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梳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指 中对人类活动有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答案】自然界;价值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故答案为:自然界;价值。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 ,或者可以 的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2)非可再生资源:指 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答案】(1)更新;再生;循环使用
(2)形成、再生;再生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可再生资源: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循环使用,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2) 非可再生资源:指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故答案为:(1)更新;再生;循环使用;(2)形成、再生;再生。
【点评】(1)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3.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 和 ,便能够实现 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 和 使用。
【答案】保护;培育;可持续;珍惜;节约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故答案为:保护;培育;可持续;珍惜;节约。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理解解答即可。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总量 ,种类相当 ,人均 。
(2)总量丰富: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
(3)人均不足:由于我国人口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 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4)人均不足的状况还将持续: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 。
【答案】(1)丰富;齐全;不足
(2)第三位;第四位
(3)众多;低;1/2;1/3
(4)增加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人均不足。
(2) 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
(3)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4)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
故答案为:(1)丰富;齐全;不足;(2)第三位;第四位;(3)众多;低;1/2;1/3;(4)增加。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陆地和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的位次,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我国人均矿产、森林面积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牢记即可。
(4)本题考查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状况,理解解答即可。
二、考点突破——考点1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 B.煤炭 C.石油 D.水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选项中,水为可再生资源,铁矿、煤炭、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6.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选项该选项中的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该选项中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正确;C选项该选项中的铁矿、铀矿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D选项该选项中的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该题从实际例子中考查了学生对自然资源分类的掌握情况。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重要依据是资源的更新周期,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更新的是可再生资源,更新周期长在人类历史时期难以更新的为非可再生资源。
三、考点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各题。
7.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8.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答案】7.D
8.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自然资源,读图解答即可。
(2)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7.读图可知,我国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我国大部分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人均占有量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如果人口缓慢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但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下降趋势,A不符合题意;
B. 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但资源总量变化不大甚至减少,因此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B不符合题意;
C. 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如果人口缓慢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也会缓慢,C不符合题意;
D. 我国人口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四、考点3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海南省政府于2019年3月5日对外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是全国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增加汽、柴油销售量 B.减轻大气污染
C.增加非可再生能源使用 D.减少清洁能源使用
11.结合如图分析,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使全球气温升高
C.减轻耕地压力 D.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答案】10.B
11.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此外,还有氢能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裂变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发电也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通过上述的新型能源,实现发电的过程。
(2)本题考查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可能产生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10.新能源相比较传统能源主要的优点是能减少燃油量,较清洁,污染小,因此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有利于减少汽、柴油销售量;减轻大气污染; 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逐渐减少。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这样会加大耕地压力,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下图为垃圾分类投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实行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你的跟前如果有a:废旧电池;b:旧书本和衣物;c:水果皮。蔬菜叶三类垃圾,正确的投放顺序是( )
A.a-① b-② c-③ B.a-③ b-① c-②
C.a② b-① c-③ D.a-④ b-① c-②
13.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有( )
①控制全球变暖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保护生活环境④提高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2.B
13.C
【知识点】城市垃圾及其处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垃圾的分类,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2.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旧书本和衣物属于可回收物; 水果皮、蔬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实行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活环境、提高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但不能控制全球变暖。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五、素/养/培/优
14.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稀土资源 D.土地资源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依据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类别,分析可知,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稀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6.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5.B
16.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可以开发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能意识等。
15.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图中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16.我国人均资源 占有量低,因此我们要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但是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17.(2020·绥化)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 B.煤炭 C.阳光 D.石油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8.(2019·赤峰)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铁矿
⑤土地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资源铁矿、天然气是不可生资源,而太阳能、土地资源、风资源都短时间可以更新,是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多
B.总量贫乏,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少
