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二章第四节
一、单选题
1.(2023·牡丹江)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以上四种自然灾害中,A台风、B洪涝和D干旱属于气象灾害,C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通常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地表及地表以下,因地球内部作用引起的,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台风、寒潮等。
(2023·赤峰) 2023年3月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2.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3.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4.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及时关闭门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注意交通安全
④加强户外锻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A
3.B
4.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发生了沙尘暴,A、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所示天气符号,A正确;
B、B所示天气符号为冰雹,B错误;
C、C所示天气符号为阴天,C错误;
D、D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和邻国蒙古沙地广布,是沙源地,故沙尘暴应来自西北,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沙尘暴发生时,应及时关闭门窗以免进沙,①正确;可以戴口罩来防尘,②正确;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较低,应注意交通安全,③正确;沙尘暴发生时空气质量很差,不适合户外锻炼,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2023·黑龙江)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居家关紧门窗
B.发生泥石流,顺着山坡向下跑
C.沙尘暴天气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D.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下面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台风天气应该居家关紧门窗,A正确;
B、发生泥石流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B错误;
C、沙尘暴天气造成空气污染,不适合进行户外体育活动,C错误;
D、地震发生时,不能躲在高大建筑下面,有被砸伤的风险,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越快,越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2023七下·汉川期末)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6.“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土地贫瘠 B.暴雨多发 C.水资源不足 D.植被茂密
7.为避免冬季寒风,大门朝向宜向( )
A.北 B.南 C.东 D.西
【答案】6.C
7.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点评】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距离太平洋较远,年降水量少,水资源不足;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房屋有坐北朝南的习俗。
6.陕西关中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年降水量较少,“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当地水资源宝贵,主要是和水资源不足有关。
故答案为:C
7.陕西地区冬季盛行北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季风南下,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为了避免冬季风,大门应该朝南,减少冬季风的影响。
故答案为:B
8.(2023·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候灾害的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气候灾害有寒潮,台风,洪涝等;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023·福州模拟)某校同学开展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下图是模拟各影响因素变化的实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仔细观察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①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②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③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④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
A.采用削山填沟的工程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9.C
10.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①地形:沟谷发育,陡坡;地面坡度越,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②降雨:产生水士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易被冲刷。
(2)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如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同等植被状况、同等强度降水的条件下,坡度越陡的地区烧杯里的水越多,说明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①正确;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少,②错误;在同等植被状况,同等坡度的情况下,降水越多的地区烧杯里的水越多,说明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③正确;沙土比黏土的土壤松散,水土流失更严重,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削山填沟以及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会破坏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治理水土流失,AC错误;
B、用科技手段无法减小降水强度,B错误;
D、植树种草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11.(2023·鄂州)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鄂州市某校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下列关于防灾减灾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发生火灾时,人在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迅速逃生
D.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A、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故A正确;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故B正确;
C、发生火灾时,电梯会随时发生断电现象,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最快,最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2023·重庆市)我国今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图 ,完成 17~19 题。
12.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
14.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
【答案】12.A
13.B
14.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因为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少,地表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12.读图可以看出,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春季,其他季节次数很少;
故答案为:A。
13.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卷入大量沙尘形成的,所以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大风;
故答案为:B。
14.A.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加重沙尘天气,A错误;
B.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环境恶化,沙尘天气不会减少,B错误;
C.植树种草可以巩固水土,防风固沙,有利于减少沙尘天气,C正确;
D.毁林开荒会严重破坏环境,会增加沙尘天气的数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3·大庆模拟)2021年7月,河南郑州持续多天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造成巨大损失,各地驰援。如图,郑州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次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强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郑州夏季的炎热天气
C.来自济南的紧急救灾物质可通过黄河航运送往郑州
D.要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黄河济南到山东段,水量小、含沙量大,水位低,不具备航运条件,而且航运速度较慢,不符合救灾的紧急特点。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评】河流的水位高低、河道形态、水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都是影响航运的自然条件。
二、填空题
16.(2023·甘孜)我国自然灾害种类 ,分布 .
【答案】多;广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如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分布面积广。故答案为:多;广。
【点评】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1、灾害种类有很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2、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3、发生频率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频繁:4、危害严重,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17.(2018八下·泗洪月考)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答案】干旱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干旱,在我国的四大区域都有可能发生。
【点评】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18.(2019八上·吉林月考)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
【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大部分是发生在地势较陡峭的高原、丘陵、山地地区。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19.(2019八上·江津月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和 。
【答案】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和地震和火山。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20.(2017八上·深圳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这种气象灾害叫做 。
【答案】寒潮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在寒潮侵袭期间,冷空气造成当地气温骤降,地面气压骤升,有时更造成强风,大浪。
【点评】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时空分布: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二章第四节
一、单选题
1.(2023·牡丹江)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B.
