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习题课件(共8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习题课件(共8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8 15:18:0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3
自主学习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为
液态
和气态,而且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
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
2.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
程度,用字母
表示。
(2)常用的温度单位:
,符号:
摄氏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
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水
时的温度规定
为100℃。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和分
度值,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
应被包围
在被测物体内。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
没在
中,但不能接触

容器的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
5.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
结构特点:玻璃泡上方有一段
细小的
提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待测物
体;体温计能离开人体。
知识点1温度
1.(2022大连中考)下列温度最接近4℃的是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C.刚煮熟鸡蛋的温度
D.刚温好牛奶的温度
2.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
(
)
A.0℃的冰冷些
B.0℃的水冷些
C.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
D.二者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3.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情
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B
4.关于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温度计玻璃泡浸人液体后要立即读数
B.为了方便,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
出来读数
C.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
温度计
D.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
底和容器壁
知识点3
体温计
5.(2022枣庄中考)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
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
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
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基础巩固
1.(2022六盘水中考)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
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A.10℃
B.20℃
C.28℃
D.40℃
2.下列给体温计消毒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棉擦一擦
B.在酒精灯上烤一烤
C.在开水中浸泡一下
D.甩一甩后再放在水中煮沸(共12张PPT)

3
自主学习
1.物质从
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
升华。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
工降雨中干冰
;灯泡中的钨丝变
细等
3.物质从
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
凝华。
4.凝华现象:霜和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
璃上的冰花、雾凇等。
5.升华
热,凝华放热。
针对训练
Q知识点1
升华及升华吸热的特点
1.(2022长春中考)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
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现象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2.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正常生
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
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迅速
热量
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
形成小水滴。
Q知识点2凝华及凝华放热的特点
3.(2022菏泽中考)在北方的冬天,湿度较大
的清晨会看到雾凇,形成雾凇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WOR流浪
A FRANTGWO FILM
炎达
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2.【核心素养·物理观念】俗话说:“霜前冷,
雪后寒”。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只有气温急
剧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才能结成霜;化雪过程需要从周围的空气中
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选填
吸热”或“放热”)
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由灯管内的
钨丝先
,后
(前两空均选
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形成
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
凝固点为

拓展培入优
4.如图所示,严冬的早晨拉开窗帘,发现窗户
玻璃上附着一层“冰花”。下列有关“冰花”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是疑固形成的,在窗户玻璃的
内侧
B.“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户玻璃的
外侧
C.“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户玻璃的
内侧
D.“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户玻璃的
外侧(共23张PPT)

3
考点1
温度、温度计和体温计
1.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冰层上表面的温度是-10℃,下表面的
温度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的数据会偏大
考点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4.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凝固温度相同
温度/℃



0
时间/min
A.丙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熔点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熔点高
考点35
物态变化的识别
5.(2022湖北中考)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
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这一过程中
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液化吸热
D.凝华放热
6.(2022烟台中考)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
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
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下列节气中
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A.“雨水”-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
出热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
出热量
C.“霜降”一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
收热量
D.“大雪”一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
收热量
5.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
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
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大试
管中的冰块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8.(2022昆明市官渡区期末)官渡小锅米线是
大家喜欢的美食,吃的时候要先吹一吹,使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
(选填“加快”或“减慢”)液体蒸发,易于入
口,因为蒸发需要
(选填“吸热”或
“放热”)。
9.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将烧瓶放入装有热水
的烧杯中微微加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

成液态碘,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
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紫
色的碘蒸气消失,烧瓶壁出现黑色固体,这种
现象叫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共20张PPT)

3
自主学习
1.物质从气态变为
的过程称为液化。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液化过程
热量。
2.自然界中的露珠、雾等都是
液化
形成的。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压缩体积。
4.各种“白气”都不是水蒸气,而是液态的小
水滴,是由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针对训练
Q知识点1氵
液化现象
1.如图所示,一瓶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镇饮
料,放置一会儿,瓶子的外壁会布满水珠,放
置一段时间后水珠又消失了。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漓江烟雨”是难得一见的美丽景色,江
面上坏绕的雾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
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2022河南中芳)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
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
该物态变化过程要
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
塑料布
石块
小桶
知识点2
气体液化的方法和液化的应用
4.下列使气体液化的实例中,所采用的液化方
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A.将氢气的温度降低到-253℃以下得到
液态氢
B.液化石油气气罐中的液体
C.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谜
5.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中国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
箭把“神舟十五号”乘组成功送入太空。火
箭里的液态氢和液态氧是采用降低温度、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发射
时,火焰喷到发射台下方的水池,水
,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同时发射台周
围出现很多“白气”,这是水蒸气

成的。
基础巩入固
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管壁上出现小水珠
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冬天,室外跑步时呼出的“白气”
D.中午,树上的雾消失了
2.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
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后,镜面又变得清
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
态变化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
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
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
4.小李发现妈妈在厨房煮汤的时候,持续加
热,锅上方的“白气”不是特别明显。妈妈
将汤端到餐厅之后,“白气”明显增多,原因

A.厨房温度高,蒸发现象更明显
B.餐厅温度低,蒸发现象更明显
C.厨房温度高,液化现象更明显
D.餐厅温度低,液化现象更明显(共22张PPT)