C.总量贫乏,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更少
D.自然资源大国,人均资源不足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不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20.(2019·大庆)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不多,人均有限 D.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在自然界,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1.石油是( )
A.可再生的森林资源 B.可再生的淡水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是非可再生资源。石油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22.对于自然资源我们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根据需要利用 B.坚决不利用
C.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D.合理利用,科学保护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因为非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24.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答案】23.D
24.B
【知识点】青海;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本题考查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水能、太阳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读图分析可知, 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产的电量约占五分之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青海位于大河上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A不符合题意;
B.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B符合题意;
C.青海省风力发电比例最小,C不符合题意;
D. 青海省地形崎岖,风力发电仅占十分之一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5.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做法不对的是( )
A.禁止过度捕捞 B.禁渔期出海捕鱼
C.防治海洋污染 D.捕养结合
【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禁渔期不能出海捕鱼、防治海洋污染、捕养结合。
故答案为:B。
【点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把海水变成可淡水供人类使用,且数量巨大,用之不竭。
26.下列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投放人工鱼礁 B.大面积填海造陆建度假村
C.建设滨海湿地公园 D.伏季(6、7、8月)休渔
【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滨海湿地公园、伏季(6、7、8月)休渔对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大面积填海造陆建度假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故答案为:B。
【点评】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①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对海洋可再生资源而言,既要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再生产能力;对海洋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不要影响后代人的利益。
③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
27.(2019·湘西)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
A.水电站 B.火电站 (煤炭)
C.风力发电站 D.太阳能电站
【答案】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通过天然作用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B。
【点评】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读“我国2008 ~ 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8.下列关于我国2008 ~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与净进口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消费量逐年上升②生产量逐年下降
③净进口量逐年上升④生产量超过净进口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研制与使用石油的替代品
③建设南油北运工程,实现石油资源跨区域调配
④改进石油利用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8.A
29.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2008 ~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与净进口量的变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所采取的合理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8.据图中信息分析可得,我国消费量逐年上升,石油生产量从2015年开始下降;石油净进口量逐年上升;生产量小于净进口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研制与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④改进石油利用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我国石油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丰富,不能采取建设南油北运工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2020·烟台)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 乱采滥伐 B. 捡拾垃圾
C. 污水排放 D. 废气排放
【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以上四幅图中,捡拾垃圾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其他三幅与建设美丽中国背道而驰,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乱采滥伐、污水排放、废气排放会对我国的生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不能体现“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
3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大量消耗也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杜绝资源的消费
C.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
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一直存在短缺问题,A不符合题意;
B.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该节约,但不应杜绝资源的消费,B不符合题意;
C. 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是不现实的,C不符合题意;
D. 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为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32.(2016·泰安)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太阳经济
B.小鱼的哀求
C.有家难回
D.所剩无几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小鱼的哀求”反映的是过度捕捞问题,“有家难回”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所剩无几”反映的是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A“太阳经济”属于绿色出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认识,理解答题即可.
33.天然气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征,天然气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两种。常规天然气储量有78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储量有132亿立方米。但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程度低,技术要求高,所以我国还在起步状态。我国煤炭占比以前在60%左右,天然气在7%。目前正致力于增加天然气的供应、减少煤炭的使用,预计.2030年将会使煤炭在40%,天然气在16%。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的南北方分布差异,主要存在于哪种地形。
(2)根据图表,从生产量和消费量分析天然气供需特点。
(3)提高我国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分析“提高天然气比重,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对环境的积极作用。
【答案】(1)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地域分异明显,北方以致密气区和煤层气区为主,南方以页气区为主;地形:盆地。
(2)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能源紧缺问题严峻。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能力,加大管道等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跨
地域调配天然气,新增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进口途径的多元化。
(4)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酸雨和雾霾发生频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臧缓温室效应,有利于节能减排。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地域分异明显,北方以致密气区和煤层气区为主,南方以页岩气区为主。主要存在于盆地地形。
(2)根据图表分析可知,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能源紧缺问题严峻。
(3)为了提高我国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能力;加大管道等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跨地域调配天然气;新增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进口途径的多元化等。
(4) 提高天然气比重,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酸雨和雾霾发生频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臧缓温室效应,有利于节能减排。
故答案为:(1) 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地域分异明显,北方以致密气区和煤层气区为主,南方以页岩气区为主;地形:盆地。(2)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能源紧缺问题严峻。 (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能力;加大管道等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跨地域调配天然气;新增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进口途径的多元化。(4)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酸雨和雾霾发生频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臧缓温室效应,有利于节能减排。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的南北方分布差异及主要地形,读图觉得即可。