C. D.
(2023·赤峰) 2023年3月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2.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3.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4.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及时关闭门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注意交通安全
④加强户外锻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23·黑龙江)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居家关紧门窗
B.发生泥石流,顺着山坡向下跑
C.沙尘暴天气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D.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下面
(2023七下·汉川期末)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6.“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土地贫瘠 B.暴雨多发 C.水资源不足 D.植被茂密
7.为避免冬季寒风,大门朝向宜向( )
A.北 B.南 C.东 D.西
8.(2023·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候灾害的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2023·福州模拟)某校同学开展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下图是模拟各影响因素变化的实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仔细观察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①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②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
③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④土壤越松散,水土流失越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
A.采用削山填沟的工程 B.用科技手段减小降水强度
C.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 D.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11.(2023·鄂州)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鄂州市某校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下列关于防灾减灾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发生火灾时,人在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迅速逃生
D.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2023·重庆市)我国今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图 ,完成 17~19 题。
12.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
14.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
15.(2023·大庆模拟)2021年7月,河南郑州持续多天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造成巨大损失,各地驰援。如图,郑州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次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强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郑州夏季的炎热天气
C.来自济南的紧急救灾物质可通过黄河航运送往郑州
D.要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填空题
16.(2023·甘孜)我国自然灾害种类 ,分布 .
17.(2018八下·泗洪月考)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18.(2019八上·吉林月考)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 等
19.(2019八上·江津月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和 。
20.(2017八上·深圳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摄氏度以上,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这种气象灾害叫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以上四种自然灾害中,A台风、B洪涝和D干旱属于气象灾害,C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通常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地表及地表以下,因地球内部作用引起的,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台风、寒潮等。
【答案】2.A
3.B
4.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发生了沙尘暴,A、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所示天气符号,A正确;
B、B所示天气符号为冰雹,B错误;
C、C所示天气符号为阴天,C错误;
D、D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和邻国蒙古沙地广布,是沙源地,故沙尘暴应来自西北,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沙尘暴发生时,应及时关闭门窗以免进沙,①正确;可以戴口罩来防尘,②正确;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较低,应注意交通安全,③正确;沙尘暴发生时空气质量很差,不适合户外锻炼,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台风天气应该居家关紧门窗,A正确;
B、发生泥石流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B错误;
C、沙尘暴天气造成空气污染,不适合进行户外体育活动,C错误;
D、地震发生时,不能躲在高大建筑下面,有被砸伤的风险,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越快,越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答案】6.C
7.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点评】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距离太平洋较远,年降水量少,水资源不足;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房屋有坐北朝南的习俗。
6.陕西关中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年降水量较少,“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当地水资源宝贵,主要是和水资源不足有关。
故答案为:C
7.陕西地区冬季盛行北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季风南下,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为了避免冬季风,大门应该朝南,减少冬季风的影响。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气候灾害有寒潮,台风,洪涝等;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答案】9.C
10.D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①地形:沟谷发育,陡坡;地面坡度越,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②降雨:产生水士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易被冲刷。
(2)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如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同等植被状况、同等强度降水的条件下,坡度越陡的地区烧杯里的水越多,说明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①正确;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少,②错误;在同等植被状况,同等坡度的情况下,降水越多的地区烧杯里的水越多,说明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③正确;沙土比黏土的土壤松散,水土流失更严重,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削山填沟以及用水泥硬化裸露地表会破坏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治理水土流失,AC错误;
B、用科技手段无法减小降水强度,B错误;
D、植树种草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11.【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A、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故A正确;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故B正确;
C、发生火灾时,电梯会随时发生断电现象,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最快,最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答案】12.A
13.B
14.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因为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少,地表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12.读图可以看出,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春季,其他季节次数很少;
故答案为:A。
13.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卷入大量沙尘形成的,所以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大风;
故答案为:B。
14.A.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加重沙尘天气,A错误;
B.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环境恶化,沙尘天气不会减少,B错误;
C.植树种草可以巩固水土,防风固沙,有利于减少沙尘天气,C正确;
D.毁林开荒会严重破坏环境,会增加沙尘天气的数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黄河济南到山东段,水量小、含沙量大,水位低,不具备航运条件,而且航运速度较慢,不符合救灾的紧急特点。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评】河流的水位高低、河道形态、水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都是影响航运的自然条件。
16.【答案】多;广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如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分布面积广。故答案为:多;广。
【点评】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1、灾害种类有很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2、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3、发生频率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频繁:4、危害严重,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17.【答案】干旱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干旱,在我国的四大区域都有可能发生。
【点评】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18.【答案】地震;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大部分是发生在地势较陡峭的高原、丘陵、山地地区。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19.【答案】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和地震和火山。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20.【答案】寒潮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在寒潮侵袭期间,冷空气造成当地气温骤降,地面气压骤升,有时更造成强风,大浪。
【点评】寒潮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时空分布: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