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一单元第4课时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一单元第4课时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8 15:26: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小学生们在上学、上课、下课不同时段的情景,展现了各民族小学生共同成长的美好幸福的学校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共同成长的幸福生活。体会作者赞美和自豪之情。 语言运用:注意识字和写字的重要性,要利用多种方式认识生字词。 思维能力:找出文章中带有新鲜感的词语,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美好 。
重、难点: 1.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可爱之处。
活动流程:子任务二:新鲜推荐官(1.体会文章里的新鲜感)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精读文意,发掘“可爱”。感受新鲜的画面带来的独特体会。 第三环节:升华主题,回味学校的可爱之处。 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那条充满绒球花的小路吗?还记得那所非常特别的民族小学吗?“当,当当!当,当当!”你听,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大青树的小朋友要开始上课了,让我们悄悄去这所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吧!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温习旧知识。
1.温故知新 设计游戏环节复习旧知识。 出示课件连连看,由服饰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 出示课件游戏,回顾旧的生字词。 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认读上节课学习的有新鲜感的词语。说说上节课的收获。新鲜词句,排比的表达方式,这所学校的特色的认知等。 参加活动复习旧知识
活动意图: 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回顾旧知,不仅能很好地强化训练点,更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夯实知识,训练能力。
第二环节:精读文意,发掘“可爱”。感受新鲜的画面带来的独特体会。 1.精读内容体会文意 教师朗读第一段,指定学生接读第二、三、四,段课文。 学生模拟钟声敲响的声音,感受拟声词的作用。也突出了边疆小学古老这一特点。 思考:作者分了几个方面来叙述这所小学的“可爱”? (课前 课后) 找一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上课时的情景的呢?用笔画一画。出示课件“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播放音频,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着课文,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画面,指定学生说一说这个画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安静)随文识字“读”“静”(多种方法识记) (3)作者是怎么体现声音好听的呢?自由读一读,同桌之间讨论,找出相关句子画上记号。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用窗外的安静来衬托声音的好听? 文章不直接写窗外的“安静,而是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的环境的描写,来衬托出教室的安静。这种写法很新奇。 (4)课件出示句子,学习表达:“山林里的朋友”指谁?对比读下面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课件,自由读一读,感受两种句子表达有什么不同,同桌之间讨论。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后比较不同,悟出表达的新鲜:可以用拟人的手法举例子写出上课时的特点——安静,这样写也能给人带来新鲜感,让大家感受更深刻。 下课了,操场上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文中从哪里到哪里讲的是下课后的情景的呢?课件出示句子:“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识字:“孔”“雀”,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后,练习书写。随文识记生字“摔”“跤”。 (2)按照“上课时”的方法,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这一部分 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你所想的画面的特点。 (3)老师点名汇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紧紧抓住下课后的“热闹”这一特点,然后结合山林里的动物来表达,生动又有趣。 方法小结: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作者叙述时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表达方法来叙述,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学生自愿举手,合作读第三自然段,课前和课后两个阶段。注意朗读出感情来。 第三环节:升华主题,回味学校的可爱之处。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教师带有感情的读一读这段话,引导学生通过“古老”“粗壮”“洁白”“凤尾竹”这些很新鲜特别的词语,结合学生上学时、在校时、边读边想象, 一副富有诗意,充满乡村气息和民族特点的小学校园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学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 听范读音频,想象画面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 读课文,思考问题。讨论分享。 思考问题。讨论分享。读一读句子,感受两个句子的不同。 读一读这几句话,想象一下课间操场热闹的景象,随文识字。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朗读课文,感受民族小学特殊的魅力, 通过图片想象画面,感受作者对学校的赞美和自豪之感。
活动意图: 精读课文重视以读代讲,以读促悟,通过默读、比较读,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悟出表达的方法。随文识字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此处结合文本合理地穿插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落到了实处。
课堂总结: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用两课时的时间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认识了这群可爱的小伙伴,了解了学生们上学、上课、下课活动的情景,这所学校在作者眼里是可爱的,在你眼里呢?你有其他的感受吗?现在,分别的时间要到了,让我们一起跟这所可爱的小学说声再见吧。 课后作业: 1.听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新鲜词句带给自己的新鲜体验。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2.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文末省略号被我们留下了韵味绵长的想象空间,想一想:校园里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共3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程目录

课时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共同成长的幸福生活。体会作者赞美和自豪之情。
语言运用:注意识字和写字的重要性,要利用多种方式认识生字词。
思维能力:找出文章中带有新鲜感的词语,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美好 。
课题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那条充满绒球花的小路吗?还记得那所非常特别的民族小学吗?上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呢?考验你的时候到啦!
温故旧知
连连看,请把服饰和民族名字连起来。
朝鲜族
傣族
景颇族
蒙古族
选择正确答案,当答案错误时,小人将会被水打湿。


坪坝的坝读音是 ______ 。
下一个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读书
摔倒
摔跤
凤凰
洁白
比一比看谁摘得苹果多。
1.回忆新鲜的词语。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铜钟 ( )的服装
( )的学校 ( )的小鸟
( )的老师 ( )的国旗
( )的声音 ( )的影子
古老
鲜艳
欢唱
敬爱
可爱
飘扬
好听
凤尾竹
温故知新
这时候,______十分安静,______不摇了,______不叫了,______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_________。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______。这些山林里的______,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窗外
树枝
蝴蝶
读课文
猴子
朋友
鸟儿
按课文内容填空。
新知讲解
“ 当,当当!当,当当!”你听,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大青树的小朋友要开始上课了。
新知讲解
作者分了几个方面来叙述这所小学的“可爱”?
下课后
上课时
新知讲解
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上课时的情景的呢?
体会新鲜
新知讲解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新知讲解
一边听范读,一边想象画面,说一说,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画面?
新知讲解
说一说这个画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安静
随文识字
jìng
tíng
安静 静止 平静
停泊 停止 停电
新知讲解
作者是怎么体现声音好听的呢?找一找相关的句子。
新知讲解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新知讲解
文章不直接写窗外的“安静,而是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的环境的描写,来衬托出教室的安静。这种写法很新奇。
新知讲解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读一读,感受两种句子表达有什么不同,同桌之间讨论。
新知讲解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用拟人的手法举例子写出上课时的特点——安静,这样写也能给人带来新鲜感,让大家感受更深刻。
新知讲解
下课了,操场上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文中从哪里到哪里讲的是下课后的情景的呢?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随文识字
shuāi jiāo
kǒng què
新知讲解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你所想的画面的特点。
热闹
自由
欢快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随文识字
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作者叙述时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表达方法来叙述,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随文识字
凤尾竹

书写要点:右部“且”字窄框内有两横,末横要长。
课后作业
1.听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新鲜词句带给自己的新鲜体验。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2.“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文末省略号被我们留下了韵味绵长的想象空间,想一想:校园里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课堂总结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用两课时的时间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认识了这群可爱的小伙伴,了解了学生们上学、上课、下课活动的情景。现在,分别的时间要到了,让我们一起跟这所可爱的小学说声再见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