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0八上·红桥期末)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3cm,6cm B.3cm,4cm,8cm
C.5cm,6cm,10cm D.5cm,6cm,11cm
3.在实数 , , , π, ,0.301300130001……(3与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3 B.4 C.5 D.2
4.如图1,在网格图中选择一个格子涂上阴影,使得整个图形是以虚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则应把阴影涂在图中标有数字 的格子内.( )
A.1 B.2 C.3 D.4
5.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SAS B.SSS C.ASA D.AAS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的平方根是±0.2 B.-(-2)3的立方根不存在
C.±6是36的算术平方根 D.-27的立方根是-3
7.(2019七下·武昌期中) 在下面哪两个整数之间( )
A.5和6 B.6和7 C.7和8 D.8和9
8.如图,如果“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1),“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
A.(-1,-2) B.(1,-1) C.(-2,1) D.(-3,3)
9.如图,在△ABC中,点O是∠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D⊥AB于点D,OF⊥AC于点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OA=OC B.OD=OF C.OA=OB D.AD=FC
10.若式子 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3-k)x+k-3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11.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 )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B.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D.如果三角形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全民健身的今天,散步是大众喜欢的运动.甲、乙两人在绿道上同时从同一起点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同向而行,步行一段时间后,甲因有事按原速度原路返回,此时乙仍按原速度继续前行.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s(米)与他们出发后的时间((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步行速度比乙快.由图象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别是( )
A.60米/分,40米/分 B.80米/分,60米/分
C.80米/分,40米/分 D.120米/分,80米/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用计算器计算: ≈ (结果精确到0.01)
14.已知点A(a+2,5)与点B(5,b)关于x轴对称,则a-b= .
15. =
16.已知金属棒的长度l(cm)是温度t(℃)的一次函数.现有一根金属棒,在0 ℃时的长度是200 cm,温度每升高1℃,它就伸长0.002 cm,则这根金属棒的长度l(cm)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为
17.如图,小明与小红玩跷跷板游戏,如果跷跷板的支点O(即跷跷板的中点)至地面的距离是50cm,当小红从水平位置CD下降30cm时,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 cm.
18.如图,已知以点A(0,1)、C(1,0)为顶点的△ABC中,∠BAC=60°,∠ACB=90°,在坐标系第四象限内有一动点P,若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C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60分)
19.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 90°,AB=AC,AD=AE,点C、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1)求证:△BAD≌△CAE;
(2)线段BD与线段CE的关系为 (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B、C、G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ACG,EF∥BC交AC于点D,求证:DE= DF.
21.网格作图: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我们把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在直线l的左侧,其四个顶点A、B、C、D都在网格的格点上.
(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其中点A'、B'、C'、D'分别是点A、B、C、D的对应点;
(2)点M是直线l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连接A'M,求出线段A'M的长度.
22.如图,Rt△ABC中,∠B=90°,AB= 6,BC=4,以斜边AC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ACD ,AD∥BC,作腰CD.上的高AE.
(1)求证:AB=AE;
(2)求等腰三角形ACD的腰长.
23.甲,乙两组同时加工某种零件,乙组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两组各自加工零件的数量y(件)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甲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求a的值;
(3)甲,乙两组加工出的零件合在-起装箱,每满300件装一箱,零件装箱的时间忽略不计,求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1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的关键是能否找到对称轴.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即可求解。
2.【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A、∵2+3<6,∴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B、3+4<8,∴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C、∵5+6>10,∴以此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D、∵5+6=11,∴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 =2, , , 都是有理数,
π , ,0.301 300 130 010……(3与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是无理数,所以无理数的个数为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求解。
4.【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把阴影涂在图中标有数字3的格子内,整个图形是以虚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即可求解。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连接CD,C'D'.由作图过程可知OC=OD=O'C'=O'D',且C'D' =CD,所以根据SSS可知△D'O'C'≌△DOC,从而得到∠A'O'B'=∠AOB,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即可判断是运用SSS,答案即可得解。
6.【答案】D
【知识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A.0.04 的平方根是±0.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2)3=8,8的立方根是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6是36的算术平方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27的立方根是-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各项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7.【答案】B
【知识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因为 < < ,
所以6< <7.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 < < ,进而得出6< <7.