(2)本题考查天然气的供需特点,根据图表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提高我国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提高天然气比重,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对环境的积极作用,理解解答即可。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自然资源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5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7930万,平均每年净增739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741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人均 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 (快慢)。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答案】(1)丰富;不足
(2)快
(3)计划生育
(4)老年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读材料分析可知:(1)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比较多,人均不足;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快;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点评】(1)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六、体/验/中/考
35.(2020·孝感)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阳光 B.磷虾 C.竹林 D.锡矿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锡矿等矿产资源.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36.(2015八上·朝阳月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C.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并且种类齐全。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出现了浪费的现象,形势很严峻。根据题意。
故选:A。
读我国2000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7.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A.煤炭为主 B.石油为主 C.天然气为主 D.水能为主
38.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答案】37.A
38.A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矿产,占全国消费量的70%以上。青藏山西省是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被称为“煤海”。
(2)本题考查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7.读图可知, 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其次是石油。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8.读图分析可知: 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始终大于0,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 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显示先上升后下降。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七、拓/展/延/伸
39.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再生或者循环利用的,所以对可再生资源我们爱用多少就用多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因此“对可再生资源我们爱用多少就用多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40.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该怎样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为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故答案为: 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我国资源不足的问题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 / 1【细解】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梳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指 中对人类活动有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 ,或者可以 的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2)非可再生资源:指 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3.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 和 ,便能够实现 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 和 使用。
4.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总量 ,种类相当 ,人均 。
(2)总量丰富: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
(3)人均不足:由于我国人口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 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4)人均不足的状况还将持续: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 。
二、考点突破——考点1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 B.煤炭 C.石油 D.水
6.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三、考点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各题。
7.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8.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9.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如果人口缓慢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四、考点3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海南省政府于2019年3月5日对外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是全国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增加汽、柴油销售量 B.减轻大气污染
C.增加非可再生能源使用 D.减少清洁能源使用
11.结合如图分析,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使全球气温升高
C.减轻耕地压力 D.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下图为垃圾分类投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实行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你的跟前如果有a:废旧电池;b:旧书本和衣物;c:水果皮。蔬菜叶三类垃圾,正确的投放顺序是( )
A.a-① b-② c-③ B.a-③ b-① c-②
C.a② b-① c-③ D.a-④ b-① c-②
13.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有( )
①控制全球变暖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保护生活环境④提高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五、素/养/培/优
14.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稀土资源 D.土地资源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6.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2020·绥化)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 B.煤炭 C.阳光 D.石油
18.(2019·赤峰)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铁矿
⑤土地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19.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多
B.总量贫乏,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少
C.总量贫乏,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更少
D.自然资源大国,人均资源不足
20.(2019·大庆)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不多,人均有限 D.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21.石油是( )
A.可再生的森林资源 B.可再生的淡水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22.对于自然资源我们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根据需要利用 B.坚决不利用
C.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D.合理利用,科学保护
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24.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25.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做法不对的是( )
A.禁止过度捕捞 B.禁渔期出海捕鱼
C.防治海洋污染 D.捕养结合
26.下列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投放人工鱼礁 B.大面积填海造陆建度假村
C.建设滨海湿地公园 D.伏季(6、7、8月)休渔
27.(2019·湘西)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 )
A.水电站 B.火电站 (煤炭)
C.风力发电站 D.太阳能电站
读“我国2008 ~ 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8.下列关于我国2008 ~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与净进口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消费量逐年上升②生产量逐年下降
③净进口量逐年上升④生产量超过净进口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研制与使用石油的替代品
③建设南油北运工程,实现石油资源跨区域调配
④改进石油利用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2020·烟台)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 乱采滥伐 B. 捡拾垃圾
C. 污水排放 D. 废气排放
