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6 17:02: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一、基础与巩固
1.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    和    。
【答案】平均状况;极端状况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气候则指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以上,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解答】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故答案为:平均状况;极端状况
2.根据我国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   ,越往   ,气温越低,南北温差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的影响。
(2)7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南北温差   。
(3)我国   地区1月和7月气温均相对较低。
【答案】(1)较低;北;大;纬度位置
(2)高温;小
(3)青藏高原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结合平均气温分布图解答即可。
【解答】(1)由图可知,1月份北边地区温度大多低于0℃,同时越往北气温越低,南方地区正好相反,因此冬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这种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2)由图可知,7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3)结合1月份平均气温图和7月份平均气温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1月和7月气温均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1)较低;北;大;纬度位置(2)高温;小(3)青藏高原
3.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处于迎风坡的是   地,处于背风坡的是   地。
(2)通常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3)登山时,某同学所处的位置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 ;若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则该山顶的气温约为    ℃。
【答案】(1)A;B
(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
(3)24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2)先求出山顶海拔到同学所处位置的海拔之差,结合海拔每升高的高度与气温下降的情况,求出山顶的气温即可。
【解答】(1)A地是风沿斜坡往上吹的地点,因此为迎风坡。B为背风坡。
(2) 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3)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1520米-720米=800米,800米×0.6℃=4.8℃,因此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是28.8℃-4.8℃=24℃
故答案为:(1)A;B(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3)24
4.我国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
A.海陆性质 B.纬度位置 C.季风 D.地形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都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我国海南岛纬度低,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两地之间纬度不同,因此造成这两地气温现象不同的原因是纬度位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浙江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性质 B.纬度位置 C.季风 D.地形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解答】浙江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欲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周围建一个有废气排放的工厂,如图所示,其最佳的建厂位置应选择图中的(  )。
A.② B.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季风影响结合图片找出建厂位置。
【解答】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岸,东临太平洋,夏季受东南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由图可知,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位于②③,对城市没有太大危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0八上·拱墅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B.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C.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答案】D
【知识点】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解答】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拓展与提高
8.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陆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近地面陆地气压较高,海洋气压较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解答】由图可知,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是陆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下沉气流,因此甲图是夜晚形成的陆风;那么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海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上升气流,因此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材料1: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由于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为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不到0.1毫米,1845-1936年的91年间未下雨,成为世界“干极”。
材料2: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位于北纬69°附近,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里终年不冻,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冬季出海口;而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北纬42°附近,一年中却有一段时间封冻,不能通航。
从上述材料可发现,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还有   ,其影响的规律为   。
【答案】洋流;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区的影响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可知,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为干燥,降雨量少。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动,因此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还有洋流,其影响的规律为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故答案为:洋流;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10.星期天,某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   (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像,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答案】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比热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
【解答】水池的水和陆地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所以温度变化较小的乙是水温的图线,原因就在于水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11.读如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   地,温差达到了   ℃。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地是海洋,   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   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
【答案】(1)A;15
(2)B;A
(3)A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观察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解答。
(2)根据物质比热容的特征解答。
(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同化CO2的速度也相应增加。
【解答】(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A地,A地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15℃,因此温差达到了15℃。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大,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高的温度少,陆地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升高的温度比较多,因此B地是海洋,A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A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因为A地光照强度更大,因此有机物制造更多。
故答案为:(1)A;15(2)B;A(3)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一、基础与巩固
1.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    和    。
2.根据我国1、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   ,越往   ,气温越低,南北温差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的影响。
(2)7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南北温差   。
(3)我国   地区1月和7月气温均相对较低。
3.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处于迎风坡的是   地,处于背风坡的是   地。
(2)通常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3)登山时,某同学所处的位置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 ;若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则该山顶的气温约为    ℃。
4.我国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其主要原因是(  )。
A.海陆性质 B.纬度位置 C.季风 D.地形
5.浙江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性质 B.纬度位置 C.季风 D.地形
6.欲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周围建一个有废气排放的工厂,如图所示,其最佳的建厂位置应选择图中的(  )。
A.② B.③ C.②③ D.①④
7.(2020八上·拱墅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B.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C.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二、拓展与提高
8.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9.材料1: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由于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为干燥,平均年降水量不到0.1毫米,1845-1936年的91年间未下雨,成为世界“干极”。
材料2: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位于北纬69°附近,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里终年不冻,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冬季出海口;而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北纬42°附近,一年中却有一段时间封冻,不能通航。
从上述材料可发现,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还有   ,其影响的规律为   。
10.星期天,某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   (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像,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11.读如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   地,温差达到了   ℃。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地是海洋,   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   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平均状况;极端状况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气候则指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以上,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解答】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故答案为:平均状况;极端状况
2.【答案】(1)较低;北;大;纬度位置
(2)高温;小
(3)青藏高原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结合平均气温分布图解答即可。
【解答】(1)由图可知,1月份北边地区温度大多低于0℃,同时越往北气温越低,南方地区正好相反,因此冬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它们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这种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2)由图可知,7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3)结合1月份平均气温图和7月份平均气温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1月和7月气温均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1)较低;北;大;纬度位置(2)高温;小(3)青藏高原
3.【答案】(1)A;B
(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
(3)24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2)先求出山顶海拔到同学所处位置的海拔之差,结合海拔每升高的高度与气温下降的情况,求出山顶的气温即可。
【解答】(1)A地是风沿斜坡往上吹的地点,因此为迎风坡。B为背风坡。
(2) 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3)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1520米-720米=800米,800米×0.6℃=4.8℃,因此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是28.8℃-4.8℃=24℃
故答案为:(1)A;B(2)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很少(3)24
4.【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都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我国海南岛纬度低,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两地之间纬度不同,因此造成这两地气温现象不同的原因是纬度位置,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解答】浙江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季风影响结合图片找出建厂位置。
【解答】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岸,东临太平洋,夏季受东南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由图可知,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位于②③,对城市没有太大危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解答】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陆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近地面陆地气压较高,海洋气压较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解答】由图可知,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是陆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下沉气流,因此甲图是夜晚形成的陆风;那么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海风,而陆地近地面呈上升气流,因此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洋流;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区的影响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可知,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的东岸,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为干燥,降雨量少。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动,因此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外,还有洋流,其影响的规律为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故答案为:洋流;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10.【答案】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比热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
【解答】水池的水和陆地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所以温度变化较小的乙是水温的图线,原因就在于水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11.【答案】(1)A;15
(2)B;A
(3)A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观察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解答。
(2)根据物质比热容的特征解答。
(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同化CO2的速度也相应增加。
【解答】(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A地,A地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15℃,因此温差达到了15℃。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大,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高的温度少,陆地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升高的温度比较多,因此B地是海洋,A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A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因为A地光照强度更大,因此有机物制造更多。
故答案为:(1)A;15(2)B;A(3)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