8.【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即可得解。
9.【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在△ABC中,点O是∠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D⊥AB,OF⊥AC,∴∠DAO=∠FAO,∠ODA =∠OFA=∠OFC= 90°,AF=CF,易证△AOD≌△AOF,△AOF≌△COF,OD=OF,AD=AF,OA=OC,∴AF=FC,∴AD=FC,故A,B,D中结论五定成立,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在△ABC中,点O是∠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D⊥AB,OF⊥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OA=OC,OD=OF,AD=AF。
10.【答案】D
【知识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式子 有意义,k-3>0,解得k>3,∴3-k<0,
∴一次函数y=(3-k)x+k-3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判断k-3和3-k符号,进而可得结论。
11.【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设相邻两个结点的距离为m,则此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m、4m、5m,
∵(3m)2+( 4m)2=(5m)2,
∴以3m、4m、5m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12.【答案】A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甲每分钟比乙快:200÷10=20(米),
设乙的速度为x米/分,则甲的速度为(x+20)米/分,
根据题意得2x+2(x+20)= 200,解得x=40,
∴x+20= 40+20= 60,
故甲的速度为60米/分,乙的速度为40米/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步行十分钟后甲开始返回,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200m,可得他们的速度差为20m每分钟,在经过两分钟后两人相遇,根据相遇问题列方程解答即可。
13.【答案】1.57
【知识点】计算器在数的开方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1.57
【分析】利用计算器计算即可。
14.【答案】8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点A(a+2,5)与点B(5,b)关于x轴对称,
∴a+2=5,b=-5,∴a=3,∴a-b=3+5= 8.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b的值,即可得出a-b的值。
15.【答案】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原式=
【分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及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16.【答案】l=0.002t+200
【知识点】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解析】【解答】解:设l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l=kt+b(k≠0) ,将(0, 200)代入,可得b=200.
由温度每升高1 ℃,它就伸长0.002 cm得k=0.002,
故金属棒的长度l( cm)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为l= 0.002t+ 200.
【分析】设l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l=kt+b(k≠0) ,将(0, 200)代入,可得b的值,由温度每升高1 ℃,它就伸长0.002 cm得k的值,即可求出其解析式。
17.【答案】解:在△OCF 与△ODG中, ( .△OCF≌△ODG( AAS),∴CF=DG=30( cm), ∴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50+30=80(cm),故答案为8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18.【答案】(2,-1)
【知识点】点的坐标;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点P只有一个.
如图,延长AC到P,使AC=CP,连接BP,
∵∠ACB=90°,∴∠BCP=90°,在△ABC与△PBC中,AC= PC,∠ACB=∠PCB ,BC= BC,∴△ABC≌△PBC,∴点P即为满足条件的点过P作PM⊥x轴于M,∴∠PMC=∠AOC= 90°,
又∵∠ACO=∠PCM,AC=CP,∴△ACO≌△PCM.∴PM=OA=1,CM=OC=1,∴OM=1+1=2,点P的坐标是(2,-1).
【分析】求出AC、AB的值,根据题意得出符合的四种情况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每种情况即可。
19.【答案】(1)证明:∵∠BAC=∠DAE=90°,
∴∠BAC+∠CAD=∠EAD+∠CAD,∴∠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2)解:BD=CE,BD⊥CE ,理由如下: 由(1)知,△BAD≌△CAE,BD=CE,∠BDA=∠E, ∴∠E+∠ADE= 90°, ∴∠BDA+∠ADE=∠BDE=90°,即BD⊥CE.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边角边即可证明 △BAD≌△CAE ;
(2)结合(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0.【答案】证明:∵CE平分∠ACB,∴∠ACE=∠BCE.
∵CF平分∠ACG,∴∠ACF=∠GCF.
∵EF∥BC,
∴∠GCF=∠F,∠BCE=∠CEFE.∴∠DCE=∠CED,∠F=∠DCF.
