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9 15:39: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点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下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2.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答案】1.B
2.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结合所学可知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由此可知,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废纸回收箱。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民居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将多余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  )
A.电子信息 B.航空航天 C.生物工程 D.新能源
4.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将会(  )
A.降低生活质量 B.加重大气污染
C.增加居民负担 D.改善空气质量
【答案】3.D
4.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3.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新能源。故D符合题意。
4.大力开 发利用太阳能将会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生活品质,减轻居民负担,应大力支持推广。
二、知识点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 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这句话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
A.总量大,种类多 B.人均资源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资源相对短缺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总量大,种类多。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种类非常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可知,我国煤炭、耕地、水资源、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等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水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上尤为突出。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8.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答案】7.B
8.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故答案为:B。
8.我国地大物博, 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增长快,加上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故答案为:C。
9.(2019八上·榆林月考)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
C.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保护渔业资源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采取休渔期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
故选:D.
【点评】 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这样就不会使鱼一下子就被捕光了.
三、三年模拟全练努力攀登综合提升
10.下列物质或能量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
A.电力 B.太阳能 C.土地资源 D.温泉
【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可知,以上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太阳能、土地资源、温泉;电力是人创造的,不属于自然资源。 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1.下列资源中,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水资源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天然气 D.天然气和电力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自 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2.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要好好保护
C.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D.对于可再生资源能用多少就用多少,不需要节制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A、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不当,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所以A错误;
B、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节约利用,要好好保护,所以B错误;
C、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所以C正确;
D、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读“中国重稀土矿分布比例图”,完成下列小题。
13.赣、闽、桂三省(区)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  )
A.84% B.51% C.73% D.61%
14.对我国南方重稀土矿开发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强保护,适度开发
②不断扩大开采规模
③提高稀土开采的技术水平
④全部以“原矿”出口创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13.D
14.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稀土矿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0 多处,分布于22 个省区,其中内蒙古稀土储量最大, 占全国的83%,其余分布在四川、山东以及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对稀土的开采应注意保护,适度开发,不可无节制的开采,同时应提高开采的水平,减少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利用率。
13.读图可 知,我国重稀土矿储量最丰富的省区是江西省,简称赣。福建省,简称闽;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三省(区)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6%(赣)+15%(闽)+ 10%(桂)= 61%。
14.我国南方地区重 稀土矿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时,应当加强保护,适度开发;提高稀土开采的技术水平;不断扩大开采规模和全部以“原矿”出口创汇不是开发利用的合理措施;故选项A叙述正确。
四、五年中考全练实战演练勇夺第一
读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A.煤炭为主 B.石油为主 C.天然气为主 D.水能为主
16.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答案】15.A
16.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我国能源长久以来都已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等其他传统能源为辅,为保障我国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包括开发新能源、改进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注重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等。
15.读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消费比重最大,其次是石油。
16.读图中折线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始终大于0,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消费增速折线是先上升后下降。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水能发电在我国占重要地位。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  )
A.人口稠密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阶梯交界处 D.大河中下游地区
18.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水能②天然气③核能④太阳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7.C
18.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阶梯交界处的地势落差大,河流会带来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7.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该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18.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①水能④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②天然气③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9.B
20.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可以开发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能意识等。
19.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图中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20.我国人均资源 占有量低,因此我们要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但是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五、核心素养全练开放探究感悟创新
2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父子对话”。
我们小时候,放假了都去小河里游泳,捉鱼逮虾。小河的水真清啊。
爸,你说的是我们村那条河吗?我怎没看见有水呢?还那么多垃圾!
