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二节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八下·伊通月考)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
2.(2023七下·鹿邑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B.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C.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2023七下·云浮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示意图和世界四个国家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统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我国土地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地类型齐全 B.可利用草地占比最大
C.耕地比重最小 D.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C.努力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
D.对农田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读图,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草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小
B.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6.下列做法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
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7.(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土地资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从因地制宜角度判断下列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地
C.横断山脉—林地 D.四川盆地—难以利用土地
8.(2023·吉林)此漫画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不当排放,污染土地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城市扩张,占用耕地 D.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2023七下·高要期末)土地是立国之本,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完全丧失。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9.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这种划分方法,下列资源与土地资源同类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风能 D.煤炭
10.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就当前诸多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风沙危害加剧 D.难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11.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节约、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占多少,垦多少
(2023七下·宝丰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 )
A.土地资源总量少 B.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耕地种类不齐全
13.为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草地变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B.华北平原——节约用水,增加耕地灌溉面积
C.四川盆地——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D.长江中下游平原——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2023·邵阳)如图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4.如图直接反映出我国( )
A.耕地资源总量少
B.草地资源约占世界一半
C.林地资源丰富
D.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5.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③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④牧区扩大载畜量,增加牧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6.(2023·礼泉模拟)读我国耕地和草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耕地的分布特征是东 西少。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区和湿润区。甲盆地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耕地零星分布,这是当地居民发展的绿洲灌溉农业,该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
(2)受水分条件影响,北方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 、玉米为主,因此,北方居民主食多以馒头、面条等面食为主。
(3)图中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分布。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广布,某品牌牛奶企业在此设立奶源基地发展乳畜业,这符合农业生产中的 原则。
17.(2023八上·崇左期末)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等生产。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
(2)图中B代表的利用类型是 ;在农业用地中,图中CD代表的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盆地和丘陵地形上。
(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从东南到西北的的变化,与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有关。
(4)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图中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以上地区若想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写一点即可): 。
18.(2023七下·泰山开学考)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地和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资源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国情,我们国家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2)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 (干湿地区)。
(3)由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规划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以 为主。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是 (南、北方选一个回答)。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读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图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家住A地的小强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 ①为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田,选项A错误;②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不是林地,选项B错误;③为东北和西南地区,不是水田,选项C错误;④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较少,植被主要为草地,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气温,降水以及海拔的高度,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南北方由于水分,热量的差异,作物种植种类与种植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以及西北东部地区。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不足,但是为解决粮食问题也不可以将草地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后果;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3.C
4.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3.读图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可利用的草地占比最大,耕地的比重较多,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也较大;
故答案为:C。
4.A.围湖造田会导致环境被破坏,A错误;
B.开垦草原和山坡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B错误;
C.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用同样的面积种植更多的粮食,C正确;
D.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可耕种土地会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5.B
6.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5.A.我国草地占比最大,A错误;
B.读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于世界平均水平,B正确;
C.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多样,C错误;
D.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比重不均衡,D错误;
故答案为:B。
6.大量开垦,乱占耕地和毁林开荒都会使得环境被破坏不可取,应该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能胡乱开发;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A.内蒙古高原应该发展草地,发展畜牧业,A错误;
B.长江中下游平原应该发展耕地,B错误;
C.横断山脉可以发展林地,C正确;
D.四川盆地内部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8.【答案】D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此漫画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因此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答案】9.C
10.A
11.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9.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资源,例如阳光,森林,水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以人类历史来说几乎不可再生的资源,例如石油、铁矿、煤矿等资源;
故答案为:C。
10.选项中的四个问题都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但是耕地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问题,涉及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
故答案为:A。
11.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C。
【答案】12.B
13.B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A错误;
B.我国人均耕地不足,B正确;
C.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不是耕地红线的原因,C错误;
D.我国耕地种类齐全,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内蒙古高原不能变为耕地,不合理,A错误;
B.华北平原缺水,应该节约用水,增加灌溉面积,B正确;
C.四川盆地没有森林,C错误;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可乱占耕地,要合理开发,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4.D
15.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情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图中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能看出耕
地资源总量的多少、草地资源占世界的多少和林地资源丰富与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由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①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③在农耕区应加强基本农田保护;④在牧区不应扩大载畜量,这样会破坏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1)多;半湿润;冰雪融水
(2)小麦
(3)400mm年等降水量线;因地制宜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我国耕地的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从地形方面看,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甲是塔里木盆地,当地气候干旱,居民主要依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发展绿洲灌溉农业。
(2)受水分条件影响,北方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北方居民主食多以馒头、面条等面食为主。南方耕地多为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因此,南方居民主食多以大米为主。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以东属于农耕区畜牧业,以西属于牧区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广布,因此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某品牌牛奶企业在此设立奶源基地发展乳畜业。
故答案为:(1)多;半湿润;冰雪融水;(2)小麦;(3)400mm年等降水量线;因地制宜。
【点评】(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17.【答案】(1)可再生
(2)林地;平原
(3)递减
(4)草地;合理放牧、休牧育草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读图可知,B代表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东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C代表旱地,D代表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形上。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从东南到西北的的变化,与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有关。
(4)读图可知,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图中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以上地区若想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可以采取合理放牧、休牧育草等措施。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18.【答案】(1)可再生;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3)平原;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北方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是因为它们的生长对温度要求不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南方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是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湖多等
(4)可行;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花卉、蔬菜、鱼、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根据资源分类,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们国家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据图和已学知识可知,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因为降水多,水热配合较好。
(3)据图可知,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西部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照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是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因为它们的生长对温度要求不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湖多等。
