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1《论语》十二章同步拔高练习试题
一、积累运用
1.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罔(wáng) 笃志(d ) 殆(dài) 焉(yān)
C.箪(dān) 好之者(hǎo) 曲肱(gōng) 惑(huò)
D.三省(x 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 )
4.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为五斗米折腰
B.诗圣——杜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6.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不善者而改之 曲肱而枕之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D.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综合性学习。
7.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们班举行了以“走进孔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市的汽车站门口有一个大标语,该标语引用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请你想一下应该是哪一句话,写下来。
8.我们常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下面历史人物和这句话有关的是( )
A.孙膑 B.诸葛亮 C.赵普 D.刘备
9.班上的李明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课文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三、课内阅读
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学而不思则罔(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选文中逐渐演化并固定的成语有哪些?(写两个即可)
13.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在选文中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④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选自《论语》)
【注释】①长沮(jù)、桀溺(jié nì):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可能不是这两个人的真实姓名。②耦(ǒu)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③耰(yōu):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④怃然:怅然,失意。
1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徒:学生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辍:停止
15.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博学而笃志
16.下列句子,与“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贤哉,回也
17.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最后都没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为想劝子路离开孔子,跟他们一起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者。
B.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孔子,“辟人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
C.桀溺认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动荡不安,孔子虽然自以为能改变混乱的世局,实则无力改变。
D.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C这句话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为: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2.【答案】D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 A.句意: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不:同“否”。
B.句意: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说:同“悦”,快乐。
C.句意: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D.句意: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忠实专一。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3.【答案】A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B. 罔(wáng)——w ng;
C. 好之者(hǎo)——hào;
D. 传不习乎(zhuàn)——chuán;
故答案为:A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4.【答案】C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ABD.正确。
C. 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句的意思理解语句的深刻内涵。
5.【答案】C
【知识点】称谓
【解析】【分析】 A.有误,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
B.有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王维。
C.正确。
D.有误。六一居士是欧阳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 A.代词,它;
B.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当”;
C.前一个而表示顺承,第二个而表示转折;
D.前一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后一个乐是“.....为乐趣”的意思。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7.【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识记。依据平时的学习积累完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诗句与人
【解析】【分析】 A.孙斌:孙斌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论语“无关,故A错误。
B.诸葛亮: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论语“无关,故B错误。
C.赵普:赵普是北宋初期的大臣,曾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故C正确。
D.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9.【答案】李明,你很聪明,大家都很羡慕你,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劝说。 首先要指出李明的优点,其次引用课文中的语录劝告李明勤奋学习。
故答案为:李明,你很聪明,大家都很羡慕你,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点评】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劝说。对于劝说类的语言表述,学生应在明确劝说对象的基础上做到表述的“简明、准确、连贯、得体”即可。
【答案】10.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乐:以……为乐; 笃志:坚定志向 ;切:恳切
11.①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②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13.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
【知识点】根据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⑷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10.①句意: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罔:迷惑;
②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 .....为乐;
③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志:坚定志向;
④句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
故答案为: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乐:以……为乐; 笃志:坚定志向 ;切:恳切
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温,温习;故,旧的知识。 如,像;舍,舍弃。
故答案为: ①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②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根据“温故而知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得出成语: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故答案为: 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立即和分析。此题是开放性题,在节选的章节中选取与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语句,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同样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要思考。
故答案为: 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
【答案】14.C
15.A
16.B
17.B
18.①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
②(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省略句式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文言句式有: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⑸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14.ABD.正确;
C.有误,易:改变。
故答案为: C
15.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而”的辨析能力。例句:句意为: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而:你,你的。.