3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大量消耗也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B.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杜绝资源的消费
C.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
D.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
32.(2016·泰安)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太阳经济
B.小鱼的哀求
C.有家难回
D.所剩无几
33.天然气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征,天然气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两种。常规天然气储量有78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储量有132亿立方米。但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程度低,技术要求高,所以我国还在起步状态。我国煤炭占比以前在60%左右,天然气在7%。目前正致力于增加天然气的供应、减少煤炭的使用,预计.2030年将会使煤炭在40%,天然气在16%。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的南北方分布差异,主要存在于哪种地形。
(2)根据图表,从生产量和消费量分析天然气供需特点。
(3)提高我国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分析“提高天然气比重,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对环境的积极作用。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自然资源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5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7930万,平均每年净增739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741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人均 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 (快慢)。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六、体/验/中/考
35.(2020·孝感)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阳光 B.磷虾 C.竹林 D.锡矿
36.(2015八上·朝阳月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C.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读我国2000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7.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A.煤炭为主 B.石油为主 C.天然气为主 D.水能为主
38.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七、拓/展/延/伸
39.有人说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再生或者循环利用的,所以对可再生资源我们爱用多少就用多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40.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该怎样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自然界;价值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故答案为:自然界;价值。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答案】(1)更新;再生;循环使用
(2)形成、再生;再生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可再生资源: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循环使用,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2) 非可再生资源:指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故答案为:(1)更新;再生;循环使用;(2)形成、再生;再生。
【点评】(1)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保护;培育;可持续;珍惜;节约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故答案为:保护;培育;可持续;珍惜;节约。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1)丰富;齐全;不足
(2)第三位;第四位
(3)众多;低;1/2;1/3
(4)增加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人均不足。
(2) 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
(3)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4)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
故答案为:(1)丰富;齐全;不足;(2)第三位;第四位;(3)众多;低;1/2;1/3;(4)增加。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陆地和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的位次,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我国人均矿产、森林面积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牢记即可。
(4)本题考查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状况,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选项中,水为可再生资源,铁矿、煤炭、石油为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选项该选项中的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该选项中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正确;C选项该选项中的铁矿、铀矿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D选项该选项中的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该题从实际例子中考查了学生对自然资源分类的掌握情况。区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重要依据是资源的更新周期,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更新的是可再生资源,更新周期长在人类历史时期难以更新的为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7.D
8.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自然资源,读图解答即可。
(2)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7.读图可知,我国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我国大部分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人均占有量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但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下降趋势,A不符合题意;
B. 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但资源总量变化不大甚至减少,因此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B不符合题意;
C. 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如果人口缓慢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也会缓慢,C不符合题意;
D. 我国人口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答案】10.B
11.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此外,还有氢能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裂变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发电也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通过上述的新型能源,实现发电的过程。
(2)本题考查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可能产生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10.新能源相比较传统能源主要的优点是能减少燃油量,较清洁,污染小,因此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有利于减少汽、柴油销售量;减轻大气污染; 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逐渐减少。若现阶段我国大量利用农产品发酵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燃料,这样会加大耕地压力,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C
【知识点】城市垃圾及其处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垃圾的分类,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2.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旧书本和衣物属于可回收物; 水果皮、蔬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实行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活环境、提高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但不能控制全球变暖。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依据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类别,分析可知,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稀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答案】15.B
16.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可以开发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能意识等。
15.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图中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16.我国人均资源 占有量低,因此我们要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但是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17.【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8.【答案】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资源铁矿、天然气是不可生资源,而太阳能、土地资源、风资源都短时间可以更新,是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9.【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不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 且类型齐全。例如,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20.【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在自然界,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1.【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是非可再生资源。石油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22.【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因为非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答案】23.D