∴CD= ED,CD=DF.∴DE=DF.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出 ∠ACE=∠BCE,∠ACF=∠GCF,由EF∥BC,得出∠GCF=∠F,∠BCE=∠CEFE,∠DCE=∠CED,∠F=∠DCF.即可得出DE= DF.
21.【答案】(1)解:如图,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2)解:如图,A'M= =5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直角坐标系内两点的距离公式
【解析】【分析】(1)分别画出 A、B、C、D 的对应点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2.【答案】(1)证明:由题意知DA=DC,∴∠DAC=∠DCA,AD∥BC,∴∠DAC=∠BCA,∴∠ACB=∠DCA,∴AE⊥CD,∴∠AEC=90°,∴∠B=∠AEC,
在OABC和OAEC中,
∴△ABC≌△AEC( AAS) ,∴AB=AE
(2)解:∵△ABC≌△AEC,∴AE=AB=6, CE=CB=4,
设DC=x,则DA=x,DE=x-4,
由勾股定理,得DE2 +AE2=DA2,
即(x-4)2+62=x2 ,解得x=
即等腰三角形ACD的腰长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 ∠B=∠AEC,在OABC和OAEC中, 利用“AAS”得出 △ABC≌△AEC,即可得出AB=AE ;
(2)由全等三角形,得出 AE=AB=6, CE=CB=4,设DC=x,则DA=x,DE=x-4,由勾股定理得出X的值,即等腰三角形ACD的腰长 。
23.【答案】(1)y=60x(0≤x≤6)
(2)解:由题图知,当0≤x≤2时,乙组的加工速度是每小时加工50件,∵乙组在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
∴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加工速度是每小时加工 100件,
∴a= 100+ 100×(4.8-2.8)= 300
(3)解:乙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
y=
当0≤x≤2时,60x+50x= 300,解得x= (不合题意,舍去);
当2当2.8∴经过3小时恰好装满第1箱.
【知识点】分段函数;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乙的原来加工速度,得出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速度即可;
(3)分 0≤x≤2 、 21 / 1【五三】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的关键是能否找到对称轴.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即可求解。
2.(2020八上·红桥期末)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3cm,6cm B.3cm,4cm,8cm
C.5cm,6cm,10cm D.5cm,6cm,11cm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A、∵2+3<6,∴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B、3+4<8,∴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C、∵5+6>10,∴以此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D、∵5+6=11,∴以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
3.在实数 , , , π, ,0.301300130001……(3与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3 B.4 C.5 D.2
【答案】A
【知识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 =2, , , 都是有理数,
π , ,0.301 300 130 010……(3与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是无理数,所以无理数的个数为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求解。
4.如图1,在网格图中选择一个格子涂上阴影,使得整个图形是以虚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则应把阴影涂在图中标有数字 的格子内.( )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把阴影涂在图中标有数字3的格子内,整个图形是以虚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即可求解。
5.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SAS B.SSS C.ASA D.AAS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连接CD,C'D'.由作图过程可知OC=OD=O'C'=O'D',且C'D' =CD,所以根据SSS可知△D'O'C'≌△DOC,从而得到∠A'O'B'=∠AOB,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即可判断是运用SSS,答案即可得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的平方根是±0.2 B.-(-2)3的立方根不存在
C.±6是36的算术平方根 D.-27的立方根是-3
【答案】D
【知识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A.0.04 的平方根是±0.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2)3=8,8的立方根是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6是36的算术平方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27的立方根是-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各项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7.(2019七下·武昌期中) 在下面哪两个整数之间( )
A.5和6 B.6和7 C.7和8 D.8和9
【答案】B
【知识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因为 < < ,
所以6< <7.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 < < ,进而得出6< <7.
