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7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8 09: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佛罗伦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 文艺复兴运动
5-15世纪,西欧基督教盛行,罗马天主教会在宗教和世俗生活中占有绝对地位。
罗马天主教会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维护神学的至高无上权威,将一切与基督教信仰无关的文化贬为“异端”思想,并运用自身特权进行打压与摧残,人们无法追求其个人幸福,一切社会生活要素都要为代表“神”的天主教会服务。
新课导入
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视为异端活活烧死。
从布鲁诺之死谈谈你眼中的中世纪。。
学校教育为神学服务
教皇加冕国王
封建神权至上
据材料和课文,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条件?
材料1:14世纪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都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工商业相当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工场。
材料2:13世纪威尼斯、米兰等城市取得自治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3: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源地。拜占庭帝国后期,东罗马人带着大批古代典籍逃往西欧避难。一些学者在佛罗伦萨开办学校,讲授古典文化。
地中海是欧洲的贸易中心
经济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基础:保留了古希腊罗马丰富的古典文化遗存。
一、文艺复兴
——兴起条件
《死神的胜利》黑死病造成社会的动荡
阅读材料,分析文艺复兴的原因
一、文艺复兴
材料一: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材料三: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惨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即鼠疫)。 1347—1351年间,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教会思想禁锢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
资产阶级
现实原因:
黑死病的影响
——兴起原因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经济:工商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政治:资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教会和神学长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直接原因)
文化: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大量保留
现实: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促使人们反省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一、文艺复兴
——兴起原因
阅读材料,说说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1:“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首诗
材料2: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
材料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
享受现世幸福
要以人为中心
追求人权自由
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
表 现
今生服从来世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资本主义萌芽
推 动
享受现世幸福
要以人为中心
追求人权自由
发扬人的个性
神权
人权
来世
现世
禁欲
幸福
文艺复兴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
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
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反对封建神学不是反对基督教
一、文艺复兴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文艺复兴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实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实质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麦哲伦
探险家
(1480-1521)
哥白尼
数学家 天文学家
(1473-1543)
伽利略
物理学家 数学家
天文学家 哲学家
(1564-1642)
哥伦布
探险家 殖民者 航海家(1451-1506)
一、文艺复兴
——影响
但丁
文艺复兴的先驱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从“神曲”到“人曲”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代表作《十日谈》
代表作《神曲》
但丁(Dante Alighieri)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之父,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人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
但丁出生在佛罗伦萨的没落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于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一、但丁
——《神曲》
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神曲》原义“神圣的喜剧”,这部史诗叙述诗人自已想像的经历,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他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时,他被象征人类欲望和贪婪的野兽拦住,危急时,古罗马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搭救但丁,作为向导,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一、但丁
——《神曲》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幻游《天堂》
《神曲》森林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
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
啊!这森林是多么荒野,
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
豹子-肉欲
狮子-骄傲
母狼-贪婪
维吉尔
地狱图—漏斗形共有九圈
你已经竖到这里来了么,博尼法丘?
难道你这么早就厌腻了已得的财富?
而你过去为了发财,
曾不怕把那佳人骗娶到手,
随后却又把她变卖玷污!……
在我的头下,还有其他人被拖进,
他们被一个压一个地平放在岩石的夹缝,
因为他们在我之前犯有买卖圣职的恶行。
等那个人来到此地,
我也会下降到那里…… 《地狱十九曲》
可悲的灵魂,你像根树桩
倒插在地里双脚燃烧着火焰
抨击教会,教皇打入地狱。
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理想
“……他们都是神职人员,有教皇和枢机主教,他们爱财如命达到无以复加之境……挥霍无度和一毛不拔使他们不能荣升天堂。”
“人的高贵,就其所完成的业绩而言,超过天神的高贵。”
——但丁《神曲》
根据材料分析,《神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意志?
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人文主义情感与理想。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一、但丁
——《神曲》
炼狱七层
但丁与圣女在炼狱相见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
《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
米开朗琪罗
《大卫》《创世纪》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目光呆滞
高高在上
没有感情表现
拉斐尔画作《草地上的圣母》
温情脉脉
亲切自然
母爱感情流露
中世纪画作《圣母子》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拉斐尔
拉斐尔《雅典学院》
位于梵蒂冈的西斯庭教堂的穹顶壁画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创造亚当》
米开朗琪罗雕塑《摩西》
充满力量
容光焕发
自由的气息
过度劳累
精神不振
身体被掏空
米开朗琪罗《大卫》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目光坚毅 人的意志
青筋暴起 人的力量
躯体完美 人的美感
武器精巧 人的智慧
坚毅、自信、勇敢、刚健有力、人体之美、写实、科学、理性……
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
——达·芬奇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芬奇小镇,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被称作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
达·芬奇自画像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达·芬奇
达·芬奇设计的巨弩
达·芬奇设计的坦克车
达·芬奇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研究手稿
三、达·芬奇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在科学之中。
——达·芬奇
达·芬奇设计的机械轮
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
犹大
耶稣
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画作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人物采光采用背后门外的自然光,显得自然而亲切。耶稣自身的淡定从容与十二门徒的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动作幅度较大表情多变也更为生活化。
三、达·芬奇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
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商人吉奥贡达的妻子所作的肖像,先后用时四年。这幅油画摒弃了过去的宗教题材,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三、达·芬奇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
呆板、冷漠,缺少人情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
贴近现实、突出人性
取材现实、肯定平凡人
《蒙娜丽莎》的美学意义,主要在于人物形象焕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而在这之前,即使是人的形象,也带有或多或少的宗教气息。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
四、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的传播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西班牙)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德意志)
拉伯雷
《巨人传》
(法兰西)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英格兰)
莎士比亚(1564—1616年)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 ,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流传下来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
莎翁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四、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年)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最伟大的戏剧家” “时代的灵魂”
《哈姆雷特》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政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他们以死捍卫爱情,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
四、莎士比亚
——代表作
1.下列有关文学艺术的名言,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
A. “不美化现实”
B. “实的描摹不是真实”
C. “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D. “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
D
2.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反映的是( )
A. 新兴无产阶级的要求 B. 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C. 庄园领主们的要求 D. 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
B
课堂练习
3.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
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
①反对信仰基督教 ②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4.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莎士比亚( )
A.强调法律至上 B.提倡人文主义
C.忽视科学文化 D.反对个性解放
B
5.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但这场反封建运动却采取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B.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态度不够坚决 D.借助古典文化有助于减小斗争阻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