平原的优势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海拔较低,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距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但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读图,根据题意可知, 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因此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而自然生态的恢复和河流水量的增大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1.A
12.B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2)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主要是阳光、水分、温度等。当植物在满足他的条件下,就可以生长了。大棚就是为了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利用大棚可以使阳光照射到植物;利用大棚可以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特别是地温的升高);由于大棚膜的覆盖,保持了大棚内土壤的水分;从而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条件,因此可以种植出反季节的蔬菜来。
11.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苹果属于温带水果,香蕉、椰子属于热带水果。宜宾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栽种柑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根据题意可知, 宜宾市某返乡农民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利用大棚可以使阳光照射到植物,可以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④大力开垦陡坡、湿地、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C。
【点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答案】14.B
15.A
16.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 机械制造业是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
(3)本题考查有利于辽宁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14.读图分析可知, 辽宁省重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是社会经济条件。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根据题意可知,“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齿轮组”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钢铁、机械制造业。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根据题意可知,辽宁省正有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措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但不能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7.D
18.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点评】(1)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炭、石油和铁矿发展了钢铁、机械、汽车等重工业部门。
17.读图分析可知, 东北三省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读图可知,鞍山市铁矿资源丰富,因此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1)鄂;水田
(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少雨
(3)长江;上海市;长江三角洲;京广;广州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工业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我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武汉所在省是湖北省,简称鄂;位于南方地区,耕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
(2)根据武汉气候图分析可知,武汉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读图可知,武汉地处中部地区,是河流A长江中游产业带的核心,沿河流往东可达直辖市B上海市,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向西可到重庆、四川等地;往北沿铁路C京广线到北京;往南可到D广东省,该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广州;所以武汉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故答案为:(1)鄂;水田;(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少雨;(3)长江;上海市;长江三角洲;京广;广州。
【点评】(1)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2)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3)我国东部沿海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