8.如图,如果“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1),“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
A.(-1,-2) B.(1,-1) C.(-2,1) D.(-3,3)
【答案】A
【知识点】点的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即可得解。
9.如图,在△ABC中,点O是∠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D⊥AB于点D,OF⊥AC于点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OA=OC B.OD=OF C.OA=OB D.AD=FC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在△ABC中,点O是∠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D⊥AB,OF⊥AC,∴∠DAO=∠FAO,∠ODA =∠OFA=∠OFC= 90°,AF=CF,易证△AOD≌△AOF,△AOF≌△COF,OD=OF,AD=AF,OA=OC,∴AF=FC,∴AD=FC,故A,B,D中结论五定成立,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在△ABC中,点O是∠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D⊥AB,OF⊥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OA=OC,OD=OF,AD=AF。
10.若式子 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3-k)x+k-3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式子 有意义,k-3>0,解得k>3,∴3-k<0,
∴一次函数y=(3-k)x+k-3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k的取值范围,再判断k-3和3-k符号,进而可得结论。
11.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 )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B.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D.如果三角形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设相邻两个结点的距离为m,则此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m、4m、5m,
∵(3m)2+( 4m)2=(5m)2,
∴以3m、4m、5m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12.全民健身的今天,散步是大众喜欢的运动.甲、乙两人在绿道上同时从同一起点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同向而行,步行一段时间后,甲因有事按原速度原路返回,此时乙仍按原速度继续前行.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s(米)与他们出发后的时间((分)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步行速度比乙快.由图象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别是( )
A.60米/分,40米/分 B.80米/分,60米/分
C.80米/分,40米/分 D.120米/分,80米/分
【答案】A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甲每分钟比乙快:200÷10=20(米),
设乙的速度为x米/分,则甲的速度为(x+20)米/分,
根据题意得2x+2(x+20)= 200,解得x=40,
∴x+20= 40+20= 60,
故甲的速度为60米/分,乙的速度为40米/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步行十分钟后甲开始返回,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200m,可得他们的速度差为20m每分钟,在经过两分钟后两人相遇,根据相遇问题列方程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用计算器计算: ≈ (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57
【知识点】计算器在数的开方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1.57
【分析】利用计算器计算即可。
14.已知点A(a+2,5)与点B(5,b)关于x轴对称,则a-b= .
【答案】8
【知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点A(a+2,5)与点B(5,b)关于x轴对称,
∴a+2=5,b=-5,∴a=3,∴a-b=3+5= 8.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b的值,即可得出a-b的值。
15. =
【答案】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原式=
【分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及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16.已知金属棒的长度l(cm)是温度t(℃)的一次函数.现有一根金属棒,在0 ℃时的长度是200 cm,温度每升高1℃,它就伸长0.002 cm,则这根金属棒的长度l(cm)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为
【答案】l=0.002t+200
【知识点】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解析】【解答】解:设l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l=kt+b(k≠0) ,将(0, 200)代入,可得b=200.
由温度每升高1 ℃,它就伸长0.002 cm得k=0.002,
故金属棒的长度l( cm)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为l= 0.002t+ 200.
【分析】设l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l=kt+b(k≠0) ,将(0, 200)代入,可得b的值,由温度每升高1 ℃,它就伸长0.002 cm得k的值,即可求出其解析式。
17.如图,小明与小红玩跷跷板游戏,如果跷跷板的支点O(即跷跷板的中点)至地面的距离是50cm,当小红从水平位置CD下降30cm时,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 cm.
【答案】解:在△OCF 与△ODG中, ( .△OCF≌△ODG( AAS),∴CF=DG=30( cm), ∴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50+30=80(cm),故答案为8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18.如图,已知以点A(0,1)、C(1,0)为顶点的△ABC中,∠BAC=60°,∠ACB=90°,在坐标系第四象限内有一动点P,若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C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答案】(2,-1)
【知识点】点的坐标;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满足条件的点P只有一个.
如图,延长AC到P,使AC=CP,连接BP,
∵∠ACB=90°,∴∠BCP=90°,在△ABC与△PBC中,AC= PC,∠ACB=∠PCB ,BC= BC,∴△ABC≌△PBC,∴点P即为满足条件的点过P作PM⊥x轴于M,∴∠PMC=∠AOC= 90°,
又∵∠ACO=∠PCM,AC=CP,∴△ACO≌△PCM.∴PM=OA=1,CM=OC=1,∴OM=1+1=2,点P的坐标是(2,-1).
