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回顾与思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回顾与思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5:39: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回顾与思考
一、真/题/训练
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率高,浪费少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多,夏秋少
D.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水田为主
2.(2020·盘县)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3.(2020·齐齐哈尔)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 B.煤 C.森林 D.石油
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5.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6.(2020·长沙)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倡导个人参与。下列行为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的是(  )
A.公交出行 B.节约水电
C.垃圾分类 D.使用一次性饭盒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
C.草地多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 D.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
8.适宜发展畜牧业而成为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藏、新、陇、青 B.藏、青、甘、内蒙古
C.藏、新、青、内蒙古 D.新、宁、川、内蒙古
9.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10.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符合“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的开发方式有(  )
A.陡坡开荒增粮 B.大力发展工业
C.变林地为草地,发展畜牧业 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
读“中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排名、占比资源 总量世界排名 人均世界占比 北方点一比 南方占比
耕地资源 4 40% 60% 40%
水资源 6 25% 20 80%
1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12.关于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B.人均占有量较少
C.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水资源南多北少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如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D.北方多,南方少
14.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透到地下流失。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6.当地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工农业用水量大
C.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 D.水体污染严重
17.解决当地饮水困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开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修建蓄水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陆地面积大于美国。美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71亿公顷,我国仅有1.22亿公顷。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我国的6.22倍。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③的北部界线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畜牧业的类型是   ,试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
(2)土地利用类型②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
(3)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试分析其原因。
1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①和⑤代表的径流带分别是   带和   带。
(2)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   水库引水 ,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   、天津。
(3)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    布不均的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故A错误。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数量多,人均不足,故B正确。
C、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少,夏秋多,故C错误。
D、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水资源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A说法错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故B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东南,故C说法错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南北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各选项的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森林,煤、铁、石油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答案】4.B
5.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4.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石资源,煤,石油等。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5.结合所学可知,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由此可知,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废纸。
6.【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绿色出行,外出选择公共交自行车或者步行;勤俭节约,人离灯熄节约用电、循环利用水资源;废旧利用,垃圾做到分类处理、再生利用不浪费;ABC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饭盒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答案】7.A
8.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7.A、如图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故A正确;
B、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故B不正确;
C、我国草地面积较广,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地区。故C不正确;
D、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较多。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8.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牧区,其简称分别是藏、新、青、内蒙古。
故选答案为:C。
9.【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中国西 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但漫画“小草的哀求”,说明我国牧区超载放牧,管理不善,会造成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导致土地荒漠化。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土地荒漠化,我国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尤为突出。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如乱砍乱发,过度放牧,超耕的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10.【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涉及生态环境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陡坡开荒增粮、变林地为草地,容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答案】11.B
12.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
11.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读表可得,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总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3.C
14.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读图解答即可。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5.B
16.C
17.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广西;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2)本题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解决当地饮水困难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5.根据题意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透到地下流失, 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因此饮水困难。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因此当地饮水困难,为此可以修建蓄水池解决当地饮水困难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1)400;农耕区畜牧业;饲料资源丰 富和市场广阔
(2)林地;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3)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我国人口众多。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①是旱地,③是草地,其北部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种植业发达,饲料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畜牧业的类型是农耕区畜牧业。
(2)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②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因为该地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不适宜树木生长。
(3)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 ;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 。
故答案为:(1)400;农耕区畜牧业;饲料资源丰 富和市场广阔;(2)林地;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3) 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我国人口众多。
【点评】(1)我国畜牧业分为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其分界线大致通过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本题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1)丰水;缺水
(2)丹江口;北京
(3)空间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我国的径流带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依据位置,图1中①为丰水带,⑤为缺水带。
(2)由图示信息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3)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水北调工程旨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回顾与思考
一、真/题/训练
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率高,浪费少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多,夏秋少
D.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水田为主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故A错误。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数量多,人均不足,故B正确。
C、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少,夏秋多,故C错误。
D、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2020·盘县)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水资源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A说法错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故B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东南,故C说法错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南北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2020·齐齐哈尔)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 B.煤 C.森林 D.石油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各选项的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森林,煤、铁、石油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5.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答案】4.B
5.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4.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石资源,煤,石油等。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5.结合所学可知,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由此可知,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废纸。
6.(2020·长沙)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倡导个人参与。下列行为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的是(  )
A.公交出行 B.节约水电
C.垃圾分类 D.使用一次性饭盒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绿色出行,外出选择公共交自行车或者步行;勤俭节约,人离灯熄节约用电、循环利用水资源;废旧利用,垃圾做到分类处理、再生利用不浪费;ABC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饭盒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
C.草地多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 D.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
8.适宜发展畜牧业而成为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藏、新、陇、青 B.藏、青、甘、内蒙古
C.藏、新、青、内蒙古 D.新、宁、川、内蒙古
【答案】7.A
8.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7.A、如图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故A正确;
B、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故B不正确;
C、我国草地面积较广,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地区。故C不正确;
D、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较多。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8.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牧区,其简称分别是藏、新、青、内蒙古。
故选答案为:C。
9.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中国西 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但漫画“小草的哀求”,说明我国牧区超载放牧,管理不善,会造成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导致土地荒漠化。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土地荒漠化,我国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尤为突出。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如乱砍乱发,过度放牧,超耕的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10.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符合“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的开发方式有(  )
A.陡坡开荒增粮 B.大力发展工业
C.变林地为草地,发展畜牧业 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分析】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涉及生态环境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陡坡开荒增粮、变林地为草地,容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读“中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排名、占比资源 总量世界排名 人均世界占比 北方点一比 南方占比
耕地资源 4 40% 60% 40%
水资源 6 25% 20 80%
1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12.关于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B.人均占有量较少
C.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D.水资源南多北少
【答案】11.B
12.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
11.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读表可得,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总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如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D.北方多,南方少
14.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答案】13.C
14.B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读图解答即可。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透到地下流失。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6.当地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工农业用水量大
C.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 D.水体污染严重
17.解决当地饮水困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开采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修建蓄水池
【答案】15.B
16.C
17.D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广西;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2)本题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解决当地饮水困难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5.根据题意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透到地下流失, 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因此饮水困难。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根据上题分析可知, 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因此当地饮水困难,为此可以修建蓄水池解决当地饮水困难的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陆地面积大于美国。美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71亿公顷,我国仅有1.22亿公顷。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我国的6.22倍。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③的北部界线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畜牧业的类型是   ,试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
(2)土地利用类型②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
(3)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400;农耕区畜牧业;饲料资源丰 富和市场广阔
(2)林地;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3)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我国人口众多。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①是旱地,③是草地,其北部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种植业发达,饲料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市场广阔,畜牧业的类型是农耕区畜牧业。
(2)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②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因为该地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不适宜树木生长。
(3)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 ;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 。
故答案为:(1)400;农耕区畜牧业;饲料资源丰 富和市场广阔;(2)林地;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3) 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我国人口众多。
【点评】(1)我国畜牧业分为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其分界线大致通过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优良畜种是牦牛;新疆牧区的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本题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①和⑤代表的径流带分别是   带和   带。
(2)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   水库引水 ,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   、天津。
(3)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    布不均的问题。
【答案】(1)丰水;缺水
(2)丹江口;北京
(3)空间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我国的径流带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依据位置,图1中①为丰水带,⑤为缺水带。
(2)由图示信息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3)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水北调工程旨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点评】"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