3
自主学习
1.物质从固态变为
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
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2.晶体:
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非晶
体:
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3.熔点:晶体
时的温度。
4.凝固点:晶体
时的温度。
提示:(1)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
既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2)晶体的温度与熔点相同时,其状态可能是固
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5.物质熔化时要
热;物质凝固时要
热。
6.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晶体熔化时继
续吸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
继续吸热,温度
针对训练
Q知识点1
熔化与凝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40℃的水银块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下变成液态玻璃
2.蜡烛点燃后,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在起
风的时候,“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
成固体,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
物态变化是
A.只有凝固
B.只有熔化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
知识点2熔点和凝固点
3.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
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质中,
属于晶体的有
(填序号),这是
因为它们有
4.如图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试根据
像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0
90
B
F
E
80
70
60
50
4
8
1216202428
时间/min
(1)萘处于固态的是
段;处于固
液共存态的是
段。
(2)从图像中看出萘属于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萘的熔点是
℃,熔化用了
min
(4)萘的疑固点是
℃,凝固时温度
知识点3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5.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客机C919。该飞机上装有3D打印的
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
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未会
(选填
“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
变化的名称)成液态,然后凝固成型。
基础巩固
1.(2022广州中考)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
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
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
A.16℃
B.30℃
C.47℃
D.7
2.关于“铁化如水”这个过程,下列描述正确
的是
A.这个过程中铁的温度不断升高
B.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C.这是一种熔化现象
D.在这个过程中铁不断放热
温度/℃
80
A
00
B
C
20
D
0
5
10
15
时间/min(共33张PPT)
物态变化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程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___。
3.温度计使用方法:(1)估测:根据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___________。(3)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_______ _。(4)读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离开待测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相平。
4.体温计:量程:_____________,分度值:0.1℃。
解析
题目
解析
(2022 枣庄中考)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题目

3
要点突破》
一、温度计的读数
【方法归纳】
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
要确认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再看温度计中液柱的液
面相对于“0”刻度线的位置,在其上则为“+”,在其下
则为“-”。若图中未标明零刻度线,则温度计示数由
下往上依次增大为“零上”,依次减小为“零下”。
例1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C

暮。
10-
10非10


温度/℃
SM06020
B
A
I
0
4
8
12时间/min
微专题一“白气”现象的辨析
1.(2022攀枝花中考)寒冷的清晨,一杯冒着
白气”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手,也温暖了
我们的心。关于“白气”产生涉及的物态变
化有
A.升华和凝华
B.升华和液化
C.汽化和熔化
D.汽化和液化
微专题一“白气”现象的辨析
1.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
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α、b两位置有一
处“白气”较浓。下列关于“白气”的描述正
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α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α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a●
b

2.如图所示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
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
周围冒着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就是水蒸气
B.甜品周围的“白气”形成的过程需要吸热
C.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
化碳气体
D.此“白气”和北方冬天人说话时,嘴里呼
出来的“白气”原理相同(共24张PPT)

3
2.沸腾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

表面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
(2)沸点: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
热,但它的温度却
,这个温度
叫做
(3)沸腾条件:温度达到
且继续吸
针对训练
Q知识点1
汽化现象的判断
1.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
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
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2.(2022昆明市呈贡区期末)做好个人防护是
抗疫的重要手段,就餐前需向双手喷洒消毒
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手上的酒精会很快
变干,此过程中酒精发生了
(填物
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
明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
收”或“放出”)热量。
0知识点2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3.(1)蒸发和沸腾是
的两种方式。
如图甲、乙所示是某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看
到气泡上升的情况示意图,其中图

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则是水沸腾时
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C时,每隔1min记
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
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
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归纳后有
如下发现:
(2)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
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
(4)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液体沸腾过
程中需要
你一定还有其他
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
Q知识点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
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水滴
被摊开的水滴水滴
水滴
吹风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根据生活经
验,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表面附
近空气流速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方案如
图丁所示,控制
相同,改变液面附近空气流速,观
察液体蒸发快慢,得出结论。
基础巩固
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
温度下发生
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
2.(2022昆明市盘龙区期末)《天工开物》记载
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
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
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
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共11张PPT)

3
1.全球变暖
(1)形成原因:主要原因是现代工业大量使
用矿物燃料作为能源,排放出
等多
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太阳的热量聚
集在地球周围,导致
加剧,使
全球变暖。
(2)不利影响: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对动、植
物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
影响
2.水资源
(1)危机:
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
现象。
危机已向人类生存拉响
了警报。保护水资源、
是地球
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保护:从珍惜每一滴水做起,采取节水
技术、防治水污染
等多项措
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知识点1全球变暖
1.下列有关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完全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
所致
B.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水量收支不平衡,蒸发量增
加,收入小于支出
C.全球变暖会给局部地区带来好处,从全球来说,
也是利大于弊
D.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
地区构成威
知识点2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
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水是生命之源,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造成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其罪魁祸首是人类,人类排放的
工业废水、工业废物、
等严重污染了水源。
基础巩固
1.近些年济南趵突泉不“突”,甚至终年“沉默
不语”。为了保护泉水,水利部门开展了
“拯救”行动,趵突泉终于复涌而出。泉水
流量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
B.蒸发强烈
C.地壳运动
D.过量开采地下水
2.【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为防止水环境问题
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高耗水项日管制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规划地下水禁采区
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
C.①③④
D.①2③④
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
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在高空
遇到冷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
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
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在
寒冷的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从而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聚
集起来就形成雪花飘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