【分析】求出AC、AB的值,根据题意得出符合的四种情况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每种情况即可。
三、解答题(共60分)
19.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 90°,AB=AC,AD=AE,点C、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1)求证:△BAD≌△CAE;
(2)线段BD与线段CE的关系为 (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BAC=∠DAE=90°,
∴∠BAC+∠CAD=∠EAD+∠CAD,∴∠BAD=∠CAE,
在△BAD和△CAE中,
∴△BAD≌△CAE(SAS).
(2)解:BD=CE,BD⊥CE ,理由如下: 由(1)知,△BAD≌△CAE,BD=CE,∠BDA=∠E, ∴∠E+∠ADE= 90°, ∴∠BDA+∠ADE=∠BDE=90°,即BD⊥CE.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边角边即可证明 △BAD≌△CAE ;
(2)结合(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0.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B、C、G在同一直线上,CF平分∠ACG,EF∥BC交AC于点D,求证:DE= DF.
【答案】证明:∵CE平分∠ACB,∴∠ACE=∠BCE.
∵CF平分∠ACG,∴∠ACF=∠GCF.
∵EF∥BC,
∴∠GCF=∠F,∠BCE=∠CEFE.∴∠DCE=∠CED,∠F=∠DCF.
∴CD= ED,CD=DF.∴DE=DF.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出 ∠ACE=∠BCE,∠ACF=∠GCF,由EF∥BC,得出∠GCF=∠F,∠BCE=∠CEFE,∠DCE=∠CED,∠F=∠DCF.即可得出DE= DF.
21.网格作图: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我们把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在直线l的左侧,其四个顶点A、B、C、D都在网格的格点上.
(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其中点A'、B'、C'、D'分别是点A、B、C、D的对应点;
(2)点M是直线l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连接A'M,求出线段A'M的长度.
【答案】(1)解:如图,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2)解:如图,A'M= =5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直角坐标系内两点的距离公式
【解析】【分析】(1)分别画出 A、B、C、D 的对应点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2.如图,Rt△ABC中,∠B=90°,AB= 6,BC=4,以斜边AC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ACD ,AD∥BC,作腰CD.上的高AE.
(1)求证:AB=AE;
(2)求等腰三角形ACD的腰长.
【答案】(1)证明:由题意知DA=DC,∴∠DAC=∠DCA,AD∥BC,∴∠DAC=∠BCA,∴∠ACB=∠DCA,∴AE⊥CD,∴∠AEC=90°,∴∠B=∠AEC,
在OABC和OAEC中,
∴△ABC≌△AEC( AAS) ,∴AB=AE
(2)解:∵△ABC≌△AEC,∴AE=AB=6, CE=CB=4,
设DC=x,则DA=x,DE=x-4,
由勾股定理,得DE2 +AE2=DA2,
即(x-4)2+62=x2 ,解得x=
即等腰三角形ACD的腰长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 ∠B=∠AEC,在OABC和OAEC中, 利用“AAS”得出 △ABC≌△AEC,即可得出AB=AE ;
(2)由全等三角形,得出 AE=AB=6, CE=CB=4,设DC=x,则DA=x,DE=x-4,由勾股定理得出X的值,即等腰三角形ACD的腰长 。
23.甲,乙两组同时加工某种零件,乙组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两组各自加工零件的数量y(件)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甲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2)求a的值;
(3)甲,乙两组加工出的零件合在-起装箱,每满300件装一箱,零件装箱的时间忽略不计,求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1箱.
【答案】(1)y=60x(0≤x≤6)
(2)解:由题图知,当0≤x≤2时,乙组的加工速度是每小时加工50件,∵乙组在工作中有一次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
∴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加工速度是每小时加工 100件,
∴a= 100+ 100×(4.8-2.8)= 300
(3)解:乙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为
y=
当0≤x≤2时,60x+50x= 300,解得x= (不合题意,舍去);
当2当2.8∴经过3小时恰好装满第1箱.
【知识点】分段函数;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乙的原来加工速度,得出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速度即可;
(3)分 0≤x≤2 、 2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