A.句意为:你与其跟着(孔丘那样)避人的人;而:你,你的。
B.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而:连词,表示转折。
C.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而:连词,表示顺接。
D.句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而:连词,表示并列。
故答案为: A
16.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句式的能力。例句:句意为: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省略句。
A.句意为: (社会纷乱)洪水弥漫,天下都是这样。判断句。
B.句意为: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省略句。
C.句意为: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倒装句。
D.句意为:颜回是很贤的人。倒装句。
故答案为: B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
ACD.正确;
B.有误,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辟人之士” 具体指孔子。
故答案为: B
1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使,让。问,询问。津,渡口。 皆,都。易,改变。
故答案为: ①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
②(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1《论语》十二章同步拔高练习试题
一、积累运用
1.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C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C这句话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为: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
【答案】D
【知识点】通假字
【解析】【分析】 A.句意: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不:同“否”。
B.句意: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说:同“悦”,快乐。
C.句意: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D.句意: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忠实专一。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罔(wáng) 笃志(d ) 殆(dài) 焉(yān)
C.箪(dān) 好之者(hǎo) 曲肱(gōng) 惑(huò)
D.三省(x 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 )
【答案】A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B. 罔(wáng)——w ng;
C. 好之者(hǎo)——hào;
D. 传不习乎(zhuàn)——chuán;
故答案为:A
【点评】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4.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C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ABD.正确。
C. 有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句的意思理解语句的深刻内涵。
5.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为五斗米折腰
B.诗圣——杜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答案】C
【知识点】称谓
【解析】【分析】 A.有误,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
B.有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王维。
C.正确。
D.有误。六一居士是欧阳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不善者而改之 曲肱而枕之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D.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 A.代词,它;
B.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当”;
C.前一个而表示顺承,第二个而表示转折;
D.前一个乐是“乐趣”的意思,后一个乐是“.....为乐趣”的意思。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二、综合性学习。
7.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们班举行了以“走进孔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市的汽车站门口有一个大标语,该标语引用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请你想一下应该是哪一句话,写下来。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识记。依据平时的学习积累完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8.我们常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下面历史人物和这句话有关的是( )
A.孙膑 B.诸葛亮 C.赵普 D.刘备
【答案】C
【知识点】诗句与人
【解析】【分析】 A.孙斌:孙斌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论语“无关,故A错误。
B.诸葛亮: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论语“无关,故B错误。
C.赵普:赵普是北宋初期的大臣,曾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故C正确。
D.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9.班上的李明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课文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答案】李明,你很聪明,大家都很羡慕你,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劝说。 首先要指出李明的优点,其次引用课文中的语录劝告李明勤奋学习。
故答案为:李明,你很聪明,大家都很羡慕你,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点评】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劝说。对于劝说类的语言表述,学生应在明确劝说对象的基础上做到表述的“简明、准确、连贯、得体”即可。
三、课内阅读
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学而不思则罔(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选文中逐渐演化并固定的成语有哪些?(写两个即可)
13.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在选文中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10.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乐:以……为乐; 笃志:坚定志向 ;切:恳切
11.①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②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13.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
【知识点】根据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⑷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10.①句意: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罔:迷惑;
②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乐: .....为乐;
③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志:坚定志向;
④句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
故答案为: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乐:以……为乐; 笃志:坚定志向 ;切:恳切
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温,温习;故,旧的知识。 如,像;舍,舍弃。
故答案为: ①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②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根据“温故而知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得出成语: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故答案为: 温故知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立即和分析。此题是开放性题,在节选的章节中选取与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语句,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同样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要思考。
故答案为: 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④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选自《论语》)
【注释】①长沮(jù)、桀溺(jié nì):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可能不是这两个人的真实姓名。②耦(ǒu)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③耰(yōu):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④怃然:怅然,失意。
1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徒:学生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辍:停止
15.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博学而笃志
16.下列句子,与“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贤哉,回也
17.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最后都没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为想劝子路离开孔子,跟他们一起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者。
B.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孔子,“辟人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
C.桀溺认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动荡不安,孔子虽然自以为能改变混乱的世局,实则无力改变。
D.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答案】14.C
15.A
16.B
17.B
18.①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
②(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省略句式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文言句式有: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⑸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14.ABD.正确;
C.有误,易:改变。
故答案为: C
15.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而”的辨析能力。例句:句意为: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而:你,你的。.
A.句意为:你与其跟着(孔丘那样)避人的人;而:你,你的。
B.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而:连词,表示转折。
C.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而:连词,表示顺接。
D.句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而:连词,表示并列。
故答案为: A
16.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句式的能力。例句:句意为: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省略句。
A.句意为: (社会纷乱)洪水弥漫,天下都是这样。判断句。
B.句意为: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省略句。
C.句意为: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倒装句。
D.句意为:颜回是很贤的人。倒装句。
故答案为: B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
ACD.正确;
B.有误,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辟人之士” 具体指孔子。
故答案为: B
1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使,让。问,询问。津,渡口。 皆,都。易,改变。
故答案为: ①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
②(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