(4)小强的建议可行,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花卉、蔬菜、鱼、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市场大,而且它们的价格比水稻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3)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地理八上第三章第二节提升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八下·伊通月考)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 ①为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田,选项A错误;②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不是林地,选项B错误;③为东北和西南地区,不是水田,选项C错误;④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较少,植被主要为草地,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气温,降水以及海拔的高度,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南北方由于水分,热量的差异,作物种植种类与种植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以及西北东部地区。
2.(2023七下·鹿邑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与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B.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C.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不足,但是为解决粮食问题也不可以将草地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后果;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23七下·云浮期末)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示意图和世界四个国家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统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我国土地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地类型齐全 B.可利用草地占比最大
C.耕地比重最小 D.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C.努力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
D.对农田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3.C
4.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3.读图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可利用的草地占比最大,耕地的比重较多,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也较大;
故答案为:C。
4.A.围湖造田会导致环境被破坏,A错误;
B.开垦草原和山坡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B错误;
C.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用同样的面积种植更多的粮食,C正确;
D.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可耕种土地会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读图,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草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小
B.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6.下列做法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
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答案】5.B
6.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5.A.我国草地占比最大,A错误;
B.读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于世界平均水平,B正确;
C.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多样,C错误;
D.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比重不均衡,D错误;
故答案为:B。
6.大量开垦,乱占耕地和毁林开荒都会使得环境被破坏不可取,应该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能胡乱开发;
故答案为:D。
7.(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土地资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从因地制宜角度判断下列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地
C.横断山脉—林地 D.四川盆地—难以利用土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A.内蒙古高原应该发展草地,发展畜牧业,A错误;
B.长江中下游平原应该发展耕地,B错误;
C.横断山脉可以发展林地,C正确;
D.四川盆地内部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8.(2023·吉林)此漫画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不当排放,污染土地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城市扩张,占用耕地 D.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答案】D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此漫画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因此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2023七下·高要期末)土地是立国之本,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完全丧失。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9.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这种划分方法,下列资源与土地资源同类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风能 D.煤炭
10.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就当前诸多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风沙危害加剧 D.难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11.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节约、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占多少,垦多少
【答案】9.C
10.A
11.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9.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资源,例如阳光,森林,水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以人类历史来说几乎不可再生的资源,例如石油、铁矿、煤矿等资源;
故答案为:C。
10.选项中的四个问题都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但是耕地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紧急的问题,涉及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
故答案为:A。
11.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宝丰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 )
A.土地资源总量少 B.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耕地种类不齐全
13.为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草地变耕地,增加耕地面积
B.华北平原——节约用水,增加耕地灌溉面积
C.四川盆地——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D.长江中下游平原——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答案】12.B
13.B
【知识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2.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A错误;
B.我国人均耕地不足,B正确;
C.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不是耕地红线的原因,C错误;
D.我国耕地种类齐全,D错误;
故答案为:B。
13.A.内蒙古高原不能变为耕地,不合理,A错误;
B.华北平原缺水,应该节约用水,增加灌溉面积,B正确;
C.四川盆地没有森林,C错误;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可乱占耕地,要合理开发,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邵阳)如图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4.如图直接反映出我国( )
A.耕地资源总量少
B.草地资源约占世界一半
C.林地资源丰富
D.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5.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③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④牧区扩大载畜量,增加牧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4.D
15.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情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图中可以反映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能看出耕
地资源总量的多少、草地资源占世界的多少和林地资源丰富与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由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①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③在农耕区应加强基本农田保护;④在牧区不应扩大载畜量,这样会破坏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2023·礼泉模拟)读我国耕地和草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耕地的分布特征是东 西少。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区和湿润区。甲盆地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耕地零星分布,这是当地居民发展的绿洲灌溉农业,该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
(2)受水分条件影响,北方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 、玉米为主,因此,北方居民主食多以馒头、面条等面食为主。
(3)图中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分布。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广布,某品牌牛奶企业在此设立奶源基地发展乳畜业,这符合农业生产中的 原则。
【答案】(1)多;半湿润;冰雪融水
(2)小麦
(3)400mm年等降水量线;因地制宜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我国耕地的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从地形方面看,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甲是塔里木盆地,当地气候干旱,居民主要依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发展绿洲灌溉农业。
(2)受水分条件影响,北方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北方居民主食多以馒头、面条等面食为主。南方耕地多为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因此,南方居民主食多以大米为主。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以东属于农耕区畜牧业,以西属于牧区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广布,因此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某品牌牛奶企业在此设立奶源基地发展乳畜业。
故答案为:(1)多;半湿润;冰雪融水;(2)小麦;(3)400mm年等降水量线;因地制宜。
【点评】(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17.(2023八上·崇左期末)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等生产。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
(2)图中B代表的利用类型是 ;在农业用地中,图中CD代表的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盆地和丘陵地形上。
(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从东南到西北的的变化,与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有关。
(4)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图中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以上地区若想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写一点即可): 。
【答案】(1)可再生
(2)林地;平原
(3)递减
(4)草地;合理放牧、休牧育草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读图可知,B代表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东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C代表旱地,D代表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形上。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从东南到西北的的变化,与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有关。
(4)读图可知,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图中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以上地区若想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可以采取合理放牧、休牧育草等措施。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18.(2023七下·泰山开学考)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地和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资源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国情,我们国家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2)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 (干湿地区)。
(3)由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规划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以 为主。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是 (南、北方选一个回答)。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读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图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家住A地的小强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可再生;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3)平原;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北方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是因为它们的生长对温度要求不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南方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是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湖多等
(4)可行;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花卉、蔬菜、鱼、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根据资源分类,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们国家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据图和已学知识可知,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因为降水多,水热配合较好。
(3)据图可知,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西部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照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是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因为它们的生长对温度要求不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湖多等。
(4)小强的建议可行,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花卉、蔬菜、鱼、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市场大,而且它们的价格比水稻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3)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