24.B
【知识点】青海;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本题考查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水能、太阳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读图分析可知, 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产的电量约占五分之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 青海位于大河上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A不符合题意;
B.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B符合题意;
C.青海省风力发电比例最小,C不符合题意;
D. 青海省地形崎岖,风力发电仅占十分之一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5.【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禁渔期不能出海捕鱼、防治海洋污染、捕养结合。
故答案为:B。
【点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把海水变成可淡水供人类使用,且数量巨大,用之不竭。
26.【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滨海湿地公园、伏季(6、7、8月)休渔对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大面积填海造陆建度假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故答案为:B。
【点评】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①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对海洋可再生资源而言,既要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再生产能力;对海洋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不要影响后代人的利益。
③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
27.【答案】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通过天然作用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B。
【点评】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答案】28.A
29.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2008 ~2017年石油生产量、消费量与净进口量的变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所采取的合理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8.据图中信息分析可得,我国消费量逐年上升,石油生产量从2015年开始下降;石油净进口量逐年上升;生产量小于净进口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资源的探明储量;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研制与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④改进石油利用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我国石油资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丰富,不能采取建设南油北运工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答案】B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以上四幅图中,捡拾垃圾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其他三幅与建设美丽中国背道而驰,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乱采滥伐、污水排放、废气排放会对我国的生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不能体现“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
31.【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一直存在短缺问题,A不符合题意;
B.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应该节约,但不应杜绝资源的消费,B不符合题意;
C. 全部进口来替代本国资源是不现实的,C不符合题意;
D. 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为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32.【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小鱼的哀求”反映的是过度捕捞问题,“有家难回”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所剩无几”反映的是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A“太阳经济”属于绿色出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故选: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认识,理解答题即可.
33.【答案】(1)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地域分异明显,北方以致密气区和煤层气区为主,南方以页气区为主;地形:盆地。
(2)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能源紧缺问题严峻。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能力,加大管道等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跨
地域调配天然气,新增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进口途径的多元化。
(4)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酸雨和雾霾发生频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臧缓温室效应,有利于节能减排。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地域分异明显,北方以致密气区和煤层气区为主,南方以页岩气区为主。主要存在于盆地地形。
(2)根据图表分析可知,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能源紧缺问题严峻。
(3)为了提高我国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能力;加大管道等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跨地域调配天然气;新增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进口途径的多元化等。
(4) 提高天然气比重,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酸雨和雾霾发生频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臧缓温室效应,有利于节能减排。
故答案为:(1) 非常规天然气分布地域分异明显,北方以致密气区和煤层气区为主,南方以页岩气区为主;地形:盆地。(2)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能源紧缺问题严峻。 (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的能力;加大管道等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跨地域调配天然气;新增天然气进口渠道,实现进口途径的多元化。(4)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酸雨和雾霾发生频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臧缓温室效应,有利于节能减排。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的南北方分布差异及主要地形,读图觉得即可。
(2)本题考查天然气的供需特点,根据图表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提高我国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可以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提高天然气比重,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对环境的积极作用,理解解答即可。
34.【答案】(1)丰富;不足
(2)快
(3)计划生育
(4)老年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读材料分析可知:(1)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比较多,人均不足;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快;
(3)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点评】(1)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5.【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锡矿等矿产资源.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36.【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并且种类齐全。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出现了浪费的现象,形势很严峻。根据题意。
故选:A。
【答案】37.A
38.A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矿产,占全国消费量的70%以上。青藏山西省是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被称为“煤海”。
(2)本题考查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7.读图可知, 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其次是石油。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8.读图分析可知: 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始终大于0,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 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显示先上升后下降。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9.【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因此“对可再生资源我们爱用多少就用多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可再生资源即使可以再生或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或条件,如果违反规律,过度开发或破坏的话,也会变得不可再生或不可利用。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40.【答案】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为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故答案为: 首先要珍惜和节约,提高利用率;其次要积极研发替代品。
【点评】本题考查解决我国资源不足的问题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