材料二老李是村里的种地能手 ,耕种、施肥科学化,土壤越来越肥沃,他家的庄稼,每年都会大丰收;老张却是村里出名的懒汉,守着好几亩田地,只种不养,土地越来越贫瘠,他家的庄稼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材料三据统计,全国 乡镇化工小矿山露天开采回收率仅为15%~25%。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省的规划区内,乡镇小矿山的采矿损失率高达75%~85%。每采出一吨矿石,就要丢掉4~5吨矿石。
(1)材料一、二、三中提到的   资源、   资源和   资源,都是存在于   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   和   。其中   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即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根据材料,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4)参照下图中甲、乙两同学提出的关于资源利用的倡议口号,依据提示的主题,自己编写一句倡议口号。
资源:
甲同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乙同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用今天的资源
废品:   
【答案】(1)水;土地;矿产;自然;物质;能量;矿产
(2)土地和水资源都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可实现永续利用;如果人类对这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使用不合理,超过其循环的速度或污染这种资源,这种可再生资源就不会被人们永续利用。
(3)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4)垃圾要分类 ,资源不浪费(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它们都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又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材料一中的父子对话,展示了家乡小河河水由多到少的变化。材料二中说出了对土地不同的利用带来的不同效果。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土地和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合理,不加以保护,它们也会枯竭,不再被人们永续利用。(3)读材料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4)“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垃圾要分类,资源不浪费”“垃圾不分类,等于在浪费”“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等。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五三】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点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下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 C.风能资源 D.水能资源
2.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民居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将多余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  )
A.电子信息 B.航空航天 C.生物工程 D.新能源
4.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将会(  )
A.降低生活质量 B.加重大气污染
C.增加居民负担 D.改善空气质量
二、知识点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 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这句话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
A.总量大,种类多 B.人均资源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资源相对短缺
6.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8.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9.(2019八上·榆林月考)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渔民的假期
B.减少水污染
C.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保护渔业资源
三、三年模拟全练努力攀登综合提升
10.下列物质或能量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
A.电力 B.太阳能 C.土地资源 D.温泉
11.下列资源中,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水资源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天然气 D.天然气和电力
12.关于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要好好保护
C.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D.对于可再生资源能用多少就用多少,不需要节制
读“中国重稀土矿分布比例图”,完成下列小题。
13.赣、闽、桂三省(区)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  )
A.84% B.51% C.73% D.61%
14.对我国南方重稀土矿开发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强保护,适度开发
②不断扩大开采规模
③提高稀土开采的技术水平
④全部以“原矿”出口创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四、五年中考全练实战演练勇夺第一
读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A.煤炭为主 B.石油为主 C.天然气为主 D.水能为主
16.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水能发电在我国占重要地位。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  )
A.人口稠密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阶梯交界处 D.大河中下游地区
18.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水能②天然气③核能④太阳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五、核心素养全练开放探究感悟创新
2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父子对话”。
我们小时候,放假了都去小河里游泳,捉鱼逮虾。小河的水真清啊。
爸,你说的是我们村那条河吗?我怎没看见有水呢?还那么多垃圾!
材料二老李是村里的种地能手 ,耕种、施肥科学化,土壤越来越肥沃,他家的庄稼,每年都会大丰收;老张却是村里出名的懒汉,守着好几亩田地,只种不养,土地越来越贫瘠,他家的庄稼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材料三据统计,全国 乡镇化工小矿山露天开采回收率仅为15%~25%。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省的规划区内,乡镇小矿山的采矿损失率高达75%~85%。每采出一吨矿石,就要丢掉4~5吨矿石。
(1)材料一、二、三中提到的   资源、   资源和   资源,都是存在于   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   和   。其中   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即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根据材料,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4)参照下图中甲、乙两同学提出的关于资源利用的倡议口号,依据提示的主题,自己编写一句倡议口号。
资源:
甲同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乙同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用今天的资源
废品: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结合所学可知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纸。由此可知,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废纸回收箱。
【答案】3.D
4.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3.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新能源。故D符合题意。
4.大力开 发利用太阳能将会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生活品质,减轻居民负担,应大力支持推广。
5.【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总量大,种类多。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种类非常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可知,我国煤炭、耕地、水资源、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等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水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上尤为突出。
【答案】7.B
8.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7.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故答案为:B。
8.我国地大物博, 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增长快,加上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 采取休渔期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
故选:D.
【点评】 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这样就不会使鱼一下子就被捕光了.
10.【答案】A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可知,以上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太阳能、土地资源、温泉;电力是人创造的,不属于自然资源。 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1.【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自 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2.【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A、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不当,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所以A错误;
B、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节约利用,要好好保护,所以B错误;
C、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所以C正确;
D、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答案】13.D
14.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稀土矿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0 多处,分布于22 个省区,其中内蒙古稀土储量最大, 占全国的83%,其余分布在四川、山东以及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对稀土的开采应注意保护,适度开发,不可无节制的开采,同时应提高开采的水平,减少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利用率。
13.读图可 知,我国重稀土矿储量最丰富的省区是江西省,简称赣。福建省,简称闽;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三省(区)重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6%(赣)+15%(闽)+ 10%(桂)= 61%。
14.我国南方地区重 稀土矿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时,应当加强保护,适度开发;提高稀土开采的技术水平;不断扩大开采规模和全部以“原矿”出口创汇不是开发利用的合理措施;故选项A叙述正确。
【答案】15.A
16.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我国能源长久以来都已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等其他传统能源为辅,为保障我国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包括开发新能源、改进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注重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等。
15.读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消费比重最大,其次是石油。
16.读图中折线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始终大于0,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消费增速折线是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17.C
18.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阶梯交界处的地势落差大,河流会带来丰富的水能资源,因此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7.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该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18.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①水能④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②天然气③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答案】19.B
20.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可以开发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能意识等。
19.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图中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20.我国人均资源 占有量低,因此我们要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但是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21.【答案】(1)水;土地;矿产;自然;物质;能量;矿产
(2)土地和水资源都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可实现永续利用;如果人类对这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使用不合理,超过其循环的速度或污染这种资源,这种可再生资源就不会被人们永续利用。
(3)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4)垃圾要分类 ,资源不浪费(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它们都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又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材料一中的父子对话,展示了家乡小河河水由多到少的变化。材料二中说出了对土地不同的利用带来的不同效果。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土地和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合理,不加以保护,它们也会枯竭,不再被人们永续利用。(3)读材料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4)“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垃圾要分类,资源不浪费”“垃圾不分类,等于在浪费”“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等。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